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161章

汉兴-第161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令徐世杨感到满意的是,齐军还缴获了大量粮食,算起来足足有十几万石之多,几乎全部都是从两班贵族的家中和王国政府所属的仓库中获取的。
    这些粮食对齐军军事行动了更好的保障——至少海军的运输任务轻松了许多。
    ……
    王京方面,齐军仍然对高丽人围而不攻,但他们长时间保持着对王京的压力。
    围城战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守住城墙这道最后的防线,高丽国王和两班贵族强迫王京内所有男女老少全部上城墙参与防守当然,贵族和他们的家眷免征),一时间居然也凑齐了将近十万大军。
    然而高丽贵族甚至未给守军准备好足够的御寒衣物和遮风设施,结果就是,腊月夜里一个突然降温,王京守军居然被冻死冻伤数千人!
    以至于第二天,就有数千高丽守军打开大门向齐军投降。
    然而齐军并未抓住这个看起来千载难逢的机会,除了收编降军,然后派出数百主动投降的高丽人对着王京射了一阵片箭之外,这一天齐军并未对王京发动任何进攻。
    直到傍晚时分,一位名叫金珍的高丽将领,率领几百私兵重新关闭城门,齐军也同时施施然打道回府,结束了这一天的战斗。
    现在,即使是最傻的人也能看出来,齐军故意对王京围而不打,就是为了等待高丽各道勤王部队主动送上门来。
    然而不论是国王还是两班,都不愿命令勤王军小心行事,他们都在期待着勤王军能发挥战斗力,打破齐军对王京的包围圈。
    这自然知识一个幻想。
    腊月二十九,黄海道勤王军六千余人在临津江南岸被齐军击溃,高丽军伤亡1500余人,被俘3500余人,主将战死,给齐军送上一份过年的大礼。
    隆道二年大年三十晚上,齐军举办新春宴会,随军宣传队点起篝火,为围城军和躲在城墙上高丽守军献上一台以炫耀齐军武力为主要目的的晚会。
    晚会进行到精彩之处,主动投降齐省的高丽人还齐声高唱高丽的传统民歌。
    除此之外,围城部队在城门口支起一排排大锅,一边做猪肉炖粉条,一边整猪肉大葱馅的包子。
    齐军士兵吃的欢声笑语,守军则饥寒交迫,闻着城下精致美食那诱人的香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这一天之后,主动投降的高丽人愈发多了起来,到隆道三年大年初三,王京内已经有一万多人投降。
    此时,高丽王京内部还有5、6万人口,其中一半都被编制为士兵,但大多数人没有武器,也不被国王和贵族们信任。
    李倧亲自任命的几个守城官只能各自带着3、4百士兵,分别把守各个城门。
    初八,江南三道忠清道、全罗道、尚庆道)水师集结起板屋船28艘,挟船17艘,鲍作船46艘,在忠清右道巡察使李意祺的指挥下发动对江华岛的反击。
    说是反击江华岛,实际上,战前李意祺的意图是拦截部分从高丽返航的齐军舰船,因为他得到情报,齐军正在把大量从京畿道劫掠来的人口运回齐省。
    这些返航的船只武装人员会比平时少不少,若是能够进入近战,李意祺认为自己有可能取得一定胜利。
    高利水军的运气十分不错,第一个与他们遭遇的,其实不是齐军,而是双屿港李家的船队。
    双方发现对方后,都没有避战的意思,各自主动向对方接近。
    在远距离上,李家军对高丽军使用了从齐省买来的新式武器——火枪和火炮全是齐军从鞑子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好在李家军枪炮手经验不足,隔着很远就对高丽军射击,命中率低的吓人。
    真正发挥威力的,只有十多支大口径抬枪。
    当然,凭借十几条枪,虽然能给高丽军带来一些伤亡,却无法阻止对方冲到近前。
    进入弓箭射程后,高丽军照例射来如雨的片箭,缺少盔甲防护的李家军在敌人的远程攻击中同样付出一定的伤亡。

第396章 降服2
    双方远程火力都无法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因此海战很快进入这个时代海战最传统最重要的环节——接舷战。
    海战中的接舷战,胜负基本来自双方船只的大小和载员多少。
    船只性能方面,李家军有优势,他们的中号福船都比板屋船船舷高一米以上,更不用说更加高大的大号福船。
    一旦接舷,李家军对高丽军就是居高临下,优势很大。
    但在人员方面,李家军人数略少。
    因为他的船上承载大量俘虏和掠夺来的财物,每艘船都只保留最基本的水手和战斗人员,有备而来的高丽军自然有些优势。
    双方的主力——中大号福船与板屋船侧舷对侧舷靠在一起,水手们按部就班的扔出带着绳索的抓钩,勾住对方船舷,然后一起用力,最后船只接舷。
    接舷的一瞬间,双方弓箭手同时从护板后面伸出头来,对敌人的甲板倾泻箭雨。
    李家军居高临下,可以用重箭攻击敌军,而高丽人属于仰攻,重箭无法发挥威力,好在他们最喜欢的片箭也能轻松抛射上去,双方都没有铠甲,轻型箭头也能造成有效杀伤。
    李家军占据高度优势的好处是,他们手中的标枪、飞斧之类的武器同样也能发挥战斗力。
    还有那些数量稀少的火枪和火炮。
    接舷战中,居高临下射击的火枪和火炮几乎不可能射偏,特别是那些霰弹炮,对准敌人甲板发射一轮碎石子,每一轮都能取得令人炫目的战果。
    首先与李家战船接舷的高丽人都被如雨的霰弹扫的站不住脚,板屋船上血肉横飞,高丽人居然没能在第一时间搭上跳板。
    这让李家海盗又拖延了片刻,直到高丽水兵趁着枪炮射击一轮后不得不重新装弹的间歇重新搭上跳板,海盗们的地理优势才算被中和。
    跳板搭好的瞬间,福船上一声呼哨,几个身强力壮的海盗挥舞倭刀首先跳上跳板,修长的倭刀划出优美但致命的弧线,径直切向高丽水兵的脖颈。
    几颗人头带着难以置信的错愕表情飞上半空。
    高丽环刀在这种近身战中劣势尽显,人数较少的李家海盗不退反进,更多海盗挥舞倭刀和腰刀,跟随在少数勇士后面对板屋船发动反击。
    此时,高丽小船也靠了上来,从板屋船的另一边登船加入战场,高丽人的兵力优势渐渐显现出来,他们有91艘满载兵员的舰船,而此时李家军只有35艘。
    而且海盗毕竟不是鞑子甲兵或新军选锋,近身战完全凭借一时悍勇,既然无法瞬间压倒敌人,他们自己的士气也无可避免的下降了。
    高丽人渐渐反击,登上板屋船的海盗又被压回到福船上。
    趁此机会,高丽人第一次登上李家军的舰船,虽然那个高丽勇士很快就被标枪击中,但战斗已经开始逐渐转移到李家的船上。
    只是,高丽人把战斗拖得太久了,海天线上显现出更多李家军的舰影——得知运输队被拦截后,李飞凤立刻亲帅舰队前来增援。
    看到援军的身影,海盗士气齐声欢呼,现在,只要他们再坚持一小会,就有机会获取最后的胜利。
    而高丽人的士气无可避免的开始下滑,毕竟即使他们获得胜利,也不过吃掉少数入侵者的舰船而已,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对战局并无多大助益。
    高丽水军统帅李意祺站在一艘板屋船中部的塔楼上,一脸愁容的望向西方。
    按照原本的编制,三道水师应该有7万多人,可实际上,三道能够出动的所有人和船都在这里了,全军上下能战之兵不过5千余人而已。
    若是被眼前的敌人拖住,更多敌人援军到来,高丽军可能连兵力优势都会化为乌有。
    如果三道水师主力在这里覆灭,高丽不仅会失去一只有战斗力的部队,甚至还将失去对倭寇的威慑。
    李意祺不想冒这个险,因此,想了片刻后,这位高丽水军统帅升起将旗,下令全军撤退。
    然而这个命令是一个极大的失误,双方上百艘舰船已经搅成一团,李意祺升起的帅旗能够被高丽人看到,自然也会落入海盗的眼帘。
    意识到这艘船是高丽人的旗舰后,附近所有海盗船都把远程火力对准这艘板屋船的塔楼。
    6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和20多条火枪同时开火,一枚抬枪上射出的一两二钱铅弹十分准确……,或者说十分幸运的直接命中高丽统帅李意祺的胸膛,瞬间在他身上开了个前后通透的大洞!
    这一枪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失去了统帅的高丽人开始尝试撤退,但士气高昂的海盗自然不愿意放手。
    这个时代的海战,失败者想要逃走是很困难的,因为双方舰船已经被各种厚木板和绳索连接在一起,想要逃走必须掀翻跳板,砍断绳索,并且在对方的抓钩再次勾住自己之前脱离。
    在激烈的海战中,能做到这一点的通常是占上风者,而占上风者自然不会想着逃走……。
    双方依旧混战在一起,李意祺阵亡两刻钟后,李飞凤的快速船赶到战场,海盗军获得了兵力上的平衡,并且开始逐渐压跨高丽人。
    又过了半个时辰,李飞凤亲自率领李家军主力舰队赶到,至此海盗们连兵力数量都占据绝对优势了。
    江华岛海战,李家军先后投入150艘大小船舶,击沉高丽水军板屋船3艘,缴获21艘;击沉高丽军小船7艘,缴获41艘。
    高丽军死亡失踪包括统帅李意祺在内的一千多人,被俘三千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李家海盗有1艘大号福船、2艘中号福船和7艘小船被焚毁,损失1800多人。
    李意祺的失败,几乎等同于高丽此时所有能出动的水师已经彻底被消灭,高丽人从海上收复江华岛的奢望至此彻底破灭。
    现在,有可能解王京之围的,只剩下由咸镜南道兵使申硈统领的平安道、咸镜道勤王军和黄海道勤王军残余部分共一万一千余人,组成的北路勤王军。
    由都元帅金命元指挥的江原道勤王军和京畿道残兵共五千余人组成的东路勤王军。
    以及由全罗道巡察使李洸指挥的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陆军超过四万人组成的南路勤王军。

第397章 降服3
    三路高丽勤王军总兵力高达5万6千人(原本超过6万,但水师已经被摧毁了)。
    其中北路勤王军战斗力最强,这支部队中包含了高丽北方两道常年直面女真重压的边军,装备上已经渐渐趋同与女真人,队伍中甚至还一支数量为五百人的甲骑具装。
    缺陷是这样的精锐人数很少,在北路军中所占比例也是低的可怜。
    南路勤王军兵力最多,高丽全罗道巡察使李洸把所有能编入部队的男丁都搜罗来了,这其中有大量正兵、僧兵、义军、替代役和官私奴婢。
    部队混杂程度十分复杂,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空有人数,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东路勤王军则是什么都没有,部队没有战斗力,也没有数量,看起来就像是一支来凑数的拉拉队。
    然而这已经是高丽人连番大败后仅剩的机动力量了,加上王京内现有的几千老弱病残,这就是李倧还敢于把战争继续下去的希望所在。
    ……
    另一方面,齐军也在准备即将到来的最后决战。
    毕竟对方是兵力接近6万的大军,再瞧不起对方的战斗力,该有的压力还是要有。
    散出去劫掠的部队纷纷返回王京附近。
    部队重新集结后,徐世杨只留下一个野战旅(平远),1千登陆作战的李家海盗和1千新投靠的高丽仆从军,总计4千部队,在公孙胜的指挥下继续对高丽王京实施包围。
    他自己率领5个野战旅、中军卫队、陷阵兵部队、蓝军旅、龙骑兵以及刚刚组建不久,尚未投入过战斗的胸甲骑兵部队,合计1万6千人组成的机动兵团,准备迎战各路高丽勤王军。
    ……
    大战一触即发,整个高丽战争的局面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隆道三年正月十五,也许是察觉到高丽边军主力已经离开,在凤凰城拥兵自立的完颜银术可突然率领5千兵马越过鸭绿江,进入高丽平安道。
    留在平安道的守军无力抗衡饿红了眼的女真人,两天后银术可占领平安东道首府宁边,仅仅五天之后,他又占领了平安西道道首府平让,平安道全境沦陷。
    得到消息后,已经逼近到临津江附近的高丽北路勤王军军心浮动。
    大部分北路军兵将的家属亲人都在平安道以及受到银术可威胁,随时有可能陷落的咸镜道,因此很多军官提议返回平安道,先想办法驱逐威胁自己家人的完颜银术可。
    然而,以北路勤王军统帅申硈为首的另一部分将领坚持忠于王事,主张先打败齐军,然后再回过头去驱逐女真人。
    争执中,北路勤王军诡异的在临津江北岸停住了脚步。
    原本高丽国王所期盼的三路大军齐至,应战齐军的计划,还未开打就已经破产。
    南路勤王军并不知道北路军的情况,李洸按战前计划,率领三道勤王军4万余人于正月二十二越过已经被齐军劫掠一空的水原,逐渐向王京靠拢。
    此时,鱼龙混杂的南路勤王军情况十分混乱,因为水原已经是一座空城,高丽军在城内没有找到任何补给,而勤王军带出来的军粮并不足以支撑数万大军的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将领们只能尽可能补给优先提供给正兵和将领们的私兵(相当于家丁),至于义兵、僧兵、服替代役的代立军,那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还有人数最多,但也最穷的官奴婢,自然只能每到一地,就四处散开找吃的。
    一过水原,南路军就是一路走一路散,逃亡之人逐日增多,期间还发生了两次兵变,一次有两千多人私自脱离部队当了逃兵,一次有接近三千人干脆直接向齐军投降。
    这些投降的人给齐军带来了南路勤王军的确切情报,得知敌人已经近在咫尺后,原本打算先对付北路勤王军的徐世杨临时决定改变目标,先消灭李洸,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在临津江北岸徘徊不前的申硈。
    正月二十七,李洸才带着他那没什么士气的大军抵达阳浦,而齐军主力早已严阵以待。
    面对没有强大骑兵的高丽人,齐军对野战没有丝毫畏惧,他们甚至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防守反击战术,直接主动出击迎战。
    当然,齐军也不会直接一头撞上去,那样未免显得有些太蠢了。
    在围城期间,齐军强迫被掳的高丽人为他们制造了几百辆盾车,这些盾车挡板很薄,车体很轻,制造非常简单。
    但再薄那也是盾车,抵挡高丽人的片箭没有任何问题。
    随着进军的战鼓声响起,齐军盾车阵在高丽降兵的推动下缓缓向前,长达数里的大阵展现出惊人的气势,而高丽军人喊马嘶,各种旗帜胡乱摇晃,分属于不同将领的部队来回调动,很多部队却一直找不到主将安排的位置,还未真正开打,高丽军就已经陷入致命的混乱中。
    齐军的攻击按部就班,由各旅属侦察连轻骑兵组成的游骑前出至高丽军大阵百余步处,三五成群的对高丽人做出威逼姿态,许多高丽部队忍受不住压力,对这些灵巧的骑手射出大量轻巧的片箭。
    轻骑兵立刻拉远距离躲避,由于齐军骑兵过于分散,片箭的威力也不足,一轮射击过后,齐军只损失十几个人。
    随后轻骑兵再次做出威逼姿态,高丽人也理所当然的继续射击,就这样来回进行了数轮试探,轻骑兵马力和高丽弓箭手的臂力都消耗巨大,轻骑兵转移到盾车阵后面,暂时退出战场。
    就在此时,齐军盾车阵已经逼近到高丽军阵不足三百步的距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