我要做驸马-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朕倒是要看看这帮匪徒是不是真的有三头六臂?”老朱说着迈步就走向那几个匪徒,据城中的传言,这几个多次犯下灭门惨案的匪徒个个都是三头六臂,甚至还会用妖法,否则根本不可能接连犯下这么多的案子,却没有被官府抓获。
李节和朱允熥、朱允炆三人也跟随在老朱身后,很快老朱就来到了七个犯人面前,只见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也亲自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臣幸不辱命,已将犯下灭门惨案的七个匪徒全部捉拿归案!”
“干的不错!”老朱淡淡的夸奖了一句,自从毛骧被赐死后,老朱对锦衣卫就疏远了许多,甚至还削弱了锦衣卫的权力,对此蒋瓛也一直在装糊涂,平时办事也都留有三分余力,只有老朱让他们尽力时,他们才肯尽力。
“谢陛下夸奖!”蒋瓛闻言也立刻激动的道,他升任指挥使之后,还是第一次得到老朱的夸奖。
只见老朱迈步来到七个匪徒面前,李节也跟在老朱身后,同时趁着这个机会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七个匪徒,结果只见前面的六个全都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单薄的衣衫下肌肉紧绷,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杀人越货之徒。
不过李节却注意到排在最后的那个匪徒,只见这个匪徒十分特殊,不但身形单薄,而且身上还穿着读书人特有的儒衫,长的也是白白净净十分斯文,与其它六个匪徒站在一起简直是格格不入。
另外这个匪徒的表现也与其它人不同,前六个匪徒虽然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但是得知眼前这个老者竟然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时,一个个全都吓的体如筛糠,几乎要瘫倒在地,但这个身形单薄的匪徒却是面色坦然,眼神中也没有半分的惊慌。
老朱似乎也注意到了最后这个匪徒,不过他却什么都没说,而是带着李节几人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几个匪徒后,他竟然转过身向朱允炆和朱允炆问道:“你们两个对这七个匪徒有何看法?”
老朱显然是拿这七个匪徒考量一下两个孙子的眼力,这让朱允炆与朱允熥也全都是精神一震,特别是朱允炆,更是得意的看了一眼旁边的朱允熥,他自信可以在表现上压朱允熥一筹,因为以前无论什么考试,他都比朱允熥表现的更加优秀。
也许是心中有底气在,所以只见朱允炆第一个上前开口道:“启禀皇爷爷,刚才孙儿仔细的观察了这几个匪徒,却发现真正的匪徒只有六人,其中一人应该不是匪徒!”
朱允炆的话一出口,旁边的李节忽然心中一惊,因为他想到眼前的这件事历史上曾经有记载,据说朱允炆侍奉在老朱身边时,官府抓获七个盗匪,结果他在看过这七人后,断定其中一人不是盗匪,老朱让人审讯,竟然真是如此,这让老朱大为惊讶,同时也认可了朱允炆的能力,并且加封他为皇太孙,成为大明皇位的继承人。
“难道……”李节想到这里也猛然看向那个身形单薄的匪徒,这个人表现的的确有些奇怪,如果他真不是匪徒,并且被朱允炆说中的话,那可就要糟糕了!
不过老朱对朱允炆的回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而是扭头看向朱允熥问道:“允熥,你怎么看?”
第315章 蒙对了?
看到老朱问到朱允熥的看法,旁边的李节也一下子紧张起来,虽然朱标还在世,但老朱的态度却可以直接影响到大明的第三代皇位继承人,万一老朱心中真的偏向朱允炆,那朱允熥几乎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不过朱允熥这时却表现的十分轻松,只见他躬身向老朱行礼道:“启禀皇爷爷,孙儿想问一下大哥,为何他判断其中有一人不是匪徒?”
听到朱允熥的话,旁边的朱允炆轻蔑的一笑道:“这还不简单?皇爷爷请看,前面的六个匪徒全都是凶神恶煞,而且见到皇爷爷后也吓的魂不附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行,更知道肯定会被处死,所以才会有这种表现。”
朱允炆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伸手一指最后面那个身形单薄的匪徒再次道:“皇爷爷请看这个人,他身形单薄,丝毫不像是杀人越货的盗匪,而且在见到皇爷爷时面色坦然,《周礼》听狱,色听为先。此人眸子晾然,顾视端详,所以我断定他不是盗匪,可能只是被误抓回来的!”
“蒋瓛,这七个匪徒你可审讯过?”老朱立刻向旁边的蒋瓛问道。
“启禀陛下,您吩咐过我们锦衣卫只负责抓人,审讯的事要交由大理寺去做!”蒋瓛立刻站出来回答道。
老朱听后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再次看向朱允熥问道:“允熥,你大哥已经说过他的理由了,你对这几个匪徒是什么看法?”
“启禀皇爷爷,在审讯清楚之前,孙儿也不敢断定他们是不是真的匪徒,不过孙儿出宫后见过不少人,从而总结出一条经验:有些人相貌凶恶,却可能是个良善之人,有些人道貌岸然,却可能是个人面兽心之辈,因此绝不可以貌取人!”朱允熥正色回答道。
李节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松,因为朱允熥回答的四平八稳,而且还站在了大义上,让人丝毫找不到任何漏洞,哪怕朱允炆真的蒙对了,也并不能因此而夺了朱允熥的风头。
果然,老朱听到朱允熥的回答也赞赏的一笑,随即对蒋瓛吩咐道:“将这些犯人押送到大理寺审问,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审讯的结果来!”
“臣遵旨!”蒋瓛也立刻答应一声,当即命人带着七个犯人赶往大理寺,当然他们也要协助一起审讯,毕竟人是他们抓的,他们也要提供一些证据和证词。
犯人被押送到大理寺了,围观的官员也纷纷散去,老朱带着李节三人回到暖阁,不过这时朱允炆却再次不服气的道:“皇爷爷,孙儿并不是以貌取人,而是觉得那个身形单薄的人并不像是匪徒,还请皇爷爷明察!”
“坏人肯定不会在脸上写上坏人两个字,大哥你才只见了对方一面,就断定对方不是犯人,这不是以貌取人是什么?”朱允熥却毫不客气的反驳道。
“好了,现在吵这些有什么用?”老朱却开口打断了两人的争吵道,这让朱允炆和朱允熥也全都闭上了嘴,随后老朱又转向李节问道,“你对这件案子有何看法?”
“启禀陛下,臣觉得这件案子十分奇怪!”李节想也没想的回答道,从关注这件案子开始,他就感觉这件案子十分不寻常,似乎不能用常理推之。
“哦?有什么奇怪的?”老朱闻言也好奇的追问道。
“这帮匪徒在一个月内,接连犯下四起灭门惨案,没有留下一个活口,为了捉拿这帮匪徒,府县中的捕快全员出动,几乎把整个京城都翻了遍,却依然没有抓到这帮匪徒,据说官府在四个案发现场也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直到最后锦衣卫出马,这才终于抓到这帮人。”
李节说到这里顿了一下,随即神情凝重的再次道:“由此可见,这帮匪徒不但手段凶残之极,而且还十分狡猾,连在杀人的现场都没有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可既然他们如此狡猾,又为何跑来京城犯案,难道他们不知道在天子脚下犯下如此大案,肯定会面临官府的全面追捕吗?”
李节的话一出口,老朱和朱允熥也全都露出沉思的神色,之前他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现在听到李节的分析,也立刻醒悟过来。
金陵城做为大明的国都,治安一向都很不错,官府的稽查也十分严格,有点脑子的匪徒都知道,在京城犯下大案的风险极大,而且这帮匪徒还接连犯下四起灭门案,这实在有些不合常理。
“陛下,这帮匪徒犯下灭门案,据说也只是图财,虽然这四家都是城中的富户,但家中的人口也不少,杀那么多人竟然只为了图财,总感觉有点小题大作!”李节这时再次分析道,这桩案子处处都透着古怪,这也是他关注这件案子的主要原因。
“听你这么一说,朕也觉得这件案子有些不寻常了,不过幸好现在匪徒已经被抓住了,等大理寺那边审讯清楚后,自然也就知道答案了!”老朱这时也开口自语道。
然而就在老朱的话音刚落,就见一个内侍飞奔而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大理寺卿凌汉求见!”
“这么快?”老朱听到这个消息也露出惊讶的神色,毕竟匪徒才押送到大理寺,他以为最快也要到明天才能审讯清楚,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结果。
“宣他进来!”老朱当即吩咐道,内侍答应一声飞奔而去。
李节这时也皱起收养,他也觉得大理寺的动作实在太快了,匪徒这才刚押送过去,大理寺卿就来禀报,那毕竟是四起灭门惨案,审讯起来也并不容易,怎么可能这么快有结果?
不一会的功夫,就见一个中年官员快步进入暖阁,此人正是大理寺卿凌汉,只见他进来后向老朱行礼道:“臣凌汉参见陛下,京城四大灭门惨案的匪徒已经招供,还请陛下御览!”
凌汉说着把一份审讯文书交给老朱,老朱接过来打开看了一眼,结果随即十分惊讶的看了旁边的朱允炆一眼道:“允炆竟然说对了,其中一人竟然真的不是匪徒!”
第316章 凶犯死了?
听到老朱说其中一人竟然真的不是匪徒,朱允炆立刻露出狂喜的神色,不过他很快又强自镇定的上前一步道:“启禀皇爷爷,孙儿也只是运气好而已!”
不过朱允炆嘴上说着运气,目光却有些得意的看了一下旁边的李节和朱允熥,其中朱允熥气的脸色通红,虽然他之前只说了不能以貌取人,但如果朱允炆猜对了,自然会比自己强上一筹,别的不说,日后他肯定会拿这件事来夸耀自己。
相比之下,李节却是面色如常,只见他等老朱把审讯文书看完后,这才开口道:“陛下,不知可否让臣看一看审讯的结果?”
“拿去!”老朱直接把文书递给李节道。
李节接过文书打开后仔细的看了起来,结果刚看了开头就眉头一皱,而且还扭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大理寺卿凌汉,这才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陛下!臣以为这份审讯实在太过草率了!”等到李节看完整个文书后,当即向老朱禀报道。
“驸马何出此言?”旁边的凌汉闻言也立刻不高兴的问道,毕竟这几个匪徒可是他亲自审问的,现在李节说自己的审讯太过草率,这让他也极为恼火,当然他也不敢真的发火,毕竟李节可不是那么好得罪的。
“凌寺卿,在您的这份审讯之中,只有犯人的一面之辞,并没有出示什么有力的证据,其中六个犯人已经招供倒也罢了,可是最后一个犯人的身份依然存疑,现在就确定他不是犯人是不是有些太儿戏了?”李节再次反问道。
通过这份审讯,李节发现之前被抓的七个犯人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他们虽然是团伙做案,但彼此之间只靠暗号联络,而且见面与作案时都会蒙面,所以他们也并不知道彼此的长相,直到今天被锦衣卫抓住,他们才算是见到了对方的模样。
“驸马,看来你是没有仔细看这份审讯,据六个招供的匪徒说,他们作案的团伙一共只有七人,锦衣卫在抓人时,有一人跳墙逃脱,锦衣卫是在追捕这个逃脱的人时,才抓到了最后那个名叫黄文的人,不过我已经审问清楚,这个黄文是秀才出身,他只是偶然从那里路过,再加上身形与逃脱的匪徒有点像,所以才被锦衣卫误认为是逃脱的匪徒抓了回来。”
“他说不是就不是吗,为何我没有在审讯书上看到任何证明黄文不是匪徒的证据?”李节却是毫不退缩的再次追问道,旁边的老朱似乎也想听听两人能辩出个什么结果,所以这时也并没有打断两人。
“这还需要什么证据?”凌汉这时似乎十分恼火,“黄文是秀才出身,县学中也有人为他证明,而且我已经让人审问清楚,以黄文的才学,日后很可能获得举人的身份,甚至高中进士也未必不可能,像他这样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怎么会是灭门惨案的凶手?”
“照凌寺卿这么说,读书好的人就不会犯罪,可天下的官员也大都是读书人出身,为何每年还有那么多官员因贪污受贿而被处死?”李节却是冷笑一声反问道。
“你……”凌汉也被李节这句话噎的不知道该怎么辩驳。
“陛下,臣想亲自参与审讯这桩案子,毕竟这么大的案子,绝对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人!”李节这时郑重的向老朱请求道。
“你确定要参与这桩案子?”老朱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虽然李节十分博学,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审案子这种事却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大理寺和刑部的一些判官都是在官场打磨多年才能胜任。
“臣十分确定,对于这种凶案来说,臣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更不能放过一个坏人!”李节再次郑重的开口道。
“好!朕准了,命你与大理寺一同审理此案,锦衣卫暂时听你调遣!”老朱似乎也被李节最后那句话打动,当即也点头答应道,无论李节是否真的有私心,但这句朴实的话却十分打动人心。
“陛下,这件案子明明……”
凌汉听到这里却急了,刚想说案子已经审理清楚了,结果老朱一个眼神瞪过来,吓的凌汉立刻闭上了嘴,自从李善长被杀后,满朝文武再也无人敢违抗老朱的意志。
“谢陛下!”李节也立刻向老朱行礼道,他之所以执意要参与这桩案子的审理,并不仅仅是为了帮朱允熥,最重要的是他真的觉得大理寺的审讯有问题,竟然因为那个黄文是读书人就认定对方不是匪徒,这简直就是儿戏。
有了老朱的任命,李节也立刻告辞离开,凌汉竟然跟着李节一起告辞出了暖阁,因为李节要去大理寺审讯犯人,他身为大理寺卿,其实不跟着也可以,但他却不放心,好像是怕李节背着他搞鬼似的?
李节却懒的理会凌汉,出了暖阁就让人通知蒋瓛,光靠他自己肯定不可能查清楚案情,但蒋瓛和他手下的锦衣卫却是最好的帮手,更何况他们还参与了案情,连七个犯人都是被他们抓到的,所以李节也想早点见到蒋瓛,从他那里应该能得到更多有用的情报。
蒋瓛的动作也是极快,就在李节刚出皇城,就见到蒋瓛就已经站在城门边等候了,李节见到对方也立刻请他上车,不过蒋瓛刚一上车却立刻问道:“李兄你为何要参与这桩案子里?”
“刚才我见到凌寺卿的审讯文书,对他审理出的结果十分不满意,特别是那个名叫黄文的书生,他身上的嫌疑很大,凌汉说他只是被误抓回来的,我却十分的怀疑。”李节开口解释道。
“可……可这个黄文的确是误抓的!”只见蒋瓛这时却有些哭笑不得的道。
“什么?你确定?”李节听到这里也是一愣,当即再次问道。
“十分确定,因为就在刚才,我们在抓黄文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发现了那个逃脱的凶犯。”蒋瓛再次无奈的回答道,如果他事先知道李节因为反对凌汉而参与到这桩案子里,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通知李节这个消息,可惜他得到消息的时间也太晚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那个凶犯招供了吗,他承认自己就是逃脱的凶犯吗?”李节这时也是心中一凉,但还是硬着头皮追问道。
“凶犯没办法招供了,因为他已经死了!”蒋瓛再次回答道。
“死了?自杀还是他杀?”李节闻言却是精神一震,心中也再次生出几分希望的追问道。
“初步断定应该是自杀,我们怀疑是他逃出来后,发现满城都在追捕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