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世杨要求他们制造好一百根符合要求的铁管,就把它们全都运到文家,由徐世柳接收,此项目长期有效。
对于这种没有风险的项目,工匠们给出的价格比较低,只是徐世杨一再强调,所有铁管都必须附和公差要求,否则视为废品,是拿不到货款的。
……
晚间。
临安城最著名的姬馆樊楼内,文仲正和一些年轻的主战派官员饮酒作乐。
所谓樊楼,可不是当初汴京城那座堪称天下第一的姬馆,那座樊楼早就已经毁于兵灾。
现在这座樊楼,是大周南迁之后,由原来樊楼的主人迁到临安的,因而被人称为小樊楼。
虽然已经不复当初的胜景,不过依旧能稳坐天下第一的名头,也就依旧能引得一众才子倾心。
此时,已是酒过三巡,一位拥着美姬的主战派官员问文仲道:“文兄,听说住在你家那个江北来的武夫,今天又惹事了?”
“那是世柳的兄长。”文仲笑道:“翁兄不可如此说他。”
“一个武夫而已。”
发言的人是翁书平,目前的官职是给事中、太常博士,一个正七品的小官。
但再小也是文官,天然的瞧不起徐世杨这种武夫。
他之前跟徐世杨喝过几次酒,每次行令饮酒,轮到徐世杨,这家伙就直接牛饮,跟一众文士参加的游戏显得格格不入,可偏偏这莽夫还受到文相公的其中,因此翁书平就愈发觉得徐世杨不顺眼了。
“他是武夫没错,不过,如今朝廷就是需要这种能打仗的武夫。”
文仲说道:
“若是人人只能负手清谈,家父北伐中原的景愿何时能够实现?”
“文兄,就怕有这样一个打仗的好手,对朝廷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翁书平说道:
“若论武夫,鞑子全都是武夫,可鞑子的狼子野心如何,我们都看的都很清楚。”
“徐家在江北,到处招兵买马,我们在江南还要供给其军粮军衣,若是无手段制住他们,就怕将来又成另一股鞑虏!”
他说的这话,就是文人压制武人的传统理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武人造反可就不一定了!
对统治阶级来说,这是非常现实,而且有效的理由。
“徐家在江北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未拿朝廷一文钱粮,如此好汉,翁兄何故如此污人清白!”
跟徐世杨关系较好的章明义不满的说道:
“难道我大周就不能有忠君爱国之士?”
“哼,御街上跨马唱名的进士才是真好汉!那徐世杨不过以莽夫而已!”
翁书平不再理会章明义,转头对文仲继续说道:“世柳兄的文才,吾是十分佩服的,不过这徐世杨……,文兄送给他不少书吧?见他读过吗。”
文仲没有说话,只是叹息着轻轻摇了摇头。
“看?”翁书平对着一众主战派同僚说道:“为将者不读书,不过一匹夫尔!”
“翁兄,你觉得我们不该支持徐家?”文仲问道。
“该支持,不过不该支持徐世杨。”
翁书平回答:
“我看,徐家能在江北坚持下来,正是因为有徐公睦河那样的进士,以及世柳兄那样的文士!”
“我等圣人子弟,应当让徐家走在正道上。”
“如何做到这一点?”文仲问道。
“我们既然徐家粮草支持,那徐家军就应该服从我们的命令。”翁书平又喝了一杯酒,情绪有些激昂的叫道:“我们应当向江北派遣监军!”
“另外,我记得徐家不止徐公睦河一位进士,徐公睦江也是吧?”
“是,徐世杨的大伯,徐公睦江与其弟同为庆元九年进士。”
“那不就简单了?”
翁书平笑道:
“对这些武夫,大小相制,方为正道!”
第186章 主战派的野心
文仲觉得,翁书平把徐家想的太过简单了。
所谓大小相制,前提条件一定是朝廷能制得住对方,否则人家凭什么听你的话?
比如现在,女真跟鞑靼就算得上大小相制,或许还能加上一个党项,不过人家互相牵制,女真鞑靼能拿得出手的力量也不是大周能够对抗的,那么这个大小相制与大周又有何干?
还不是年年纳岁币,而且今年还惹出称臣、受册封、和亲这样的奇耻大辱。
文仲经常忍不住怀疑,若是大周真的走到了尽头,史书上会怎么评价大周?
算是一个真正的王朝吗?还是被鄙视为一个割据政权?
如果连真正的王朝都算不上,那么自己这样为大周忠心耿耿的贤臣,在青史之上的评价会不会也要降低?
当然,文仲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江北徐家逐渐发展成另外一个“鞑虏”,趁这支力量还不够强大,插手进去控制一下也是应该的。
“监军可以派。”文仲说道:“但是派什么人去?翁兄你去吗?”
“我?”翁书平楞了一下,随后拼命摇头:“我不合适!我不想跟那莽夫打交道,再说,我只是个举子,明年还要科考呢!”
“文兄,我倒是可以去。”章明义说道:“只是这种事,人家能答应吗?咱们又是以什么名义去监军?”
“他们是大周的子民,朝廷派监军不是很正常的吗?”翁书平说道:“若是徐家不接受,那岂不是坐实了他们的狼子野心?”
“第一,我们不是朝廷。”章明义纠正道:“第二,按计划,等他们切断大运河,若是鞑子要求朝廷恢复运河交通,我们就顺势敦促朝廷派兵北上过江,到时候,他们就是大周的敌人了。”
对主战派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如果徐家真的切断大运河,并且抵御住鞑子的反扑、
那么为了得到岁币,鞑子一定会要求大周朝廷与他们一起夹击徐家。
现在掌权的主和派官员从来不敢违逆鞑子,从内心深处就把江北土地彻底放弃了。
但若是鞑子要求他们北上呢?
若是听鞑子的话,大周出现在江北,鞑子灭亡徐家之后立刻南下怎么办?指望官军在江北跟鞑子野战?
官军主力若是覆灭,鞑子有没有可能顺势冲过长江?
可若是不去,那不就是违逆鞑子,跟他们翻脸了吗?
一想到主和派会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文仲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好。
说不定,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把主和派赶下台?
甚至更进一步……。
“监军的事情,留待以后再说吧。”
文仲对这个问题做了定调:
“现阶段我们要团结一致,全力支持徐家切断大运河,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什么代价都无所谓!”
“至于监军,等我们找到机会,逼迫主和派下台之后再说!”
“嗯!对!得等等!”章明义和翁书平一起点头同意道:“现在派监军,徐家一切胜利都是秦相公一党的功劳,这怎么能行!”
等到主战派上台,大家进入朝堂,之后在控制徐家也不迟。
到时候,江北的一切战果,就都是主战派的功劳啦!
“说道这个,太子现在怎么样了?”翁书平问道。
“我跟东宫联络过了。”文仲笑道:“一切顺利。”
在姬馆,当着这么多姬女的面,这个话题说到这就已经很多了。
毕竟,这是逼迫君上的大问题,闹不好要出人命的!
谁说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的?
在座的年轻文官们心照不宣的笑着举杯。
就算造反真的不成,那也不意味着书生没有变通的办法。
比如,换个皇帝!
主战派已经无法容忍建兴皇帝的懦弱了,今年闹出这么大笑话,明年还不知道鞑子会提出怎样苛刻的条件呢。
而太子则要好得多。
这位年轻人对鞑子的恐惧没有那么夸张,对主战派官员许诺的富国强兵、北定中原、成尧舜之君非常向往,是主战派天然的盟友,也是最大的依仗。
文仲用长袖一遮,一昂头,把杯中酒倒入喉咙。
身边美姬立刻端起瓷瓶,又为他注满一杯。
这位大周主战派官员的青年代表满意的想着:
‘若是当今圣上也解决不了这件事,那就不如请太子登基主持大局!让圣上去当他的太上皇去吧!’
‘这大周,总归还是我们年轻人的大周!’
咚咚咚,一个小樊楼的老鸹轻轻敲门,对屋里非富即贵的年轻官员们说道:
“诸位官人,我家横波姑娘已是梳妆好了,可要请她出来给官人献舞一曲?”
“哦?横波姑娘已是准备妥当了?”官员们兴奋的叫道:“快请快请!”
只有文仲正坐在席上,有些无奈的笑着摇了摇头。
大家都自诩文士,结果遇到当红名姬,还是忍不住放荡不羁起来,结果把他谈大事的心思都冲淡了。
罢了罢了,大事也不是这一两个时辰能做成的,休息就休息一下吧。
……
“曰你娘!”
此时的临安城打行,一个矮壮汉子突然暴起,左右两脚如闪电般甩出,伐木一样把两个青皮踹的倒飞出去!
其中一个瘦弱的青皮被踹的小腿扭曲,直接疼晕了过去。
另外一个稍微强壮一点的,也抱着大腿在地上来回打滚。
“老子之前没跟你们说过吗?”
那矮壮汉子怒喝道:
“最近这段时间别惹事别惹事别惹事!你们就是不听!现在滚回来找老子有什么用?老子不去给你们平事!”
“小乙哥,这事也不能怪我们啊。”
另外几个青皮陪着笑脸说道:
“那花花太岁是何许人也,小乙哥你也不是不知道,他若是想寻些乐子,我们如何拦得住?”
“所以你们就寻到林教头的头上?”
临安府打行行首丁小乙冷笑道:
“然后还惹了文相公家的客人!”
“你们怎么不直接去禁城找乐子?”
青皮们又不敢说话了。
“现在这城里有鞑子!也有敢跟鞑子放对的好汉!你们算什么东西?”
丁小乙继续说道:
“真以为喝两碗猫尿,光着膀子上街就算好汉了?遇到真正的厮杀汉,你们小命都保不住!”
“给老子记着,现在临安城里看着平和,可是老子总觉得马上要出大事!最近几天都不准出门!老老实实在家呆着!”
“不听老子劝,丢了命也别来找老子!老子现在什么事都不想管!”
第187章 赴宴
第二天,高府。
大周殿前司都指挥使高俅正坐在自家大堂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他身边站着低头哈腰,一副谗臣模样的陆谦。
“太尉。”陆谦陪着笑说道“小的已经查出衙内想要的小娘子是谁了,那是禁军枪棒教头林冲的娘子,小的已经定下计谋,只要……”
“那女人是谁并不重要。”
高俅依旧闭着眼睛,毫不客气的打断陆谦的邀功,直截了当的说
“林冲也不重要,本官捏死他就像捏死一只蚂蚁。”
“关键是暴打我儿的那个人,他是谁?做什么的?”
陆谦躬身,小声回答
“丁小乙不愿掺和这事,小的费了好些力气才查出来。”
“那人是江北来的,据说他爹中过进士,跟文相公交好,他一到临安就住进文相公家里了。”
“文介甫!”高俅猛地瞪圆双眼,消瘦的脸上瞬间变得狰狞扭曲,显然已经愤怒到极致。
但很快,愤怒的表情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既然是文相公的晚辈,那就不要招惹他了。”
高俅心有不甘的说道
“文相公的面子还是得给的。”
高俅是武官,即使已经做到殿前司都指挥使这样武人极致,那也依旧是武官。
而文介甫是文官,即使是已经致士多年的文官,那也是曾经做过宰相的文坛领袖。
何况高俅还不是凭战功升上去的,只是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幸进。
若是跟文相公争执起来,恐怕连自己投靠依附的秦相公,都不会帮他说话吧?
没办法,文武殊途啊。
“太尉不必感怀。”
高俅的脸色变化,陆谦看的清清楚楚。
他觉得自己一直在等待的机会已经来了!
于是,这小人开始在高俅面前推销自己的计划
“若是想要那人的命,其实也不难。”
“不难?”高俅瞥了他一眼,冷冷说道“你还敢去文府抓人不成?”
“那小人自然是不敢的。”
陆谦笑道
“不过,小的已经查清楚了,那小子来到文府之后,日日饮宴,所去无不是小樊楼之类的正店,半夜方归!”
“那又怎么样?”
“太尉,您不愿伤及文相公面子,可文家人不这么想啊,上次人市那事……”
“人市不算什么,每年千把贯进项而已。”高俅又一次打断他“文家想要就给他们吧。”
“是是,太尉大度!”陆谦赶紧说道“人市也不过如此,轻轻放过也就罢了,可衙内这事,可就是直接欺到太尉头上了!”
“哼!”高俅冷哼一声“你有什么办法?”
“小的没什么办法。”陆谦笑道“不过,都亭驿住着的大金使者,应当是有办法的。”
“嗯?说下去!”
“如今大金使者已经在都亭驿住了近二十天,当是憋得厉害。”陆谦在高俅身边,小声说道“只要在那厮去正店饮酒作乐的时候,把大金使者引到那里……”
跟徐世杨一起喝酒的自然都是主战派,金人冲进去抢女人,若是他们不出头,看他们以后还敢以忠君爱国自诩!
若是他们出头……,呵呵,鞑子可不会卖他们面子!
这毒计,与其说是对付徐世杨,还不如说是要打压主战派。
这是若是做成,高太尉一定能在秦相公面前卖个大好,这才真是挠到高俅痒处呢。
“按你说的去办,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高俅阴沉的脸色变得明亮了许多,他满意的吩咐道
“若是能做得好,老夫保你前程似锦!”
“谢太尉提携!”
此时的陆谦,笑的牙都快要掉出来了。
他做了这么多龌蹉事,为的不就是高俅这句承诺吗?
当然,衙内要的林娘子,还是得想想办法的。
嗯,不如都在这几天一起解决掉吧。
……
文相公的书院不在临安,而是开在了金陵。
实际上,前几天,文相公就是亲自带着徐世柳去了金陵书院报道,现在,他们又都回来了。
文相公明日要在自己府邸办一场拜师宴,正式把徐世柳收做学生——考虑到文相公的年纪,这大概也是他的关门弟子了。
拜师宴之后,徐世杨就该回到江北,开始接下来的战略行动。
原本,因为明天的拜师宴更加重要,所有在临安的主战派官员都要参加,徐世杨今天应该没有另外的宴席才对。
不过,跟文相公、徐世柳师徒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胖胖的商人,这家伙一见到徐世杨,就乐呵呵凑到眼前,非要请他去小樊楼。
说是要答谢徐世杨的救命之恩。
徐世杨问了半天才搞明白,自己抢到的那艘遣周船,之前的攻击目标就是这胖商人的船。
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是徐世杨横插一杠,干掉了遣周船,那天这名叫米贵的胖商人就差不多要交代了。
这当然是救命之恩。
况且,米贵就是当初徐世柳第一次到江南来时,在文家大门口碰到的那个用一百两贿赂文家门房的商人。
那天之后,米贵不仅成功把自己的儿子送入金陵书院,还以此傍上了文家这棵大树,开始帮文家跑海赚钱。
嗯,说到这里,必须解释一句,文相公的金陵书院也是面向社会招生的,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