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

第27章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第27章

小说: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是家中独子则不可征用,需得家中有两丁乃至三丁者,在体质达标的同时,才能应征入伍。

    咸阳城外,渭水河畔。

    “黑夫,体能合格!”

    “家中独子,且有一个瞎眼的老母!”

    “不懂规矩吗?来添什么乱?”

    军中负责招兵的书吏,看着眼前的精壮男子呵斥道。

    由于这次招兵对体能的要求很是严苛,单单是测试体能这一个环节便要耗费许多时间。

    眼前这名精壮汉子,在明知独子不可应征的情况之下,依旧前来应征入伍,自然引来了书吏的不满。

    “大人,还请通融一番。”

    “我父十年前与匈奴作战时战死,我大哥三年前也战死在了草原之上,我定要多少几条匈奴狗,为我父亲,大哥报仇。”

    “家中有父亲,大哥战死之时,朝廷赏赐下来的良田,良田有村民帮助耕种。家母亦有村民帮忙照顾,我无甚后顾之忧的。”名为黑夫的精壮汉子请求道。

    大秦有完善的户籍政策,因此,并不存在虚报名号应征入伍的情况。军中书吏,只需要翻看一下户籍名册,便能够知晓家中有几口人等详细情况。

    书吏翻看一番,发现此人说的倒是不甲,此人父亲,大哥皆战死在长城防线。

    虽有心想帮他,但是却也无能为力,只能语重心长的劝慰道:“小兄弟,今时不同往日了。咱们大秦也不似从前那边穷兵黩武,秦皇有令,家中独子则不可应征。”

    “回去吧,好好伺候母亲,便是告慰你父亲,大哥的在天之灵了。”

    “求。。。。。。。”黑夫又要请求,却听到书吏又一次喊道“下一个”,紧接着后面前来应征的壮汉,便将他挤了出去。

    自己体能测试已经达标,但是现在是家中独子,军中规矩不许他入伍,这让黑夫没有丝毫的办法,只能垂头丧气的往村里走。

    咸阳城,招贤馆。

    由于七国会猎即将开始,不止是大秦,天下七国都在为七国会猎做着筹备。

    大秦的招贤馆也将关闭一段时日,待到七国会猎结束之后,才会从新开馆。

    今日,便是招贤馆闭关的日子。

    招贤馆当中,一名老吏将招贤馆打扫的一尘不染,准备关上招贤馆的大门。

    “哒,哒,哒。”

    就在这时,一名腰跨长剑的青衣士子在招贤馆门前下马,朝着老吏询问道:“老伯,这招贤馆没人了吗?”

    “嗯!”

    “战事将近,之前招纳的士子都分配到各个衙门做官了,近些日子陛下也无暇顾及招贤馆,便下令暂且闭馆。待到七国会猎结束之后,在行开馆!”老吏回答道。

    说罢之后,老吏看了看青袍士子,淡淡问道:“那国来的?”

    “宋国!”青袍士子回答道。

    “懂得治国经济?”老吏继续问道。

    “不懂,略通兵法?”青袍士子回答道。

    “噗嗤!”

    “宋国书生还通兵法?”老吏乐了。

    七国当中,宋国军力最弱,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在宋国,当兵的都未必会打仗,这书生竟然说自己通兵法。

    青袍士子倒不恼怒,而是正色道:“宋国背嵬军不弱的。”

    (ps:今天第一章,昨晚太累了,就睡觉了,没在夜里写,今天白天更新。这是第一章,后面还有三章。)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tw。)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青豆繁体版??????????


………………………………

第六十三章 辛弃疾!!!

    听闻背嵬军之名,老吏点头道:“宋国背嵬军我老秦人还是认的,老朽没有嘲笑小先生的意思。只是这些日子接待的宋国士子也不在少数,这精通治国,治民的不少,精通的兵法的小先生却还是头一个。”

    “哎,无妨,我宋国军制确实黑暗,怪不得人说。”青袍士子叹息道。

    这位来自大宋的青袍士子,之所以宁愿千里迢迢来大秦做官,也不愿在大宋做官的原因,正是因为大宋的军制实在是太黑暗了。

    大宋军制简直就是一个畸形,用文官作为监军不说,在任何时候主将都得听从监军之令。

    甚至,就连军中的粮草,军饷都得先让这监军吃了回扣,才能在到将士们的手中。

    青袍士子为人正直,便是受不了大宋这黑暗的军制,所以宁愿千里迢迢来大秦求官。

    “小先生倒是豁达,可惜呀,你来晚喽!”老吏惋惜的说道。

    老吏活了一把年纪,自认别的本事没有,这看人的本事还是可以的。眼前的这个青袍士子,绝对是个人才。

    可惜,他只是一个老吏人微言轻,否则定然要向秦皇举荐的。

    青袍士子思量片刻,朝着老吏问道:“老伯,不止大秦可在召兵。”

    “招兵?”

    “招啊,你来时没看着吗?”

    “对,宋国在南边,你是打南边来的,招兵处在北边。出城往北,渭水河边就是招兵处。”

    “不过,这招兵可是只招兵,不招将。而且这次招兵只招精兵,体能要求甚是严苛!”

    “小先生,你成吗?”老吏觉得眼前这书生虽然不算瘦弱,但也不算强壮。只怕到了征兵处,也难以被选中。

    “成与不成,一试便知!”青袍士子说道。

    “小先生不如等等,待七国会猎结束,这招贤馆还会重开。不如先在咸阳住下,待招贤馆重开之时再来,也好过当兵从头开始不是!”老吏建议道。

    若以投招贤馆的方式,只要能够书写出合格的治军策论,那么便可以直接到军中当官。

    但是若是在征兵处投军的话,那可就要从大头兵做起了。在大秦,士兵想要晋升的唯一途径便是杀敌。

    眼前这个书生,只怕在战场上保命都费劲,谈何杀敌立功。老吏觉得,这样有治军之才的人,若是死在战场上有些可惜。

    “我千里迢迢赶来秦国,便是为了这旷古一战。若是错过七国会猎,岂不后悔终生!”

    “辛某多谢老伯指点,若侥幸能够活着回咸阳,定于老伯豪饮一番!”青袍士子说罢,翻身上马朝着城北渭水河畔的征兵处赶去。

    “姓辛?”

    “这性子倒是辛辣,合我老秦人的胃口!”老吏轻声嘀咕着,关上了招贤馆的大门,用袖口在门锁上擦了又擦。

    渭水河畔,招兵处。

    “姓名!”军中书吏头也没抬的问道。

    “辛弃疾!”青袍士子回答道。

    “哪里人!”军中书吏在此问道。

    “宋国!”辛弃疾回答道。

    听到“宋国”二子,军中书吏不由的放下手中的毛笔,抬起了头。

    果然,一个青袍士子映入眼帘。

    “宋国士子?”军中书吏迟疑问道。

    “不错!”辛弃疾回答道。

    军中书吏心道,怎么老是遇到调皮捣蛋的,先是一个家中独子的黑夫来添乱,如今又来一个宋国士子添乱。

    书吏皱了皱眉头,想要发火,却又忍下了,挥了挥手说道:“这里是征兵处,士子去招贤馆!”

    “招贤馆关了,特来投军!”辛弃疾如实回答道。

    “体能过了?”军中书吏皱眉,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眼前这人的体格怎么也不像能通过测试的样子。

    “过了。”辛弃疾淡然道。

    这话一出,一时间书吏有些为难了。按理说体能过了,又非家中独子的话,是可以应召入伍的。

    但是,这他国士子往日都是头招贤馆的,投招兵处的那可是头一个。

    “怎么回事!”就在军吏为难之际,王离的声音响起。

    王离看到招兵进展停滞在了那里,赶忙过来查看。

    “回禀将军,此人是宋国人,下官没有处理过这等事情,一时间不知如何处理!”军中书吏赶忙禀报道。

    “体能过了?”王离问出了和军中书吏一样的问题,显然也有点不信辛弃疾的身板能过测试。

    “过了!”军中书吏回答道。

    王离大手一挥,应允道:“陛下说了,海纳百川,既然体能过了,我宋人我大秦也要!”

    “宋人都要,我儿为秦人,也过了体能,为何不容啊!”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前来应征的大秦汉子们纷纷让路,只见上午来的那个黑夫,正扶着一个瞎眼老太太走来。

    军中书吏自然认的黑夫,赶忙将事情的经过趴在王离耳边,小声的说了一番。

    “老婆婆,不是不收您儿子,陛下有令,家中独子者不可从军。若是他从军了,你改怎么生活啊!”

    “不止是您儿子不收,但凡是独子的,咱们军中都不收。这是军令,违背不得啊!”王离赶忙上前,扶住瞎眼老婆婆解释道。

    “这军令好啊,好啊!”

    “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只是,老妇我这个瞎眼老太太,怎能耽误我儿。”话音落罢,只见老太太居然挣脱了扶着自己的儿子和王离,一头栽到了渭水当中。

    老婆婆虽然眼瞎,但是耳朵却是一场的灵敏。从这滔滔渭水激流涌荡的声音当中,老婆婆知道跌落这样的急流当中,自己绝无生路。

    “黑夫,战场之上,莫要丢老秦人的脸面!”老婆婆的声音响起,她是笑着落水的。

    军令不能违背,瞎眼老太太又不愿拖累儿子,那么只有身死,才能决了儿子的后顾之游。

    “娘!”黑夫楞了,一时间不知所措扬天长啸泪若奔流。

    “噗通!”然而,众目睽睽之下,那个宋国来的士子居然第一个跳下渭水救人。

    辛弃疾一跳,王离这也反应了过来,赶忙也跳了下去。

    王离一跳,案板前来应召的秦人大汉也纷纷跳入渭水帮忙救人。

    一时间,整个渭水犹如下饺子一般。

    (ps:今天第二章,写的挺慢的,一章要接近一个半小时,自我感觉质量应该还过的去。没水文啥的,大家花钱看了,我得写的讲良心。)

    ???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tw。)帝国时代:开局转生大秦皇子青豆繁体版??????????


………………………………

第六十四章 临泉大营。

    辛弃疾眼疾手快,在瞎眼老婆婆落水之后,他便第一时间跳了下去。

    滚滚渭水激流涌荡,辛弃疾在这般急流当中,居然给人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说那时迟,那时快,约莫只有几个呼吸的功夫,辛弃疾便已经死死的拽住了瞎眼老婆婆。

    辛弃疾可不仅仅是一个文人,他的武艺亦是非凡,在这般急流当中携起一人,似乎毫无影响。

    渭水河岸。

    好在辛弃疾的动作快,将瞎眼老婆婆及时的救起,老婆婆仅仅只是呛了几口水,经过一番抢救之后,瞎眼老婆婆已经悠悠的醒来。

    “黑夫!”瞎眼老婆婆轻声唤了一声儿子的名字。

    “娘!”

    “你没事,真是太好了!”黑夫应道,喜极而泣。

    “给恩公磕头!”瞎眼老婆婆吩咐道。

    “恩公在上,受黑夫一拜!”黑夫双膝一软,直接跪倒在辛弃疾面前,朝其磕头高呼。

    “使不得!”辛弃疾伸手要拽黑夫,奈何黑夫十分固执,这个头却是非磕不可。

    黑夫给辛弃疾“砰砰”磕了三个响头之后,又朝着周围的秦人汉子鞠了一圈的躬:“多谢大家出手相救。”

    虽然这些秦人汉子并没有帮上什么忙,但是他们义无反顾跳下渭水救人的样子,还是让黑夫十分感动。

    辛弃疾看了看周围湿漉漉的秦人,心道,这便是大秦吗?虽然粗狂却是一人有难,万人景从。如此大秦,如何不强。

    反观大宋,文人刁难武人,商贾市侩,匪盗横行。

    “黑夫,扶娘回家!”瞎眼老婆婆冲着儿子喊道。

    黑夫很是听话,扶起母亲,一老一少转身欲走。

    “等等!”

    “请将军收下黑夫!”辛弃疾拱手冲王离请求道。

    “不是我不收,军中规矩,不许开特例!若是收了这个,在有其他人来,我是收也不收?”王离为难的说道。

    “宋国的后生,你人很好,若为我秦人,那就更好了。将军说的对,不能为老身破了军中规矩!”瞎眼老婆婆说道。

    “王离将军,今日你若不收黑夫,他娘必死!”

    “今日,我等从渭水当中救得了婆婆。明日兴许老婆婆便要投井,便要撞石。。。。。。。”辛弃疾拱手言道。

    辛弃疾已经从老婆婆的语气当中听出死志,今日渭水被救了上来,但是为了儿子能够顺利当兵,她必然还得求死。

    “娘,我不当兵了!”

    “我不当兵了,我留在你身边,好好伺候你!”黑夫听闻辛弃疾的话,连忙握紧娘亲的手。

    “你这宋国后生,虽是个好人,但也忒爱多管闲事。老妇黄土埋到脖颈了,早一日死,晚一日死,又能如何!”瞎眼老婆婆被辛弃疾叫破了心思,埋怨道。

    “求将军收下黑夫吧!”

    “求将军收下黑夫吧!”

    。。。。。。

    。。。。。。

    周围的秦国汉子也都被这母子二人感动,纷纷出言请求。

    “这。。。。。。。”

    王离挠了挠头,王离有心答应,但是却又怕违背了军中规矩,日后在有这样的事情不好处理。

    别看王离这小子平时像是一个糊涂蛋,但是这关键的时候居然还真有些许的办法。

    王离灵机一动,脑海当中有了一个好办法。

    只见王离来到瞎眼老婆婆跟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砰砰砰”就是三个响头。

    “干娘在上,受我王离一拜。”

    王离这一番骚操作,把在场所有人都给看呆了。

    “从今个起,您就是我干娘,黑夫就是我兄弟。您搬到我府上去住,和我娘住在一起。府里有丫鬟仆人伺候着,黑夫兄弟在军中也没有牵挂!”王离说道。

    “这。。。。。。。”

    “这如何使得。”瞎眼老婆婆连连摆手。

    王离是什么身份,这是武成侯王翦的孙子,通武侯王贲的儿子,妥妥的大秦勋贵。

    他们只是一介草民,如何能够高攀的起啊。

    “没什么使得,使不得的,来人,把我干娘请回府里!”王离说着一挥手,让手下侍卫扶着瞎眼老婆婆回自家府上。

    “黑夫,好好杀敌,报答将军大恩!”瞎眼老婆婆无奈之下,也只能应下,朝着儿子叮嘱道。

    “娘,孩儿晓得!”黑夫满眼泪花应道。

    辛弃疾看着这一幕,不觉有些感动。心道,这名为王离的将军,憨是憨了点,但是却是个好人。在这样的人手下当兵,最起码不用担心被上官出卖。

    送走了瞎眼老婆婆之后,王离朝着军中书吏吩咐道:“给我这两个兄弟登记造册!”

    辛弃疾和黑夫都很合王离胃口,这让王离觉得这是两个好兵苗子。

    虽然王离认下了这两个兄弟,但是却没有给两人开后门的意思。一切还是按照正常的招兵流程走,没有一丝的特权。

    时光如梭,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

    大秦的二十万出征大军已经选拔完毕,这其中有十四万是从全国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老兵,另外六万则是百姓当中招募的精壮。

    函谷关,临泉大营。

    临泉大营的规划足足绵延百余里的整个山谷,整个大营分为七个部分,这七个部分分别是各国的驻地。

    根据七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