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东西跟他换,但你不准去偷。”
“为啥?”
“因为你老子是徐家的家主。”徐睦江回答“家主不能只向着自己这边,得考虑全家的利益,明白吗?”
“是。”声音还是有些不服气。
“你们两个都记住,不管你们两个怎么争,只要家主是咱长房的人,他徐世杨闯下再大的名头功绩,咱们也大他一圈!要是他输了,咱们也可以断尾求生!”
徐睦江循循善诱
“三哥儿太好斗,他当上堡主这才一年,先打鞑子又鼓动全家来打土匪,倒是侥幸让他全赢了,可他能一直赢下去?我问过他卖过来那些鞑子俘虏了,前段时间被他杀了的那个谋克在大金也是有亲眷的,那人的父亲就是大金的猛安。”
“千户高官!明白了吗?等下次鞑子再来,少说上千铁骑,咱家那什么来抵挡?徐世杨能打赢?”
徐睦江摇摇头,无奈的说
“汉人打不过鞑子,你们要是欠三哥儿的人情太多,等鞑子来报复,你们要不要出兵救他?你们能救得回来吗?你们要是偷了他的东西,却还是见死不救,到时候家里谁还服你们?你们还怎么当家主?”
“让三哥儿自己闹去吧,你们二叔看着也支持他闹的样子,但咱们长房不能牵扯太深。”
“对了,大哥儿,你们抢了罗富贵的妻妾家眷?”
“嘿嘿……。”徐世松挠挠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
攻克罗道人的山寨后,其他人都去抢钱粮,徐世杨先去抢工匠,他跟徐世柏就抢了罗道人的私宅,把匪首的妻妾女儿分了。
女人也是一种战利品,而且确实很好用,那些女子都被吓坏了,也没报仇的心思,一个个做小伏低,相当有趣。
“其他人抢的钱粮都收上来,按规矩平分。”徐睦江说“你们在罗富贵宅子里抢的私货,也不要全留着,拿出来分了。”
“父亲,我都用过了……。”
“那就多拿出些财宝补偿,别说你们没找到,只给徐姓人就成了,外姓堡主不需要。”
“是。”
……
徐世杨不知道长房有拿自己当壁虎尾巴的打算,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长房,甚至包括二房在内的徐家其他堡主,在徐世杨眼里只是一群不可靠的友军,想要他们出力,得通过利益诱导。
就像他给徐睦河画了一块大饼,诱导他支持自己一样。
指望这些奴隶主因为大家都姓徐,而坚定的站在同一个战壕里,未免太一厢情愿。
况且,这种隐约的疏远感,现阶段对徐世杨来说,是有一些现实益处的。
比如,处于维护封建道德角度,徐家会帮助他保护火药的秘密。
同样的原因,目前战绩彪悍的徐世杨也能得到一些额外的奖赏。
在各个坞堡开始逐渐撤离浮来山区,返回自己家的时候,徐世杨获得了一个长房私下里送来的包裹。
打开一看,里面有两锭各重10两左右的金子,十几件珠宝,以及两块玉佩。
徐世杨估算了一下,大概能值500贯铜钱,不用说,这是从罗道人等匪首家里搜出来的赃物。
“哈哈,拿到江南去,又是800石杂粮。”徐世杨对这笔计划外的横财还是很满意的,有这么多粮食,明年就能养更多人口了。
嗯,说不定还能让自己的亲兵队彻底脱产。
徐世杨挑出一件镶嵌着珍珠的金发簪,打算把这当成送给自己第一个妾室赵珊的礼物,其他全都原封不动的包起来。
金银珠宝对现在的徐世杨来说,好看不中用,不如赶紧换成各种急需的物资来的实惠。
“哎呀,这样说起来,这次作战收获真的很丰盛啊!”
几百件冷兵器,大量铁制农具,布匹,粮食,牲畜,人口,工匠,土地,还有大量金银财帛。
以及两样更重要的战利品
1、安全发展的机会。没有浮来山匪徒的威胁,徐家的坞堡已经可以扩大化,甚至有些相近坞堡的田地都可以连在一起了。
2、名声。这个时代,名声也是一种财富。近十年来,浮来山土匪压的周边地方豪强家族相当辛苦,徐家一战定浮来山,周边家族是惧怕也好,是欣喜也罢,反正都必须高看徐家一眼。
将来,如果真能在江南朝廷那里获得莒州的控制权,整合这些家族的力量也能轻松一分。
“这样算起来,战争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成本啊。”
徐世杨像个食肉动物那样呲着牙,自言自语道
“诸君,我喜欢战争!”
第63章 军衔和功勋制度
11月20,徐世杨回到自己的坞堡。
此时,十五屯的人口第一次达到3000之巨,其中仅丁口和半丁就有700人,在如今的江北,这已经突破坞堡人口的上限了。
可徐世杨还是不满足,他打算明年一开春,就恢复今年被鞑子毁掉的两个别家坞堡其中一个就是赵珊、赵琳的老家),这样一分三,原本超编的人口反而显得不够用了。
况且现在没有土匪的威胁,十五屯完全可以扩大周边的耕地范围,这700丁口全在一个坞堡里也是能养活的。
于是,徐世杨把目光放在流民身上。
正好到冬天了,此时正是流民第二难过的日子——冬天是因为冷,最难过的是春天,因为上一年积攒的粮食这时一般就吃完了,正所谓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时候流民就要开始大规模流动了。
而徐世杨此时手里有些余粮,他还把从浮来山缴获的钱帛都交给家族船队去南方换粮食,估计2、3个月内又能有一大笔粮食入账。
在此情况下,徐世杨大大方方的拿出一笔粮食,搀着橡子面做成三两一个的杂粮饼子,拿去招募流民。
这年头人命便宜,只要有吃食,总能招募到愿意吃这卖身饼子的人。
徐世杨也是来者不拒,男女老少全都收下,甚至有些虚弱至极的老流民,吃了饼子喝了粥,死命绷住的一口气泄了,居然就心满意足的死在十五屯放粮的地方了……。
徐世杨对此也是毫不在意,死的人一律一张薄席葬了,继续放粮招人。只是为了避免那些饿急眼的人胡吃海塞把自己撑死,每人只能得到一个饼子,半碗稀粥,先垫垫肚子再说。
粮食放完,十五屯的丁口扩充到一千,终于让他明年有了人力资本去恢复那两个破败的坞堡。
前几天,徐世杨已经派胡老头去西边看过了,就像他想的那样,坞堡都是今年收割之后才毁掉的,周围都是熟地,明年派人过去就能种下高粱黍子,等秋收就又有粮食招募新人了。
这是个令人欣喜的正循环,绝对要走出这一步!
当然,浮来山大匪帮灭了,其他小匪依旧多如牛毛,甚至周边不怎么相熟的坞堡都有可能伸手抢一把,新开的分基地必须有一定自卫能力。
徐世杨决定,包括十五屯在内,每个坞堡保留300丁口,另外抽调100人,组成一只脱产的常备军作为机动兵力。
这样的话,坞堡的安全和新式军队的建立都能兼顾。
脱产全训的新式军队是徐世杨从穿越过来开始就念兹在兹的,现在一有机会,自然立刻组建起来。
编制方面,徐世杨现在有50个半脱产的孩子亲兵,抽调十个去家族其他坞堡教授火门枪使用技巧,还剩下40人。
徐世杨取消了亲兵编制,把他们全都算进新军队伍中,武器装备暂定10杆短款蛇杆火绳枪这些武器还没生产出来),20杆带蛇杆的旧式火门枪,以及木炮。
另外,解珍解宝的侦察队也被编入新军中,这支小部队有实战经验虽说打的很臭),平均身体素质也很好,装备全幅冷兵器甚至有甲胄,徐世杨把从鞑子手里缴获的皮甲棉甲装备给他们),在传统坞堡兵中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剩下的50个名额,由上次浮来山作战中受突袭时,反应最快,队形走的最好,最坚定的普通堡民填充。
徐世杨打算给他们装备长枪和挂在左臂上的小圆盾,组成他眼馋已久的长枪火铳近代“大”方阵。
当然,徐世杨还不敢把自己手下的民兵当成瑞士、西班牙、瑞典方阵长枪手看待,不能指望他们仅用长枪结合方阵就能抵挡精锐近战兵突袭,甚至逆推。
因此,这支队伍还得装备一些腰刀等近战武器,用以在枪阵被突破的时候,做最后一搏。
整整一百人的脱产全训队伍组建完毕,徐世杨自然是指挥官,同时还兼任旗手和军号手没有军号,用竹哨代替)。
跟新军一起推出的,还有只在徐家十五屯系统小范围试用的新等级构架。
这套构架剽窃自另一个世界近现代军队的军衔制度,从低到高是下中上三级军士、少中上三级尉官、同样的三级校官和三级将官,另单独设立一级元帅。
下士以下,还有在屯中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以及服役三年以下的新兵两个等级。
一共15级,因为徐家本质上是一个大军屯所谓一至十五屯那个屯字,本就是屯田的意思),徐世杨宣布,本屯控制范围之内,不管新军还是民兵,甚至连丁口都不算的女人,只要是14到60岁的成年男女,都适用这套等级制度。
除了靠服役年限区分的新、老兵之外,其余十三个等级提升都需要功劳。
十五屯范围内一切的一切,包括但不限于上阵打仗杀敌、悉心种田多收斗、生产出更多高质量武器农具、发明或改进武器农具、指挥生产战斗等等工作,做出突出事迹,都可以获得功劳。
具体功劳评定细则,徐世杨打算在今后补充,为了让下面的民众心理对此有个大概标准,徐世杨正式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
徐世杨自己,以上尉的身份,管理整个坞堡包含十五屯自己新建的坞堡)的军民事物,同时他明年将兼任一个新坞堡尚未命名)的直接指挥官。
二号人物公孙胜,明年将代理另外一个新坞堡的工作,他的军衔是少尉,同时监管火药生产。
并列二号人物胡兰山,少尉,代理十五屯本部的工作,同时负责监督农业生产。
这三个人就是一个标准,告诉村民们,公孙胜、胡兰山这样的少尉级别就能代理一个坞堡,那么中尉级别大概就能实授堡主职务。
另外,一些对自己的未来有野心的家伙,此时大概会畅想一下徐世杨明年就能掌管三个坞堡,不过是个上尉,如果有人能当上校官,能获得什么样的实职?
甚至将官呢?
徐世杨的野心,恐怕不仅仅局限在一州一府之内吧?
第64章 冬季1
徐世杨当然是有野心的,而且他也从未掩饰过他的野心。
因此,他手下所有人都得为他的野心服务,不管是诱导还是强迫,都得跟上,不服不要玩。
按以往的时间表,进入冬天之后,如果没有战争,北方的坞堡民就会进入猫冬状态,啥也不干,什么也不管,老老实实在草屋里躺着,以便尽可能减少热量消耗。
但徐世杨不允许十五屯堡民们这样做,他就像是后世的资本家,对手下闲的没事干深恶痛绝。
新军和新等级宣布实施之后,徐世杨允许全堡休息三天,期间他按计划纳赵珊为妾,这三天也就成了他的第一个“婚假”。
三天一过,徐世杨就像是被抽了一鞭子的驴,大声吆喝着要求全堡民众都动起来,开始按照他的要求工作。
工匠们自然各司其职,李木匠,不,现在应该称呼他为李下士,负责统筹分配各组工匠的任务,同时监管木工工作。
汤隆另外开出一个工坊,专门制造火绳枪,他没有藏私的资格,因此徐世杨在火绳枪工坊里一口气安排了十个学徒,除了制造火绳枪之外,闲暇之余他们也可以打造一些农具和冷兵器。
考虑到自家火枪兵的年龄和营养所带来的较差的身体素质,徐世杨设计的火绳枪是一种口径15毫米上下浮动1毫米),枪管长990毫米与口径比约为1比66),火枪总长1320毫米1比88)的“超轻型”武器。
这个数据基本是地球历史上,拿破仑时代法军主战装备查尔维尔1777燧发枪的同比缩小口径17毫米,枪管长1137毫米,全枪长1510毫米),枪重不足4公斤1777式44公斤),理论上,一个成年男子可以不依靠支架,从容使用这种武器。
口径小带来了另外一个战术优势——与需要支架的大口径火绳枪不同,徐世杨的小枪可以安装套筒式刺刀就是一块三角铁),对不可靠的长矛兵来说,火绳枪的刺刀和火门枪的塞口式矛头也算一种必要的冷兵器补充。
另外,等未来板簧之类的构件成熟,这些火绳枪可以迅速改造成燧发枪,对节约军火产能有一定的好处。
但这种武器也有很多麻烦第一是口径太小,枪管不好制造;第二是标准化要求比火门枪提高了一个台阶。
这两个麻烦让汤隆非常头疼,消耗工时比火门枪成倍增加,他曾经向徐世杨抱怨,如果这工作交给张铁匠,他三个月都未必能生产出一根合格的枪管,但在他这里,徐世杨居然要求每个月生产2支合格的火枪,这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这话说的有道理,于是徐世杨在他眼前挂上一根“胡萝卜”,他告诉汤隆,如果半年内能10支合格的火绳枪,就算他赎清了自己的罪孽。
如果汤隆能在半年内把10个学徒都带出徒,那么他将获得下士军衔,并拥有参军打仗的资格。
前途永远是有能力有野心的家伙最看重的东西,很多时候没有之一,因此汤隆痛痛快快的答应下来,转身返回工坊叮叮当当干活去了。
与汤隆相比,原本十五屯唯一的铁匠老张最近的日子就过得不怎么顺心了。
他本来没什么野心,甚至以前还不喜欢参加徐世杨的坞堡内部高层会议,不过等属于十五屯的铁匠越来越多,他真的不用参加会议之后,张铁匠反而变得惶恐不安起来。
打下浮来山,徐世杨得到了3户铁匠,加上汤隆和之前本家来的另外一户,张铁匠在堡内的地位落到了极低的水平。
等各人等级公布,现有工匠中,只有李木匠获得了中士军衔,待遇方面,冬天加班时期在食堂吃饭,他可以获得每天粗粮管饱、一份野菜汤,每十天吃一次肉的待遇。
而张铁匠只是普通的新兵,别的坞堡猫冬的时候加班干活,也只能获得一份糊口的杂粮而已。
这种待遇上的差别,让张铁匠眼红,而李木匠地位的上升,让他的两个儿子变得心思活络起来——两个小崽子都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以往作为坞堡唯一的铁匠,他们并不愁找不到好媳妇,但现在……。
倒不是说铁匠儿子会娶不起老婆,只是,继续这样下去,张铁匠的儿子恐怕只能随便娶个流民女子了。
最终,在疼孩子的老伴和儿子们隐约的埋怨声中,张铁匠主动找到徐世杨,成为十五屯汤隆之后,第二个愿意带徒弟的铁匠。
徐世杨自然对此表示欢迎,他正好需要一户正常的铁匠当做标杆,刺激其他人努力工作。
只是,在真正干出成绩来之前,徐世杨还不能提升他的军衔——一共只有15级,不能滥发。
张铁匠依旧是新兵的资格,负责为火绳枪打造套筒刺刀和火门枪的塞式枪尖。
只是徐世杨暗中答应他,一有功绩,就把他或他的长子提升为下士。另外,如果工作干得好,徐世杨就从家境较为宽裕的老堡民家中给他的两个儿子介绍能生养的好婆娘。
徐世杨自然不会只盯着工匠,十五屯的其他人也在徐世杨的催促下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
女人负责把缴获的布匹做成衣裳,缴获的破衣裳做成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