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233章

汉兴-第233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妨,你做得对,我们不能无理。”张宗点点头,抬脚走进医院急诊楼的大门。
    一进楼门,张宗突然站住了,他又问“这真是军医院转的医馆?”
    张宗交友甚广,大周军中也有不少军官跟他相熟,平日聊天的时候,那些人曾经跟他说起过周军中的伤病营。
    该怎么说呢?
    嗯,周军的伤病营就是地府的前院,任何进了伤病营的兵士有门路的军官自然有单独休养的地方),都等于已经死了。
    因为伤病营里没有医生,没有护工,连基本的金疮药都没有,只有四处漏风的肮脏帐篷,满地的蟑螂老鼠,爬在兵士伤口上的蚊蝇,以及浑身伤口流着脓水的伤兵。
    很多兵士就那样直接躺在地上,连一层垫身的茅草都没有,甚至有些干脆躺在污水坑和死去的同僚旁边,很多尸体都长蛆虫了……。
    张宗至今仍然记得跟他说起这些事的那个军官当时的表情——估计跟直接看到十八层地府也没有太大区别,甚至比直接看乱葬岗还令人心惊。
    因此,张宗虽然从未见过医馆他都是直接把医生请到家里)但医馆这种地方,特别还是军医院改制而来的医馆,在他心中的形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实在没有想到,做好看到地府景象的心里准备后,张宗看到的却是一个干净、整洁甚至有些干净过了头的地方。
    这个地方,墙上、地上都涂撒着生石灰,空气中还散发着淡淡的硫磺和烈酒的味道。
    进门大厅的走道两边是一长排用大块玻璃隔开的小间,每个小间里有个穿白袍的医生,那些医生还带着白色的口罩和帽子,甚至很多人还带着手套。
    从玻璃窗向内看去,每个医生身边都有个穿粉袍的护士,医生每看过一个病人,都要在小间的一只搪瓷脸盆里洗手,还要打肥皂。
    洗过一次之后,不管谁看起来脏不脏,护士都会把水盆端走,在换过一盆新水来。
    张宗所不知道的是,那些脸盆里装的不是水,而是一种用酒精勾兑的消毒剂,这是徐世杨本着有总比没有强的原则命人加进医生手册里的,目前只有类似泉城第二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才有这个条件执行。
    一楼所有房间和走道的地面都被夯的严严实实,没有一点积水,也没有发现老鼠和蚊蝇蟑螂的踪迹,更别说那些更恶心的虫子了。
    大厅中央站着几个白大褂和粉大褂,看到病人到来,他们会主动上前询问,并且按照病人和家属的叙述引导他们去找相应的医生。
    张宗就是从这些人那里,知道了自己的伴当现在在一楼左侧走廊的甲6号急诊室。

第575章 磺胺,皇安
    甲6号诊室跟所有的诊室一样,有一扇巨大的,镶嵌着玻璃的窗户。
    从窗户直接往里看,正好能看到张宗的伴当躺在白床单上,嘴里叼着一块毛巾,一个白袍子正在用针线细细的把小腿上长度惊人的创口缝起来。
    肯定挺疼的,因为每缝一针,伴当都会低声嘶吼着挣扎一番。
    只不过有个粉袍子按着他的毛巾,不让他叫出声来,而他的四肢已经被紧紧绑住了,这让伴当的挣扎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一个粉袍子正端着搪瓷盆子,站在白袍子身边,细细的缝完针后,那白袍子直接把弯钩针和剪刀扔进盆子里,然后拿出一块纱布,从旁边抄起一个葫芦,往伤口上涂抹了一些液体。
    伴当又开始挣扎起来,白袍子视而不见,拿起一块纱布垫在伤口上,然后用长条形纱布把伤口裹好。
    “行了。”白袍子满意的说“别叫了,你死不了,你的腿也能保住,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你得拄拐。”
    站在门外的张宗看着这一切,心中默默计算时间也就一刻钟。
    他推开门走了进去,对白袍子说“大夫,我这伴当伤的怎样?”
    “是个伴当?”白袍子看了他一眼“伤的挺重,要搁在三、四年前腿肯定保不住,甚至把命丢了都是常见,不过现在好了,你若是肯花钱,去药房给他买些皇安,保准没问题。”
    儒士中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作为杂学大家,张宗本人也确实通点医术的。
    他很清楚,一个人身上多了这么长的伤口,不管是伤在哪里,都有可能致命。
    第一,伤员有可能失血过多而死。
    第二,哪怕伤员没有很快死去,他今后也要过一道鬼门关伤口的化脓问题。
    这个时代,医生中还没有人知道伤口为什么会化脓,但每一个人都知道,一旦伤口化脓,一条命就很可能因此而丢掉。
    但是,听这个白袍子的意思,似乎这种病灶在北方并非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用纯阳的烈酒擦拭伤口,虽然疼,但也能消灭至阴的病灶。”也许是看到张宗是个有钱人,医生难得的解释了一下“再加上皇安,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放心吧。”
    “皇安是什么?”张宗从来没听说过这种药物。
    皇安就是磺胺,因为据说发明人是徐世杨,在华夏帝国成立的时候,被民间以讹传讹的成了皇安。
    这是本位面人类历史上发明的第一种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败血症、产褥热、肺炎等这个时代典型的杀手型疾病都有奇效。
    根据华夏自己的统计,大规模铺开磺胺生产后,华夏本土几个主要省份的产褥热和肺炎死亡率从两成半迅速下降到不足半成。
    不仅如此,医生们发现,这种药似乎对别的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那个时候华夏人还没发现病菌,因此磺胺对什么病有效,纯粹是医生和病人一起强行试验出来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磺胺救了无数外伤伤患和产妇的命,而且它还不断被证明对其他一些病症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人们将这种药视为包治百病的“神药”,不论是大医院还是乡村的赤脚医生,药箱里若是没有常备磺胺,那基本上就是不会被人信任的庸医。
    而那些之经历过短暂医疗培训,在乡村走街串巷给人治病的赤脚医生,若是遇到自己对付不了的病症,通常就是直接给两片磺胺。
    要命的是,大部分情况下,这种以现代观点来看特别不负责任的行为还真的有效。
    “这药真的这么神奇?”
    听了医生的解释,张宗一万个不相信——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包治百病的神药?
    “皇上庇佑的神药,当然就应该这么神奇。”
    医生毫不客气的反驳
    “算了,不跟你多说,要想安心,就去买来,吃几片就好了。”
    医生如此坚定,以至于张宗不得不暂时信了,他打算先去买一些那种皇安,试试看这玩意到底是否跟医生说的那样神奇。
    从医院出来后,张宗命人把受伤的伴当送回客栈,他则带着另外两人,在医院附近的大街上继续闲逛。
    医院周围有一些卖吃食的,张宗看了看,都是些包子、稀饭、鸡蛋羹、甜糕之类的东西,但也可以直接点菜。
    张宗看到了养在水池里的大鱼,还有些鸡鸭鹅之类的家禽和一些鸽子。
    看起来,若是病人有需要,可以就地购买精致的美食进行食疗。
    “在这种医馆看病,一定不是穷人。”张宗小声感慨道。
    这样的医院,以及周边配套设施,无不显示出医者尽心尽力的味道,光那专门配一个人倒水清洁,耗费就少不了。
    可此话音未落,张宗就看到几个穿着红色军装的人抬着一个担架跑进泉城第二医院。
    张宗抬眼看了一下,以他对华军的理解,这是个小兵,属于那种应该没钱来这种地方看病的人。
    “这是怎么回事?”
    打脸太快,张宗面子有些挂不住了。
    ……
    这一天,张宗住在泉城的一家正店里。
    什么都好的张宗花了大价钱,连招了五个姬女,但他发现北方的姬女水平很差,跟扬州瘦马、十里秦淮差的很远。
    别说是琴棋书画了,就连最基础的容貌方面都远远不及,一问之下才知道,泉城的姬女很少有汉人,大部分都是些女真贵女。
    这些鞑子婆娘在伪金地位很高,但这个世界上可没有地位高的女性就一定漂亮这一说,更别说鞑子女人根本就不可能漂亮。
    看起来,北方人玩这些姬女也不过是一种羞辱敌人的方式和纯粹的发谢。
    这让张宗感到十分失望,他本着宁吃仙桃一颗,不尝烂杏一筐的院子,一晚上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喝了点酒,然后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张宗也没有继续逛街,他在别处还好说,既然到了泉城,总得再去跟文季见一面。
    文季、徐世玫夫妇现在就住在美泉宫的别院里,虽说是别院,那里也是北方的皇帝行在太子行在在燕京,北方现在还没有都城)的一部分,相当于皇宫,按理来说是不可能让他这种外人随便进入的。
    不过北方的情况多少有点不同,驸马和公主居住的别院,如果访客有邀请,是可以进入的。

第576章 如何治国
    皇宫的管理相对较为松懈,这其实是新朝肇始的缘故,朝廷对自己国民的信任程度会比后来者强的多参考一共的领导可以不带警卫员在刚解放的城市逛街)。
    另外一个原因也确实是徐家人没有积累起当皇帝、皇族的经验,暂时并未把自己当做超脱人类的半神。
    第二天张宗来到美泉宫的一个侧门,守门的禁卫军士兵问清楚张宗的来意后,有人进门通报,得到美泉宫保卫处和驸马本人的确认后,张宗得以带着一个伴当进入美泉宫。
    文季夫妇居住的别院在美泉宫外围,这里实际上就是美泉宫本身的招待所,帝国自己的高官在工作到深夜的时候特别是兵部和工部那些以燕京太子行在为核心,平时不住泉城的官员),偶尔也会被留宿,这时候他们就会住在类似的地方。
    不过驸马总是有些特权的,文季夫妇带着他们的家人、随从住在一个单独的院落里,这里也算是美泉宫宫殿群的一部分,但可供宫外的人留住,多长时间都可以。
    进入这间偏宫,映入眼帘的景象都是十分附和北方……,或者说,附和徐世杨的审美观。
    院落空间格局很大,主建筑是一栋两层的小楼,两侧有两排平房形成院墙,大门处还有供护卫居住的独立房间。
    院落中有个带亭子和假山的水塘,水塘里种着荷花并养着红鲤鱼;供人行走的路上都铺着鹅卵石,两侧是低矮的冬青;冬青后面是大片平整的草坪,草坪间或种植着几棵树,以桦树和松树为主有人想拍马屁种杨树,不过徐世杨没同意,他特别讨厌杨絮)。
    北方,特别是齐省、冀省那些华夏控制较早的区域,几乎所有城市的大街和主干道、富人家的院落,几乎都是类似的风格。
    这建筑风格就是美泉宫带出来的,考虑到美泉宫的建筑风格又是徐世杨参与设计的,因此完全可以说这就是附和徐世杨口味的建筑风格。
    不过,张宗觉得,若是见的多了,这种整洁、大气的风格其实别有一番韵味。
    文季本人就在水池中心的小亭子里等他,亭子当中的石桌上摆着四色果盘,两壶温酒,没有任何侍女、太监或其他下人伺候。
    “为什么不叫人在旁边候着?”
    张宗笑着问
    “不是说美泉宫特别喜欢用完颜家的子女做宫女太监吗?我还没试过让这鞑子皇族伺候的感觉呢。”
    “没什么特别的,都一样。”
    文季摇摇头
    “而且都是些小孩,看着怪可怜的。”
    “你居然会觉得他们可怜?”张宗惊讶的问。
    文季的大哥死在南迁时的战场上,文家向来以主战派著称,文季本人以前也是个不愿读书,整日联系一伙江湖游侠,吆喝着要北伐报仇的人。
    实在没有想到,这样的人居然也会同情鞑子?
    “我以前肯定不会同情他们。”
    文季淡淡的回答
    “不过现在吗,我已经想开了,伪金罪魁全部授首,剩下的全都为奴为婢,我们已经赢了,报仇雪耻之后特意欺负一帮妇孺,其实没多大意思,把他们当普通的奴婢就成了。”
    “我们赢了?”张宗笑着问“我们是谁?文兄打算留在北边了?”
    “留在这里有什么不好?”文季笑着反问“北边好歹也是华夏正朔,张兄喜欢北边还是南边?”
    “大周尚未失其鹿,天子尚在,怎可自称正朔……”
    “大周偏安江南三十年了,华夏以一己之力再造神州,怎么不能说是正朔?”文季笑着摇摇头“张兄今天来是为了搞清楚这件事吗?”
    “这是文府的选择吗?”
    “这是我的选择。”文季平静的解释道“我父亲未加干涉,我兄长则是反对。”
    张宗没有再说什么,他已经明白文家的选择了。
    很简单的多头下注而已,文相公本人已经老了,哪一天驾鹤西去都不奇怪。
    他的儿子中,有为大周尽忠的,也有站在华夏一边顺应新时代的,无论今后的局势怎么发展,文家至少都有路走。
    “张兄,我也不瞒你,我已经觐见过华夏天子了。”文季坦然说道“我在这里有自己的工作就是联络江南的士绅。”
    张宗看着文季的脸,一句话都不说。
    “现在是……是……,啊,对了,是招商引资。”文季苦笑着摇摇头“华夏的新名词真是奇怪。”
    “我现在的任务是联络江南士绅,招商引资,之后若是时局有变动,我会负责新的工作。”
    至于是什么工作,文季不说,张宗也能明白。
    文家本来就是江南豪族,出了北方的太子妃,文季又是北方的驸马,在江南士绅和北方皇族两方面都说得上话,一旦南北战争爆发,他当然要负责劝说江南士绅归顺,好让战争进行的更顺利一点。
    看起来,文季是打算先提前进行工作,从自己这边开始下手了。
    “文兄,我有几个问题,望文兄解答。”张宗自然知道文季想要从自己这边得到什么答案,正好他本人也有些问题想要问清楚,就当是交换吧。
    “张兄可直言。”
    “我昨日有一家仆不甚受伤,在泉城第二医院里住下了。”
    张宗说道
    “我去那医馆看了,不像是个穷人能看得起病的地方,可我明明见到有小兵也住进去了,这是为何?”
    “保险的缘故。”文季回答“华夏军中有名为保险的事物,每个兵每月拿出军饷半成买保险,帝国方面按数额外拿出一份相同的,士兵退役之后就可以凭保险获得一份年金,若是受了伤,帝国政府也给报销大部分医药费。”
    文季解释的很简单,好在张宗也能大概明白保险的运作原理。
    而且张宗也明白了同是汉人的军队,为何华军比周军强出这么多——华夏把士兵当人看,待遇好,士兵愿意为华夏而战。
    很简单的道理,只是大周没法学。
    “那么,第二个问题,若是北边真的统一天下,共和官家打算如何治国?用何人治国?”
    这才是张宗最关心的问题
    华夏如此抬高武人地位,那么统一之后,文人儒士的地位是怎样的?
    华夏到底是打算跟鞑子一样以武立国以武治国,还是迅速回归传统,以武立国以文治国?

第577章 海岛攻略
    “我现在并不清楚帝国今后的政策。”
    对于张宗的问题,文季沉吟一下,最后实话实说道
    “不过,我个人觉得,帝国会不同于往日所有朝代。”
    “既不会是大周那种以文御武,也不会是以前曾经有过的那种纯粹的武人治国。”
    “是要想办法开创新的时代?”张宗总结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