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昏君系统-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骑兵陛下,又有一支骑兵返回……”
八日,许风在平阳城内,接二连三收到秦军斥候送回的捷报。
“竟然带回这么多俘虏!哈哈,好啊!”
当许风望着一队队秦军骑兵,带回来如此多的赵军俘虏,也是极为高兴。
这些赵军俘虏中,许风会挑选少部分精锐士卒留下,掺入到秦军中,增强秦军的实力,弥补秦军的损失兵力。
剩余的大部分,都会被朝廷发配的周边的矿场。
这些俘虏可都是免费劳动力,只需要管他们吃饱就行,将为大秦做出更多的贡献。
“来人,将这些俘虏分开关押,不许虐待他们。
有受伤的俘虏,也给他们救治。”
“诺。”
“报,启禀陛下,好消息啊!
赵将军俘虏了伪王赵歇,正押着赵歇回来呢,估计一个时辰后就能回来。”
很快,许风在平阳城内,收到了这个天大的喜讯。
“赵云俘虏了赵歇!”
许风刚听后,也是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么巧,随即便是狂喜。
“人呢,让赵云尽快将赵歇带回来。”
一个来时辰后,赵云押着赵歇,返回平阳城内。
“微臣参见陛下。”
赵云行礼。
“爱卿请起,此次辛苦了。”许风笑着扶起赵云。
“来人,将赵歇带上来。”
赵云对着后面一招手,两名秦军士卒就押着赵歇过来。
这个时候的赵歇,披头散发,头盔早就不知道丢哪里去了,脸色憔悴,眼神呆滞。
这一次战败,对他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此次战败,不仅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还给秦人做了嫁衣。
更重要的是,此战战败后,赵歇自己做了俘虏,基本上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其实,赵歇明白,就算他不被赵云俘虏,一样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跪下!”
两名秦军士卒,将赵歇按倒在许风跟前,让其跪下。
“罪人赵歇,拜见大秦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
赵歇倒是也挺聪明,这个时候乖乖给许风磕头大喊。
毕竟,赵歇知道,他能不能活下去,全凭许风一句话。
这个时候,赵歇为了活下去,也是拼了。
第160章 韩信和刘邦的扩张之路
… 160韩信和刘邦的扩张之路
【求收藏订阅!】
“你就是赵歇啊!”
许风此时打量着赵歇,眼神露出不屑。
“罪人赵歇,愿意归顺大秦。”
赵歇此时毫无骨气,直接向许风表达了归顺之意。
“切,朕为什么要接受你的归顺。
来人呢,将赵歇拖下去,斩了。”
许风冷下脸来,根本没打算接受赵歇的归顺,说道。
“诺。”
旁边的秦军士卒,听到许风的话后,直接过去架起赵歇,就往外拖。
“陛下,饶命啊!”
赵歇这下子慌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许风竟然二话不说,就要斩了他。
他可是听说了,之前魏豹也落到了许风的手中,许风不但没杀他,反而待遇有加。
所以赵歇还以为,许风也会对待魏豹那样对待他。
可现在,许风竟然刚见到他,就直接要杀了他,这让赵歇惊恐之下,又难以接受。
“陛下,为何要杀了赵歇?”
旁边的赵云,也有些不解。
“赵歇此人,刻薄寡恩,之前俘虏的很多赵将之中,很多人都对他不满。
赵歇和魏豹完全不同,杀了赵歇,并不太会引起那些赵将的不满,甚至还能赢得众多赵军将士的心。
再者说了,留着赵歇此人,终究是个隐患,还是杀了的好。”
许风对赵云解释道。
“恩,还是陛下考虑周到。”
赵云听后点点头。
很快,赵歇就被秦军士卒拖下去斩首,成为被许风覆灭的第二个诸侯国,杀死的第一个诸侯王。
接下来的几日内,许风一直待在平阳城内没有离开。
这一战虽然打完了,可是后面很多尾事还没有处理干净。
“陛下,经过统计,此战我军总共杀死赵军四万三千余人,俘虏七万八千余人。
其中,包括一万三千多伤员,钱粮无数,战马超三万匹。”
姜壊在清点完这一战的战果后,向许风汇报道。
“恩,很不错。”
许风听后,对这个战果十分的满意。
“丞相派来的官吏,什么时候能到?”
这个时候,河东已经被许风打下来了,他接下来该如何将河东有效的管理起来,重新纳入大秦朝廷体制内。
内政管理,这可就不是许风的强项了,他只需寄希望于诸葛亮派人的官吏身上。
“回陛下,丞相派来的官吏,已经渡过黄河,再有两三天,便可抵达平阳城。”
姜壊回道。
“恩,那就好。”许风点点头。
一日后,黄忠也领军抵达平阳城,顺便还带回近两万赵军俘虏。
原来,黄忠在领军从太原南下时,正巧碰上往北逃亡的几支赵军人马,毫不犹豫的对其展开了进攻。
然后,几支赵军溃兵便被黄忠冲散,俘虏大半。
“黄忠,赵云听令。”
“微臣在!”
“朕给你们两人三万人马,即刻北上,将赵歇麾下的雁门郡和代郡夺回来。”
许风下达命令。
“诺。”
很快,两人便率领三万秦军北上,直奔赵歇的老窝代郡和雁门两郡而去。
许风相信,随着赵歇被杀,赵军主力精锐在平阳一战尽没,攻取赵歇手下这两郡地盘,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同时,许风也派出两只秦军,分别前往东面的上党郡郡城长子和北面太原郡郡城晋阳,重新将这两座大城接管到手。
等到诸葛亮派来的几十名大秦文吏,抵达平阳之后,许风立即将这批文官分别派往晋阳和长子等城,重新对着几郡的百姓进行管理。
时间一晃过去了半个多月,北上雁门和代郡的黄忠和赵云,也派人送回好消息。
两人已经分别攻占了雁门郡郡城善无城和代郡郡城代县,重新将两军纳入大秦。
两人北上此去,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战事。
赵歇在平阳兵败的消息,早就随着逃回去的那些赵军溃兵,传遍了这两郡。
这两郡的剩余赵军人马,早就惶惶不可终日,当地的世家大族,也早就开始谋划新出路。
有人甚至偷偷投靠了北面的燕国,希望燕国出兵接管两郡。
只可惜,燕人行动慢了,等到赵云和黄忠领军抵达两郡时,燕人还没有出兵呢。
当黄忠和赵云两郡兵临两郡城下时,城内的残余赵军将领,根本就没有抵抗,直接开城投降。
一周后,许风便派去文官,前往两郡。
这期间,许风在平阳城,却收到两个震撼的消息。
“陛下,刚刚收到暗探的消息,一个月前,韩信领军十万,进攻东面的常山国了。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韩信就攻克了常山国东面郡的八座城池,连巨鹿城都被韩信攻陷了。
然后,韩信领军直奔邯郸城杀去,常山王张耳调集二十万大军迎战。”
八月中旬,许风在平阳城,见到急匆匆赶来的郭嘉,向其汇报了这样一个消息。
“果然,韩信还是对常山国下手了。”
许风听到郭嘉送来的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感到太惊讶,但神情却极为凝重。
根据之前,郭嘉给许风的分析,早就分析出韩信下一步,多半会是对张耳的常山国动手。
要知道,此时张耳的常山国,主要涵盖巨鹿郡,邯郸郡和恒山郡这三大郡范围,处在当年燕,齐、赵三国的交界上。
这三郡都是人口稠密的大郡,算是比较富裕的。
特别是邯郸郡,邯郸作为当年赵国的都城,非常繁华,现在也不例外,是此时华夏北方少有的几座大城之一,人口几十万。
本来,项羽是将张耳的都城,分到襄国城的。
但张耳实际上,却一直住在邯郸的宫殿里,将邯郸作为他实际的都城,从没去过襄国。
经过这一年多的扩张人马,张耳借助邯郸这一带的人口优势,将当初区区几万人马,像赵歇一样扩张到了二十多万人马。
只可惜,面对来势汹汹的韩信,他手下那些将领根本就不是对手。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便丢掉了一个巨鹿郡,大半个封地地盘没有了。
而韩信的胃口也不小,显然并没有在夺取了大半个巨鹿郡后而收手,直接率领齐军主力杀奔邯郸。
很明显,韩信是看中了邯郸之地。
“奉孝,你觉得张耳能挡住韩信吗?”
许风对郭嘉,问道。
“陛下,微臣特意研究过,之前韩信与项羽的楚军,在济北郡的那一战。
微臣发现,韩信此人,的确是个军事奇才,领军作战极有头脑,治军和陛下一样严格。
他在巨鹿郡内,将张耳手下的将领耍的团团转,一月内连下八城。
虽然这次韩信领军杀往邯郸,张耳占据地利,且兵马远超韩信的齐军,但微臣依然不看好张耳。
微臣预计,此次张耳和韩信之间的这一战,胜负差不多在三七开。”
“三七开吗?连奉孝也看好韩信吗?”
许风低声喃喃道。
“如果让韩信夺取了邯郸,便将直接与我们东面的上党郡接壤,韩信的威胁,可比张耳大多了。”
有张耳在东面,许风还觉得安心些,要是换成韩信,那许风估计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奉孝,让咱们的人,时刻关注邯郸那边的战事。
朕每天都要知道那边战事的最新进展。”
“诺。”郭嘉应道。
“还有什么事?”
“陛下,除了韩信进攻常山国这件事外,最近还有一件大事发生。
根据微臣在蜀中安插的内探,传来消息,刘邦在接连北攻汉中失利,夺不回汉中后,他便将目光盯向了南面和东面。
在今年刚开春后,刘邦就出兵南下,进攻蜀中南面的夜郎国和滇地。
而在两个月前,刘邦更是亲自挂帅,张良辅佐,东进进攻临江国,与临江王共敖展开了战事。”
“奥,还有这回事?”
许风听完郭嘉的这番话后,也是惊讶。
不过,许风稍微思索之后,也就觉得刘邦这两个举动,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张良肯定知道,以后想要刘邦争霸天下,最需要的就是土地和人口了。
汉中丢了,刘邦想在从秦军手里夺回来,两次战败,已经证明是不太可能了。
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口和土地,刘邦只能将眼睛放在其他地方。
其中,蜀中往西此时基本上原始丛林面貌,根本没有人类居住,往西扩张是不行的。
刘邦只能往东和南,蜀地南面此时有个夜郎国,也就是后世的云贵高原一带,有不少原始部落居住。
滇地这边同样如此,也有不少部落存在。
这两地的部落,虽然相比起华夏中原一带的文明来说,还属于原始落后阶段。
但好歹这两地广袤,存在很多部落,人口不少,真要是被刘邦打下来,能为他提供不少税收和能战战士。
不过,许风也不担心,此时的滇地和夜郎国,可不是好征服的。
要不然,当初秦始皇也不会放过这两块蛮夷之地了。
这个时候的滇地和夜郎国,由于地形和气温的缘故,让这里还保持着原始丛林的模样。
不仅地势崎岖,常年炎热,还充满了毒蛇虫蚁,毒瘴横行。
外人到了那里,一不小心就会得疟疾等疾病,这种疾病在这个年代,基本上就是死亡的代名词。
即便是后世刘备,征服滇地的时候,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他的老祖宗刘邦此时想做到,估计也不容易。
要不是真把刘邦逼的没办法,估计他也不会将目光放在这两块蛮夷之地。
相比起南面的夜郎国和滇地,巴地东面的临江国,当初乃是楚国的腹地,倒是不错的鱼米之乡。
刘邦盯上临江国,之前也在郭嘉的预料之中。
“蜀中南面的夜郎国和滇地,可不是好打的。
刘邦说不好,会在这两地吃大亏。
反倒是东面的临江国,一旦被刘邦打下来,势必让刘邦实力大增。
项羽封的那个临江王共敖,估计不会是刘邦和张良的对手。”
许风沉声说道。
“陛下所言不错,那个共敖绝对不会是刘邦和张良的对手。
不过,陛下也别忘了。
这个临江王共敖,当初可是楚国的上柱国,要不然当初项羽岂会将其分封到这里。
可以说,在项羽分封的十五路诸侯中,这个临江王共敖是项羽最忠实的小弟。
现在,刘邦既然进攻共敖,如果共敖顶不住,肯定会向项羽求援的。
项羽到时候必然不会坐视不管。”
郭嘉分析说道。
许风听完郭嘉这番话后,眼睛顿时一亮:“奉孝的意思是,接下来刘邦和项羽会因为这件事,而彻底撕破脸,从而兵戎相见?”
“是的,陛下。”
“哈哈,好。如果能让项羽和刘邦打起来,那对咱们就太有利了。”
许风笑起来,说道。
也难怪许风会这么高兴,实在是自从他来到这个时代,改变了原有的历史走向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恶化,甚至还比较和睦。
这一直都让许风非常郁闷,许风巴不得刘邦和项羽撕破脸。
这个时代,被许风视为最大敌人的,就是刘邦、项羽和韩信,此时三人都雄踞一方,成为一方实权霸主。
要是他们三个之间合纵连横,毫无矛盾,全都对付大秦,那对许风来说,将是噩耗。
所以,许风心里巴不得,他们三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大打出手,不给他们联合对付自己的机会。
“奉孝,那么现在南面刘邦和共敖之间的战事,如何了?”
许风继续问道。
“回陛下,暂时微臣还没有收到更确切的消息。
消息从南面送过来,至少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郭嘉摇摇头,为许风解释道。
“奉孝,刘邦那样也一样,要时刻关注,他们之间的战事一旦有了新的进展,立即来报。
不仅是刘邦这边,东面彭城里的项羽的楚军,也要时刻注意着。
项羽沉寂了这半年多,这次也该有动静了。”
许风对郭嘉吩咐道。
“诺,陛下放心,微臣已经给各地的暗探下去了命令,一旦有新消息,必然第一时间来向陛下汇报。”
韩信和刘邦的扩张,也给许风带来沉重的压力。
许风知道,这两个家伙都不是好对付的主儿,一旦让他们实力暴涨起来,再想对付就难了。
“不行,朕都想想办法,破坏韩信和刘邦的扩张,至少得减缓他们扩张的速度,为大秦这边争取多一点的休养生息时间。”
许风在心里这样想着。
第161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161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求收藏订阅!】
许风将心里的想法告诉了郭嘉,想听取郭嘉的意见。
“陛下,你所考虑的很正确。
不管是在蜀地发展的刘邦,还是在齐地异军崛起的韩信,从目前来看,这两人未来都有发展做大的潜力。
陛下能够未雨绸缪,打压这两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郭嘉在听完许风的话后,也是十分赞同。
“奉孝可有什么计策?”
许风期待的望向郭嘉,问道。
郭嘉思索片刻后,说道:“办法也不是没有。”
“奉孝快说。”
许风有些急不可耐了。
“其实办法很简单,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