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兴 >

第124章

汉兴-第124章

小说: 汉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失去取胜的信心了。
    “我投……”
    降字还未出口,对面与他紧贴的“登瀛洲”船艉,一门8斤炮失去耐心,对刚才还在抵抗的李飞豹近距离来了一炮。
    这是一发双份霰弹,数百发钱袋如雨般泼洒到船艉甲板上,其中一枚好巧不巧的正中李飞豹的脑袋,在他头上开了个15毫米大洞,脑浆迸裂……。
    随后,一个选锋兵一斧子砍断李飞豹旗舰上高高飘扬的海盗旗,其他人七手八脚的升起一面红旗,向所有宣告李飞豹旗舰已经易手。
    其他海盗船见此情况,纷纷升帆,掉头脱离战场。
    海战结束了。
    但追击仍未停止。
    徐世杨留下5艘炮舰看管俘虏,亲自率领另外5艘炮舰向运输船队追去。
    李飞豹的后队也已经逃走,齐军三十艘小船一起加入追击,在距离旅顺港不足10里外,追上行动缓慢的李军运输船。
    见齐军的红旗,所有人都知道李飞豹成了海战的失败者,一半的李军运输船直接降下船帆投降,但另一半人拼尽最后力气,迅速走完最后的路程,在疲惫不堪的齐省舰队追上自己之前,进入旅顺港。
    至此,铁山海战终于结束。
    徐世杨损失了8艘小型海船(4沉4被俘),各舰共有179人阵亡,大约50人被海盗俘虏,另有大约200个伤员。
    他击沉、焚毁大型福船15艘,俘虏35艘,击毙大柜李飞豹以下海盗800余人,俘虏接近2000人!
    唯一的问题是,一共有28艘大型福船逃入旅顺港,给鞑子带去大量急需的各类财帛和物资。
    当然,徐世杨也缴获了不少货物。
    把战利品全部拉回登州后,大量统计人员涌上海盗船,开始整理最重要的战利品。
    最终统计结果是:
    徐世杨共抢到黄金1500多两、白银9000多两、铜钱合计约3万贯、丝绢绸合计8000多匹。
    此外还有粮食450万斤(约合3万石,齐省已经开始废弃石、斗、合的度量衡了),各色杂布5000多匹,铁10000斤。
    全是鞑子最急需的战略物资,当然,同样也是徐世杨最急需的。
    没能把所有物资全部到手,确实很让人失望,不过有这么多物资入手,成果还算可以接受。
    何况,多达35艘大号福船被俘,对今后海路进攻辽东,有很大好处。
    至少运力方面不用太过担心了。
    何况,强行进入旅顺的李家船队,已经别想再出来了,除非直接自沉,否则他们早晚会落入徐世杨手中。
    ……
    江南。
    顺义军大营。
    徐世柳在这里接见了为临安主战派充当信使的文季。
    这个人跟徐世杨关系不错,而且即将迎娶徐世柳的胞妹徐世玫,两人已经算是亲戚关系,见面之后很好说话。
    另外,文季虽然是文家人,但从未进过官场,也从未考过功名,在临安城,他就是个荒唐衙内,名声并不比高俅家的高衙内好多少,因此在临安,主战主和两派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中,他的行动相对比较不容易引起主和派的注意力,因此充当信使正合适。
    “文兄,相公已经下定决心了?”
    一见到文季,徐世柳立刻露出回信的微笑。
    “是,大家都下定决心了。”
    文季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说道:
    “运河确实被切断了,但秦相公却用李家那些海贼向辽东运送物资和岁币!我都怀疑他到底是谁家的臣子!所以,我们不能让朝廷继续这样资敌了!”
    “必须请皇上让位给太子殿下,不管用什么手段!”
    “所以,父亲和各位朝廷的忠贞之士,让我来统治世柳兄,立刻会临安,清君侧!”
    徐世柳笑着点点头。
    秦会之当然会强行向辽东运物资,他自己也肯定会明白这就是资敌。
    但他必须这么做,因为鞑子的压力才是主和派能坐稳现在位置的根本,若是大家都明白过来,鞑子其实没那么可怕,那么谁会支持闹的天怒人怨的主和派?
    何况,这还意味着,建兴皇帝和秦会之之前这十多年,等于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都没做,将来史书上能得到什么评价,已经可想而知了。
    身前身后什么都得不到,这算什么事啊?
    所以说,秦会之也好,建兴皇帝也罢,他们都没有退路。
    “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徐世柳笑着问。
    “父亲和大人们认为,十月初五正合适。”
    “提前,此等大事,必须兵贵神速。”徐世柳直接回答:“文季兄现在就回去,见到老师后,请报告他,学生今天就会整顿部队,明日出发,晚间就会到达临安。”

第305章 兵变2
    “今天就行动?”
    文季惊讶道:
    “这太急了吧?兄长还想再入宫一次,最后劝谏皇上……。”
    “来不及了。”
    徐世柳说道:
    “文兄真的以为秦会之会忽略你?我敢肯定,他已经知道你到我这边来了。”
    “最多明天中午,童贯就会派兵过来监视我,在那之前,我必须已经出发了。”
    在齐省的军事生涯,以及在徐世杨那里学到的军事知识告诉他,战略行动必须加速、加速、再加速!
    速度就是生命,速度就是胜利。
    犹犹豫豫,必输无疑!
    “文兄,你现在就回去吧。”徐世柳笑着说道:“时间不等人,我们都需要加速,动作必须得快!”
    ……
    当天傍晚,徐世柳召集顺义军所有兵马集合。
    此时,这支以江北流民为主力组成的民军已经膨胀到7000多人,其中骑兵就有800。
    而且全部铁甲铁刀,装备可谓精良。
    这是主和派给他大量支援带来的好处,仅从装备上来说,顺义军并不比任何禁军差。
    另外,流民兵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强于禁军,这些人都是经历过真正地狱的,为了保护现在还算安稳的生活,徐世柳相信他们一定能发挥更强战斗力——以及徐世柳现在非常看重的精神能力。
    顺义军的大营中,徐世柳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对下面数千甲兵直截了当的大声喊道:
    “皇上和文相公又要根括了!”
    全军大哗。
    这不是实话,但大家都相信这就是实话,毕竟朝廷有过前科了。
    “我们都是江北来的,江北现在是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咱们有多少亲朋好友,甚至父母子女兄弟死在江北,大家心里都清楚!”
    “我们在江南前线拼死作战,为朝廷平定乱匪,朝廷的大员们却在搜罗大家的仅剩的粮食,钱财和老百姓的子女,要拱手献给鞑子!”
    “这叫什么事啊!那些啃食朝廷肌体的硕鼠,简直可恶至极!”
    士兵们回忆着江北地狱般的苦难生活,回忆着他们再也无法相见的父母兄弟,泪流满面。
    徐世柳疯狂的高喊着:
    “这世道,继续这样下去,咱们就都没有活路了!”
    “你们都是带着父母兄弟的希望活到现在的!你们愿意辜负你们的亲人,就这样在江南悲惨的死去吗?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几个实现得到徐世柳密令的军官立刻振臂高呼。
    有人带头,其他士兵立刻群情激奋:
    “不愿意!”
    “不愿意!!”
    “不愿意!!!”
    “你们愿意继续被那些朝中的奸臣欺压吗?”
    “不愿意!”
    “不愿意!!”
    “不愿意!!!”
    顺义军的士兵们逐渐陷入癫狂状态。
    若是以秦会之为首的主和派站在这里,他们一定会被士兵们生剥活吞。
    “我们都不想这样,那该怎么办?”
    “清君侧!”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汉人从来都是最老实的民族,若是统治者给人留一条活路,汉人是绝对不愿意造反的。
    但汉人又是最极激进的民族,走投无路之下,汉人能迸发出令人无法直视的力量,推翻任何表面上看似地位稳固的统治者。
    自古如此,今后亦然。
    “立刻埋锅造饭,等待命令!”
    ……
    文季离开顺义军大营仅仅4个时辰后,顺义军以骑兵为先导,各千人队顺序离开大营,向临安开拔。
    徐世柳出发的时间,比他让文季带回给文相公的时间还要提前,这是为了避免文季带回的消息被秦会之劫听。
    作为一支牵制性力量,徐世柳传信给徐世松,请他率领神武后军牵制支持主和派的高俅部。
    徐世松立刻行动,亲帅1000甲兵,在高俅大营的营门口扎营,摆出一副任何人敢于出营,立刻就要引发火并的样子。
    高俅得知情况后,赶忙前往营门口,希望与徐世松见面,但神武后军统制根本就没有现身。
    高俅立刻就知道,情况不妙了。
    然而,他没有任何办法,因为要做出行动,他的兵必须从徐世松的阵列中穿过去。
    先不说他能不能做到,就算能做到,现在一切局面都未明朗的情况下,主动攻击友军,这就相当于直接造反。
    为此,高俅不得不派人请周军真正的统帅,枢密使童贯来居中仲裁。
    他的这种反应,给了徐世柳极好的机会。
    顺义军先锋骑兵打着火把赶路,于寅时初(凌晨三点左右)抵达临安东门。
    此时城门已经宵禁,城头上的守门官被星河般密集的火把吓得口齿不清。
    那小官在城头上大声问道:
    “城下是何人?”
    “我们乃是大周官军!立刻打开城门!”
    “此时已经宵禁!任何人不得……啊呀!”
    一声惨叫,几个士兵涌上来,按住那守门官,用随身腰刀对守门官乱砍。
    片刻后,城头上又响起另一个声音:“城下可是徐世柳徐将军?”
    “正是末将!”
    “我家大人请徐将军入城!”
    片刻后,临安城的东门打开了。
    包拯那跟夜色一样黑的脸出现在阴沉沉的城门洞中。
    这位做了十多年知临安府,在民间有极好名声,一直在主战主和两派之间不偏不倚的名臣,对骑在马上的徐世柳一拱手:
    “请将军救万千子民与水火!”
    “大人放心!”徐世柳在马上对包龙图回了一礼,然后纵马入城!
    早在几个月前,主战派越来越倾向于用武力解决秦会之内阁的时候,徐世柳就开始与包拯进行暗中联络。
    这位名臣当过很长时间的权知临安府,在禁军主力出临安平叛的当下,临安各处的临时守军几乎都是临安衙役之类二流武装,这些人同时也是包拯的老部下。
    这个黑脸汉子虽然已经因为强烈反对主和派根括而致仕在家,但影响力还在,他一出面,城门自然被顺利打开了。
    建兴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清晨。
    徐世柳帅顺义军全军涌入临安城,发动兵变!
    徐世柳亲帅骑兵直闯禁城,第一个入城的千人步队则在文相公府邸家丁家将的帮助下直扑秦相公府邸。
    第二队入城的步兵在包拯的配合下控制临安府衙,其余各部依次入城,先控制其他城门,再前往所有主和派官员府邸搜捕,然后再控制临安的各处仓库,以及其他要地。

第306章 风暴
    入夜前,秦会之已经得知文府派文季前往顺义军大营的消息。
    几个主战派商议一下,决定明日一早上朝,请皇帝以顺义军私通反贼的名义,捉拿徐世柳及一干顺义军高层军官下狱。
    同时还连夜密信高俅,要求他到时出兵配合,接触顺义军武装。
    随后……,随后他们就散会了,各自回家休息,准备明日在早朝上当着建兴皇帝的面对付主战派。
    他们还是把这当成朝堂上的争执,却没成想江北来的徐世柳直接掀桌子了。
    一队顺义军士兵直闯秦府,有人用刀枪砸门。
    秦府的管家并不知道是顺义军进城了,他十分不悦的对着外面大喊:“此处是秦相公府邸,何人胆敢喧哗?”
    秦相公府邸?
    那就没问题了。
    领队小校带人把秦府大门前的拴马桩拆下来,几个强壮的士兵抬着它几下撞开秦府大门。
    一个士兵一刀砍在秦府管家的脑门上,其他人顺势涌入。
    秦府的家丁家客手持棍棒腰刀,冲进院落试图阻击,然而他们依旧有些搞不清情况,还以为是乱民闹事,没成想,对面直接一排神臂弓射过来,再一个冲锋,把秦府的护卫力量全部打翻在地。
    秦会之此时正在小妾房中休息,听到声音,他不悦的披着外衣出来查看,被顺义军逮了个正着。
    两个士兵拽着他的衣裳,直接把他拖到火把底下。
    “你们是何人?”秦会之大怒。
    “你是秦会之?”
    “吾既是大周中书门下平章……”
    “那就没错了。”一个士兵不等他说完,当胸一枪戳过去,把秦会之扎了个透心凉。
    秦府登时大乱,顺义军士兵毫不客气的穿堂过屋,搜杀秦府男丁,当日杀人上百。
    侍御史罗汝揖也算主和派大佬,按他们自己的布置,这个人将在明日早朝时首先发难。
    他也许是感觉到什么,一直没有入睡,顺义军砸开他家大门的时候,这个老头知道事情不妙,吓得躲在床底。
    士兵搜了半天,最后抓来罗家管事,这才找到罗汝揖,确认是本人没错之后,愤怒的顺义军士兵将其直接斩首。
    参政知事万俟卨可以算是主和派二号人物,顺义军冲到他的府邸上时,这个人已经知道大事不好,他在院落里指挥家丁死死顶住大门,阻止士兵闯入。
    顺义军毫不客气,用神臂弓和弓箭对万家大院抛射,杀伤数十人,然后撞开大门冲杀进去。
    万俟卨中了一箭,被士兵找到时已经进气多出气少了,一个领军小校试了试鼻息,对其他人摇摇头,表示这人没救了。
    “以防万一,补几刀。”另一人提醒道。
    于是有人上前,挥舞腰刀砍在万俟卨的脑袋上。
    资政殿学士,包拯请辞后接替他成为权知临安府的徐秉哲是之前根括的第一责任人,不仅顺义军士兵要杀他,临安府的老百姓对其也是恨之入骨。
    顺义军打破他的府邸,将其抓住后,闻讯而来的临安民户请求将这个家伙交给他们处置,领头的顺义军军官同意了。
    于是徐秉哲被愤怒的临安民户活生生撕成碎片。
    当时还有人哭着大喊:
    “今日便要根括你全家!”
    随后民众们又涌入徐府,将徐家上下所有男丁搜杀一空,如果不是顺义军兵士阻拦,估计女眷也剩不下几个。
    这天,七千顺义军全部进入临安城,按事先准备好的名单搜捕主和派官员。
    以江北流民为主组成的顺义军士兵缺乏对文官的敬畏,也不理会大周朝廷不杀文官的传统,下手十分狠辣,直接把原本文相公密令中的“搜捕”理解成“搜杀”。
    再加上愤怒的临安民户主动参与,于是,除了领军在外的高俅之外,几乎所有主和派官员及其家中男丁都被杀死。
    高俅府邸也未幸免,顺义军士兵像拖一头肥猪一样把高衙内拖到大街上,在凄厉的哀嚎声中,无数民户对这花花太岁拳打脚踢,生生将他打死。
    徐世柳率领骑兵队封锁禁城,与守卫禁城的禁军对峙几个时辰。
    天亮后,太子殿下带着文仲等人进宫陛见,又过了三个多时辰,也不知道建兴皇帝跟太子父子两人说了些什么,当太子再次出现在顺义军士兵眼前时,文仲大声宣布:建兴皇帝已经同意退位为太上皇,太子登基为帝!
    在徐世柳的带领下,士兵们欢呼起来。
    他们似乎觉得,换上一个好皇帝,今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