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61章

汉兴-第61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从控制航道的李氏集团手中购买物资啊……。
    “世杨在此多谢李兄了。”
    ……
    “三哥,他很看重你啊。”
    李飞虎走后,徐世柳小声跟徐世杨说道:
    “他们家的实力比咱家强多了,商议事情却是处处让利。”
    “我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徐世杨皱着眉头说道:
    “咱们刚才占了很大便宜,但我不太明白他为什么同意咱们占便宜,你若是只说他看中我,我一个人真值得他如此主动妥协?”
    “或许是因为咱们打败鞑子的名声?”
    “暂时也只能这样想了。”徐世杨叹息道:“不明白对方在想些什么,这感觉真难受,若是咱家强到不需要在乎他们想什么就好了。”
    “不管如何,抓住一切机会增强自身才是硬道理,跟海盗合作也不算大不了的问题。”
    徐世杨下定决心:
    “咱们去集市上看看,有没有需要的物资,这次出来,尽量不要带银钱回去,全都换成物资!”
    ……
    “三叔你很看重那个徐世杨?”
    “小十三你怎么看待这个人?”
    “很有野心。”
    李飞凰一边向双屿港的李氏商馆走去,一边思索着说道:
    “但做事太强硬,有些看不清形势,我在外海见到他的时候,差点跟他打起来。”
    “若他不是看不清形势,而是对自己的实力有自信呢?”李飞虎笑着说。
    “呵呵,他再怎么有信心,也不过两条船,还有一艘是刚刚抢到的,如何值得三叔这么重视他?”
    “小十三,大周南迁十多年了,你何曾见过还有敢跟鞑子打到底的势力?”李飞虎笑道:“你看到他身边那些护卫了?”
    “很强。”李飞凰点点头。
    “不仅强,我注意到其中两个护卫的身份:一个金钱鼠尾的鞑子,还有一个月代头倭子。”李飞虎说道:“怕是被他们打败后抓住的俘虏吧?”
    留下蒲鲁浑,本来就是利用他鞑子的身份抬高徐世柳,因此徐世杨一直没有减掉他的辫子,让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出身的民族。
    李飞凰想了想,点头道:“应该是。”
    “我听说去年初,倭寇大举劫掠江北的齐省一代,但被地方上的乡勇打败了?”
    “没错,三叔你没见到他的船,那艘船本来就是咱家被倭寇掠走的,现在又到了那姓徐的手中了,应该是那时候抢到的。”
    “那不就得了?”李飞虎略显溺爱的拍拍李飞凰的脑袋,缓缓说道:“咱家现在抬抬手,手指缝里流出来的就能让他徐家铭记一辈子,到时候他家若是发达了,咱们肯定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对李氏集团来说,现在给徐世杨的这点优惠,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这也是李飞虎站在街上,几句话就能与徐世杨把事情定下的原因。
    一个亿万富翁,在街上给一个看好的小青年“投资”十块钱买份早餐充饥,根本不需要去办公室签合同,顺手为之而已。
    即使看走了眼,这个小青年根本起不来,这投资打了水漂,富翁也不会心疼。
    但若是他日,徐家真能起来,或者,哪怕仅仅是在齐省站住脚,稳定齐省的民生,恢复生产,他们家的海上生意自然得给曾经雪中送炭的李氏集团。
    对海盗来说,这其实就是一笔低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小十三你不是也想招募他做个小柜吗?”李飞虎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看他能抢到一艘船,认为他有小柜的实力而已。”李飞凰回答:“可惜他没同意。听三叔这么一说,我或许应该再试试看?”
    “不,有野心的人,通常自尊心都很强,他不会来咱家做个小柜的。”李飞虎笑道:“再说他的强项在陆地上,让他到海上来又何用?”
    “去试试招募那个罗海狗,告诉徐世杨,若是那罗海狗能统管他徐家的船队,我们就同意罗海狗在咱家挂个小柜的名号,这也是一种互惠,他不会不同意的。”

第152章 采购
    双屿港大概是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自由贸易港”了。
    闽省的月港、泉州,粤省的广州等港口规模虽大,但并不那么“自由”,其他港口就连规模都赶不上双屿这个海盗窝。
    走在双屿的集市上,徐世杨一路遇到许多外国客商:扶桑、高丽、琉球、南洋、暹罗、交趾、占城都是稀松平常,天竺、帕尔斯、乃至更西边的大秦(自称正教帝国)、更更西边的佛郎机、法兰克等国海商都有不少。
    更令人惊讶的是,徐世杨甚至还见到了几个自称是瓦兰吉人的西方蛮族……。
    “真是个民族大杂烩。”
    徐世杨看着跪在街角边一片空地上待售的黑奴,忍不住小声自言自语:
    “或许我应该把那几个鞑子奴隶拉过来卖掉?”
    现在,徐家手上还有好几百各族奴隶,这些人在徐家的用处并不大——作为士兵,徐世杨并不信任他们,只是挑选少数表现比较好的人编入陷阵兵;作为生产者,他们更不行,特别是那些鞑子,拿去耕地效率很低,仅有的那点工业又不能让他们插手。
    与其这样低效率的运用俘虏,还真不如买给这些海盗换些物资来的划算。
    鞑子威名赫赫,海盗应该会愿意买几个装饰门面吧?
    徐世杨边走边想,越过那些黑奴后,他看到一间门面颇大的粮店,于是直接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属于某江南豪族的粮店,据罗海狗介绍,这个豪族家里出过好几个进士,现在也有在大周为官的家族成员,后台非常硬。
    李氏海盗集团崛起的时候,这个家族从中出力颇多,算是股东之一,因此现在双屿港的粮食供应一直由这家把持。
    徐世杨进去问了一下,由于远离陆地,双屿这边并不产粮食,因此米价很高,质量中等的糙米,这边每石卖2400钱,若是一次性采购超过一千石,可以降价到1800钱,也就是两贯半略还多一点的价格。
    而之前徐家船队直接买顺着长江下来的湘米,最高的价格也不过一石一贯半,这还是把沿途税款和打点都算进去的结果。
    “垄断买卖就是好赚。”徐世杨无奈的评价。
    他现在确实有不少钱,但粮食是必需品,若是每次购买都多支付7、800钱,他那点底子根本撑不了多久。
    毕竟不能每次出海都指望能抢到一艘遣周船。
    随后他又走进一家天竺人开的会馆,这里的老板背靠天竺某实力强大的王公,是李氏集团与天竺贸易的主要代理人之一。
    与这个时代所有大周以外的所有国家一样,天竺人来大周贸易,基本处在只买不卖的可悲境地,贵金属流失十分严重。
    因此负责这个商馆的掌柜对任何能够平衡支出的贸易都十分欢迎,徐世杨得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从他这里订购了五万斤上好的天竺硝石——当然,想要拿到这些硝石,最少也得明年了。
    能够直接拿到手的货物则是5000匹天竺土布,这种布韧度不错,但柔顺程度较差,在大周根本卖不出去。
    不过徐世杨却没有挑剔的本钱,他的部队连帐篷都供应不了。
    在如今的齐省,任何纺织品都是能作为一般等价物使用的好东西,若是徐世杨能够给新军士兵提供统一制服,他可以肯定士兵的社会地位会立刻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离开天竺商馆,徐世杨不得不避开帕尔斯人和扶桑人的聚集地,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直接走进整个双屿港门面最大的李氏集团下属商馆。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李飞凰本人就在商馆里,徐世杨一进门就碰到了她,这让后者有一种对方就是在此等着他的感觉。
    “徐公子喜欢的东西,还真让人感到奇怪啊。”李飞凰笑着说道:“那许多硝石,还有卖不出去的天竺土布,我这有一批上好的湖丝,徐公子要不要收一点?”
    刚刚谈好的生意,她知道的真清楚啊。
    “或许以后会要,但现在我没那许多钱。”徐世杨苦笑着回答:“若是姑娘有便宜的粮食,我倒是可以收一些。”
    “粮食才能挣几个钱?”李飞凰笑着摇头:“我们不做粮食生意。”
    ‘要是你们做粮食生意,凭借你们掌握制海权的优势,结合东南亚稻米产地,李氏集团甚至能左右大周政局。’徐世杨腹诽道。
    当然,这个海盗集团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也没有这么长远的眼光,他们现在立足与海洋,控制着海权,却还没学会利用海权谋求最大利益。
    据说,他们的老大李飞龙,一直在寻求朝廷招安,为这个目的,十年来李氏集团已经花费不低于五百万贯财富,而且至今尚未成功。
    华夏的海盗集团就是这样,最大的愿望就是“杀人放火受招安”,实力很强,但政治野心小的可悲。
    也许,他们自己真的不相信海盗也能开创一个新时代吧。
    “除了粮食,你们还要买什么?”
    看她的样子,李飞凰似乎很想向徐世杨推销点什么东西:
    “我们这里有很好的茶叶、烟丝,你们那边享受不到吧?买一些回去可好?”
    “我们在江北抗战,跟你们江南海商是不同的。”
    徐世杨找了个能够让人理解的理由解释道:
    “对我们来说,首要任务是先存活下来。其次是获得打败鞑子的力量。至于烟酒糖茶,确实是好东西,但我们真没有闲情逸致去享受。”
    “你身为首领,手握几万两白银,也不去享受?”
    “我若是贪图一时,以后就永远没有命去享受世间繁华了。”徐世杨摇摇头道:“我承认我现在有几万两,但必须全部用来增强军队实力。”
    “如果姑娘真的想卖给我点什么东西,我要粮食、粗布、钢铁、铜、铅,硝石和硫磺也是来者不拒,其他的就免了。”
    “你买的这些东西,都没什么油水啊。”李飞凰失望的说。
    李家最大的外贸生意是丝绸,大约占销售额的一半,剩下的份额被瓷器、茶叶、糖和一些华夏特产的香料(比如大黄、生姜等)占据。
    徐世杨希望大规模购入的东西,确实不在李家的主要销货清单上。

第153章 洽谈
    “算了,往来都是客,挣得少也是钱。”
    李飞凰想到了之前李飞虎告诉她的投资理论,决定尝试一下也投资这个江北土包子看看,也许将来会有什么惊喜呢?
    “粮食方面你还得去临安找那些大户人家,我们的粮也是从他们那里买来的。”
    女海盗头子对徐世杨说道
    “打仗需要好的钢铁,这个我能明白,但我们也很需要那些东西,因此不能给你太多。”
    “我这里可以苏钢一千斤,生铁熟铁各三千斤,我一共收你两千两……。”
    李飞凰瞥了直摇头的徐世杨一眼,淡淡的解释道
    “别嫌贵,大周严禁铁器出海,离了我这,你根本拿不到那许多好钢好铁。”
    “我又不是外人,我家还出过进士呢,我弟弟这次也是要在文相公门下求学的。”
    徐世杨肉疼的狡辩道
    “我买钢铁,跟大周其他人买钢铁没什么区别,不能算铁器出海。”
    “我不跟你讲价,你可以去临安看看,若是你的歪理能说动当朝大员,我也乐得把生意让给他们。”
    李飞凰笑道
    “或许你可以说服他们免费给你些铠甲兵仗呢。”
    不得不承认,这确实很困难。
    现在朝廷当权的,不敢说全部,但说八成是投降派一点问题都没有,大周朝廷根本已经不把江北当成自己的国土了。
    想从这些懦夫手上拿到军械补充,肯定难上加难。徐世杨这次拉赞助行动最大的希望,其实是想从已经下野的主战派那里得到些不那么刺激当权者的粮食和布匹补给。
    对徐世杨来说,能用钱买到钢铁这样的违禁品,已经是意外之喜,在徐家自己的钢铁产业尚未进入正轨,只能依靠购买和缴获过日子的情况下,遇到这种机会徐世杨本应该直接拿下才对。
    可是,李家要的价格未免太高了,徐世杨只有那点钱,铁价高了,就只能降低粮食采购。
    “你真是……,唉,两千两的生意而已,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李飞凰无奈的叹息道
    “你刚才还说来者不拒什么的,你这是不拒的样子?”
    “这样吧,今天晚上我七叔有一个宴席,邀请双屿港的主要商户和几个比较强的小柜,你若是有兴趣,一起来看看吧。”
    “到时候你要买什么东西,都可以在那里谈,价格也好商量,你也有时间下定决心。如何?有兴趣吗?”
    听这意思,有点像双屿港的经贸洽谈会?
    这倒确实值得去见识一下。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徐世杨答道“我一定准时到达。”
    ……
    李飞虎的宴会在傍晚时分开始,李家负责所有人的安全,因此明确所有与会的客商和海盗都只允许携带两名随从。
    徐世杨耍了个心眼,除了自己之外,他把徐世柳也算作宴会宴请的宾客,这样他们兄弟俩可以带四个随从。
    不过,赵琳现在充当半个秘书的职责,罗海狗主要作用其实是个导游,因此真正的护卫只有鲁智深和蒲鲁浑两个人,对李家来说也不算违规。
    徐世杨到达会场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看人种,周边能行船的各国海商都到齐了,甚至还有几个大呼小叫的远西红毛。
    那个帕尔斯海商也在其中,只不过他吃过一次亏,恶狠狠盯了徐世杨一眼之后,转头不再理他了。
    也许是因为海盗们本就没有那许多规矩,也许是因为李氏集团受外国文化影响较深,这次的宴会居然是自助餐行事。
    大量海鲜放在巨大的长桌上,还有侍女从后厨一盘盘端来各色鱼脍。
    靠海吃饭的人大概会对这次宴会的菜色很满意,但徐世杨出门在外,除了水果是绝对不碰任何生食的,他也不允许手下人吃那些生鱼片,大家围着餐桌转了一圈,找到些点心和煮熟的肉类,蔬菜,也算吃的愉快。
    “要是有顿狗肉吃就好了。”鲁智深砸吧砸吧嘴,无奈的叹息道。
    “我还是更喜欢羊肉。”蒲鲁浑小声发表自己的意见。
    闻言,赵琳冷冷的瞥了他一眼,一句话都没说,却把这个强壮的鞑子吓得浑身止不住发抖。
    蒲鲁浑已经对赵琳形成某种条件反射式的畏惧了。
    徐世杨感觉自己即将吃饱的时候,李飞虎才姗姗来迟,而且他很没诚意的对在场的诸位高了个罪,留下几句场面话,很快就有消失了。
    徐世杨敏锐的发现,一同消失的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大商人或实力相对较强的小柜。
    “徐少爷。”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凑到徐世杨身边,小声说道“敢问您可是莒州来的徐家少爷?”
    “我就是。”徐世杨点点头。
    “请这边来,我家主人在小间静候大人。”
    “嚯,还有单独的小宴啊。”徐世杨笑道“请带路吧。”
    这李飞虎的做派,还真有点东西合璧的味道。
    徐世杨从人群中穿过,发现周围海商和小柜都用混杂着羡慕和嫉妒的眼神看向徐世这种有资格参加小屋密谈的人。
    ‘等级分明,但上下级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更多的是一种同盟关系。’
    这就是目前徐世杨对李氏集团的评价。
    说起来,倒确确实实很像后世的某些家族性集团企业了。
    徐世杨来到一个紧闭的小门前,在门口有两个表情凶恶的海盗,徐世杨乖乖让对方收走了自己的腰刀,但他们并不清楚两柄手枪也是武器,俩海盗看着手枪犹豫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