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要塞之贼主天下 >

第301章

要塞之贼主天下-第301章

小说: 要塞之贼主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蜀州山道崎岖狭窄,再加上阴雨天气导致的泥石流,山体滑坡之类的天灾更是让行路变得困难。
    甚至在此期间,还遇上了一场小型的地震,虽然震级不高,但是也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了。为此,还惊走了几十匹骡马落入了山崖下面。
    狄青对这种情况虽然头疼,但是也准备了预案,挑选精锐人员,安步当车,组成先锋,其他辎重后勤部队跟随当地向导随后缓行。
    当地百姓早已经适应了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很多山民在山地中行走如飞,狄青看见之后,意识到日后有必要组建这样一支适合在山地之中行走作战的军队。
    正是狄青的这个想法,也为日后国防军序列中的第一支山地作战部队奠定了成立的基础。
    蜀州北部全部光复之后,拦在大西国的京城锦官城面前的重镇就只剩下一座绵阳城了。
    虽然绵阳后面还有一些城池,但是却都无法跟绵阳相比。绵阳城城墙高大坚固,而且还有护城河卫护,两面环山,易守难攻。
    若是想从北向南去锦官城,绵阳则是必经之地。
    因此,张献忠在这里派了一员心腹大将孙可望,也是他的义子,亲自镇守绵阳。
    狄青带着先锋部队来到绵阳城下后扎起营寨,并没有立刻攻城,而是带着人开始观察绵阳附近的地形地貌,绘制地图,回去之后制作沙盘。
    这些资料不仅是对于这场战争有用,而且以后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勘察了两天之后,狄青发现,绵阳这一场仗必然是一场硬仗,没有办法投机取巧。
    绵阳城两侧的山头上都有大西军驻守,就算真有什么小道,也不可能过去的。
    狄青深知,打仗不可能永远寄希望于奇兵,以正合以奇胜,正面应敌永远都是主流,奇兵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才会起到作用。
    而且他这两日登高远望,看见那绵阳城头旌旗招展,滚石檑木,金汤油锅,弩车等守城器械一应俱全。
    看着守军防守的架势有模有样,狄青心中暗道那孙可望的确有点本事。
    不过这点本事狄青也并不怎么在意,等到火炮部队到来,大炮架起来一轰,再坚固的城池也会被攻破的。
    不过,显然城中的孙可望并不打算让狄青这么安逸的慢慢攻城。
    蜀州北部快速沦陷,让已经开始腐化堕落的大西军士兵也颇有些惶惶然。
    再加上他们的长处便是流窜作战,快马如飞,将官军吊在后面,用速度来拖垮击败他们。
    现在他们在蜀州过了两年逍遥日子,当年的本事保留了多少不知道,但是胆气却显然是少了很多。
    再加上官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炮火凶猛无敌,更是让人人心惶惶。
    孙可望很清楚目前军队中的这些浮动的暗流,深知要想让大西军重新鼓起勇气,必须要有一场胜利来刺激。
    他本来很担心官军一来就开始用大炮攻城,如果那样的话,他也只能打算采取鱼死网破,跟官军打巷战了。
    可是没想到官军前锋部队来了之后竟然没有立刻开始攻城,反而是好整以暇的安营扎寨,这让他心生疑惑,多方打探之后基本确定官军的火炮还没到达。
    所以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若是能一举击破官军前锋人马,一定可以大振士气,说不定还有机会大破官军后续人马。
    张献忠没有子嗣,义子虽然不少,但是李定国等人也很不差,所以日后若是选择继承人的话定然要在他们这些人中选择。
    这对于野心勃勃的孙可望来说自然是不能放过的机会。
    所以他需要用一场巨大辉煌的胜利来为自己加上一个巨大的筹码。
    就在狄青前锋大军来到绵阳城下第二日的凌晨时分,万籁俱静,月黑风高,从绵阳城头垂下了几十条绳索,一个个身影悄无声息的从城头攀着绳索垂下。
    这些人影落地之后,汇集起来,又悄悄观察了片刻之后,才又继续悄无声息的向着远处安安静静的官军大营摸了过去。

第七十三章 修罗战场
    快要接近官军大营的时候,偷袭者们立刻从怀中掏出火折子,点燃了手中的火把。
    这次夜半偷营的主要手段就是火攻。
    一个个火把迅速的被点燃,熊熊燃烧起来,还没来得及抛出去的时候,忽然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传出了一声枪响。
    下一秒,密集的枪声从偷袭者的身后密集的响起,无数的子弹从他们身后扑了过来。
    那些刚刚点燃的火把成了最显著的靶子,根本都不用刻意瞄准。
    袭击者顿时大乱,很多人中弹倒地,痛呼惨嚎。有人惊慌失措,四处乱撞,也有人趴在地上,想要躲避子弹。
    但是来自身后的子弹却从四面八方射过来,精准的集中袭击者的身体,让他们一茬一茬的倒下。
    终于有人意识到了手中的火把是招来子弹的罪魁祸首,急忙大喊着扔掉火把。
    残余的袭击者们这才手忙脚乱的将手中的火把扔掉。只可惜火把扔掉之后依然在燃烧着,为敌人持续照亮着目标。
    袭击者一堆堆的倒下,所有人都知道他们遇到了埋伏。有人嘶声裂肺的大喊着往回跑,可是混乱的局面下根本无济于事,依然持续不断的有人中弹,然后倒下。
    除了不断从四面八方飞来的子弹,还有许多黑乎乎的东西从黑暗之中落入了人群之中,巨大的爆炸声掀起了腥风血雨,袭击者残破的身体向四周飞起,腥热的血伴随着残破的肢体和器官泼洒在幸存者的头脸上,让他们的惨叫声更加尖锐起来。
    火把在燃烧,鲜血在流淌,断臂残肢在飞舞,这一刻,这里变成了无比血腥无比恐怖的修罗场。
    终于有人回过神来,用尽全力将火把扔向远方,微弱的火光中露出了一个个漠然冷酷的面容,以及喷射着火焰的黑幽幽的枪口。
    一场以为胜券在握的袭击彻底惨败,袭击者变成了钢铁金属射流无情屠戮的猪样,鲜血廉价至极,生命在此刻毫无意义地被大量收割。
    城外的屠杀让城头上观战的人心惊胆战,孙可望一手按着腰间的刀柄,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万无一失的夜袭彻底失败了,这不仅会让本就有些惊惶的士气更加低落,也让他谋求筹码的打算彻底落空。
    他不知道官军是怎么样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设下陷阱的,但是下面的屠杀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官军让人畏惧的不仅仅是猛烈的大炮,他们手中的火枪还有那些能够爆炸的铁疙瘩同样是战场利器,是收割生命的鬼怪。
    孙可望身边的人都是他的心腹,都是打算来看官军被偷营的惨状的,但是却最终成了自己人走向地狱的见证者。
    这些人面皮抽动,有人两股战战,浑身哆嗦,紧要着嘴唇让自己不敢发出声音。
    半个时辰后,城下的惨叫声和爆炸声,射击声都逐渐减弱,慢慢沉积,最终消失下来。
    火把的光芒也逐渐的熄灭,黑暗重新笼罩了一切。
    若非夜风带来了弥漫的硝烟和鲜血的味道,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自始至终,绵阳城中没有派出一个援兵,甚至都没有人敢大叫出声。
    他们宁愿彻底葬送两千名精锐,也不敢冒着城门被官军突破的风险了。
    当太阳逐渐升起,光明重新洒遍大地的时候,绵阳城的守军惊愕又恐惧的发现城下堆起了一座塔。
    一座用昨夜袭击者的尸体层层叠叠堆起的高塔,两千具尸体堆起的高塔,塔尖已经超过了城墙的高度。
    最高的塔尖上是一颗狰狞的人头,人头布满血污,狰狞的面孔扭曲着,双眼注视着城头。
    人头旁边插着一把长刀,刀刃上是已经凝固后变成黑色的血迹,刀锋面向城头方向。
    孙可望一夜没睡,听到消息匆匆赶来,看了片刻之后身子猛然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
    那尸体组成的高塔的塔基上的人头就是昨夜袭击偷营的统领,也是他的心腹将领。
    而在这座尸体高塔下面还有用断臂残肢摆成的一行字:“张献忠必死,流寇必亡!”
    而远处的官军大营却依然平静如常,营中有炊烟升起,哨音响起,那是开饭的声音。
    对于官军来说,就好像昨夜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一般。
    官军一早送来的大礼让绵阳城中守军士气更加低沉,就好像阴雨天忽然又夹杂着如鸡蛋大小的冰雹一样让人心颤。
    城中的每个人都感觉心中被压上了一块沉重的铁块一样,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在接下来的三天中,大西军没有一个人出城,城外的官军也依然安安静静的,双方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默契。
    这份默契在三天后终于被打破了。
    城中的守军看到从远处的官道上开来了大队人马,无数的骡马拉着装满了物资的大车。
    更让他们心惊不已的是那走在队伍中间的数百门用炮衣遮挡着但是依然能够看到下面巨大威武轮廓的火炮。
    看着那些钢铁制成的庞然大物,再看看自己手中的刀枪弓弩,所有人心中都不约而同的生出一种绝望的感觉。
    用刀枪弓弩来对付钢铁射流,就好比用人力来对待神力,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不过在绝望的同时,有很多人不知道为何心中生出了一种轻松感。
    死亡不可怕,等待死亡的过程才是最煎熬的。当死神站在面前的时候,人们反而会变得平静下来。
    辎重部队风尘仆仆,出征时干净整洁的灰色军装上布满了汗晒干后形成的盐渍,士兵们的脸上沾满了灰尘,但是他们的眼神之中却有火焰在燃烧。
    自从火炮展现了自己摧枯拉朽一般的狂暴力量之后,摄政王殿下那句:“火炮乃是战争之神”的说法在军中不胫而走,所有人都将火炮看做了攻城略地的不二神器。
    炮兵部队在军中成了最受人尊重,最让人羡慕的兵种,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豪。
    狄青这次带领的火炮部队足足有一个师的编制,是将西南战区二分之一的火炮集中编制在了一起组成的。
    炮兵师的少将师长刚刚扎下营寨,来不及喝口水,擦把汗,就立刻找到主帅狄青请战:
    “元帅,我们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攻城。”

第七十四章 破城
    狄青看军心可用,很是欣慰,不过并没有立刻下令开始攻城,而是让将士们先休整用餐,养足精神之后再行攻城。
    反正绵阳城就在眼前,也跑不了,自然没有必要急在一时。
    大军休整了半天之后,将士们精神恢复,又接二连三的向狄青请战。
    狄青只是让大军继续休息,并没有答应他们立刻出战。
    士气可用,但是还没有蓄积到顶点。战场之上,士气极为重要,往往是此消彼长。
    官军士兵不断攀升,而城中的守军时间拖的越久,士气就会更加低落。待到明日里大炮一轰,守军士气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崩溃,破城的难度就好降到最低了。
    狄青乃是先贤祠请出来的千古名将,对于这些战场上的技巧时机已经把握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自然不会手忙脚乱。
    天下大势已定,张献忠就算再蹦跶也没有大用了。
    狄青这种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时候,城中的孙可望却是心中没底,惊慌迷乱。
    若是官军立刻攻城,他还能趁着守军士气没有跌落到谷底,拼死一战,或许还能有一丝机会。
    可是官军却好整以暇,让他的打算一下子落了空,无计可施之下愁绪练练,只是铁青着脸闷不做声。
    下面的士兵当中已经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很多人已经开始动摇,想要开小差了。
    若非孙可望用凌厉手段斩杀了几十个意图明显的,说不定此时已经出现了成规模的逃跑事件。
    孙可望带着一队亲兵在兵营各种巡逻,那些窃窃私语的士兵看到他过来之后都立刻闭嘴不言,只是默默的看着他们。
    但是孙可望从那些士兵的眼中看到的不光是有畏惧,而且还有怨恨。
    这种感觉让孙可望很不舒服。若是少数人敢这样,他之间下令看了就是。但是拥有这种眼神的人太多了,他若是全杀了,这城池也根本不用守了,直接逃跑就是了。
    他心中很清楚,这些士兵都在恨他断了他们求生的道路。
    “若是再有人胡言乱语,扰乱军心,定斩不饶。陛下已经派了援军赶过来,只要我们扛过明日一天,援军就会到达。到时候援军一到,官军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孙可望一边走,一边让身后的亲兵们在各营之中喊道,试图用此话来稳定军心。
    至于能起到多少作用,谁也心中没有底。
    这一晚上,孙可望都没有睡踏实,一直担心夜间会有士兵生乱。天亮的时候困得疲累不堪,才堪堪睡了一会。
    可是他感觉自己刚打了个盹,就被亲兵叫醒,说是官军摆开架势要攻城了。
    孙可望急忙用凉水洗把脸,急匆匆的带着人赶到了北城楼上,向下看去。
    只见城下的官军大营营门大开,一队队身穿灰色军装的士兵排着整齐肃穆的队列络绎不绝的从营中开出来,在城下开始列阵。
    中间是一个个步兵方阵,两翼骑兵护卫。只看队列,横平竖直,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过去士兵都在一条线上。
    光是这一点,天下能做到的军队都不多。能做到这一点都已经可以算的有一半的强军气质了。
    当然,这个阵势中规中矩,虽然威武不凡,但是也并没有太稀奇之处。
    最吸引孙可望目光的便是那列在后阵的数百门火炮了。那些火炮看起来虽然没有红衣大炮那么望而生畏,但是在数量上却已经足以让人心惊胆战了。
    数百门大炮黑洞洞的炮口斜斜指向天空,炮兵们正在按照军队的指令开始调整炮口的角度,以保证射击更加的精准。
    人数过万无边无际,官军的大阵在城下铺开,不知道有多少人马,只是目光所及之处全部都是灰色的人影。
    但是这数万数十万的人马却是寂静肃穆,除了战马偶尔发出的嘶鸣声,也就是炮兵军官下达的调整角度的声音了。
    反观绵阳城头,守军士兵一个个面带惧色,看着城下官军的大阵,感受着那种无边无际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很多人早已经是心惊胆战,面面相觑之下,窃窃私语之声又不断响起。
    孙可望心中也是沉重无比,但是他此刻也做不了什么了,只是下令凝神戒备,拼死抵抗,等待援军之类的套话。
    别说士兵们了,就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会有援军到来。在官军如此猛烈的炮火之下,就算真有援军来了恐怕也是无济于事,只能给官军主将的功劳簿上再加上一笔而已。
    城下的官军阵列之中转出一骑来,策马缓缓来到城下一箭之地外,手中举着一个灰色铁皮卷起的喇叭,开始对城头上喊话:“城上的守军听着,此处是大明摄政王殿下麾下西南战区元帅狄青狄元帅所部大军,奉摄政王殿下旨意剿灭流寇张献忠与其一干死忠逆党。尔等若是为张贼所迫,那就速速放下武器投降,狄青元帅可饶尔等一死。若是冥顽不灵,我军大炮一响,你们便只有死路一条。给尔等一炷香时间考虑,一炷香后若是无人投降,我军就要开始攻城了。到时候炮火连天,便是玉石俱焚,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那喊话的骑士又喊了一遍之后才转身转回本阵之中。
    那骑士本来嗓门就大,再用这铁皮喇叭一喊,声音更是清晰,城头上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很多守军士兵已经开始窃窃私语议论起来,显然已经有人开始动摇了。
    孙可望伸手扯过一张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