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还得有童男童女?”
那村长瞬间懵了,羊头和猪头,咬咬牙也不是拿不出来,牛头那玩意就很难筹备了,因为牛都在都督府的账目上,不是能随便杀的牲畜。
至于童男童女,那就更成问题了。
像这种各处移民加流民新组成的村子,必然是每个人都在大都督府户部的账目上,任何人死去,因何死去,都得及时上报。
任何一个婴儿出生,同样也得尽快报给县里知晓。
否则就要受罚。
现在,把两个在县里人口薄上的童男童女献给山神?山神会不会发怒没人知道,县里降罪是必然的。
村长没办法,从怀里掏出一把粮票,看起来得有百多斤的样子,悄悄塞进巫婆手中:
“仙姑啊,俺们村这些人全是县太爷记着的,俺们哪敢送出去,请仙姑向山神老爷求个情,俺们多付些贡品你看成不?”
那巫婆毫不客气的一把抓过粮票,甜甜手指头开始点数。
一共一百三十三斤,不是很多,不过对一个小山村窝着的神婆,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行,俺替你们向山神老爷求个情,不过猪羊牛头不能少!童男童女的话,用两百斤细面代替吧。”
“中!”村长一咬牙,就想答应下来。
就在这时,蹄声隆隆,三十几个全副武装的骑兵径直进入村内。
领头的一个年轻骑士马背上还揽着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岁左右的男孩。
村长、巫婆和其他村民都用惊慌的眼神看着这些威风凛凛的骑兵——这个时候,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些人来者不善。
村长瞪大双眼,看着那个骑在马上的小孩,他认出来这似乎是本村的孩子。
那小孩在马上指着巫婆大喊:“就是她!就是她要俺们烧死小孩!她是坏人!”
领头的骑士正是徐世桢,这个龙骑兵连长骑在从鞑子手中缴获的战马上,居高临下的眼神冷冷的在那穿的跟个公鸡一样的巫婆和足足有几米高的纸扎蝗虫之间徘徊。
“这位小将军……”
村长觉得现场气氛不太美妙,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不过徐世桢根本不想听。
“你是村长?”他问。
“是……俺是村长……”
“县里没给你发命令吗?灭蝗期间不准求神拜佛,特别不准拜这害虫,违者重罚!”
“蝗老爷是神虫!”那巫婆突然像是发了疯一样尖叫起来:“你不敬山神,山神老爷要罚你……”
“杀了她。”徐世桢懒得听她废话,他一转头,对身边的战士轻轻吩咐一句。
一个龙骑兵抽出马刀,纵马上前。
那巫婆这才意识到对方是来真的,她举起双手护住脑袋,疯狂尖叫起来。
这叫声十分刺耳,但也仅止于此而已,锋利的马刀寒光一闪,一颗带着惊恐神色的脑袋飞上半空。
血腥味道在现场蔓延。
“啊啊啊!”
跪在纸扎蝗虫身边的村民们发出惊慌失措的叫声,血腥的场景让这些各地流民出身的愚夫愚妇不自觉的想起以往家乡附近残忍的土匪。
“都给老子住嘴!”
龙骑兵纷纷策马上前,对村民形成隐隐的包围圈。
村民们在骑兵的压迫下挤成一团,男人们被迫站起来,用胸膛挡住渐渐陷入绝望的妇孺老人。
这略显勇敢的一幕,倒是让徐世桢觉得这个村子的人愚昧是愚昧了点,但还有救。
“我是齐省新军下属第六龙骑兵连连长徐世桢。”
“本官接到举报,你们村违抗都督府发布的命令,在村里跪拜这荒唐玩意!”
徐世桢用马刀指着纸扎蝗虫,大声说道:
“都督府命本连长来处理你们!”
“看在你们只是被巫婆欺骗的份上,你们亲手把这玩意烧了,本官这次就不杀任何人!”
其实,除非村民主动攻击,否则他除了能杀那巫婆之外,本来就没哟权利杀任何人。
不过他觉得这样吓吓村民,能起到更好的作用罢了。
他马上那个举报自己村子的小孩跳下马,拿着一根棍子对那纸扎蝗虫猛敲起来。
“快把这坏东西烧了!”那小孩叫道:“烧了这害人的玩意!”
。
第386章 灭蝗3
村民们经过这一提醒,总算醒悟过来。
几个胆子大的年轻人一拥而上,把那几米高的纸扎蝗虫拆成碎片,就地投进火堆中。
徐世桢冷冷的看着这一切,直到那蝗虫化作飞灰,他冷峻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
“这才像话。”
徐世桢说道
“面对灾害,自己不去努力,只知道求助于鬼神,这有个屁用!”
“这么多年,遇到水旱蝗兵,可有过鬼神来助你们?”
骑兵放弃了对村民的包围,这让现场的氛围稍微轻松了一点。
至少村民们已经安静下来了。
“村长。”徐世桢对看着巫婆的尸体直打哆嗦的老头说道“你被免职了。”
由于缺少合格的干部,很多以移民为主的村屯,都是允许本村村民自行选举村长的。
这做法听起来似乎挺民主,挺先进的,但实际上,没有都政府干涉的情况下,“普选”出来的村长,大多是些原本的“乡贤”,或者是家中男丁较多,势力实力稍微大一点的家庭。
这个村子就是这种情况,村长老头家里有5个儿子,在现在这个时代的乡村,五个壮丁本来就算的上一小股势力——这恐怕也是老头能在乱世活到现在的最大理由。
不过,这也造成老头可以控制住村民,对大都督府的命令阴奉阳违。
这种问题不太容易处理,还是那个原因——都督府拿不出足够的合格干部充任基层官员。
如果强行提拔别人,那么很有可能出现村干部控制不了村子的情况。
只是现在,仅就这个村子来说,绝对不能继续让这老头继续当村长了,还得想办法削弱这个前村长家族在村子里的势力。
“老头,你留下一个儿子,其他都编入民兵队,去前线灭蝗。”
“啊?军爷,不是说三丁抽一吗?”
涉及到自己儿子,老头也敢鼓起勇气质疑命令了。
不过被徐世桢冷冷扫了一眼,他又蔫了——这毕竟是个一言不合就杀人的主,那巫婆的脑袋,威慑力还是蛮强的。
“你们村重新选村长。”徐世桢又命令道。
他打算强迫村长的几个儿子分家,把一个拥有6个丁口的大户分成至少三户,甚至五户,再把他们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县里,这样他们就无法串联起来,凭借丁口优势把持一个村子了。
处理好这个村子,徐世桢走到那个举报了自己村的男孩面前,揉揉孩子的脑袋,用赞许的语气说道
“你怎么想到向我们举报的?你做的很对,但恐怕村子里的人会讨厌你。”
“俺上过学,读过书。”那孩子骄傲的回答“俺们老师教过俺们‘敬鬼神而远之’。”
“是吗?”徐世桢笑道“你们老师真不错啊。”
“嗯嗯,俺们老师可有学问了!俺听说,她家可是最有学问的人呢!”
“最有学问?呵呵,文无第一,居然有人敢大言不惭说最有学问?呃……”徐世桢突然想到了点什么,他用疑惑的语气问道“你们老师该不会姓孔吧?”
“哎?大哥哥你认识俺们老师?”
徐世桢不认识,不过华夏这地方,若是有人敢宣称自家“最有学问”,那人八成姓孔。
也只有他们家敢这么大言不惭。
徐世桢想了一下,他家那位三哥抄了至圣先师的家之后,圣人后裔确实已经全部分散到全省各处最贫瘠的乡村,充当蒙学先生去了。
而且徐世杨玩了个小花招,孔家的男丁全部被分到其他府去了,留在兖州这边的,大多是些年轻的女性。
也就是说,这个孩子的老师应该是为女老师。
现在这个时代,哪怕是至圣先师的后裔,有这种见识的女性也挺少见的,徐世桢突然觉得,自己也许该找机会见见这位女老师。
……
前线灭蝗的同时,大都督府和新军都派出大量人员,同步进行反迷信工作。
到八月底,被处决的巫婆、神汉就有三百多人,另外还有近千人被贬为庶民,并流放到偏远地区。
通过这一行动,都督府政权加强了对基层的管理,把巫婆神汉这种用迷信争夺民心的家伙清除大半。
还有那些跟巫婆神汉勾结虽然很多人属于非主动的勾结)的村级干部,也被清除很多。
徐世桢那种把农村大家庭拆开的做法得到了都督府的认可,后来都督府下达命令,村里每个家庭若是超过三个丁口,必须分家,而且至少要分到两个不同的县里。
……
九月,秋收开始,齐省继续动员大量人力,一边灭蝗虫,一边从虫口里抢手粮食。
此时,全省动员到泉城、兖州两府的人力已经超过三十万,加上两府自己动员的人力,则超过了五十万。
这种动员超过三分之一总人口去做一件事的盛况,在人类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特别是农业民族还要同时进行不影响生产的秋收工作。
九月初十,齐省清剿的蝗虫已经超过一千万斤,蝗卵三百多万斤,直接焚烧、喂家禽以及被人类自己吃掉的蝗虫数量已经多的无法统计。
这个时候,从中原地区飞来冲击齐省的蝗虫数量,终于肉眼可见的变少了。
九月二十,蝗群更加稀疏,而经过都督府动员大量人力的努力,齐省泉城、兖州两府大部分农田已经提前完成了收割工作,此时即使蝗虫再来,只要还能在两府辖下挡住它们,蝗灾能够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很大了。
至此,齐省大都督府终于算是赢得了对蝗虫的战争胜利。
这次战役,齐省方面直接耗费超过三千万斤包括灭蝗的奖励、对农民的补偿,劳工的日常耗用等)。
泉城、兖州两府共有一万九千亩土地绝收,三万一千亩土地受损。
这个损失可谓轻微,毕竟这次的蝗灾前所未有的强大。
实际上,战后都督府得到来自各地的消息,不单单是齐高官江以北的整个东亚地区,在此期间全都遭遇蝗灾的侵袭。
而只有齐省自己,真正挡住了蝗虫的进攻,不仅如此,都督府甚至还利用蝗灾的机会,强化了对领地的建设,加强了自身的基层建设,增加了人口有大量流民被蝗灾驱赶逃入齐省),增强了辖下民众的团结。
安然渡过了蝗灾的齐省人民,已经开始习惯以一个整体应对各种灾难了。
不管那灾难是自然灾害,还是外敌入侵。
第387章 道义与利益
隆道二年的蝗灾给东亚大陆黄河以北的所有地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
从西北的党项开始,整个大夏国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直接减半,但西域诸多佛国与帕尔斯的战争还在继续,夏国国主为了维护对西域诸佛国的宗主权,不得不继续在西域维持一只数万人的机动部队。
激烈的战争中,粮食无比重要,即使遭遇大灾,夏国国内的税赋依旧没有任何减轻,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
稍微向北一点,蒙兀草原的情况更加糟糕。
由于靠近蝗灾最大的发源地,投靠蒙兀人的山陕汉军世候的土地,以及蒙兀人自己在草原上撒的那点糜子几近绝收。
草原上各种牧草同样被蝗虫啃得光秃秃的,由此造成大量牛羊牲畜死亡。
在辽东,最近几年越来越江河日下的女真人同样损失惨重,秋收之前,辽东的粮价达到了8贯一石。
秋收之后新粮入库,原本应该回落一些,然而因为蝗灾,再蠢的人也知道今年的收成不可能支撑明年的消耗,因此辽东粮价不降反升,而且越来越快,年底之前就上升到高达15贯一石!
就连大周新开拓的江淮地区,同样也是损失惨重,这些本来就相当于新开拓领土的地区,今年几乎绝收,唯一的好处是蝗灾并未影响到江南,江淮军还能指望来自本土的支援。
整个长江以北,只有齐省顶住了蝗虫的侵袭,而且长达两个多月的灭蝗战争,让整个齐省处在一种近乎狂热的氛围中。
战胜看似不可战胜的天灾,使得最普通的老百姓都产生了战天斗地的豪情。
所有人都确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也确实是不可战胜的。
……
王启年往返齐省与草原已经很多次了。
现在他已经差不多成了齐省都督府与蒙兀古尔汗札木合之间贸易的代理人。
他现在通常是每三个月一次,把蒙兀人的羊皮、马匹运到齐省,再把齐省的盐运到草原上。
在这个过程中,王启年积攒了大量财富,也使得上马贼实力开始飞速膨胀。
现在的上马贼,除了原来的几十个老兄弟之外,总兵力已经超过三百人,其中一半是活不下去的蒙兀马贼主动投靠,剩下部分则以汉人为主,党项、女真和索伦(也就是所谓的生女真,鱼皮鞑子)也有一些。
三百骑手,听起来人数并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
一人三马不说,骑弓步弓,马刀马槊,皮甲铁甲都成了普遍装备。
如果王启年有心,凭借这三百精锐,他可以迅速拉起一只上万人的附庸力量。
只是王启年不想这么做,他始终维持着精兵政策——因为他不想被大量炮灰拖累,上马贼一向是以机动性见长的。
王启年认为,机动性较高的队伍,选择也会相对多一些。
今天,王启年又一次来到泉城,这一次他一口气为这边带来了600匹马,若是能把食盐顺利运到草原上去,这一来一回,上马贼自己就能挣到相当于100匹马的利润。
当然,除了盐马贸易,若是另外一项任务能够完成,王启年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大当家的意思是……”
负责接待王启年的胡兰山胡老头疑惑的问道:
“蒙兀鞑子的大汗想要跟俺们大都督结盟?”
“是。”王启年说道:“请胡老伯把此时上报给大都督。”
一直以来,负责接待王启年的一直是转到户部任职的胡兰山,这个老头性格上有点八面玲珑的意思,做生意还算不错,但他无法决定如此大的问题——不论是能力上还是职务上都不行。
“在下这次来之前,蒙兀鞑子的古尔汗希望得到大都督的支持,他现在正在准备跟漠东蒙兀的决战。”
王启年又稍微解释一下:
“今年他的收入很差,而且女真鞑子对他的压力也不小,若是没有外部支持,他的情况恐怕不会太好。”
“此事我无法做主。”胡老头没办法,只好说道:“我可以帮大掌柜把此事上报给大都督。”
“如此,就谢谢老先生了。”
“应该的。”胡老头等了一下,突然又问道:“大当家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俺们是否应该跟蒙兀鞑子结盟?”
王启年想了想,认真的回答:“不应该。”
……
灭蝗行动的激烈程度并不亚于一场战争,但这毕竟不是真正的战争。
新军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和灭蝗行动的配合,所有士兵内心都隐藏着某种狂暴的情绪,他们都急于把这种狂暴施加在敌人身上。
徐世杨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觉得应该趁此机会,寻找一个合适的目标,把这种狂暴施展出来。
可惜,目标并不好找。
目前,徐世杨最想打的,当然还是女真鞑子。
可惜,如今盖州依旧没有恢复的迹象(甚至在完颜银术可叛离鞑子后变得更加荒凉了),攻打这个地方毫无意义。
因此现在辽东唯一可打的只有三岔河口附近的耀州一地。
然而,鞑子也不是傻瓜,只有这么一个目标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