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128章

汉兴-第128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开启民智,将来总有一天,徐世杨必会跟这暮气沉沉的腐朽僵尸进行一次总摊牌。
    或逼着他们深刻改造自己,跟上发展的步伐,或直接毁灭他们。
    也就是说,若是不跟着徐世杨走,那就去地下直接追随夫子吧!
    现在才到哪儿啊。
    且等着吧!
    ……
    徐睦河把徐世杨狠狠骂了一顿。
    然而这没有什么鸟用,徐世杨掌握着军权和大部分财权,他才是大都督府真正的核心人物,大都督更像是个领袖牌位,拿徐世杨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当然,面子上的事还是得做的。
    徐世杨被“重罚”五年薪俸,然后闭门思过半年。
    他十分痛快的答应下来——反正他从未领过薪俸这种东西,他的私用完全来自自己在工厂和海贸中的股份。
    至于闭门思过……,呃,一离开泉城,他马上就把这一茬给忘记了。
    工作那么忙,怎么可能连续放半年的大假?
    处罚了徐世杨,作为他的父亲和名义上的上司,齐省大都督徐睦河也不得不给天下做出些表率
    先去已经空无一人的奉圣公府邸,在圣人庙中痛哭流涕一番,然后跟忏悔一样留下洋洋洒洒数千言的“罪己书”。
    然而,即使徐睦河,也没想起来把奉圣公及其族人找回来。
    就这样,曲阜奉圣公家族,被徐世杨当成知青,强制分散在全齐省最贫瘠的山区乡村,当支教老师去了。
    ……
    当然,抄圣人的家这么惊悚的事,不会这么轻易就过去。
    消息传遍天下,可以说是举世皆惊。
    江南士林沸腾,无数士子对齐省徐家破口大骂,甚至连徐世柳、徐世松都生受不少。
    不过,一片骂声中,也有人觉得徐世杨做的其实不算错。
    原因很简单,奉圣公府邸不是被徐家占下享用的,那些大宅子,已经被改造成供齐省士子读书的官学了。
    况且,奉圣公和他的家人也是去教授学生去了,虽然分给他们的都是些穷乡僻壤之地,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完全文盲,但教化就是教化。
    齐省都督府可没说不尊重儒家,不尊重圣人大道。
    相反,都督府这做法,显得还更加实干一些。
    江南士林因为齐省的事,隐隐约约分裂成两个派别。
    其中之一,支持齐省都督府有教无类的做法,认为这更加符合圣人大道。
    另外一派,则是把齐省都督府骂的狗血淋头,恨不得啖徐世杨之肉寝徐世杨之皮。
    这种争执,将在今后,引发一场剧烈的思维动荡,其影响将深达数百年。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提。
    ……
    无论江南发生了多大的思想混乱,暂时都无法影响到齐省这边。
    做下足以震动天下的大事之后,徐世杨自然要尽可能享受他的劳动果实
    奉圣公家族被编户齐民之后,齐省其他还在顽抗的豪强纷纷低头,建兴十四年结束之前,齐省最后一家豪强完成了编户齐民的工作。
    加上奉圣公家的佃户,齐省又获得了将近二十万人口,使得都督府在册人数迅速攀升至150万人。
    都督府从奉圣公家里抄出约二十万石各色粮食,役畜三千多匹,猪羊两万头,禽十万只。
    丝绢五千多匹,杂布两万匹,金银财帛、各色古董字画、玉器宝石,合计价值不低于五十万贯。
    还有耕地、屋舍无数。
    这些财富又一次丰富了大都督府的库藏,也是徐睦河捏着鼻子接受徐世杨所作所为的重要原因。
    当然,按照徐世杨的计划,奉圣公府邸将被改造为“奉圣书院”,这将是齐省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大学。
    为了避免教出些腐儒,徐世杨请徐睦河担任“奉圣书院”的第一人山长,他自己则兼任一个在旁人听起来有些不伦不类的“教导主任”的职务。
    徐世杨亲自查看奉圣公府原本的藏书,只保留其中一部分儒家经典和史书,当做未来的语文教材。
    这一部分,在未来书院的教育中,最多只占两成。按徐世杨的想法,其余部分将由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部分,政治教育,实干教育等方面填充。
    当然,以徐世杨穿越前普通大本的水平,编写完整的近代大学教材纯属痴人说梦,只不过他有足够的财富去支撑这个学校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一点点研究,发展罢了。
    这只需要他能为新学校,新学科保驾护航。
    ……
    教育靠的不是一两所大学,而是基础教育。
    除了搭起“奉圣书院”的架子之外,徐世杨还投入海量资源,开展基础教育工作。
    当然,他现在甚至没办法让齐省治下的儿童脱产学习。
    不过,他有“前人”的经验啊!
    土鳖建国后的大扫盲工作,为爱好历史的徐世杨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办法。
    比如编写注音,让文盲可以更迅速的识字;比如编写认字画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势加深人们对生字的印象;比如编写识字歌、顺口溜等。
    徐世杨的做法是,全面展开扫盲运动,但方式不局限于派遣乡村教师直接教授和开设学校,还要尽可能多角度全面覆盖渗透。
    他没有tg那样强大的基层执行政策,所以第一期扫盲行动现在军队、工厂以及水利施工队等更加强调纪律的队伍中展开。
    在军队和工厂中国创办夜校,为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发放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所有人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
    这些人与逐渐开始修建的小型乡村学校互相配合,将来可以再把知识传播给他们的家人、朋友、邻居,覆盖更大面积。
    徐世杨认为,在没有tg的情况下,想达成tg用十年时间取得的成绩,他大概要花费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这注定是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一旦达成,这个民族所能从中获得的收益,将是几千年都花不尽的宝贵财富。

第315章 马贼
    冬日的江北显得比平时更加荒凉。
    坐在北上的漕船上,放眼望去,一旦离开运河坞堡的范围,整个大地上连一颗稍微高点的树都看不到。
    小时候,文月曾经听说,这是因为流民很早以前就把树皮都吃掉了。
    这句话让从小养尊处优的文月印象十分深刻,以至于她已经忘记了何时何地听到这句话,但内容始终潜藏在她的脑海里。
    在她心中,江北大地类似于渺无人烟的荒原,甚至可以堪比地狱。
    现在真的亲眼所见,看到的景象确实比较符合她的想象。
    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生活在这荒原上的人,是什么样的?
    文月当然见过江北的流民:面黄肌瘦,神情木讷,为了一口吃的就出售他们自己。
    她的父亲曾经说过,那些流民,其实还是好的,毕竟他们有机会有能力渡过长江,在江南总是有更多机会活下去。
    留在江北的人,生活必将更加苦难。
    恐怕真的不会比地狱好到哪里去。
    在地狱生活的人是什么?
    恶鬼吗?
    那么恶鬼的头目是什么人?
    魔王?
    当文月得知自己就要嫁给一个魔王的时候,她内心其实是拒绝的。
    不过,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男女婚姻由不得年轻人自己做主,既然她的父亲文介甫已经同意把她嫁到江北去,那么不论发生什么,文月都得出发去江北,追随她的夫君。
    那个叫徐世杨的魔王。
    这想想还真是……。
    坎坷。
    但不是恐惧。
    文家确定与徐家联姻的消息传出,到文月出发之前的这段时间,她的那些闺蜜还曾经跑到她面前,装模作样的捧一把辛酸泪……。
    其实,文月觉得,有什么好哭的?
    哭有用吗?
    平民女子嫁人希望过上富足的生活,文相公最疼爱的小女儿再怎样也不会过苦日子。
    而像她这样的高官显宦之女嫁人通常都附带些政治目的,文月早就想通了。
    再说,男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闺蜜们偷偷爱慕的那些风流才子,对待女人上恐怕也不见得比那传说中杀人如麻的魔王强多少。
    爱情?不能说没有,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凤毛麟角的稀罕物。
    所以文月不哭,即使知道家人给她预订的夫君吵了圣人的家,成为谤满天下的狂暴之徒,她心里也只是多了一丝坎坷。
    她很想尽量多了解一下自己的夫君,这到底是个什么人?他想的是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等等等等。
    可惜,作为未出阁的姑娘,文月不能邀请指挥船队北上齐省的章明义,听他讲述一下对徐世杨的看法。
    而那个一心想要其齐省投靠自己夫君的名姬,对徐世杨了解的其实也不怎么深刻,而且在那女人心里,徐世杨的形象似乎被不自觉的美化了。
    看起来,一切都得靠文月自己了。
    ‘仔细观察,多听多看多想少说。’文月在心中告诫自己:‘爹爹替女儿找的夫君,总不至于把我推进火坑。’
    ……
    王启年骑在马上,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旁边立刻有人笑道:“老大也有怠惰的时候啊?”
    几个骑手凑趣似得笑了几声,不过王启年的目光一扫过去,笑声立刻消失不见了。
    王启年并不是一个苛刻的老大,但最近一段时间流年不利,这队骑手很久都没发过利市,以前的储备也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若是再不开张,他们就有饿肚子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王老大恐怕也是憋着一肚子火,所以还是尽量少招惹他为妙。
    “散出去的兄弟都没回来吗?”
    王启年平静的问道,他并不在乎刚才那无伤大雅的玩笑。
    何况他确实有些怠惰了,自己的手下没有说错什么。
    “老六他们回来了。”一个骑手回答:“他们看到一伙流民,远远跟了一会,根本没啥油水。”
    “老五他们估计还得等等,东边是运河,那边现在是青州兵的地盘了,他们不敢靠的太近。”
    “流民……。”王启年琢磨一下,失望的说道:“那确实没啥油水。”
    流民流民,都成流民了,自然是除了一条命,其他啥都没有。
    但王启年要人命做什么用?他又不是那些拿人心肝做醒酒汤的土匪。
    王启年是马贼。
    大周官方的通缉名单上,他和他的手下被称为“上马贼”,因为很久以前,王启年的父亲、叔伯、兄长就曾经带着这伙马贼在冀齐豫几省流窜作案。
    曾有官员上书:上马贼百十为群,突入富家,计其家赀,邀求金银为撒花。或劫州县官库,取轻资,约束装载毕,置酒高会,三日乃上马去。州郡无武备,无如之何。
    他们不仅掠夺富户、官库,甚至还攻击过漕船。
    那是相当的威风,妥妥的悍匪。
    大周南迁后,上马贼过过一段时间无拘无束的日子,但转眼间金兵南下,不愿投降的上马贼又成了义军,跟鞑子狠狠火并几场。
    上马贼损失惨重,由巅峰时期600多骑,一路跌到只有现在不过百余骑。
    王启年的父兄长辈,也都战没,结果就是三年前,让他当上这伙强大马贼的首领。
    既然叫马贼,那么王启年的手下自然是以骑兵为主,现有的80余人,人人有马,有强弓硬槊,配双马刀。
    甚至几个月前,他们还袭击了撤退中的一伙掉队的鞑子,搞到一些铠甲和额外的马匹。
    可惜,鞑子像是蝗虫,一路行来,把从冀省和黄河以西的齐省土地扫了个干干净净。
    原本王启年还能通过勒索坞堡、土匪山寨,或与他们做交易换取粮草补给。
    但现在,这些都不可能了,因为不论是坞堡还是土匪山寨,如果没有向东投靠齐省,八成就已经被鞑子吃干抹净了。
    剩下那些躲在深山老林里的流民,都穷的连身囫囵衣裳都没有,就算王启年愿意放下架子抢劫流民,他也抢不到足以支撑自己消耗的物资。
    所以,上马贼们不得不顺着鞑子几个月前进军的路线一路向南,一直跑进徐州地界,打算在这鞑子没有扫到的地方找点粮草。
    当然,如果运河上有猎物,那就更好了。

第316章 抢劫
    王启年觉得,自己现在饿的太厉害了,如果不是硬刚鞑子主力的青州兵实在不好惹,他都想去齐省找点粮草填饱兄弟们的肚子。
    当然,王启年是马贼不是傻瓜,他希望找到补给但不希望把自己的小命丢进去。
    如果这两天再找不到猎物,王启年就打算带着兄弟们北上,晋陕两省北部有些投靠蒙兀鞑子的汉军世侯,从他们那里应该能打些草谷出来。
    虽然也很危险,但王启年觉得,这比撞女真鞑子都往而兴叹的青州壕沟强许多。
    ‘再等等吧,就是这两天,找不到合适的猎物就走人。’
    王启年想着
    ‘天下之大,总能找到这百十号人容身的地方。’
    “大哥!”
    去东边沿着运河侦查的上马贼老五骑着一匹新到手不久的辽东战马,迅速跑过来。
    “咋了?”王启年期待的问。
    “有船!运河上有船!”
    “船!”王启年咧开嘴笑了。
    运河漕船一直是上马贼最喜欢的目标,没有之一。
    因为这些船的防御力通常都不怎么样,但船上的物资却多的惊人。
    以往的时候,运河漕船还可以指望运河坞堡接力掩护,但自从青州军横扫齐省境内的运河坞堡后,这个希望就不复存在了。
    因为那些不在齐省境内,没有受到牵连的运河坞堡也开始收缩势力范围,免得引来青州军的攻击。
    这就在漫长的大运河上留下许多不受保护,可以从容攻击漕船的窗口。
    当然,对上马贼来说,问题也是有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运河被切断,漕船少的可怜。
    实际上,自从和亲船队被徐世杨拦住后,一直到今天,这还是王启年第一次在运河上看到船。
    既然看到了就不能放过。
    “兄弟们!打起精神来!做买卖了!”
    “呼啊!!!”
    数十个骑手一起高声欢呼起来。
    ……
    半个时辰后,王启年脸色铁青的看着不远处的船队,犹豫半天都不敢上前。
    在他面前,浩浩荡荡上百艘大小船只正缓缓向前蠕动,运河岸边还有数不清的纤夫正在拉纤。
    如果没看错的话,对面那支船队上上下下少说有3000人。
    而王启年手上连一百人都凑不齐。
    “老大,这咋办?”一个马贼问道“人太多了!”
    “什么咋办?”王启年咬着后槽牙说道“反正不能轻易放过去!”
    但也不能直接这么冲上去,百十号人,若是吓得跨对手还行,若是对方拼死抵抗,根本就是送菜的。
    所以王启年决定搞些小动作。
    几十个骑兵各自砍了些枯枝,挂在马尾巴后面,在荒凉的大地上来回奔跑,制造大量烟尘,仿佛自己这边有数百骑兵之多。
    这是从戏文里学来的招数,对付坚定的正规军其实毫无用处,但王启年知道,对付一帮没什么战斗经验的乌合之众,会非常有用。
    果然,发现“大量”骑兵出现,河岸两边的纤夫逐渐陷入惊慌之中,王启年甚至能听到一些惊慌失措的叫声。
    但很快,有些像是头目或领袖之类的人大声招呼纤夫们聚集成一个个小集体,准备向不远处的坞堡撤退。
    这些纤夫大多来自运河两岸的坞堡,运河被切断后,他们从不离开坞堡范围太远,以保证遇到现在这种危险的情况,能迅速撤回相对较为安全的坞堡后面。
    这种做法似乎有过预演,以至于面对可能的突袭,纤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