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283章

汉兴-第283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自觉追击,哨声和军号声不断吹响,引导各部队深入门州各处要地,同时向其他方向的守军宣告南门已经易手。
    进攻发起半个时辰后,距离华夏境内最近的北门守军开城投降,五百华军士兵轻易接管这座重要的城门。
    随后是另外两座城门,以及城内越军的预备队。
    所有贼人几乎同时失去抵抗意志,又过了两刻钟,冲的最快的一个华军步兵连占领门州州衙,布置在这里的越军本营同样没有抵抗,顺顺利利的跪地投降。
    整场进攻不过一个时辰,有六万守军的门州就被五千华军攻克,守军阵亡七百多人,其余全部投降或被俘,同时被俘虏的还有全部城郭户和进城来避难的农人,俘虏总计二十万。
    城内储备的,足够守军使用一年的粮草全部落入华军之手。
    而作为进攻方,华军一共只有7个人阵亡,11个人受伤。
    只从交换比和缴获上来看,这真是一场辉煌的战争胜利。
    然而这场胜利让负责指挥的上校苦笑不得——把交趾贼引出来野战的计划彻底失败了,经过这交换比夸张的一战,贼人还敢出来才是怪事。
    ……
    “啊?门州被打下来了?”徐代灼惊讶的问“先头部队不是只有五千吗?”
    “嗯,没错,五千先头部队发动了一次试探进攻,然后门州易手。”冯三虎把刚刚到来的战报递给自己的参谋长“俘虏不算民众也有近6万人,全歼守军,我已经派人去核实了。”
    “那样的话,诱敌计划已经失败了。”徐代灼不无遗憾的说“这交趾贼太不撑打了。”
    “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丧胆了。”冯三虎摇摇头“算了,诱敌计划失败就失败了吧,如此看来,就算贼人当缩头乌龟,咱们一个个攻城也不费太多事。”
    徐代灼想了想,觉得确实如此,五千人能一个时辰攻下六万兵据守的城池,就这战斗力,贼兵是防守还是野战能太大区别吗?
    “那么好吧,放弃诱敌计划,给门州之战的参战官兵颁发嘉奖令,向国内报攻。”徐代灼说道“然后继续进攻,先打到富良江位置。”
    “嗯,就是这样。”冯三虎补充道“另外,所有交趾贼兵选五杀一,以报钦、廉之仇!”

第706章 南征6
    门州之战对于华军来说只是个意外,单对大越国来说,就是个惊悚故事了。
    战斗的结果传到升龙府的时候,以李常杰为首的太傅派正在和以李洪真为首的宗室太子派为怎么救援门州吵得不可开交。
    李常杰希望李洪真能够领兵出击,而且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门州,夹击包围门州的北人,同时清扫那些在富良江北岸兴风作浪的右江洞蛮。
    李洪真同意出兵,单他要求李常杰把天子宿直交给他指挥毕竟是上四军,战斗力和装备水平高于各位太子的亲卫军。
    然后,他反对立刻出兵,而是想着反过来复制邕州之战,让华军顿兵有六万守军的门州城下,兵疲将困之际迅速渡江救援,打退华军。
    之后再去收拾没了主心骨的洞蛮。
    李常杰却不想把上四军宿直交给李洪真,这些部队名义上属于小皇帝李乾德,实际上小皇帝是他扶植起来的,自然也是李常杰最大的本钱之一。
    若是把上四军交给李洪真,这等于把自己的兵权分给宗室太子,这当然不可能。
    至于什么时候救援门州,这事倒是有的谈。
    可就在双方还在争吵的时候,江北传来消息:门州陷落。
    这下好了,不用吵了,因为门州已经不用救了。
    “六万大军!六万大军一个时辰就没了!”李洪真在朝堂上暴跳如雷:“就算是六万头猪也没那么快!”
    李常杰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看着李洪真表演。
    门州守将是他的人,六万大军也大多属于他这一派系正因为如此他才急着逼李洪真去救,一个时辰就没了,确实是丢了他的脸。
    另外,失去了六万兵马,李常杰在大越朝堂上的地位也降低了,否则,他怎么能容许李洪真这样指桑骂槐?
    倒是宗檀在一边小声劝道:“洪真太子,门州已经丢了,现在说这些亦是无用,不如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哼!还能怎么办?反正不能过富良江决战。”李洪真冷哼一声:“守城都守不住,野地浪战自然万万不可,只有防守富良江南岸。”
    “可,北岸富庶,就这么放弃吗?”坐在上首位置的小皇帝不安的问:“那里可是有半数户口”
    李洪真也不敢说放弃,谁敢明说放弃一半人口呢?这是z治自杀。
    “把人撤回来。”最后,还是李常杰做出决定:“尽量把人都撤回来,江北焦土!”
    “只能这样了。”
    大越国君臣们同时叹息一声。
    也只能这样了。
    所谓撤回江北民众,实行焦土战略的计划,不过是个安慰自己的空话而已。
    门州陷落的太快,大越君臣都没有做好准备实际准备和心里准备都没有,结果就是,在江北的许多地方,撤退命令几乎是跟华军的兵锋一起赶到的。
    这怎么撤退?
    除了门州,富饶的富良江北岸连座城墙都没有,别说华军,就连只有凶残,实际战斗力连猴子都不如的右江洞蛮都挡不住!
    那些穷凶极恶的洞蛮野人,正把去年施加在汉人身上的暴虐一丝不差的还给交趾人,各种突破下限的酷刑虐杀无数次在交趾人的村镇上演。
    相反,华军倒是显得明了许多他们虽然也杀人掠夺,但他们不会虐杀,抢掠也是更有效率,不会造成太大浪费的集体清扫。
    被抓的丁壮通常会被杀死五分之一,其余人口都被绑成一串,带到华夏国内作为奴隶变卖,路上也不会有太大损失,最起码的口粮是能保证的因为在华夏国内,一个强壮的奴隶丁壮价格相当于一头牛,这可不便宜。
    奴隶卖到国内后,获得的金钱会分给前线部队一部分作为奖金,因此除了震慑杀人之外,华军还真没有大规模杀人的想法。
    当然,对交趾人来说,这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也不会显得华军更加仁慈。
    只不过会让那些交趾人更容易向华军投降而已。
    门州之战以后,华军进展十分顺利,不论是交趾的小朝廷、交趾人的军队还是普通交趾人,抵抗意志都十分薄弱,相反,倒是那些老窝在交趾北方的洞蛮和左江逃亡到交趾的洞蛮残种进行了几次抵抗。
    然而洞蛮兵同样毫无战斗力可言,刘纪、黄金满、申景福、韦首安等大洞主先后被击毙或被俘,数万蛮军被击溃,富良江以北的峰州道、北江道、海东道先后被占领。
    华军抵达富良江岸边后,越军也已经再次恭候多时了。
    重压之下,李常杰、李洪真等人暂时放下成见,分片划分防区,共同抵御华军进攻。
    其中李常杰居中,统兵四万,他的东侧是拥兵三万的宗檀,再往东靠海的地方是李洪真的四万兵,李常杰西侧是另一个宗室派的李常三万兵。
    此外,富良江上还有战船400艘,水军8千人。
    越军还能拼凑15万大军,人数着实不少,但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全都十分可疑,包括李常杰和李洪真在内,所有人都失去了在战场上正面击退华军的信心。
    因此他们只能凭借富良江的地理优势,准备耗到雨季,逼迫华军退兵。
    这就造成了另个一麻烦为了防止华军抢到船强度富良江,李常杰把所有民船全都拖到富良江南岸,并且下达了“除战船外,片板不得下海”的命令。
    这个命令,等于完全抛弃了没来得及撤退到江南的所有交趾人。
    10月底的时候,大约40万绝望的交趾人汇聚在江边,对着江南哭嚎求救,有些富户高举着金银绸缎,向江中巡逻的战船许下重诺,只求把他们拉到江南避难。
    然而没有一艘船敢于靠岸,所有守军都眼睁睁的看着华军和右江洞蛮出现在江边,把所有聚集在北岸的难民抓住,分门别类的绑好,像是牵牲口一样一串串拖走。
    这些难民耽误了华军一段时间,足足五天后,华军才把所有俘虏处理完毕。
    那些被俘的丁壮五选一,直接拖到江边斩首,尸首就地扔进富良江。

第707章 南征7
    
    “太傅!救救他们吧!”
    几个越军将领跪在李常杰面前,痛哭流涕。
    即使是对老百姓丝毫不关心的越军将领,也无法忍受眼前发生的一切。
    几十万人被当着面掳走,敌人还一个一个认认真真的杀了数万男丁,富良江都被染成了红色,无数尸体载沉载浮,随着江水漂向大海。
    北岸华军和洞蛮肆无忌惮的笑声随着风传入南岸交趾人的耳朵,当然还有交趾人绝望的惨叫和哭嚎。
    “太傅!救救他们吧!”
    南岸的交趾人心在滴血,稍为有点血性的人都无法安稳看着这一幕发生的。
    除了李常杰。
    “怎么救!!!”大越国的太傅怒目圆瞪,如同受伤的野兽一样盯着脚下一片交趾将领吼道:“怎么救!大越国唯一的生机就在富良江上!派船过去,若是被掠走一些,你们谁能保证守住富良江!?”
    “现在还只是江北发生这种惨剧,到时候这惨剧发生到江南,发生到你们身边,你们怎么办?你们能怎么办?”
    “片板不得下水!任何人不准过江!”
    “违令者斩!”
    ……
    越军一直到最后还是没有过江救人,华军清理好聚集在富良江的难民,然后沿江扎营,稳稳封锁富良江北岸,以免越军凭借水师优势偷袭——尽管大家都认为越军没这个胆子,但条例如此,按部就班执行就是了。
    扎营之后,华军明着欺负越军没有远程火力,直接贴着江岸设立炮兵阵地,对富良江面上密集的越军水师开火。
    越军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富良江面和南岸五里范围之内所有目标都在华军炮队射程范围之内,越军水师完全无法躲避,那些舢板一样的江船只能被动挨打。
    毫无办法的情况下,越军水师被迫向南方的几条河流岔道躲避——华军能够得到那些地方,但炮手看不到,因此只能暂时放过这些易于得手的目标。
    不过越军本身已经被从富良江面上驱逐出去了,他们甚至无法在南岸贴着江面驻防,只能向南退却五里——这几乎就是快要退进黄龙府去了。
    ……
    “我军将立刻开始造船。”
    徐代灼再次召集右江洞主:
    “把你们抢到的丁口都拉出来伐木。我军要准备三百艘小船,你们若是也想去南岸,那就去扎筏子。”
    “遵命!”右江洞主跪在徐代灼脚下,额头触地,恭恭敬敬的答应。
    他们确确实实发了大财,丁口、女子、粮食、财帛、牲口都抢到不少,今后十年的收入都挣出来了。
    只要再跟着华军去富良江南岸一趟,杀光南岸的交趾贼,挣些功劳,就能分得一块交趾贼的土地,这可比在右江的大山里找食强的多了。
    ……
    从华军的大营出来,右江洞主们一个个低着头,一句话都不说。
    他们现在根本不敢说什么,若是以往,这么多邻居凑在一起,吵架甚至打起来都是正常。
    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没人敢在汉人大营附近闹事。
    “汉人实在太厉害了。”一个洞主小声说道:“他们怎么能这么厉害的?”
    之前在邕州的八百破二十万确实吓人,但大家都没亲眼看到,受到的震撼还是要少一些的。
    但是门州五千攻城破六万的时候,各家都有不少负责联络(其实是被华军叫来参加震撼教育的)的子弟亲眼看到了。
    对洞蛮来说难以抵抗的交趾人,在华军面前就跟鸡仔一样容易对付,五千人攻城,一个时辰破城,全歼六万守军和十万躲在城里的交趾人!
    在洞蛮心中,华军已经强的像是天兵下凡了。
    之后华军又在富良江岸边,跟处理案板上的鱼一样处理了数十万交趾流民,他们还跟门州一样杀了五分之一的交趾男丁,这种冷血的手段让洞蛮感到不寒而栗。
    “幸亏没有附逆……。”另一个洞蛮洞主小声说道。
    是啊,幸亏没有附逆,否则他们自己的性命就是华军的功劳,他们的财产子女就是华军的战利品,哪会像现在这样吃的脑满肠肥。
    “以后朝廷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这成了洞主们共同的心声。
    ……
    “不要怕!”
    李常杰疯狂给手下们大气:
    “北贼没法渡过富良江!我们还有三百艘战船!现在虽然躲起来了,但是可以在北贼渡江的时候出来截杀!北贼绝对没法渡过富良江!”
    这就是越军目前最后一丝希望了。
    他们猜测华军在北岸临时建造的船只已经不甚坚固,数量肯定也不够,只要摧毁几次这些小船和筏子,估计就有机会拖到雨季到来了。
    大越的雨季可不是北人能够忍受的,雨季一来,各种毒物和疫病滋生,减员一半都是正常。
    到时候,越军甚至有可能反败为胜!
    所以,李常杰觉得,关键就是一定要在华军渡江的时候,灵活运用仍然战友优势的水师!
    ……
    “我们在江岸造船,交趾贼能上当吗?”
    冯三虎站在富良江岸边,向对岸望去。
    他当然看不到交趾贼的大营,不过可以肯定,交趾贼在附近有些哨探,正紧紧盯着北岸叮叮当当的造船工程。
    “不知道,不过其实交趾贼不上当也没什么。”
    南征军参谋长徐代灼用无所谓的语气说道:
    “交趾贼全师而上都挡不住我们海军。”
    没错,抵达富良江北岸后,陆军就从主攻部队变成偏师,接下来应该是海军在交趾海岸登陆,攻击贼人侧翼。
    在富良江造船,不过是吸引交趾贼注意力的手段而已——当然,等到海军登陆成功以后,陆军还是要利用临时制造的小船和筏子渡过富良江,参与对黄龙府的最后一击的。
    “是,那是当然的,交趾贼全师而上也挡不住海军。”冯三虎对海军上校那点小小的自尊表示理解:“不过那样的话总归是要多付出一些伤亡的,对付交趾贼而已,死一个人我都觉得心疼。”
    拥有百万户人口,盛兵数十万的大越国,在冯三虎的眼里就是如此不堪。
    “那就再给他们一点压力吧。”
    徐代灼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海军都是勇士,虽然不怕死,但真没必要在跟交趾贼的战争里多死人。
    

第708章 南征8
    共和1796年12月初八,华军在富良江升龙府段北岸,主攻地带升起几个观测气球。
    热气球这种东西吗,技术上并不难,一层窗户纸而已,本质上也不过是放大的孔明灯而已,难的是如何给它装上动力、如何运用,以及如何让百姓明晓这种东西的原理。
    这其中,第一项难点:装上动力目前仍然未能实现,所有热气球都还是直接用长麻绳系留在半空中的。
    第三项难点目前也已经解决通过徐世杨亲自下场启发大学生们亲手制作第一个热气球,然后在泉城、燕京、金陵、杭城临安改名、汴梁等重要城市不断做巡回表演,还让将领们上天练胆和报纸的连篇累牍,大部分华夏人至少知道有这么回事,而且这事并不稀奇,不是人们所想像的白日飞升。
    至于第二项难点,这是最好解决的,毕竟徐世杨是穿越者吗,他有前辈无数经验可供借鉴。
    热气球这种东西无法用来轰炸敌人,却可以用来给炮兵观测弹着点,引导炮兵射击。
    比如现在,那些躲在富良江南岸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