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最强大昏君系统 >

第43章

最强大昏君系统-第43章

小说: 最强大昏君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听完奉孝的解惑,朕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啊。
    既然这样,派人去北地说服那些部落首领的事情,朕就交给奉孝去做了。”
    “诺。”
    “至于黄忠那边,朕会派人告诉他,无论如何,也要给朕在上郡坚守到开春。
    等赵云伤势好些后,朕会看情况,让赵云过去支援他的。”
    郭嘉听完后点点头,认可许风的做法。
    “陛下,你看已经午时了,您是不是该用餐了?”
    等解决完遗郦的问题,郭嘉突然对许风如此说道。
    听到郭嘉的话后,许风盯着他:“奉孝,你不会又想来朕这蹭饭吧?”
    这几日,郭嘉经常来咸阳宫内‘蹭饭’,实际上是为了百花酿而来。
    许风赏赐给郭嘉的那些百花酿,几天前就已经让郭嘉喝完了。
    自从喝过百花酿之后,郭嘉再也不喝其他酒了。
    可整个咸阳城内,现在就只有许风的咸阳宫内,还有存藏的百花酿,有钱都买不到。
    郭嘉只能打许风宫里百花酿的主意,这点许风也十分清楚。
    现在郭嘉被许风这么一说,有些不好意思,呵呵一笑:“呵呵,陛下说哪的话。
    微臣这不是觉得,这几日陛下接连收到喜讯和捷报,得好好庆贺一番嘛!”
    不过,今天许风的心情却是不错,打算满足一下郭嘉,和他小酌几杯。
    “来人,去取一壶百花酿过来,今天我再和奉孝喝几杯。”
    “哈哈,多谢陛下。”郭嘉来了精神。

第86章 任嚣和赵佗的小心思
    86任嚣和赵佗的小心思
    【新书求收藏推荐!】
    许风在得知项羽竟然没有再次进攻函谷关,而是在雒阳分封诸王后,撤回了他的老家彭城,自立西楚霸王。
    这让无疑是让许风惊喜不已,原本许风还以为项羽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会再次进攻关中的。
    所以,许风才将李由以及五万秦军主力,留在函谷关,扼守这座关中的东大门。
    面对项羽在雒阳分封的诸王,许风在咸阳收到消息后,即便是再高兴,他也下达诏书,不承认项羽分封的这些伪王。
    即便是此时大秦今时不同往日往日,丢失了山东六国土地,重新龟缩回了关中。
    但这天下依然是大秦的,这是大义层面上的。
    “项羽从雒阳撤回彭城,短时间内函谷关不会再有战事。
    如此一来,朕便可以从函谷关抽调部分人马,赶往上郡,支援黄忠了。”
    在与郭嘉喝酒时,许风猛地想起这点,开口说道。
    “嗯,这倒也可以,不过函谷关现在是咱们关中的东大门,万万不可有失,要提防项羽也偷袭咱们。
    所以,陛下即便是真要从函谷关撤军,也不能撤多了,还是函谷关的重要为主。”
    郭嘉抿了一小口百花酿,恋恋不舍的放下了杯子。
    “这点朕知道,等过几天,朕就让李由从函谷关调一万士卒回来,然后交由李由率领,北上支援黄忠去。”
    “哎,朕手里能用的兵马,还是太少了,派去岭南连续任嚣和赵佗的人,也迟迟不回来了,朕心里感觉越来越不妙啊!”
    此时许风手里秦军捉襟见肘,不够用,却在岭南那边有五十万秦军士卒,丝毫派不上用场,让许风心里很烦躁。
    就在许风念叨这件事没多久,终于从南面有消息传回来了。
    之前许风派去岭南,给任嚣和赵佗两人下令的秦军使团们,也终于返回了咸阳。
    “快,让他们进来,岭南那边到底什么情况?”
    许风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岭南现在情况到底如何。
    很快,一名秦军百将,就被带进来,此人正是许风派往岭南传旨的将领。
    “卑职寇海参见陛下。”
    “寇海,此去岭南,一路幸苦了。”
    “为陛下分忧,不敢言苦。”
    “此去岭南,你可见到任嚣和赵佗两人了?”
    “回陛下,卑职见到了南海郡尉任嚣大人和副将赵佗将军,并向他们宣读了陛下的旨意。”
    寇海如实答道。
    “那任嚣和赵佗怎么说?”
    “任郡尉接下了陛下的旨意,不过却以大军调动,筹集粮草需要时间为由,迟迟不肯让赵将军发兵北上。
    卑职数次催促,都无济于事。
    最后,甚至任嚣直接称病,卑职连见都见不到了。”
    听到寇海如此讲述,许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很明显,那多半是任嚣故意装病,就是不想发兵北上,而找的借口罢了。
    “后来呢?”
    “卑职在番禺城就这样耽搁下来,后来,事情一直到了这个上月末,才有了转机。
    上月末,任嚣的‘病’突然就好了,并和赵佗两人一起再次接见了卑职。
    任嚣告诉卑职,他们已经调集起了二十万人马,筹集够了粮草,赵佗随时可以领兵北上。”
    “哼,上月末,那不正是朕御驾亲征,在函谷关击败项羽四十万大军之后吗?
    看样子是任嚣和赵佗两人收到了消息,得知项羽在函谷关兵败,朕的大秦并没有覆灭,担心朕找他们算账,才改变了主意。
    这两个家伙,倒是挺会见风使舵的。”
    许风不由得冷笑,很容易就猜到任嚣和赵佗突然改变态度的主要缘故。
    许风确实也猜的不错。
    去年,当项羽击败王离的长城军主力,又覆灭了章邯的三十万刑徒军时,在岭南的任嚣就收到消息了。
    但那时候的任嚣心里,对于大秦这些来残暴统治,一样不满,认为大秦亡定了,便没打算领军北上救援。
    任嚣和赵佗都想好了,就算大秦亡了,项羽也很难顾及到他们这边,不耽误他们在岭南这边做个土皇帝。
    实在大不了,到时候派人向项羽臣服。
    随后,寇海带着许风的罪己诏和勤王令,抵达南海郡番禺城。
    任嚣和赵佗得知许风已经诛杀了赵高,也是十分惊讶,但却依然没打算发兵北上。
    他们认为,这个时候胡亥幡然悔悟,诛杀赵高,已经为时晚矣,秦军挡不住来势汹汹的项羽大军。
    所以,任嚣便假装生病,拖延时间,等待项羽攻破咸阳。
    结果,到了十一月末,他们收到一个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消息。
    项羽竟然在函谷关,被许风亲率的秦军击败,大秦并没有亡。
    那时候,任嚣和赵佗才意识到,他们之前的判断出错了。
    既然大秦没有亡,他们就不能再拖下去了,只能做出抉择,最终任嚣和赵佗找到寇海,答应率军北上。
    但其实,即便到了那个时候,任嚣和赵佗两人,依然不过是做做样子,应付许风的圣旨,依然没打算真的领军返回咸阳。
    这个时候的任嚣和赵佗,已经有了自立之心,怎么可能轻易臣服。
    除非,这个时候大秦能够重新横扫六合,统一天下,估计才能逼迫任嚣和赵佗再次臣服。
    “赵佗的人马,什么时候能返回关中?”
    此时的许风还不知晓这个,以为赵佗真的会领军回来,这让他心里有些高兴。
    只要赵佗真的能领回二十万秦军,那对于许风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只可惜,后面寇海的回答,还是让许风失望了。
    “回陛下,短时间内,赵佗将军的大军,恐怕难以返回关中。”
    说到这里,那个寇海有些支支吾吾,生怕惹怒了许风。
    以前胡亥胡作非为,可怕暴虐的形象,还烙印在这些大秦将领心中,让他们对胡亥是十分惧怕。
    “为何?”
    顿时,许风脸色阴沉下来。
    “陛下,因为从南海北上返回咸阳的道路,现在都在项羽和伪王临江王共敖的地盘上。
    赵佗将军领军,要想返回咸阳,就只能从南往北打回来,这恐怕不是易事。
    所以,卑职才说短时间内赵将军,是不可能领军返回咸阳的。”
    随着项羽分封十五路诸侯,咸阳这边和任嚣那边确实被隔断了,中间夹着很大一块地盘。
    此时的任嚣乃是大秦首任南海郡郡尉,同时节制南海,象郡和桂林三郡,以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一带)为郡治。
    一个在北面,一个在最南面,中间夹着汉中,巴蜀,以及过去整个楚国之地,的确不容易回来。
    这也就是任嚣和赵佗新想到的,应付许风旨意的办法。
    我们也想领军回去啊,可是中间道路被敌人堵住了,我们也没办法,只能慢慢打回去了。
    面对这样的理由,许风都无法责备任嚣和赵佗什么。
    但熟知历史,再加上之前任嚣装病拖延,让许风已经意识到,这两人已经不忠于大秦了,只不过是没有公开造反罢了。
    许风知道,指望赵佗带回二十万秦军的奢望,算是彻底落空了。
    不过,许风依然让寇海返回岭南,给任嚣和赵佗两人下令。
    “寇海,你告诉任嚣和赵佗,让他们立即从南面对各路叛军展开剿灭。”
    “诺。”
    许风对于任嚣和赵佗两人,是否执行他这道命令,已经不抱多大希望。
    但现在,许风也顾不到两人,现在最大的敌人是项羽等各路叛军。
    而且,任嚣和赵佗两人也没有造反,在名义上依然是大秦的部将,就先让他们两人在岭南逍遥快活去吧。
    “等朕灭了项羽他们,再回去收拾你们两个家伙。”
    许风心里还是有些生气,如此想道。

第87章 马超、贾诩北上
    87马超,贾诩北上
    【新书求收藏推荐!】
    上郡,肤施城南下的必经之路上,此时一支五万人的义渠戎骑兵,正在奔驰而过。
    道路不远处,一则山岭上,此时马超和贾诩两人,就骑马站在上面,目视着这五万义渠戎骑兵滚滚南下。
    马超和贾诩在高奴城休整一日后,便即可北上九原。
    黄忠派遣三百骑兵随行保护他们,让他们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翻过群山,北上数百里后,竟然遇上了这么一支南下的庞大军队。
    幸亏他们发现的及时,躲进山岭,才没有和这支义渠戎大军迎面撞上。
    “这些是义渠戎的人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黄忠得到消息,不是说他们正在进攻肤施城嘛?”
    马超望着远处行军的义渠戎大军,一脸的不解。
    原本,黄忠和马超在高奴,击败遗余的两万义渠戎骑兵后,从高奴城内官员那里得到消息。
    得知另外一支义渠戎大军,由新任义渠王亲率,正朝着北面肤施城而去。
    但可惜,黄忠手里只有五千骑兵,一战击败遗余的这两万义渠戎大军,已经是非常侥幸的了。
    所以,黄忠心里知道,北面的肤施城,多半是保不住了。
    但黄忠认为,一旦北面的遗郦攻下肤施城,得知他自己亲弟弟战死在高奴后,一定会南下报复的。
    于是,黄忠决定在高奴做好准备,等待这位义渠王领军前来报复。
    这也马超和贾诩马不停蹄,赶往九原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超急着赶往九原,就任九原十万长城军主将,然后率领部分人马南下,驰援黄忠,不然黄忠在高奴多半最后还会守不住。
    “看那王旗,这是那位祸乱北地的新义渠王的人马。”
    一旁的贾诩骑在马上,伸手指了指远处行军的大军中,竖着的一面帅旗,正是这位新义渠王遗郦的帅旗。
    “还真是这位新义渠王的人马,他此时不应该正领军进攻肤施城嘛?
    难道他这么快就打下肤施城,这是南下奔黄忠报仇去的?”
    马超心里生出不好的预感,对贾诩说道。
    “谁知道呢,如果此时肤施城真的已经失陷,那么上郡的局面可就比我们预计的更危急了。
    我们此去北上九原,完成任职,将军你再筹备粮草,领军南下,最短也得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本来我们以为,这位新义渠王王,至少得在肤施城那边耽误半个月的功夫,但现在显然我们想错了。
    等我们抵达九原后,这支大军多半就已经杀到高奴城下了。
    以黄忠手里那点兵马,要是没有陛下支援的话,想在高奴城坚守到一个月后,将军你领军赶去支援。
    诩推测,几率不超过四成。
    黄忠危矣,高奴危矣,上郡危矣啊!”
    贾诩叹息一声,说道。
    此时的上郡,城池本就不多,多为荒原和丛林,整个郡人口不过百万。
    其中,肤施城和高奴城,此时是大秦整个上郡中最大,也是最富裕的两座大城,人口三十余万。
    一旦肤施城和高奴城要是被遗郦攻下,就等于上郡最精华的两城丢失了。
    以这位新义渠王的脾性,多半两城的百姓都将惨遭屠戮和奴役,两城将彻底落败。
    这是许风绝对不能接受的,相比起土地来说,此时的许风更看重人口。
    在黄忠领军赶往上郡时,许风就告诉黄忠,在上郡如果战斗不利,可弃地保人。
    现在大秦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但却急缺人口啊!
    但可惜,许风明显想的简单了,有时候不是弃地,就能保住人的。
    就像此时高奴这边,隆冬腊月,天寒地冻,外面夜间泼水成冰,这种情况下,让高奴的百姓迁走,基本上不可能。
    这些百姓也不傻,他们真要是在这种隆冬时节迁移,多半会在半路上被活活冻死。
    大人撑得住,小孩子也撑不住啊!
    所以,当黄忠抵达高奴城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只要守住高奴城,才能保住高奴城内十三余万百姓。
    肤施城那边,黄忠是无可奈何了,但是高奴城,黄忠是守定了。
    城在人在,城失人亡,这是黄忠进入高奴城那一刻,所下的决心。
    本来黄忠猜测,自己在高奴城这边,至少能有半个月,甚至是二十天的准备时间,到时候才会迎来北面攻陷肤施城南下的遗郦的大军。
    这点贾诩也是认可的。
    但可惜,他们都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次遇到的对手,可不是寻常人,而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高手’。
    遗郦在肤施城外,收到自己亲弟弟战死高奴的消息后,直接遏制不住怒火,索性放弃攻打肤施城,直接南下杀奔高奴城去了。
    这点,就是打死黄忠和贾诩,他们也猜不到啊。
    “先生,你可有什么办法帮帮汉升?”
    马超和黄忠的关系比较亲密,他自然不希望看到黄忠战死高奴,对贾诩请求道。
    贾诩不由得露出苦笑,看向马超,客气的说道:“将军呢,我也不是仙人,可以撒豆成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现在一切只能听天由命,看黄将军在高奴的表现了。
    而将军如果真想帮黄将军,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火速赶往九原长城,接收那里的军队。
    然后尽快率军南下,驰援黄将军,或许那时候一切还来得及。”
    贾诩对于马超还是比较敬重的,知道马超的勇武,毕竟两人都是出身西凉,还是很有缘分的。
    “既然如此,孟起这就日夜不停的奔赴九原,恕孟起不能继续跟随保护先生了。”
    马超此时下了决心,准备以最短时间赶赴九原,时间现在就是生命。
    “将军安心离去即可,这支义渠戎军已经南下,在北面我们没有敌人了,我不会有危险的。”
    贾诩也明白马超的心思,笑着应道。
    “好。”
    随即,马超从护卫那些带够干粮,然后让护卫腾出三匹快马,他一人四马单独上路,日夜兼程,直奔九原长城。
    而贾诩作为一个文弱书生,弱不禁风的,可经不起这种折腾,便由那三百骑兵保护着,慢悠悠的赶往九原长城。
    而且,他们两人所去目的地,本来就是不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