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

第73章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第73章

小说: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离一听这话,顿时云里雾里的,这怎么溜达溜达,还需要梯子呢?

    当这梯子搭上汝阳王府上的墙头的时候,王离总算明白了梯子的用处了。

    “行了,你先回去吧,我明早在回!”扶苏蹲在墙头上对王离说道。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刘邦病重,计划清楚诸侯王!!!

    赵敏扶着父亲汝阳王回到府里,安顿好了父亲之后,自己也就回房洗漱一番之后,就躺在床上休息了。

    只是,今个的事情可让赵敏羞红了脸,一想起父亲和扶苏的那一番对话,赵敏心中就如同打鼓一般。

    “父亲真是喝醉了,说这么些个胡话做甚!”赵敏埋怨道。

    只不过,这些所谓的胡话,却是正好说在了赵敏的心里。

    俗话说的好,这英雄难过美人关,同样的,这美人也难过英雄关啊!

    赵敏的这颗芳心,那是老早的就被扶苏给俘获了。

    “他。。。。。。”

    “他答应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派人来大都提亲!”赵敏心中捉摸着。

    这心里有了想法之后,这可就睡不着了,赵敏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咚,咚,咚。”

    就在这个时候,赵敏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

    “谁啊!”赵敏朝着门外问道。

    “敏敏,是我!”扶苏在门外唤道。

    一听到外面的声音,赵敏顿时惊呆了,怎么的,他怎么还追来了呢!

    “你。。。。。。”

    “你怎么来了,你快走!”赵敏惊慌失措的说道。

    扶苏心想,我来都来了,怎么可能走呢。在者说了,梯子我都让王离抽走了,我现在就是想走,我他喵的也走不了啊!

    “敏敏,快开门!”扶苏继续朝着屋里轻声呼唤道。

    小敏敏乖乖,把门打开,哥哥我要进来。。。。。。

    “不行,哪里有深更半夜到人家姑娘闺房里来的!”

    “你是一国之君,怎么能这样!”床榻之上,赵敏羞红了脸说道。

    扶苏心想,凭什么一国之君就不能半夜到姑娘家的闺房里去。

    不能去姑娘闺房里的,那不是皇帝,那是太监。

    这男女之事,他但凡是个男人都不能免俗。你甭管他是皇帝还是太监,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还是七老八十的小老头。

    这男人至死仍少年,男人,他除非是脖子以下全瘫了,否则他看到美女就非得瞅上两眼不行。

    孟子曰:食也,色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人的这一辈子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是吃饭,一个是啪啪!

    所以,今个半夜性起来翻墙来找赵敏,这并不是扶苏好色,这是人之本性。

    “你要不开门!我可喊了啊!”扶苏在门外威胁道。

    一听这话,屋里的赵敏顿时慌了,这要是让扶苏在外面喊两声,这她以后可就没脸见人了。

    “你,你要干嘛!”赵敏来到门后,两人一门之隔,赵敏轻声问道。

    扶苏心想,我来干嘛?当然是干啊!

    不过,心中这么想,话可不能这么说。

    “哎!”

    “心中苦闷,无人倾诉,想找你聊聊天!”扶苏叹了口气说道。

    “你是一国之君,可得说话算话。咱们只聊天,不许。。。。。。”赵敏说道这里,不好意思在往下说了。

    “只聊天,我保证咱们只聊天!”扶苏拍着胸脯保证道。

    其实,一男一女共处一室,只聊天这种事情也是常有的。

    比如说,前世就经常出那种,两个明星,一男一女共处一间宾馆内。呆了一夜,第二天出来。

    然后,他们对外称,两人昨晚对了一晚上剧本,啥事也没干。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扶苏和赵敏两人聊一晚上的天,其实也说的过去。

    “咔嚓!”

    门打开了,扶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了进去。

    两人一开始,做在地上,依靠着床榻,聊着天。

    扶苏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得徐徐图之。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两人聊了一个时辰的时候,已经进入下半夜了,天有些冷了,而且两人也有些疲惫了。

    “敏敏,要不咱们到床上聊吧!”扶苏朝着赵敏说道。

    “不行,你答应我只聊天的!”赵敏惊慌的如同小兔子一般。

    扶苏正色道:“敏敏,你想哪里去了,我就是说的到床上聊天。后半夜天冷了,这下面忒冷,万一着凉了就不好了!”

    “咱们都穿着衣服,在床上还能发生什么不成?”

    赵敏一听扶苏这话,心想也有道理,两人都穿的妥妥当当的,不脱衣服肯定就没办法发生什么。

    于是乎,两人就聊到了床上。这一上了床,那可就更方便扶苏徐徐图之了。

    约莫一炷香之后,扶苏开始了行动。

    “你干嘛?”

    “我抱抱,我就抱抱,保证什么都不干。”

    又过了一会。

    “亲一下好不好,就亲一口,我保证就一口。”

    “嗯!”

    片刻之后。

    “摸一下,我保证就摸一下。”

    “你。。。。。。”

    最后。

    “蹭蹭,我就蹭蹭!”

    “嗯,哼!”

    “疼!”

    。。。。。。

    。。。。。。

    在扶苏的一番循循善诱之下,两人就这般生米煮成了熟饭。

    月余之后,七国联军除了在草原上留下少量将士驻守之外,大部开始撤回自己的国土。

    扶苏在回到咸阳之后,也是立刻就派人到元国大都下聘。

    对于扶苏娶亲,满朝文武那是举双手赞成,他们是恨不得扶苏多娶几个呢!

    扶苏这家里可是有皇位要继承的,而如今扶苏尚且无后,自然要多娶几个,早日诞下皇子。

    扶苏回到咸阳三个月之后,大元朝的送亲队伍将赵敏送了过来,扶苏正式纳赵敏为妃子。

    如今扶苏的后宫当中,东西二宫娘娘已经齐备,尚缺一个正宫皇后。

    但是,赵敏乃是混血儿,所以当不得皇后,便只封了一个六院的妃子。

    由于赵敏的蒙古名字叫做敏敏特穆儿,因此,扶苏封其为穆妃。

    扶苏纳赵敏为妃,这对大秦来说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不仅仅代表着扶苏的婚事,也代表着大秦和大元之间的邦交。

    如今,大秦秉承着的是远交之策,不管是和唐也好,还是和元也好,这两国都不与大秦接壤,短时间内并没有利益上的矛盾。

    然而,就在大秦发生了大事的时候,大汉朝中也是风起云涌。

    当然,与大秦不同,大秦和大元联姻,建立邦交这是好事。但是,大汉发生的事情,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汉皇刘邦病重,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而在病重之际,汉皇刘邦心心念念的就是削藩。

    刘邦十分清楚大汉的隐患在哪里,大汉的隐患就是分封制。分封制让大汉有一种主弱臣强的意思,他刘邦还活着的时候,还能够压服这些诸侯王。

    但是,一旦他撒手人寰之后,他的子嗣绝对无法折服这些诸侯王。

    因此,削藩乃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刘邦已经铁了心的,废除分封制,施行郡县制。

    他必须,在自己死之前,为自己的后代子嗣,解决掉诸侯王的这个隐患。

    当刘邦病重的消息传到扶苏手中的时候,扶苏心中清楚,大汉只怕要乱了。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

第一百七十四章 韩信被降淮阴侯,准备造反。

    大汉的江山,可以说是并非刘邦自个打下来的,齐王的功勋太大,甚至可以说是与汉皇共天下的地步。

    七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韩王信、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

    这七王若是单独论起实力,论起兵力,自然是不如刘邦这个大汉的皇帝的。

    但是,若是他们联合起来,甚至不需要全部联合起来。

    但凡是有那么三家联合起来,那么便能够和刘邦僵持制衡,若是四家联合在一起,只怕刘邦这个皇帝就当不稳当了。

    因此,刘邦一门心思的想要削藩,也没有那么容易的,这得经过缜密而详细的谋划。

    否则一旦引起反弹,这七王闹腾起来,刘邦自己反受其害。

    大汉,皇宫。

    刘邦躺在床上,这些天是一直低烧不退,现在连走路都有些费劲了。

    刘邦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中过流矢,这伤势一直是没好利索。每到冬天的时候,这暗疮就反复。

    这不,马上天要冷了,刘邦身上这暗疮就一直在往外流脓,这兴许就是坏的流脓吧。

    这人啊,他要是快不行了,实际上他自己这个心里是有那种玄之又玄的感应的。。

    刘邦知道,自己的这个老伤一到冬天就加重,今年的冬天,自己可未必能够挺过去了。

    “来人,传陈平过来!”刘邦朝着宫中的侍从问道。

    刘邦的手下有三大谋士,分别说张良,萧何,陈平三人。如今刘邦想要削藩,第一个要问计的居然不是张良,不是萧何,而是陈平。

    刘邦为何先问陈平,正是因为陈平是个阴人,是个狠人。

    这每一个谋士,那都有自己的风格,这就好比写诗,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这但凡是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出谋划策也是一样,萧何出谋划策讲究的是一个正字,张良出谋划策则是讲究一个奇字。

    而陈平则不同,陈平这个人出谋划策讲究的是一个毒字,陈平这个人擅出毒计。

    刘邦要是还能活个三年五载,那他会用萧何出计,堂堂正正的削藩,

    哪怕刘邦还能活个一年,他也能用张良出奇谋来削藩。

    但是,现在留给刘邦的时间不多了,他可能撑不过这个冬天了,所以他别无选择,只能用陈平。

    毒计可能会有很多后遗症,但是他却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见效快。

    刘邦正在闭目养神,没多会功夫,外面就传来一阵阵的脚步声。

    “臣,陈平见过汉皇!”陈平跪地给刘邦跪安。

    刘邦许久没有言语,过了许久,刘邦这才睁开眼睛说道:“朕快死了,死之前,朕要削藩,你臣平可有良谋。”

    “臣未曾传张良,也未曾传萧何,唯独叫了你陈平过来,你可知为何?”

    三人当中,若论功绩,张良自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若是论起和刘邦的私交,那自然是刘邦还当小混混的时候,就与他混迹在一起的萧何了。

    刘邦不找张良,不找萧何,唯独找他陈平,这其中的原因,陈平自然是知道的。

    “陛下,因为臣快!”陈平说道。

    刘邦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不错,之所以唤你来,正是因为你快。给朕出个计策,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朕要让这大汉天下,在无异姓王。”

    “陛下,可否容臣思量一炷香的时间!”陈平给刘邦打着商量。

    陈平来的时候,并不知道刘邦是找他商议削藩之事。所以,陈平事先并没有准备计策。

    这计策他的现想,但是这能是那么好想的吗?

    别说是出谋划策了,就是拉屎,你不也得蹲在马桶上酝酿一会不是?

    “好!”刘邦点了点头,又闭上眼睛闭目养神。

    “韩王信,蒙祖上之荫而已,不足为提!”

    “燕王臧荼,无能莽夫也!”

    “赵王张敖,守成之犬尔!”

    “长沙王吴芮,也是不足一提!”

    陈平在心中琢磨着,大汉七王当中,这四位不足一提,只要汉皇发兵,便能够轻而易举的将他们剿灭。

    比较难搞的,也是势力最大的,那就是楚王韩信,九江王英布和梁王彭越。

    韩信乃是大汉战神,人送外号兵仙。韩信能打不说,最关键的是他现在势力也打。

    刘邦要是现在强行和韩信硬刚,这正面都未必能够刚的过。

    九江王英布的势力也不小,但是相比于韩信,英布就好对付的多了。英布虽然十分的勇武,但是也不过是莽夫之勇而已。他刚愎自用,虽然厉害但是成不了大气候。

    至于梁王彭越,又几分武力,懂兵法,有脑子,在陈平看来,彭越虽然势力不如英布,但是却比英布要难对付。

    不过,彭越这个人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为人极其重感情。对付彭越,可以不动兵,而是走感情路线。

    “陛下,臣有主意了!”陈平抬头,目光炯炯的看着刘邦。

    刘备睁开了眼睛,虽然卧病在床,却也如同病虎一般,虽病却带着一番的威慑之力。

    “你说!”刘邦淡淡的说道。

    “咳咳!”陈平轻了轻嗓子,而后郑重的开口说道:“七王当中,韩王信,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这四人都是无能之辈,挥兵可灭。”

    “难对付的是楚王韩信,九江王英布,以及梁王彭越。这三人却也不能一概而论,得分而治之。”

    “如何分而治之的办法?”刘邦朝着陈平问道。

    “陛下,这削藩之事,不能你来提。最好是一个诸侯王主动昭告天下,放弃这诸侯王之位!”

    “而后,你在趁势削藩,如此一来,方才能够占据大义。”

    陈平说的对啊,这天下乃是七王帮着刘邦一起打下来的,现在共富贵了,你刘邦想要除掉老兄弟,这事不占理啊!

    这个时候,就得一个诸侯王先放弃王位,让诸侯王的内部先内卷起来,如此一来,这皇帝和诸侯王的矛盾,就转变成诸侯王之间的内部矛盾。

    刘邦眼前一亮,问道:“彭越?”

    刘邦和彭越俩人那是好友,俩人自打小时候一起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小时候俩人一起撒尿,那都得比比谁尿的高,尿的远。

    凭两人的交情,刘邦有把握说服彭越放弃王位。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彭越自愿退王位!!!

    陈平的这个计策一出,刘邦觉得,说服彭越主动放弃王位,他的心里还是有底的。

    只要彭越主动昭告天下,自己为了大汉一统愿意放弃王位,那么刘邦便可顺势占据天下大势。

    刘邦思量了一番之后,继续朝着陈平问计道:“对于英布,当如何处置?”

    陈平思量一番,沉声说道:“九江与大秦交接,若是先动英布,难免不为大秦趁虚而入。因此,这天下七万之间,得最后在动英布。”

    “在没动英布之前需要先稳住他,英布无智,陛下可以给英布下一道密旨。只需要告诉英布,此次削藩只是排除异己,并不会对其动手。”

    “陛下,非但不动英布,还得许诺他,待到平定诸王之后,封他英布为一字并肩王,天下兵马大元帅,辅佐新君。”

    陈平说完这第二个计策之后,刘邦又是点了点头,对付英布这个计策也是妙计。

    英布为大汉卯边,在解决完大汉的内患之前,不好动他。强行去动英布的话,说不得这内患,就变成外患了。

    “韩信,韩信如何?”刘邦继续追问道。

    大汉的七王当中,最让刘邦担心的,那就是楚王韩信。甚至可以说,其余六个加上一起,在刘邦心中也没有一个韩信难对付。韩信,可以说是刘邦的心腹大患。

    怎么对付韩信,陈平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