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极品无赖 >

第88章

明末极品无赖-第88章

小说: 明末极品无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飘舟岂肯放过?闪身便追。

    小二只觉眼前一花,见黄飘舟已纵出在数丈之外。少女跑出不过两步,衣领已被扯住,双足离地而起,悬入半空。转头见一张银须飘摆的老脸正怒目向她,模样可怖,不禁吓得惊呼。

    但这类情景她早遭遇过,应对起来倒有经验,将手一扬,把钱袋向身前伙伴头上抛去。那少女挑起接入手中又扔,转瞬已传过三、四个人的手。最后那名少女将钱袋向怀内一塞,扭身便奔,身影立时没入楼梯之下。

    黄飘舟万不曾想这群少女竟是惯犯,练就如此奸猾。他自然明白‘捉贼坐赃’的道理,同时也无心和她们计较些个,只要将钱袋找回就好。见其易手,追之不及,忙松了少女,反身扑向窗口。

    少女自然明白他用意,反臂抱住他腰部嘶声呼喊:“这老儿非礼我呵——”

    黄飘舟被纠缠得火起,抬掌欲拍,但又觉不忍,伸双手捏住少女肩窝,略将她臂筋一挫。少女痛得大叫,双臂无力垂下。

    黄飘舟起身又欲走,可腿刚迈出,少女却倏然蹲身将一腿横扫。这一机变大出黄飘舟意料,防之不及,身体向前踉跄出两步,正撞在当前的饭桌之上。

    只听“哗啦”一声响,桌上的碗碟立时飞入空中,四下跌散,落地后摔得粉碎。里面盛的汤汤水水洒得黄飘舟满身满脸皆是,叫他好不狼狈。

    黄飘舟为人半生,从不曾受过如此侮辱,直恼得肝胆皆炸。起身便向那少女扑去,十指错开,欲将其毙在掌下。

    他此时虽还不曾得下‘一叶飘舟’的喝号,但能为之高已叫一般俗人瞠目。少女见他逼至身前,惊呼着想逃,却那来得及?

    眼看着双掌盖顶,命将不保。。突然从旁边滑过一条长凳正撞在她身侧,力道奇大,将她撞向一边。

    黄飘舟收掌不及,正击在滑入掌下的长凳之上,立时木屑纷飞,一条铁梨木做的长凳被打得稀烂,同时传来一声喝彩“好掌力”。

    黄飘舟循声望去,见不远处抱臂立着一名青年,身高体瘦,眉眼方正,发梳成髻,上加玉簪别着。一袭白色素花衣袍到地,遮在绣有银丝虎头吞口的白缎帛靴上面,目光炯炯,显得甚有威仪。

    黄飘舟见他年纪和那偷儿少女相若,又出手相帮,以为必是一伙。想着自己若大年纪,和一班花儿少女纠缠叫人观之不雅,好说难听,不如且先擒下这青年拷问,不怕查不出自己钱袋的下落。

    这样想着,将左手在地上一撑,双腿荡起,使招‘乌龙盘云’,两足径向白袍青年踢落。

    白袍青年未料这老儿脾气如此暴烈,上手便攻,“哎呦”叫了一声,向前疾窜,闪身躲开。

    黄飘舟怎肯善罢?起身又攻,二人来来往往战在一处。

    那几名偷儿少女见有人出面挡灾,自然高兴,乘机溜下酒楼,转瞬消隐了身影,到别处使唤银子取乐去了。

    黄飘舟待和白袍青年斗过二十几招,暗暗吃惊。

    这青年年纪虽稚,身手却好,一招一式皆使得沉稳扎实,干净利落,不留俗痕。

    黄飘舟生无所好,唯‘武’这一道,沁淫其中四十余年,眼光自然毒辣,知这青年武学必得传于名家宿辈。

    若既如此,他也必该出身不凡,难道和那群偷儿少女不是一伙?闪目向四下窥望,才见围观众人里早没了那群少女身影,不禁在心中暗骂该死。
………………………………

第四十七章   难测是人心

黄飘舟忙抽手撤步,止住青年,道:“你和那几个女孩子可是一起的?”

    青年摇头道:“我不识得她们。”黄飘舟皱眉急道:“你既不识她们,因何相帮?”

    青年道:“这酒楼是我家所开,你若在此行凶杀人,叫血染楼板,我这酒楼还如何开得下去?”

    黄飘舟这才恍然,道:“可那女孩儿偷了我的钱袋,我若不抓拿到她,要回钱袋,如何汇过你的饭帐?”

    青年笑着摆手道:“区区一餐,何足道哉?凭老伯身手能为便在这里吃上百餐千餐也是应该。休再提,且随我到后面净面更衣,我与老伯把盏压惊。”一边说,举手相让。

    黄飘舟以为与他素昧平生,本不欲讨扰。但看自己一身油汤菜水显得肮脏不堪,怕连这酒楼的门都走不出,无奈只得随青年向厨后走去。

    待沐浴更衣已毕,黄飘舟与白袍青年在重设的桌面旁落座举盏。

    一杯饮罢,知这青年姓方名威,年及弱冠。他年纪虽小,来头却大。方威之祖便是百年前名动江湖,素有‘银戟霸王’之誉的方敬之。

    其父虽不曾继承侠名,弃武从商,但方威自幼随祖父学习,将家传的一条银戟练到出神之境。

    但他天性奸猾,内心虽然狂傲不羁,蔑视众生,却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以今日一见黄飘舟身手,立时有意结交,另存异想。

    黄飘舟未料这黄口小儿竟暗藏不轨之心,见他和自己过世的孩儿年纪相若,甚觉可亲,对方威所问一一作答。

    方威此际尚未进入东厂,武功修为也只在自家戟上精熟。但他懂得藏拙使巧,遮盖不足,是以一般人看不出其长短。

    方威却有自知之明,今见黄飘舟轻身功夫了得,有心请教。

    但武学之界历来门户森严,各人自高崖岸,若无师徒之名,谁肯将绝学轻传?方威自然明白其中规矩,可又不愿拜在黄飘舟名下受他左右。

    把话说过几十句后,已知这老者是心地坦荡的易欺之辈,于是大献殷勤,强留黄飘舟在府上居住。

    黄飘舟自妻子俱亡之后,因无亲人在侧,心念已经灰冷。但这样人却又最受不得别人善待,见方威对自己嘘寒问暖,关心有加,甚觉感动。

    二人相处日久,自然生情,方威乘机请教。黄飘舟以为无以回报,机会难得,倾囊相授。

    只一年左右,方威的能为便有千里之进,连乃父也惊到瞠目,以为其子可教,将他举荐入东厂之中做了一名锦衣卫。

    方威倒真不负其父所望,在第三年举行的‘五龙将军御封’争夺中凭手中一条银戟连败三十余人,一举夺下御封,成为五龙将军之一,执掌白虎营。

    黄飘舟自离开方府后又在江湖间漂泊数月,却始终寻不见云婆鹤翁的踪迹,以为为子报仇无望,心意更加灰冷。

    后来巧遇下山办事的通明大师,二人一谈便觉倾心,相互引为知己。

    通明大师久在佛家托身,心性纯净如水,待人亦诚,力邀黄飘舟随他进山入寺。

    黄飘舟想着世间虽大,却无自己容身之处,便随通明大师落脚在梁济寺中。半年后拜在其名下做了一名僧人,得赐法号悟明,追随在通明大师左右学习武功。

    这玉台山距京城不是很远,悟明和尚常奉师命进京办事,几次得巧遇到方威。方威知他能为,以为有日或可利用,热情待他。

    悟明和尚此时已无心辨别善恶,只凭自己的爱憎喜好行事。也不计较方威存心之恶,更不在意他是锦衣卫的身份,随意与他来往,如此数年。

    方威此时权势之大已几到号令天下,无往不利的境地,哪有事情能用到悟明?

    却不想此次因童牛儿与银若雪发生纠缠,叫方威数遭折辱。

    凭他小儿脾性自然恨到牙痒,心思兜转之后,想出阴狠计算:先花银买通数名在重要位置监看林凤凰和白玉香的锦衣卫,然后亲自上玉台山,入梁济寺寻到悟明和尚,求他潜入春香院林凤凰房中将其劫出,并先就言明要其性命。

    方威如此做欲达两个目的:首先他知童牛儿对林凤凰用情之深远非寻常,若将其杀死,对童牛儿的打击自然巨大。既可出胸中一口恶气,又能借机在雷怒海面前打压童牛儿,说不定叫雷怒海在盛怒之下杀掉童牛儿也未可知。

    其次可教银若雪落下监看不利之罪,对她与童牛儿勾搭小作惩戒。

    是以自林凤凰失踪之后,方威在朝中上下大散消息。

    朝中众臣多对东厂的锦衣卫既怕又恨,今听闻出事,自然乐得传播。一时间闲言碎语四起,传入雷怒海耳中,叫他好不恼恨。

    其实林凤凰自失踪那刻起,早有人暗暗报知与他,但雷怒海以为此时林凤凰已经没什么用处,也未在意,还因涉及女儿,不便追究。

    但此时情境不同,趁银若雪回京探看消息时将她臭骂一顿,限令她十日之内将林凤凰找回,以平息满朝上下的风言风语。

    悟明和尚当日潜入林凤凰房中之前,恐二女发觉挣扎,先喷入**。

    他本拟带一具死尸走。待自房顶翻入屋中,见到林凤凰灿如桃蕊,皓似明月的容颜后,心不禁为之颤。惜美之怜人皆有之,此乃天性,悟明和尚虽投身方外亦难免俗。

    在榻前呆立半晌,终不忍下毒手,将被**弄得昏晕的林凤凰装入布袋之中,负在背上劫出春香院后返回玉台山。

    他本想从正面回寺。但想着自己素有洁净之名,生平不曾做过奸淫之事,若从正面入山,必要经过数道关卡,叫其他僧人瞧见岂不猜测袋中所装何物?又哪有猜不中的?闲语一出,必坏了自己的清白。

    于是决定绕到后山攀崖入寺。但这样一来则要先经过横在剑阁峰半腰的小径。

    悟明和尚虽知剑阁中众人向来与他梁济寺僧人为仇作对,十数年之间见仗过百次,各有死伤,早相互恨入骨髓。但自恃武功高强,却不曾将以飞天神龙翁九和为首的众人看入眼中,以为此时已近黄昏,未必那么巧便能相遇。

    他却不知自他踏入剑阁峰那一刻起,便已被监看之人发现,飞速报入剑阁中去了。

    是以悟明只在小径上行过半里不到,便见苍郁松林里走出两个大汉。当前那人身高过丈,粗如铁塔,面色黝黑。一头花白长发不髻不束,散披在肩,因梳理得整齐,并不显纷乱。一双狭细鹰目微眯,鼻头犹大,但却方正,高耸在脸面中间,如天外飞峰,显得突兀。唇若狮口,牙似狼齿,半呲向外,极显凶恶。穿一袭青色帛袍,腰束玄带,双手负在身后,叉腿而立,状如天神一般。

    后面那人身材亦壮,面色赤红,眉目端正。一把短须生得出色,根根独立,皆似钢针一般四射向外,远望如颏下趴有一只受惊自保的刺猬。头上盘髻,玉簪别着,穿一袭白袍,腰束深蓝色丝带,正目色寒冷地看向他。

    悟明和尚虽身在梁济寺里,但他早淡争斗之心,除去寺内事务,余皆懒得插手过问。是以梁济寺和剑阁众人相争虽久,他却一次也不曾参与,对各人并不熟悉。

    但面虽不曾谋,名却早闻,一看就知前立二人中脸黑的便是剑阁中的大当家,江湖上二十几年前便称雄名的飞天神龙翁九和;脸红者则是二当家,人称屠刀客的端木万千。

    悟明和尚自视虽高,但见当前立的二人威风八面,势猛如山,直向自己压来,也不禁心中生怯。尤其飞天神龙翁九和,近看是人,远望如魔,胆若小些便吓也吓瘫了。

    悟明自讨若真动手,一个还许能胜,两个便有万难,更何况背上还负着一个林凤凰,不如走之为妙。这样想着,脚下使劲,就想逃脱。

    他与翁九和一个称‘一叶飘舟’,一个称‘飞天神龙’,皆以轻身功夫了得称名于世。二人虽各出一门,所学不同,但轻身功夫百变不离其宗,只存小异而已。

    是以悟明和尚肩头稍倾,翁九和便已知他企图,身形跟着移动,率先拦在他欲逃的路径上。

    悟明见走不通,忙改变方向,但只微露意思,翁九和便已抢先截下。如此数次之后,悟明和尚暗暗心惊,才知这飞天神龙不是浪得虚名。

    二人皆是大行家,眼界自然高远,如妙手对弈,虽落一招之子而料百步之变,都清楚高下就一念之差,胜负只些微之间。

    悟明见前路难行,便想后退,可刚转身,见路上早立二人,这二人却比前面两个还要出色。

    前面这个是名道士。这道士身高也已近丈,却不魁梧,只平常胖瘦。但双肩宽阔,足有三尺,远超常人,偏偏腰却甚细,堪称杨柳。道袍裁得合体,贴身而穿,不见一丝褶皱,更衬得玉树挺拔,临风而立,英气迫人。眉眼俊朗,鼻垂唇朱,额宽耳阔,堪称男儿榜样,人中秀士。双手交叠在胸前,怀中抱着一根拂尘,三尺多长的杆儿油碧碧地,竟是精玉磨制而成。
………………………………

第四十八章  情深不堪负

道士的后面是位中年妇人,看容貌约有四十几岁,徐娘虽然半老,但颜色仍堪动人,可以想见年青时曾有怎样风韵。头上青丝挽成一髻,用绣有金丝牡丹的红色帛帕包束,身穿大红帛袍,腰扎青玉大带,手中提一柄长剑。与道士比肩而立,如珠玉相配,交辉映衬,各显光彩。

    悟明和尚一望已知这道士必就是剑阁四侠中的三当家,人称风流道人的玉尘子,中年美貌妇人自然便是有‘赛金花’之誉的万山红。

    这一对夫妻闯荡江湖,行侠仗义二十余载,早有英名。悟明当年走镖时便有耳闻,但素未谋面。今日一见,不禁在心中暗暗称赞,二人果然是人中龙凤。

    悟明和尚眼光虽飘向二人,身形却不停,径向斜刺里腾身跃起。

    人在半空,已闻后面传来尖锐破空之声,知必是玉尘子的拂尘袭来。身形微挫,右手后抓,作势欲将拂尘夺下。

    他知拂尘前有三尺多的长丝是软的,但若以力贯之,这软丝却可硬如钢线,正好可抓。但玉尘子赖此称名,岂能让自己夺下?是以这一招是虚的,只为叫玉尘子稍停,给自己一丝罅隙可乘。

    但他手刚出,已见白光闪动,随着一声娇叱入耳,万山红的长剑已斜斜扑至,直向自己身前刺到,自己若不变势躲闪,必中肩头。无奈扭腰沉肩,在空中变换身形。

    不想万山红应得更快,不待剑势走尽,已将腕轻抖,长剑划个小弧,径向他抓口袋的左手手腕削来。

    剑阁四侠心地仁善,虑事细密,见悟明和尚所负青色布袋软伏硬起,里面显然装着个人,都想着相斗之时刀剑无眼,容易伤及到,是以想着先将悟明和尚所负之人救下。

    悟明估错形势,未料玉尘子和万山红身手也如此之迅,自己虽拼力施为,竟逃不脱。

    但不甘心如此落败,急沉丹田之气,坠下身形。

    可双脚还未沾尘,见青影闪动,翁九和那张猛恶大脸已在眼前,双手箕张,直向他面门击来。

    悟明和尚久在梁济寺中自修,如蛙坐井,以为天只一隅,此时才知剑阁四侠远比自己想象得厉害。

    他身在空中,无处借力,不能躲闪。。而翁九和击到的双掌只能以双掌来应,不然非受下重伤不可,无奈只得松了口袋,举双掌自防。

    四掌相交,一声闷响,悟明自然不敢以实相斗,借劲将身形遁出五、六丈远,扭身便逃,转瞬消隐在树林之中。

    玉尘子纵身欲追,翁九和在后面喝止道:“四弟,穷寇莫追,当心有诈。”

    万山红见布袋下坠,伸臂一抄,接入怀中。待将布袋放下,解开袋口,露出一个人的头来。

    四人看清这人脸孔,都不禁轻呼一声。翁九和、端木万千和玉尘子均急忙缩身退后,将林凤凰送入万山红的怀中。

    万山红向这张脸孔端详片刻,抬头对玉尘子道:“相公你说我二十年前有没有她美?”

    玉尘子微微一笑,点头道:“有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