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260章

汉兴-第260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皇帝、皇太子、内阁和总参谋部的命令,南下作战期间,宪兵部队有权利处决任何严重违纪的官兵。
    所谓的严重违纪包括但不限于:枪尖、滥杀无辜、劫掠民财价值超过五两等等。
    面对严重违纪指控,官兵有一次申诉的机会:士兵可以向尉官申诉,尉官向校官,校官向将官,将官直接向内阁解释。
    当然,除了严肃军纪,内阁还要求部队尽可能维持战争期间江南的基本秩序——江南本地的趁火打劫者一律从严处理,特别是那些打着响应华军的旗号,满足自己私欲的家伙,更要严惩,以免破坏帝国在江南民众心中的形象。
    华军海陆军主力部队二十二万大军中,有12万人沿着淮河一字排开,一旦发动进攻,他们就直接渡淮进入攻击状态。
    另有三万人部署在西南一侧,战争爆发后他们会进入荆湖,与徐世柳的部队会师,然后进入川省。
    除此之外,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部分陆军部队合计五万人,在台澎部署,战争开始后他们负责攻击大周的沿海省份,同时进入长江,辅助陆军主力渡江作战。
    华军预计参战兵力二十万,各种口径的大炮660门。
    除了武力直接征服,帝国还打算发动舆论攻势。
    徐家在江南十多年如一日的投资报业,现在江南发行量最大的几份报纸和杂志中,有差不多一半是帝国的产业,剩下的一半也有很大一部分帝国的股份。
    帝国要求这些报刊,在军队南下之际,一切报道必须经过审查之后方可发表,那些帝国直接控制的报刊,甚至必须在醒目的版面发表从帝国流传出去的文章。
    明目张胆的替帝国摇旗呐喊。
    帝国的外交部门也将派出大量人员,与江南开明士绅、官僚进行一定的联络——他们大多拥有江北的工厂或庄园股份,支持帝国的统一战争是有现实好处的。
    与野战部队一起一起南下的,还有帝国高中和大学各级院校的部分学生,从帝国控制区内各级政府抽调的部分官吏,以及部分待退役的老兵。
    这些人现在正在进行集中学习,进行短期干部培训,帝国控制江南的过程中,他们会和部分可以留用的地方官员一起建立帝国对江南的基层统治。
    此外还有宣传部门和医疗部门的工作队。
    为了收买江南人心,帝国专门准备了3500公斤磺胺类药物和20000公斤主要用来治疗寄生虫的糖药。
    为了确保战争期间江南物价稳定,帝国还专门准备了大量食盐、糖、粮食和布匹。
    内阁认为,只要江南民生物资价格不出现太大波动,江南人民应该不会自觉自愿的为大周流血,抵抗华夏的统一行动。
    当然,这方面只依靠帝国本身还不够,战争期间,帝国将在江南严厉镇压囤积居奇的行为——等待这种不法分子的,将是死刑和流放。
    总之,军事、z治、宣传、经济、医疗等等方面多管齐下,一定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江南问题。
    ……
    “那个人叫贾时飞,湖州人,隆道三年举人,之后赶考过几次,都没中进士。他外放过一任县主薄,隆道十年因首告他们县的县令,成功扳倒对方,自己当了一任县官。”
    一个面相老实忠厚,一眼看去让人感觉特别安心的中年男子低头站在文月和徐代灼身前,恭恭敬敬的小声汇报:
    “但此时为同僚所不喜,后来又被人找理由扳倒了。而且直接成了白身,三年前他投效到巡盐御史林如海手下做了个师爷,据说还是林小姐的家教老师。”
    “前一段时间,林家的船队与咱们在长江上遇到过,当时殿下和文大人还跟林如海谈过一次,之后他们去了金陵,那林如海帮他运作了金陵辖下一个县的主薄。”
    “呵,隆道三年的举人……。”文月摇摇头笑道:“这家伙混了十多年,又混回主薄上去了。”
    徐代灼也笑着说:“唔,也就是说,我那天出去碰到他不是偶然的。”
    “当然不是,其实那对跑马卖解的父女也跟这贾时飞有些联系。”面相忠厚的中年人继续说道:“那老头原来是西军的人,大周南迁后,他逃来江南,在绿林中混了好一阵子,建兴年间的方腊起事,他应该也参加了。”
    “后来方腊事败,他逃脱了官兵的追捕,那个时候他们父女被贾时飞收留过一段时间,有传言说贾时飞本想那那女儿为妾,不过不知为何他一直没有这么做。”
    “后来贾时飞外地任官,那对父女再次流落江湖,只是临走的时候贾时飞给了他们不少盘缠,因此那对父女对其很是感激。”
    “呵呵,那对父女也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力啊?”徐代灼觉得这事蛮有趣的,他这个江北的皇太孙在江北可没受过这种重视:“怪不得他一开始想用那对父女的身手来引出话题呢。”
    “他们是殿下住进文府之后才在附近跑马卖解的。”那中年人抬起头看了徐代灼一眼,小声说道:“他们住在附近的正店里——以他们父女每天所得,连房费都不够。”
    这倒是不奇怪,谁知道徐代灼会什么时候出门?因此那对父女只能住在文府附近守株待兔。
    而文府毕竟有文介甫、文仲两位宰相,文府自然也不会坐落在荒郊野外,周边要住店也只能住房费高昂的正店。
    至于为啥那对父女有钱天天在正店吃住……,这还用得着说?肯定是贾时飞资助呗。
    不过,这对贾时飞来说,恐怕也不轻松吧?
    还有那匹马,在如今的江北已经不算什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有着草原贸易的大量收入,又吞下女真和党项的储备,还有西域马的补充,帝国国内五十万匹马的存栏量还是有的,而且经过帕尔斯马和西域马的混血,马匹质量方面水平也很高。
    那匹马在帝国国内大概价值十到十五两之间,勉强可以算作战马。
    但在江南,这样一匹可以充当战马的“好马”价值不会低于五十贯。
    “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这贾时飞算是下了大本钱了。”文月笑着说道:“这前前后后得花了一百贯以上吧?”

第649章 政策
    “那大概是因为他觉得投资能获得大量回报吧。”徐代灼摇摇头:“一百贯而已,在我们那里也就80两左右吧?”
    “看起来你也没被他瞒过去啊。”
    文月的话略带嘲讽,徐代灼有些不满的答道:“娘,我好歹也是海军军官,没当场反应过来只是因为我不太懂,但还不至于傻到信任一个在路上遇到的陌生人好吧?”
    何况当时贾时飞的表现实在是太过急躁了。
    谁会在大周当着陌生人的面说希望大周灭亡啊?就算是心里这么想,现在这种北军还没南下的时期,你敢说就有人敢告你信不信?
    更别说当时他说了自己是大周的官员——不是说官员不可以心向北方,而是都当了官,还天真的相信一个陌生人会帮你保守秘密,这未免太滑稽。
    贾时飞的表现,太像是知道徐代灼的身份的情况下,在他面前做自我宣传了。
    所以那天回来后,徐代灼就请帝国参谋总部在江南的情报负责人帮他查一下他看似偶然遇到的这个人究竟是做什么的——实际上,不用他主动要求,情报部的人就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了。
    就像徐代灼不知道他当时身边有几十个保镖一样,他也不太清楚情报部门的工作流程和重点。
    “谢谢您,中校。”文月站起身,对江南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行了一礼。
    “您太客气了。”中校并未多说什么,把情报通报之后立刻转身就走——他在江南的身份是保密的,文月作为妇女权益保障部门的管理人,是管不到他也无权知道这些的。
    哪怕她是徐世杨的妻子,未来的帝国皇后。
    但徐代灼有这个权利,这位情报部门的中校,也是觉得应该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通报给皇太孙,才露面说这些话的。
    不得不说,虽然长相看着很老实很值得信任,但这位中校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其实跟贾时飞一样,也想在皇太孙面前露个脸。
    “好了,你现在知道那个人为什么要接近你了。”
    中校走后,文月笑着问儿子:
    “你打算怎么处理他?”
    “我能怎么处理他?”
    “我估计,你想做什么都行。”文月回答:“你没注意到刚才中校的眼神吗?信不信你现在要那贾时飞的脑袋他也会派人给你摘过来?”
    “我要他的脑袋做什么?”徐代灼笑着摇摇头:“这个人这么喜欢背叛,直接让情报部的人找他好了。”
    “我后来想了一下,他当时跟我说的那些话,除了展现他对北方的‘忠诚’之外,似乎还有一些别的意思。”
    “我现在大概能想明白的,就是他说江南四大豪族很有钱,而且民间名声不佳,干掉他们能获得很多好处又不会出问题。”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到时候就把四大豪族扫了吧。”
    “四大豪族根脉相连,而其中贾家跟巡盐御史林如海是亲家。”文月提醒道:“林如海刚刚跟你舅舅谈妥了盐业方面的合作……。”
    “我本来就不怎么同意舅舅的那个计划,这方面停了就停了吧。”徐代灼回答:“再说,江南哪个大族不是互相勾连很深的?如果有点关系,我们就不去碰,那还南下做什么?”
    “这话是谁跟你说的?”
    文月很好奇,帝国目前的准备工作,就不像是想要对江南民间大动干戈的样子。
    “我父亲啊。”
    徐代灼笑着回答:
    “我来江南之前,我父亲跟我谈过如何对待江南的问题。”
    “我们确实要维护江南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平稳,但这不是说我们打算全盘接受江南原有的一切。”
    “如果四大豪族真的是那种为富不仁的,那么他们会是第二批被清扫的目标——第一批是大周官府。”
    准确的说,徐世杨要清扫的目标,按重要程度依次是:
    大周这个政权(不是这个政权中的全部官员)。
    不够开明的士绅豪族——主要是那些不愿拥抱新时代,无法转型的,纯粹的食利阶层。
    绿林——主要是那些社会不安定因素,如占山为王,半农半匪,动不动以武犯禁的所谓大侠、门派,其中重点将是丐帮、丐头。
    “我父亲说,等统一之后,帝国还会厘清田亩,统一处理一些大周没能处理好的积案——这些大多是些地方上有权势的士绅犯下的,老百姓在大周时代求告无门,我们统一后却得给本国的公民和平民做主。”
    帝国可以严肃军纪,尽一切努力做到尽量不扰民。
    但这不意味着帝国会对某些社会黑暗面手下留情,帝国毕竟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
    “我觉得哈,等我军南下,那些深的民心但对大周愚忠,率众抵抗失败被俘的地方官倒不见得会有什么大问题。”
    徐代灼微微笑着说道:
    “那些主动投效,但民间积怨很深的家伙,是必会被清算。”
    “原来是这样。”
    听到这话,文月倒是松了口气。
    毕竟,她的亲哥哥文仲就是那种民间风评不错,但肯定会为大周效忠到底的人。
    如果儿子转述丈夫的话就是帝国内阁的决定(以现在徐世杨的权威,内阁也不会反驳他的意思,所以内阁通常会通过他的意见),那么到时候文月和文季倒是可以想办法保住文仲的性命。
    能做到这一点,文月觉得自己就算做到忠孝两全了。
    想到这里,文月替哥哥担了很长时间的心终于放下一点,她开玩笑似得说:
    “既然这样,那么有些事我觉得我可以做主替你回绝了。”
    “回绝什么事?”徐代灼很好奇,他连母亲说的是什么事都不清楚呢。
    “是这样,前几天有人来给你说亲,对象是江南四大豪族之一的薛家小姐。”
    文月笑着说:
    “说媒的人说,薛家小姐容貌丰美,举止娴雅,知书达理,是个良配。我还想让你先见见呢,不过现在看来,你似乎对四大豪族有成见?”
    “成见算不上,我对他们又不熟悉。”徐代灼笑着回答:“到时候他们的命运是什么,还得内阁仔细审查之后才能知道。”
    “不过这亲事就算了,我才多大啊,不想结婚。”

第650章 最后一根线
    文月也就是开个玩笑罢了。
    确实有江南的豪族托人给徐代灼说亲,而且贾史王薛四大豪族,还有一些别的士绅家庭的小姐都有,总数加起来怕不得有几十个人。
    这些人中有几个是通过文仲联络过来的,文月碍于哥哥的情面也不得不见了几个人,但以父亲病重,现在不宜说这些事为由,文月并未答应下任何亲事。
    实际上,文月现在很奇怪,这些江南的豪族为何会觉得以自家现在的格局,能够看得上他们家的小姐?
    自家再怎么平易近人,那也是皇族啊!而且全天下都知道帝国统一在即,他们应该也看得明白形势才对否则就不会来联姻了)。
    如果不是帝国现在暂时没有统一,自己又身在帝国势力范围之外的江南,他们本应连求见自己的机会都不会有。
    文月能看得出来,这些家族现在的想法,似乎就是把女儿塞给未来的天子,以此来维持自家现在的奢华生活,而不去参与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革中。
    他们太过保守而且落伍了。
    毕竟嫁给徐世杨已经快二十年了,而且十多年来一直在内阁工作,文月对丈夫的想法和帝国的布局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徐世杨对原来传统的社会风气非常不满,老百姓有小农思想可以慢慢纠正引导,但豪门若是太过守旧,帝国通常不会对其客气。
    通过与皇室联姻成为外戚而逃避这种变革,那真的是太小看帝国了。
    倒是有点可惜,文月见过的那些女孩子本人,至少在自身的德行、容貌、文化水平上都算的上出类拔萃,若是到时候跟着她们那选择错误的家族一起走上绝路,未免太过暴殄天物了。
    文月毕竟是帝国妇女权益部门的领导人,她现在已经开始思考,等帝国把这些守旧豪族的家全抄了,这些小姐们能去做什么工作来养活她们自己了。
    就在这时,一个文家的婢女跌跌撞撞跑过来,大声叫着“大小姐!大小姐!大事不好了!”
    “出了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
    文家的下人还是习惯性的称呼文月为大小姐,尽管她的孩子都快成年了。
    “老爷!老爷!”
    文府的老爷只有一位。
    文月猛地站起身来,把椅子都碰倒了。
    徐代灼也用惊讶的目光看向来报信的人,他们都意识到,文相公情况可能不太妙。
    共和1795年,隆道13年2月初五,多少有些突然,又显得不太突然的,两次出任大周宰相的文介甫平静的离开了人世。
    由于世人都有些心里准备,讣告传播的速度很快。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当然是大周朝廷,隆道皇帝第一时间追封文相公为王,赐谥号,同时允其配享文庙。
    皇帝以下上门表示哀悼的官员络绎不绝,隆道天子甚至打算仿武侯例,为文相公举办国葬。
    但是于此同时,备战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隆道皇帝不傻,徐世松也一样,他们都知道文相公算是大江南北没有撕破脸皮的最后一根保险。
    现在保险断了,也就到了该了断的时候了。
    徐世松按照他的计划,迅速动员部队前往江淮一线准备作战,隆道皇帝身边无大将,只要再次启用已经冷藏了数年的童贯——他至少有平定方腊叛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