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226章

汉兴-第226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户部下发措辞最严厉的文件,要求帝国辖下所有人口在年底前完成彻底的编户齐民。
    不论是贵族、公民、平民还是庶民、奴隶,只要是帝国人,都要有帝国政府颁发的,严肃正式的身份证明。
    5月底,皇帝一家,包括徐睦河所有后妃,徐世杨及其宫妃子女,全都在齐省青州府领取了当地开具的身份证明。
    皇帝一家带头,剩下的工作自然好办,因为不跟进会被认为是政治不正确,官员们嗅觉不会如此不灵敏。
    不仅各县辖下的人口得到编户齐民,就连从外地现在还算国外)来求生的流民也都全部完成编户齐民工作——边境各县干脆在流民主要进入的地方设置安置点,派遣工作人员就地驻扎,流民进来之前先编户齐民,再做别的安排。
    这相当于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工作。
    因此,到1790年年底会议季的时候,内阁得到了有史以来最详细的一份人口数据
    奴隶88万5500人。
    庶民37万1750户,122万6800人。
    平民222万5570户,1090万5300人。
    公民含贵族,因为贵族都是公民)55万1150户,270万700人。
    户数精确到十位,口数精确到百位。
    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如此的精确度绝对是一个奇迹。
    人口总数1489万,比去年年底的数据增加了100万左右,增长百分之七点二。
    这算是个很高的比例了,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外地大量流民涌入造成的,华夏的生育率确实高,但也没高到7个点的地步。
    今年并没有大规模战争,因此奴隶人口增长缓慢,多出来的快十万奴隶有一部分是以往的隐奴——齐国时代,齐王政府就规定庶民不得拥有奴隶,平民最多可以拥有一个奴隶,公民两个,贵族按阶级区分也有上限。
    合法范围内的奴隶,主人家每年只需要缴纳少量人头税即可。但超出合法范围的奴隶,主人家就要缴纳高昂的附加税。
    在此次人口普查之前,有钱有势的人家都喜欢隐匿一些奴隶人口,这次普查大多被差了出来。
    庶民人口的增加涉及到犯罪率的问题,因为严打,帝国政府在1790年这一年时间就判处7000起死刑,处决11000多人。
    另有接近12万人因犯罪但又罪不至死而被贬为庶民,发往边疆。
    这其中包括了一位皇亲国戚皇帝的亲弟弟徐睦海因流氓罪、对抗普查罪被剥夺全部爵号,贬为庶民发配辽东。
    这种皇室犯法与平民同罪的做法,着实震撼了不少人,也是严打行动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原因,整个华夏帝国国内治安为止一靖。
    与严打和人口普查相互配合的是经济普查行动。
    户部趁着人口普查的机会,对国境内所有耕地、荒地、林地、草地、池塘、沼泽、盐碱地,以及大小企业、工厂、店铺,国家的学校,私人的私塾,宗祠、庙宇、道观等等宗教设施进行全面普查。
    帝国辖境内所有地区,以省、府、县层层编制编号类似邮政编码),村,户一级各自分配门牌号,同时成立邮政局,开始建设遍及全国的,统一的邮政系统。
    这些动作,包括今年开始的军改,实际上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虽然不单单是皇权),这一切结束之后,新生的华夏帝国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也会更加好斗。
    ……
    没有大战不代表没有扩张,1790年,华夏全面控制苏、皖、豫等省在淮河以北的领土。
    同时,辽东方向,帝国军队稳扎稳打的向吉、墨地区推进,大量生女真部落投降,被改造为外蕃部落,他们在帝国的指挥下,向完颜宗干苟存的瑷珲、雅克萨一带发动多次进攻。
    战斗的结果有胜有负,双反损失都不小,不过对帝国来说,这真是“打死生女真除内忧,打死女真除外患”,谁死了都算是好事。
    单说领土方面,年底的时候,帝国成立了五个新的省级行政区苏、皖、豫、吉、墨。
    但是,因为帝国暂时只占有苏、皖、豫三省很小部分的领土,吉、墨两省核心的汉人人口又太少,这五省目前实际上只是搭了个地方政府的架子,没有一个野战军驻扎,也暂时没有实施详细的普查制度。
    1790年,帝国财政收入九千两百万两,支出八千三百万两,财政盈余九百万两。
    帝国的国力还在增长,如今除了人口总数,其他所有方面帝国都已经对周边形成碾压。
    这一年的会议季上,在确立来年目标的时候,徐世杨向所有官员发布了一个三年短期计划
    在1794年到来之前,彻底平定盘踞在墨龙江附近的完颜宗干残匪,整顿所有生女真部落,把吉、墨两省纳入实控。
    在会上,有人问徐世杨,三年之后的目标是什么。
    他看了看南方,笑而不语。

第558章 去北方
    大周隆道八年
    共和1791年
    一艘大号福船由南向北行驶在靠近海岸的近海航线上。
    这艘福船看起来不像是商船,吃水比较浅,而且装饰的十分华丽,与这个时代黑暗森林一样的大海多少有点不搭界的感觉。
    实际上,张宗在上船的时候也问过这个问题,船长的回答是他们会和文家的船一行。
    文家跟北面关系十分亲密,北面的太子妃是文家女,文家子又娶了北面的公主,因此文家在海上是受到所有海主们主动保护的。
    “去年过年之前,李家大当家帅七家大海主,三十多家小海主投效北面的官家。”
    船长对张宗说道
    “就在北面新开港不久的岛城港举办的招安大典,啧啧啧,大大小小快两千艘船,把海面都铺满了,那场面真是……”
    自那以后,双屿港李家作为一个半独立势力的历史正式终结,李飞龙、李飞虎二人被华夏帝国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其余接受招安的大柜中,一直支持华夏的李飞凰和势力较强的李飞凤获得海军上校军衔,其余则是中校或者少校军衔不等,小柜们则是被授予尉级军官军衔。
    帝国政府随即对双屿港海盗进行整合整顿,状态较好、最适用的中号福船、广船进港接受改造,准备重新改造为炮舰。
    运力最大但行动有些不便的大好福船、广船则被改造为运输船。
    其余各种小型舰艇,除保留部分状态较好的作为杂物船之外,其余全部整修后对民间出售。
    华夏帝国海军的纸面实力因此得到飞速扩张,而整个东亚海面,也因为李家接受招安而变得宁静许多。
    不是说没有海盗,小股的海盗还是有的,但帝国海军的威势之下,敢于打文家船队主意的海盗,那是真的不存在了。
    就连恼人的倭寇,也不敢出现在帝国控制的海面之上。
    张宗听到这个解释,愈发感到自己此次北方之行的担子十分沉重。
    他家是江南大族,世代豪绅,家族中在朝廷做官的子弟很多,其中也不乏宰执级高官。
    他本人则是江南士林中年轻人的领袖之一,好杂学,对金石、古董、戏曲、书画以及风月和美食等纯玩乐类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可以说是纨绔子弟与传统文人两种身份结合最完美的一位,当代最最标准的风柳士子。
    但是,如今这风柳士子也得想办法为家族谋个前途了。
    去年的时候,北面齐王正式脱离大周,成立华夏帝国。
    仅从这国号上,张宗就能看出北面那个新兴国家强烈的进取心——别的暂且不好说,如今这南北朝并立的局面肯定不会符合北面朝廷的心意。
    张家世代为官,张宗本人又是士林领袖之一,他对大周如今的弊病不能说是一清二楚,至少也是看的很透彻。
    说的准确点,大周朝廷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境地……。
    若是威胁大周朝廷的是胡虏,比如十年前的女真或者蒙兀,张宗觉得那没什么好考虑的,张家世受君恩,该报效的时候,阖家“以死报君王”就是了。
    但人家江北不是鞑虏,相反却是把鞑虏赶出中原,维护华夏正统的王朝,这张家还要阖家赴国难,未免太过了。
    如今的江南士林,对华夏帝国的态度泾渭分明的形成两个集团
    其中之一算是亲华派,他们觉得北面驱逐鞑虏,维护华夏正统,就算是圣人在世,也是要赞一句“微华夏,吾其被发左衽矣”的。
    但是另一派觉得,北面大兴工商,压制圣人大道,在科考中把八股、诗文都大大压缩到连数术都不如的地步,何况北面还吵了奉圣公的家,怎么看也不像是对圣人大道有什么尊重的样子。
    这正是虽非鞑虏而胜似鞑虏。
    张家本身对两派都不做什么评价,豪绅到张家这种地步,这种争执对他们来说其实意义不大。
    张宗此次北上,就是要亲眼看一下,北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北面那个新朝廷到底会怎么看待张家这种世代饱学的官绅家族。
    这将决定张家今后的方向,任张宗怎样风柳桀骜,整个家族这么大担子压上来,他还是得小心的。
    ……
    张宗的船在临安以北,距离双屿港不远的海面上与文家的船队会合。
    他站在船头看了一下,那是一行十多艘外表上比自己的座船还要华丽的大号福船。
    另外还有一些别家的船跟随,看起来是跟自家一样,想要借借文家的东风安全北上。
    没过多久,船队一出大周水师的管辖范围,六艘挂着李家黑旗的海盗船就把整个船队夹在当中。
    然而整个船队完全不见任何慌乱,那些海盗船也没有靠近的意思,始终在船队两侧航行,看起来更像是护卫。
    张宗又问了一下船老大,这才知道,文家船队的主要乘客是文相公最小的儿子文季夫妇,他们今年是回江北省亲的。
    文季妻是徐家女,正牌的公主,李家如今已经招安,有些船来不及换旗子,不过不要紧,公主的船北上省亲,他们出来护航也是应有之意。
    “原来是文季啊。”张宗笑了笑。
    他因为好玩的缘故,跟文季关系还算不错,虽未见过文季的夫人,但他也听说过那位徐家女的故事。
    据说,文季的亲生母亲,文相公的三夫人本来是很反对这门亲事的,因为徐世玫嫁到文家的时候,徐家不过是江北区区一坞堡主。
    再加上徐世玫特别喜欢舞刀弄枪,看起来跟大家闺秀毫不相干,更像是穷地方来的野丫头,因此文家新媳妇特别不受老夫人待见。
    不过情况变得很快,坞堡主家的野丫头很快升级为节度使家的千金,老夫人立刻不再多说什么。
    等到节度使家的千金又升级为亲王家的郡主,老夫人开始逢人就夸自己儿媳妇多么孝顺,仪态是多么落落大方,一看就是豪门之女……。
    现在好了,亲王家的郡主又升级成皇帝家的公主了……。
    前些日子,张宗还和他的朋友们还笑问文季,他家这位从野丫头一路升级上来的夫人在文老夫人嘴里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妙人呢。
    说实话这不甚礼貌,不过文季也不恼,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不过是妾室扶正,任何方面都跟文仲的母亲没法比。
    不过看在他,以及他夫人的面子上,大家也不过是把此事当成某种轶事罢了,没人敢真的笑话老夫人。

第559章 三沙1
    如今华夏帝国控制的主要沿海城市中,苏省各港尚未恢复,冀省和辽省各港更像是军港,而只有齐省,特别是面对江南的齐省南部各港口算是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商业港口。
    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徐家控制的第一个港口日照,以及齐国时期布局发展起来的胶州湾岛城港。
    由于后者是帝国重点建设,并且对外开放的商贸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因此岛城港已经渐渐具备了帝国,甚至整个世界第一大商港的规模。
    从江南来的文家船队,实际上也是进了岛城港,而非相对离家更近的日照港。
    毕竟是亲生父女,文季夫妇的船队尚未进港,跟在船队后面的张宗就发现,现在岛城码头上旌旗招展,人声鼎沸。
    原来是共和皇帝御驾来到岛城,亲自来迎接自己女儿了。
    “看来公主还是很受宠的。”
    张宗笑着对自己的伴当和船长说道
    “北面的官家都亲自出迎,这可是从泉城出到岛城啊,算是出迎多少里?”
    “公主是皇后亲女,地位自然是不同的。”
    华夏有两个皇后,其一是徐世杨的亲生母亲,被追封为皇后;其二则是徐世柳、徐世玫的母亲,现在的帝国皇后。
    除了徐世杨、徐世柳、徐世玫之外,徐睦河目前还有六子三女,但都是徐家崛起之后生育的,他们的母亲以前是徐睦河的妾室,现在是嫔妃,当然无论什么身份,他们的子女都与杨柳玫三兄妹不可相提并论。
    ……
    码头上,华夏帝国的皇帝、皇后、嫔妃和绝大多数皇嗣全都出动,迎接徐世玫。
    然而张宗并未见到他最想见见的徐世杨,登陆之后找人问了一下,他才知道徐世杨目前在冀省燕京,不再齐省,因此这次公主回家省亲,他只是送上一份厚礼——十个女真奴隶和十个女真女奴,自己还在冀省那边主持工作。
    华夏帝国刚刚建立的这个时代,帝国实际上有两个行政中心。
    其中之一是泉城,因为这是帝国的起家之地,旧有的工业几乎全在齐省,而且齐省交通南北,算得上战略要地,因此共和一世皇帝在那几年还是常驻泉城。
    另外一个行政中心是燕京,帝国的第一位太子徐世杨带着兵部和工部的主要官员驻扎这座城市很长时间。
    原因倒也简单,这里是对蒙兀方向的最前线,距离山陕也更近一些。
    军事方面徐世杨需要亲自安排对北方及西北方向的防御和进攻部署,工业方面则要利用冀、晋、陕、辽等省海量的煤炭资源就地展开工业布局。
    徐世杨雄心勃勃的工业化布局第一步,就是在冀省永平府建设本位面历史上第一个,也必将是最大的一个煤铁工业复合体。
    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众所周知,华夏的煤资源丰富,但铁矿石品味很低,冀东一带可能是华夏唯一一个煤铁资源都十分丰富的地区),结合冀省、晋省、辽省三地的煤矿资源,一个煤铁工业复合体的最起码条件要求已经完全具备了。
    对于一个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之前时代的国家来说,煤和铁就是一切。
    与永平钢铁基地相配套,辽省、晋省等地的环永平中小型工业带都要相继建立。
    其中辽省以辽阳和海州之间的小地方鞍山为核心,成立鞍山钢铁集团。
    晋省以太原为核心成立太原钢铁。
    加上齐省已有的泉城府莱芜煤铁基地,以及冀省其他地区和陕省的工业,所有大中小型工业基地都要建立起完整的,从采矿选矿洗矿到炼焦炼铁等完整的煤铁工业链条。
    徐世杨希望,五年以后,共和1796年,即新帝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华夏帝国的工业产量至少达到煤100万吨,生铁40万吨,钢20万吨的水平沙俄1870年的产量)。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的话,那之后帝国应该已经完成华夏的大致统一工作,到时候再制定目标更高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
    冀省,燕京,华夏帝国太子行在。
    “殿下不去岛城迎接公主吗?”李飞虎好奇的问。
    “太忙了,去不了。”徐世杨坐在书桌后面,头都不抬的说道“我跟我妹妹之间的兄妹感情也不用非得这时表现,她能理解。”
    徐世玫在江南和文家的地位,实际上取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