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245章

汉兴-第245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启年喝了一口奶茶,缓缓的说道
    “党项人把持西域的商路这么多年,再加上从中原掠夺的财帛,他们的积攒肯定不少,夺来一点都是一辈子吃用不尽的肥肉!这样的机会,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了。”
    “这次你们出兵,你们的缴获,献给我们皇上一成,缴税三成,我抽一成,剩下的部分,你们各自部落拿两成,其他三成给士兵自己。”
    “等等等等!”那个喝大了的蒙兀小贵族叫道“我们的缴获你们为啥也要分一半?”
    “因为必须由我来指挥。”王启年说着,又用小刀去割羊肉——这小刀十分华丽,以前属于伪金勃极烈完颜宗望,现在落到他手里了“你们若是自行出兵,华夏大军一定会把你们一起当成敌人,你们愿意给党项狗陪葬?”
    没人愿意,所以必须是部落出兵让上马贼的汉人指挥,以避免被误伤。
    指挥官当然应该分到最多最好的战利品,这是无需多言的道理。
    “这样吧,我也个人让你们些利。”
    王启年说道
    “你们自己定出兵的人数,然后以战利品抵押,从我这里赊借铠甲兵刃行粮,你们不是说白灾难过吗?出兵上百的部落,可以从我这里赊借棉毛布料。我只收你们一成的年息,等灭了党项人,你们抢到好东西,再折价还给我好了。”
    能赊借布料对即将面临白灾的蒙兀人来说是很现实的好处,他们很难拒绝。
    “可是,大当家赊借给我们的铠甲布料,按什么价算呢?”
    “对啊对啊,要是九十头大牲口,我们借也借不起。”
    “按一半,四十五头算吧。”王启年装作无奈的说“灭了党项狗之后,你们可以把铠甲卖给察哈尔,到时候你们卖多少我是不会管的,这样你们其实是白赚了。”

第608章 射白马
    只要稍稍有些经济常识,就一定能听出王启年话中的漏洞。
    王启年给蒙兀人的贷款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债务陷阱,在那些铁甲的价格上纠结,其实属于完全抓不住重点的行为。
    然而蒙兀人就是完全没有经济常识,他们就是只关心赊借物资的价格,而不是赊借这个行为本身。
    他们甚至连这个赊借的利息是否是利滚利都没有问,听到王启年可以按45匹牛马的价格出售铁甲后,所有土默特部落首领都迫不及待的立刻答应下来。
    之后,首领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口头上准备出兵,这家出兵一百,那家出兵一百二,很快就给王启年凑足了整整四千配备至少三匹马的骑兵!
    只是铠甲和兵刃缺口还得王启年按承诺送来。
    “没问题!我给你们准备四千套铁甲!”王启年大大方方的说道“一千五百套札甲,两千五百套锁子甲!”
    这些铠甲都是华军从女真人手中缴获的,堆在仓库里很长时间了,花点小钱就能搬出来,那价格甚至可能还没有运到草原来的运费高。
    用这些废品雇佣四千骑兵,从党项人缺乏防备的北方进入伪夏,王启年的计划已经算成成功一半了。
    把事情定好之后,晚饭也差不多吃完了,王启年洋洋得意的露着两个蒙兀小娘,进了当地部族早就给他准备好的蒙兀包。
    第二天一大早,王启年钻出温柔乡,顺手赏给昨夜的伴侣两张一两的华夏纸钞,然后在昨夜成人的两个小姑娘的千恩万谢中走出蒙兀包。
    外面站着咬柱,那个一路护送王启年来的蒙兀勇士。
    咬柱身后还站着一百多蒙兀人,这些牧民普遍矮壮,浑身散发着桀骜的气息,大部分人脸上有伤,双眼如鹰隼般锐利。
    来见王启年的时候,上马贼收缴了他们大部分武器,但给每给人留了一把弓,一支箭。
    “大掌柜,按你说的,我把他们都叫来了。”咬柱指指身后那些人说道“都是最好的勇士,射箭极准!”
    王启年淡淡的问“只有这么点人?”
    “不少了。”咬柱辩解道“愿意背弃部落的本来就不多,我还专门挑过。”
    咬柱最终还是决定投靠王启年了,之后王启年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土默特各部之间串联,寻找那些愿意脱离部落,跟着王启年讨生活的牧民。
    这些人不算是土默特各部的士兵,王启年也不会为他们给土默特的头领们财物,离开草原后他们就会编入上马贼成为王启年的私兵,因此相对各部落的那四千人,王启年更加重视这些人。
    “算了,这些就这些吧。”
    王启年挥挥手,让咬住站到自己背后,然后他面对这些新来的牧民大声喊道
    “我就是上马贼王启年!”
    “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大掌柜了!”
    “老子可以告诉你们,老子是汉人,华夏帝国的军官,但你们不可能加入到华军中!人家根本不稀罕你们!”
    “所以你们都是老子的私兵!老子才不管你们到底是汉人、蒙兀还是女真,只要老老实实给老子干活,好处绝对少不了你们的!”
    “听着!我这里的规矩很简单!那就是服从老子的命令!老子让你们前进,前面有刀山你们也得上!老子让你们后退,前面有金山你们也得退!做不到老子就砍了你们!你们的家产妻女都分给别人!若是能做到,老子包你们发财!”
    “现在,跟着老子来!”
    王启年一声令下,随后翻身上马,带着一百多蒙兀人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奔驰。
    过了片刻,几个老上马贼牵过一匹白马,然后用皮鞭狠狠抽了一下,让它在王启年一行人身前快速奔跑。
    这匹马绝对算的上宝马,雄峻的身姿,白得耀眼的毛色,极快的奔跑速度以及超过一米五五的肩高,让视白马为神物的蒙兀人发出一片羡慕的惊叹。
    但是……
    “跟着我做!”
    王启年从马镫上人立而起,双手放开缰绳,抽出弓箭,猛地一扭腰,一直锐头轻箭激射而出,正中马背!
    “哗!”
    惊叫声猛然响起,王启年居然向这样的宝物射击!
    “射箭!”王启年大声吼道“每人一箭!不射的和射偏的全都处死!”
    一群上马贼呼哨着围了上来,每个人都带着弓箭,挂着双马刀,有些人甚至还带着枪。
    现在蒙兀人知道上马贼为什么单单给他们留下一支箭了。
    “啊!”第一个蒙兀人大叫一声,向白马射击。
    该说确实是咬柱专门挑选过的勇士吗?这一箭射的很准,正中马腿。
    那白马嘶溜溜的惨叫着,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射箭!”王启年大声命令着“这马死了还没射击的全都处死!”
    立刻有更多人对着那可怜的骏马射击,羽箭密集而来,几乎全部命中。
    王启年看着那匹价值数百两的骏马浑身插得如刺猬般,惨叫着倒在地上,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
    共和1792年11月。
    华军完成了对党项人的战备工作。
    北方是王启年的上马贼集团和被他招来参战的蒙兀人,合计六千人,兵力不多,但全是一人双马或三马的骑兵,战术机动性出类拔萃。
    略微靠南的地方,从华夏边境一字排开十万大军跟扶桑远征军一样,大部分是预备役和民兵)。
    伪夏的西南方向,则是左鹤林率领的华夏和附庸党项部落联军两万人包括投降的禹藏花麻部队)。
    而华军对面,因为失去了横山蕃的支持,党项伪夏扫地为兵,也不过将将凑了大约二十万军队。
    因为之前左鹤林与禹藏花麻、蒙正之间的兰熙之战所表现出来的双方战力差距,此时,再傻的人也能看出来,区区8万人的兵力优势,其实根本不算优势。
    何况,华军的动员远远不到极限,而党项人已经再也找不出一个多的士兵了。
    11月15。
    “前进!”
    华夏帝国征西军团司令李井槐中将向全军发布命令
    “目标,兴庆府!”

第609章 平夏战争1
    战争开始之时,华夏在西北边境上准备了四路部队,最靠东的是驻扎在绥德的第一集群,指挥官为孙立少将,总兵力一万七千人。
    往西是驻扎在保安的第二集群,指挥官为徐宁少将,总兵力一万五千。
    然后是主力部队,驻扎在环州、怀德一线的李井槐军团,总兵力高达五万五千。
    最西侧的则是左鹤林的汉蕃联军,目前在兰州驻扎。
    王启年的上马贼集团属于自愿参战,本质上不在华军总参谋部的参战序列中。
    参谋部账面上的四路部队中,左鹤林不会有本土的任何补给,他那里只有大约三千汉兵,依靠在兰州缴获的禹藏家库存就可以支撑,其他吐蕃兵则是自行携带军粮兵刃参战。
    其他三路进攻都是由本土完全补给,为了保证供应通常,以总参谋长公孙胜为大本营总代表,六部各自派出实干官员组成代表团,前往前线,负责调度补给。
    为此,备战期间,华夏国内向前线调派了一万五千辆带板簧减震底盘的牛马车辆,三万辆手推车和接近二十万民夫包含半数属于国家的奴隶以及庶民)。
    为保证战争进度,华夏帝国在前线储备的粮草足够远征军和后勤部队所有人力、畜力使用一年半,而且还可以随时进行后续补充。
    当然,这只是为了防止意外,没有人认为伪夏那点兵力能在强大的华军进攻下支撑超过一年时间。
    战争开始当天,陕省华军首先进攻银州,伪夏左厢神勇军司和祥佑军司共同出兵抵御。
    双方在银州城下野战,半个时辰后华军即取得胜利,随后骑兵驱赶溃军冲击银州城门,守将没有来得及关门,华军骑兵纵马入城,当天夜里银州守将向华军投降,银州易手。
    第二集群发起进攻的时间稍晚,11月16日徐宁才发动进攻,不过当天即突破长城岭防线,第二天攻克洪州。
    休整一天以后,徐宁继续进攻,11月20其前锋部队抵达重镇盐州,伪夏军集结周边所有力量据城防守。
    不过这没有任何意义,华军直接用野战炮压制城墙,随后使用爆破战术,在一天之内就把盐州四面城墙全都炸开一个巨大的豁口。
    随即华军带炮进城,在城中遇到任何坚固防御点都直接用大炮解决,主力部队的任务成了简单的掩护大炮前进。
    突击队照例穿墙而过,避开敌人重点防御的街口,出其不意的攻击守军侧翼和背后。
    各部队互相配合,前进速度极快,党项人设想中利用巷战的复杂地形拖延时间的计划彻底破产,二十一日清晨,华军花了七个时辰攻克盐州。
    二十二日从嘉宁军司赶来的援军才抵达盐州城下,他们还不知道此时盐州已经陷落一天半了,气都没喘匀的党项人被华军轻松消灭,嘉宁军司指挥使一下全部军官战死。
    仅仅五天时间,华军第一、第二集群即肃清了盐州以东,毛乌素沙漠以南的所有伪夏军事力量。
    李井槐的主力军团沿着灵州川向北进攻,这一代一直到兴庆府,是党项伪夏的核心领土,也是伪夏最富裕的领地,没有之一。
    当初为了防御大周,不善守城的伪夏就曾经咬牙在这一代修建了上百座各种防御堡垒。
    后来大周南迁,这些工事因为需要防御女真伪金,又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前一段时间华军开始备战的时候,党项人又一次加固了这些城池和堡垒,并且把夏军大部分有战斗力的部队都集结在这一带准备决战。
    现在,是考验这些工事成色的时候了。
    16日,华军首先进攻清远军城,这是个驻军两千七百的小型堡垒,城高墙厚以党项人的标准来说),还专门配置了大型投石机和少数几门火炮党项人自己摸索仿制的)。
    伪夏皇帝李乾顺希望守军能够支撑一个月时间,或者让华军绕城而过,从而在华军后勤线上打下一个大钉子。
    然而,十分可悲的是,李井槐这次出击是带着攻城炮兵的!
    在二十斤加农炮和三十斤臼炮的炮口下,夯土外包砖石的城墙无论修的多么厚,都是不堪一击的。
    何况党项人也根本没能把城墙修的很厚——因为国力不足。
    李井槐集结6个攻城炮兵连,外带22个野战炮兵连,连续对清远军城轰了两个时辰,把这座小型要塞的整个南门、城墙、塔楼和大约三分之一的守军彻底碾碎。
    随即华军进城,又花了二十分钟,彻底解决了城中那些被战争之神的雷霆吓傻了的守军。
    战后,华军总参谋部对这场战斗,以及之后一系列攻城行动做了很多总结
    “炮兵是战争之神,是攻城的最优手段——也是守城的。”
    “在炮口之下,任何旧有的防御工事都变得不再有意义。这些工事包括我们自己的城墙和大部分军事要塞,防线。面对拥有强大炮兵的敌人,防守一方必须拥有相同兵力下野战获胜的能力,以干扰进攻方炮兵。”
    “而攻击一方若是炮兵火力弱与防守方,那么任何行动都是没有意义的。”
    “当初黄河之战时单纯堆工程量的防御手段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建议今后多加实验,尝试新的,至少能够在炮火下起到一定作用的防守办法。”
    战事的发展符合华军的总结报告,党项人堆积的那些小而坚固,驻军三千人上下的小型堡垒,全都无法在华军炮兵攻击下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由于驻军人数较少,党项守军无法出城野战,因此华军炮兵可以一发一发试射,从容调整弹着点,直到取得命中后,再以最大火力齐射。
    传统的包砖夯土墙通常会在半个时辰内垮塌,而这期间城墙守军无法做出任何有效回击。
    传统小型堡垒的另一个缺陷是甚至无法在城中躲避炮火,炮击之后再到一线防守——城中的建筑物更加不牢靠,而且无法挖掘足够的反斜面防炮工事。
    更要命的是,即使有人察觉出反斜面工事是抵御炮火的最简便办法,那些孤立的小据点也没有人能够逃出包围圈到后方去把这条宝贵的战场经验传播出去。

第610章 平夏战争2
    李井槐主力部队的前进速度并不快,但十分坚定。
    基本流程是第一天在刚刚被攻克的党项堡垒里休息,第二天出发向下一个堡垒前进,第三天抵达目标,并且在当天攻克堡垒,然后再休息准备下一轮攻击。
    这种按部就班的进攻纯粹就是以势压人,李井槐完全不去考虑任何华丽的用兵动作,因为这样不容易出现失误。
    李井槐认为,只要自己不失误,党项人没有任何机会。
    事实也是如此,别看华军进军速度不快,但每攻克一个堡垒,党项人就要损失二到三千的兵力,这些堡垒的守军全都是生力军,而且损失全都是永久性损失。
    党项人不可能继续这样承受这种无意义的损失,他们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集中兵力跟华军决战,可以双方的战斗力对比来说,这样等于把凌迟改成斩首,除了痛快一点外,还是死刑不变。
    第二、放弃前线的部分堡垒,把分散的部队集结起来,在最核心的兴、灵地区跟华军决战。
    那样做的最大的好处是,在自己兴、灵地区决战,党项军的补给线最短,而进攻的华军补给线较长,如果能切断华军的补给线,那就是军事上唯一翻盘的机会。
    坏处同样不小,毕竟是都城附近最核心的领土,人口最密集,生产力最高,遭一次兵灾,损失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没有十几二十年别想恢复过来。
    对于一个正常的政权来说,战场在自己核心的领土上本来就是一种失败。
    对于夏国大德皇帝李乾顺来说,他现在依旧两个选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