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祝边走边向李节介绍军器局的情况,军器局按照制作武器的种类,分为甲作、弓作、箭作、弦作、杂造作等,本来火药作属于杂造作,不过大明对火器比较重视,已经有成建制的火器部队,所以火器作就从杂造作独立出来单设一作。
不过大明虽然对火药比较重视,但也只是相对以前,对于整个大明军队而言,主要作战方法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火器只是做为冷兵器的补充,所以火器在军队中的地位还是比较低下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火器作在军器局的地位也不高,以前就算出问题,也没有什么人重视,顶多上头申斥两句,但这次上头却死抓着不放,显然是有人搞鬼。
想到上面这些,李祝也暗叹一声,本来以他的出身,虽然只是李善长的庶子,但也依然可以有更高的职位,只不过他这个人没什么野心,又喜欢打造兵器,所以就一直呆在军器局,不过现在看来,自己这局使的职位恐怕要难保了。
军器局到了,李节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只见军器局更像是一个大军营,外面驻扎着一个千户所防守,主要是禁止外人靠近,保护军器局的安全,毕竟这里是打造兵器的地方,如果这里出问题,整个京营大军就要面临无兵器可用的境况了。
李节跟着李祝从大门而入,不过就算是有李祝带着,也要经过严格的盘查,最后还需要李祝替他担保,这才能进到军器局内部。
相比外面的大军营,军器局内部却像是一个个的大工场,按照打造兵器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作,作里又细分了许多的工序,里面的工匠各司其职,光是工匠加起来就有上千人。
李祝带着李节径直来到火器作,这里也分为个区域,一个是火药配制,另一个是火器的打造,最后则是火药与火器的整合部,毕竟这里可不仅仅生产火枪和火炮,另外还有霹雳子、火雷子之类类似手雷的火器。
随着李祝的到来,立刻有八个匠头赶来行礼,只不过其中几人都有些无精打采,甚至还挂着黑眼圈,好像睡眠不足似的。
“怎么样,火药威力下降的问题解决了吗?”李祝立刻开口问道,上头让他解决,他也只能把事情交给这些匠头,毕竟他们都是玩火药的行家,比任何人都要了解火药,如果他们也解决不了,那别人恐怕就更没办法了。
几个匠头听到李祝的问话,全都面露难色,最后都看向中间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头,这个匠头看起来大概五六十岁,皮肤黝黑、满脸皱纹,两只眼睛里也满是血丝,身上更是带着一股浓烈的硫磺味,毕竟火药的三种配料中,就数硫磺的味道最冲。
老匠头看到所有人都看着他,这让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道:“启禀局使,属下昨日得到局使的吩咐后,一刻也不敢懈怠,带着作里的匠人苦思了一晚上,可……可还是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李祝闻言也露出失望的神色,来之前他还奢望这些工匠们能想出解决的办法,现在看来只能把最后一点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了。
“父亲,我能不能先看一下他们是如何制作火药的?”李节倒是没急着解决问题,而是想参观一下,看看这个时代制作火药的流程。
火药作其实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过李祝想到李节是来解决火药的问题的,当然要让他了解一下火药的制作,于是也只能点头道:“好吧,李匠头你带路,我们去看看火药的配制!”
李匠头正是那个头发花白的老匠头,他本来还奇怪李祝为什么带一个少年来,现在得知这个少年竟然是李祝的儿子,却让他们也更加奇怪,毕竟李祝行事公允,可从来没有带过家人来局里。
不过奇怪归奇怪,李匠头还是答应一声,随后带着李节父子来到配制火药的区域,火药的配制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硫磺、木炭和硝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行了。
大明这个时代已经摸索出火药的最佳比例,而且对火药的特性也十分了解,比如在安全方面,这里就严禁有明火,也禁止使用任何的铁器,毕竟之前火器作就发生过数次爆炸,每次都是伤亡惨重,有了这些教训,在安全方面当然下足了功夫,这点李节还是十分满意的。
不过除了安全方面外,李节却发现不少的问题,甚至边参观边摇头,虽然大明的工匠对火药已经十分了解了,但他们配制火药的方式却还是十分落后,甚至在李节眼中可以称得上是原始,也难怪会在后续的使用中出现问题。
“父亲,可以了,您让人取一些火药来,我来教他们解决火药威力下降的办法!”李节参观完后,立刻向李祝道。
第24章 湿法颗粒火药
李祝与李匠头等人分站两侧,十几双眼睛都盯着场中的李节,只见李节面前摆放着一个木槽,这东西是专门用来搅拌火药用的,旁边还有一桶刚配制成的火药,周围的人也都等着李节教他们如何解决火药威力下降的问题。
只见李节将一桶火药全都倒进木槽,然后开口吩咐道:“提一桶水来!”
“要水做什么,这火药遇水可就不能用了。”旁边的李祝闻言立刻不解的问道,火药最怕水,别说水了,哪怕天气潮一点,火药也会泛潮而导致无法使用,所以火器作中第一大忌是火,第二大忌就是水。
“父亲不必担心,孩儿今日要展示的是一种火药的新式配制方法,等下我会解释为什么这么做。”李节笑着开口道,他就知道李祝会这么问,刚才他参观时就发现了问题,火器作中的匠人配制火药时,竟然是用干料直接搅拌而成,这种方法实在太原始了,缺点更是极大。
看到李节坚持,李祝也只好吩咐人提水,不一会功夫,就有匠人提了一桶水过来,李节提起来就往木槽里倒,吓的周围的匠头都是惊呼一声想要阻止,但却已经晚了。
火药被磨的很细,就像是面粉一样,水倒进去后,李节也立刻拿起旁边的木杵搅拌起来,期间又加了几次水,等到最后火药变成面团一般后,他这才停下来。
随后李节又找了一面铁筛子,网眼有米粒大小,他将火药面团放筛子里用力挤压移动,一颗颗长粒状的火药就落到下面的一张木板上。
“好了,这叫做颗粒火药,等到晒干之后,无论存放多久,火药的威力都不会下降!”李节指着下面落了一地的颗粒火药道。
“这么简单?”旁边的李祝一脸的不敢相信,李匠头等人也全都是目瞪口呆的表情,甚至怀疑这位李公子是不是在开玩笑?
“火药无非就是硫磺、硝石和木炭,不过这三者有轻有重,比如木炭较轻,刚配制好的火药倒还没什么,可是存放久了,木炭就会浮于上层,硫磺与砂石落于下层,如此一来,上下两层的火药比例就不对了,威力自然也会下降。”李节笑着解释道。
在场的工匠都是玩了半辈子火药,以前是不知道火药威力变小的原因,现在经李节这么一解释,当即有人反应过来,特别是那位李匠头更是一拍脑门狂喜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们以前怎么没想到!”
其实也不怪匠人们想不到,这个火药威力下降的原因虽然简单,但却涉及到物质的比重,另外火药的材料磨的极细,哪怕会有分层的现象,肉眼也看不出来,再加上火药大规模使用的时间还短,匠人们没发现这个问题也正常。
“另外你们配制火药都是用干法配制,这种方法有很大的缺点,一来搅拌不均匀,二来还容易发生爆炸,刚才我演示了湿法火药的方法,这种方法更安全,配料的混合也更加充分,最关键的是可以制作颗粒火药。”李节这时再次介绍道。
湿法火药绝对是火药配制史上的一大进步,特别是安全的问题,哪怕火器作已经将其它的安全事项准备的很充分了,但火药在干拌时,依然可能可能因挤压而发生爆炸。
“多谢公子为我等解惑,请受小老儿一拜!”李匠头听到湿法火药的好处时更是喜极而泣,当即郑重的向李节行礼道。
做为一个老匠人,李匠头太知道火药的危险性了,甚至他的两个兄弟,以及一个儿子也都死于火药爆炸事故中,虽然湿法火药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验证,但火药受潮就会影响使用,更何况加了水后,恐怕他们用大锤砸也不会爆炸。
“李匠头你们确定这个办法有效?”李祝这时还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困扰军器局这么久的一个问题,竟然被自己的儿子三言两语就解决了,这让他感觉像是做梦似的。
“有效,肯定有限,公子的这些方法简单直白,就像是一层窗户纸,可惜我们这些人太笨,以前竟然都没有考虑到!”李匠头拍着胸脯保证道,凭他几十年与火药打交道的经验,他坚信李节的办法肯定有效,不但能提升火药的质量,而且还会大大提升制作火药的安全性。
“其实在我看来,火药的威力还没有达到最大,我有办法可以再次提升它的威力!”这时李节忽然再次开口道。
“什么?”李祝听到这里恨不得掏掏耳朵,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甚至怀疑眼前这个还是自己的儿子吗?
“李公子您不是在说笑吧,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火药的配比已经达到最佳,哪怕改动一点,也会让火药的威力下降,怎么可能提升火药的威力?”李匠头这时也不敢相信李节的话,如果不是刚才李节帮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恐怕他就要直接赶人了。
“火药的配方倒是没问题,只不过你们使用的原料却太差了!”李节微微一笑道,刚才他可不是白参观的,而是看出火药配制中的许多问题,现在索性一并解决了。
“这不可能!我们配制的火药都是给京营用的,用的材料当然也是最好的,比如硫磺都是倭国出产的上品,硝石也是西北运来的,就连木炭也是用上好的柳木炭,遍观整个大明,就数我们这里出产的火药品质最高!”李匠头听到李节说他们用的原料太差,当即也涨红着脸大声争辩道。
“再好的原料也有杂质,你们不懂得提纯之法,只是经过简单的筛选就开始配制,这种火药在我看来,只配用来制作烟花爆竹!”李节毫不客气的打击道。
“提……提纯?”李匠头等人闻言也是面面相觑,对于这个陌生的名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也不怪他们,毕竟这个时代的基础学科实在太差了,他们顶多就是按照祖先留下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总结对火药工艺进行改良,却很难有重大的突破。
第25章 第二块骨牌
明初是火器正式进入大规模使用的时期,虽然神机营这种纯火器部队要等到朱棣当政时期才会建立,但现在火器在军队中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大明的每次出征几乎都会动用大批的火器。
火药是火器的根本,但大明工匠对火药的配制实在太原始了,李节之前参观时,亲眼看到工匠把硝石和硫磺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就这么直接磨碎使用,要知道这两种材料都是矿物,肯定带着各种各样的杂质,如果不加提纯的话,肯定会影响到火药的威力。
李节亲自演示了一下提纯的方法,硝石的提纯十分简单,无非就是将硝石溶于水后过滤杂质,再加热蒸发结晶,从而得到纯净的硝酸钾,当然要求纯度较高的话,可以将这个过程多来几遍。
相比之下,硫磺的提纯就麻烦一些,需要加热融化,把一些杂质过滤出去,再加热到沸腾使之汽化,经过冷凝后才能得到纯净的硫磺。
硫磺需要用到冷凝器,如果让人打造的话,最少也要几天时间,不过李节让人找来蒸馏酒用的蒸馏器,酒的蒸馏和硫磺的提纯原理是一样的,所以设备也可以通用,当然效率不太高,以后肯定需要重新设计,现在只能凑合了。
随着硫磺的加热与沸腾,一股浓烈的硫磺味四散开来,熏的人都有些站不住脚,不过李匠头这些人却常年与硫磺打交道,对这点味道毫不在意。
硫磺的熔点高达一百多度,因此汽化后稍一遇冷就立刻化为结晶,等到蒸馏结束,蒸馏器的上层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硫磺,让人刮下来后,就是十分纯净的硫磺了。
硝石和硫磺提纯过后,木炭就不用提纯了,这东西本来就是用木头烧制的,而且大明的工匠已经摸索出,火药使用的木炭以柳木炭为佳。
“好了,因为时间有限,就不做湿法火药了,有劳李匠头将这三种材料按最佳的比例混合,再试验一下这种火药的威力!”李节这时向李匠头行了一礼道,火药作的许多工具他都不认识,比如杆称,所以最后的配制还是让李匠头这种经验丰富的人来做比较好。
李匠头也没有客气,他们刚才一直盯着李节的提纯工艺,这时也想试试提纯后得到的火药威力如何,所以他立刻上前,将三种材料按照最佳比例混合后,又让人取来一个空心的铁球,火药倒进铁球中压实,插上引线后将口子堵死,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火器,名叫霹雳子,其实就是一个大炮仗。
“去试验场!”李祝立刻吩咐道,火器做好了当然要试探威力,所以火器作也有专门的试验场所,就在火器局的最外围。
一行人来到试验场后,李祝带着李节等人躲到一堵矮墙后,两枚霹雳子被放在场中,其中一个是提纯火药制作的霹雳子,另一个则是原来的老火药,两枚霹雳子被同时同时点燃。
只听“轰~轰~”的两声巨响,场地中也荡起两股烟尘,不过明显可以看到,提纯的霹雳子爆炸引起的烟尘更大,甚至连声音也比另一个更响。
李祝他们急匆匆的跑上前,只见地面上已经炸出两个坑,其中提纯的霹雳子炸出的坑达到两尺多长,而老的霹雳子却只炸出一尺多长的坑,显然威力相差极大。
“神了!神了!这提纯后火药的威力竟然提升将近一倍!”李匠头激动的脸色通红。
“李公子真是神人啊,竟然能将火药的威力提升一倍,此事若是禀报上去,定然是大功一件啊!”其它的匠人也反应过来,当即对李节是赞赏连连,他们这些工匠虽然地位低下,但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十分自信的,却没想到李节这么一个少年人,竟然比他们对火药更加精通。
“恭喜局使,生了一个好儿子啊!”这时有聪明的人立刻向李祝道喜,毕竟李祝才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其它人一听也是纷纷向李祝道贺。
如果别人拍自己的马屁,李祝可能不会在意,但是听到这么多人夸奖自己的儿子,却一下子说到了李祝的心窝里,当即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亲眼看到了提纯火药的威力,这些匠头们也再无怀疑,当即向李节请教了提纯的方法,虽然他们已经亲眼看过了,但有些细节还需要向李节请教,对此李节也没有藏着揶着,将提纯的方法详细的讲解了一遍,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李节还让工匠们自己操作了一下,有哪些不规范的地方,他也当场指出,这让李匠头等人对李节也更加赞赏,毕竟一个有才华,又平易近人的年轻人,特别是对方还是他们上司的儿子,这对他们来说可太少见了。
李节在火器作忙了大半天,午饭也是和李匠头他们一起吃的,等到下午才算是让李匠头他们彻底的掌握了提纯,以及湿法火药的技术。
做完了上面这些事后,李节这才告辞离开,陪着李祝去了他的公事房,等到进到房间后,李节却立刻开口道:“父亲,改进火药配制应该是件不小的功劳吧?”
“那当然,虽然火器在军队中使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