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昏君系统-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邯望着韩信,对于这个此前名不见传的项羽麾下郎中,此时没有半分轻视之意。
昨夜,韩信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出色的军事理论知识,深深的打动了章邯。
让章邯意识到,此时的韩信就是一条搁浅的巨龙,一旦给他机会,必将潜龙升渊。
要不然,章邯好歹也是曾经做过大秦少府,九卿之一,怎么可能与一介布衣草莽混在一起。
“很简单,取地,招兵,积粮,待变。”
韩信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字字珠玑。
“这点我昨夜也听你说过了,不过详细的你没解释,今天你得好好给我解释解释。”
章邯来了兴趣,继续问道。
“所谓的取地,意思很简单,就是咱们得先找一块地盘,没有一处自己的地盘,我们就是无根之萍,无源之水。
招兵,有了地盘,我们便可以招募士卒,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力才是夺取天下的基础。
积粮,粮食在乱世中,价值更胜黄金。
待变,便是等待天下再次大变之日,便是我们展露锋芒,逐鹿天下之时。”
韩信站起身来,挥斥方遒,豪迈的说道。
“取地,招兵,积粮,待变。好,说得好啊!”
章邯仔细品味韩信的这八字战略方针,也是觉得非常不错,非常有远见。
其实,要是此时许风再这里,一定会很惊讶。
因为,此时韩信所说的这八字争霸战略方针,完全就是后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修改版啊!
“信,你的这八字方针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第一条取地。
只有取地成功,我们才能立稳脚跟,进行后面几条方针。”
“没错。”
韩信点点头,看着章邯,问道:“少荣(章邯的字)兄,你觉得咱们该取何地为好呢?”
“哈哈,信,你这是在考我吗?
好,那我也得露一手了,我就来说说我的想法,你看可对。”
说着,章邯抬手,拿起桌面上的茶壶,瓷碗,分布在桌面上摆到七个位置上。
“信,你看,我摆到这七个茶壶、大碗,所代表的,就是以前七国的大体方位。”
章邯指着桌上的壶碗,对韩信说道。
“嗯。”
韩信点点头,他自然看出来了,等待着章邯继续说。
这个时候的章邯,兴致高涨,指着桌上的七处碗壶方位,说道:“秦统一天下之前,天下七分。
韩魏之地,地处中原,虽然土地肥沃,百姓众多,但可惜乃是四战之地,不可为霸业之基。
而最北面的燕地,乃是苦寒贫瘠之地,亦不可取。
南面的楚地,必然为项羽所占,前期我们绝不可与项羽为敌,否则便是自取灭亡,也不可取。
至于西面的秦国此时关中富饶之地,还在大秦手中。
陛下这次幡然悔悟,诛杀赵高,又在函谷关击败项羽四十万精锐。
虽然连我都不敢置信,但这千真万确,如此一来,陛下便能保住关中,咱们也取不得。
不过,关中以南的汉中、巴蜀之地,倒是一处绝佳根基之地,拥有天险,易守难攻。
如果我们能打下巴蜀,便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实力,其他诸侯想要攻打都困难。
等天下再次大变,我们便可杀出来,逐鹿天下。
所以,第一处合适之地,我选巴蜀。
其次,赵地和齐地,也可以作为我们的选择。
如果我们占领这两地,都不会与项羽,或是大秦发生直接冲突,需要对付的,只是赵,齐两地的诸侯而已。
根据我以上所言,这天下留给我们的根基之地,无非就是巴蜀,赵地,齐地,这三处,不知你打算怎么选。”
“哈哈,少荣兄不愧为信知己,真是句句和我所想不谋而合。”
韩信大笑起来,搂住章邯的肩膀,说道。
“那么,你这三地,最终选择那里?”章邯此时迫不及待,想听到韩信的回答。
韩信也看出章邯的迫切,也不再绕弯子,手臂一扫,将桌子上六处碗壶全部扫落桌下,只留下东面一只碗。
顿时,章邯瞪大眼睛,转头看向韩信,高声喊道:“你选择了齐地,为何?”
“首先,巴蜀之地的确不错,一开始我也是打算选巴蜀的。
不过,根据我在项羽那边了解到的,此时汉中、巴蜀一带,已经被刘邦所占。
刘邦此人,绝不可小觑,他麾下人才不少,估计他的实力,仅弱给项羽,强于其他诸侯。
亚父范增一直提醒项羽,要提防刘邦。
亚父此人,虽然年纪大了,有些迂腐,但不得不说,眼光毒辣。
他既然让项羽敌视刘邦,便说明刘邦的确是一个强敌。
我们如果想去巴蜀,就要面对这样一个强敌,以我们此时的实力,太过困难。”
“嗯,有理。”
章邯对刘邦了解的不多,此时听韩信这么说,也微微点头。
“那你为什么弃赵地,而选齐地呢?”章邯继续问道。
“赵地辽阔,民风彪悍,善出骑兵,的确是绝佳的兵源之地。
但可惜当年秦国白起坑杀赵国士卒四十余万,让青壮年出现了断层。
而随后,嬴政强征百姓,修建长城,赵地因为靠近北面,是被强征最严重的地方。
据说,此时赵地那边千里无人烟,一个村子基本见不到青壮男子,这样的地方,要来何用。”
“而齐地当初是主动投降秦国的,基本上没有遭受战乱,百姓数量远超此时的赵地。
而且,齐地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
如果能取得齐地,不管是招兵,还是积粮,都不是大问题。
甚至,齐地乃是儒家学子最大的聚集地,我们要是在齐地,能取得儒家的支持,便不用再为人才烦忧。
同时,现在的齐王田市昏庸无能,手下兵马都在大将田都麾下掌握,早晚会君臣反目的。
我们到了齐地之后,正好可以利用他们君臣之间的隔阂,有利于我们在齐地站稳脚跟。”
韩信将一切分析的井井有条,他早就在谋划着这一天。
韩信本就不是甘于平凡,屈居人下之辈,他在项羽军中的时候,就注意观察,收集各路诸侯将领的信息。
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哈哈,经你这么一说,齐地到真是我们最佳的选择了。
另外,你就这么肯定,天下时局一定会再次大变?”
章邯不知道韩信哪来的这么大自信,不解的问道。
“哈哈,本来我并不是这么想的。
我原本以为,风头正劲的项羽,将会率领大军轻松攻入咸阳,覆灭大秦,然后天下是分是合,就看这位楚国上将军的意愿了。
不过,以我对项羽的了解,即便是他真的覆灭了大秦,他也得不到天下,天下终究要大乱一场。
可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你们大秦那位昏君胡亥,竟然在函谷关击败了,如此强势项羽的四十万大军。
如此一来,天下格局必然大变,天下将变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项羽这边的那些诸侯们,一个个也全都是野心之辈,之间龌龊不少,早晚会再起厮杀,不可能和平共处的。
但这对我们来说,却是好消息。
他们只要打起来,我们便可以浑水摸鱼,慢慢壮大起来。”
“少荣兄,我已经下令将士们,在梁县收集粮食,三日后,我们便启程离开这里,绕道赶赴齐地。”
“好。”章邯欣然应道。
虽然两人称兄道弟,但涉及到军务方面,章邯还是很自觉的以韩信为主。
毕竟,这个时候梁县城内的八千士卒,全都是韩信拉出来的,章邯此时只身一人,岂能反客为主。
章邯和韩信的这一番对话,便正式确立了他们接下来的发展方针。
三日后,韩信和章邯率领八千士卒离开梁县,向东行军,他们要赶赴齐地,还需要不少时日。
至于雒阳这边的事情,韩信和章邯都不打算继续参与。
他们两人倒是希望,项羽能和大秦再打起来,那样便能给你们在齐地,留出更多的发展时间。
第80章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80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新书求收藏推荐!】
十二月十六日,雒阳城这边变得极为热闹。
之前在函谷关,被秦军击溃四逃的六国诸侯将领们,此时纷纷应项羽的召令,带人前来雒阳议事。
“魏王到!”
“齐王到!”
“燕王到!”
“武安侯到!”
很快,六国诸侯纷纷抵达雒阳,刘邦也亲自前来。
当然,这里的魏王,齐王,其实都不是曾经六国贵族的后代,而是他们自立的,后面得到张楚政权的认可。
张楚政权也就是陈胜吴广建立的,是获得现在这些各路诸侯将领们认可的。
这一次,刘邦不得不亲自带人前来,不过张良、萧何谁都没一起跟来。
刘邦带着麾下,另外一个很器重的儒生郦食其,还有大将曹参率领三千士卒保护,赶过来的。
此时,刘邦刚刚领军退回汉中,同样一摊子烂事需要处理。
刘邦只能留下张良和萧何,替他处理这些事务。
这个时候的许风,项羽和刘邦,全都一堆糟心事,要不然此时局势也不可能如此平静。
“诸位大人,请给卑职来,我家大王和上将军已经在等你们了。”
到了雒阳的第二天,楚怀王身边的一名近侍,便引着刘邦等人,前往宫殿见楚怀王和项羽。
很快,这些各路诸侯将领们,就汇聚一堂。
“诸位,一路奔波辛苦了,我敬诸位一杯。”
这一次,虽然是项羽对这些诸侯将领下达的召令,但等楚怀王到了雒阳后,项羽却将这次议事的主人身份,让给了楚怀王。
这也是项羽听从了范增的建议,毕竟这个时候项羽的身份,还是楚国上将军。
楚怀王名义上还是他的君王,如果项羽主持会议,把楚怀王这个君王放在那里。
当楚怀王得知,项羽让他主持这次诸侯会议时,也是非常高兴,觉得项羽很不错,对他还很恭敬。
此时项羽名气之大,实力之强,完全可以自立为王。
“楚王客气了,上将军有召,我们自然得来。”
其他诸侯纷纷举杯,虽然他们也是自立为王,但他们在楚怀王面前,地位还是不由得低了一些。
一方面,此时的楚怀王熊心,人家可真正是当年楚国王室后裔,熊心是当年楚国楚怀王熊槐的孙子,根红苗正。
不像他们这些,其实就都是趁乱起义,自立为王的草莽罢了。
楚怀王熊心出来与众诸侯客套一番后,主持完了开场仪式,后面项羽便亲自出来了。
这次会议,真正要与这些诸侯们谈的,还是他。
“诸位,函谷关一战失败,是本将军之责,本将军在这里向诸位认错。”
项羽一上来,就对这些诸侯躬身认错,将函谷关一战的失败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项羽来这么一下子,让各路诸侯都不适应,这还是以前那个强势霸道的项羽吗?
不过,这些诸侯在心里,倒是非常同意项羽的话。
他们也认为这次函谷关战败,失败的责任当然在项羽。
但可惜,他们心里这么认为,嘴上却不敢这么说,一个个依然微笑着摆手:“上将军言重了,是秦军太狡猾,岂能只怪上将军。”
“不过,一次失败,不会让本将军放弃覆灭暴秦决心,诸位想必也是如此吧!”
但随即,项羽话锋一转,声音变得冷酷起来。
“是的,是的。”
其他诸侯们纷纷附和,反正项羽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反对。
但其实,这些诸侯心里,此时纷纷吐槽:“妈的,大秦灭不灭,管老子屁事,老子只想先占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可千万别这个王位还没坐热乎,老巢就被别人占了。”
相比起项羽执意要覆灭大秦,为自己祖上报仇的心思,这些诸侯们对于覆灭大秦就没有那么热衷了。
他们当初起兵造反,也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可不是专门为了灭掉大秦的。
现在,经过函谷关一败后,他们每个人实力都受损不轻,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担忧,生怕自己的地盘被其他人抢走。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在函谷关战败后,都领着溃兵逃回自己地盘的主要缘故。
项羽此时见到所有诸侯,对他的话都点头认可,这让他很高兴。
“这些诸侯对本将军,还是挺敬畏的嘛。
这次本将军让他们重新领兵来进攻函谷关,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之前亚父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白白让本将军刚才认错了。”
项羽此时在心里,这样想着。
“那么,大家既然都和本将军想的一样,所以本将军决定,再攻函谷关,这次一定要灭掉暴秦。
诸位回去之后,就尽快率领各自兵马前来雒阳汇合吧,每人至少出兵三万,粮草自筹。
一个月后,本将军带领你们,再攻函谷关。”
项羽慷慨激昂的说着。
结果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其他各路诸侯听到项羽的这番话后,全都懵掉了。
等他们反应过来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项羽疯了。
开始什么玩笑,他们刚刚经历一场大败,让他们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现在项羽还让他们出兵,再攻函谷关。
甚至要求每人至少出兵三万,还特么粮草自筹,真特么当他们是煞bi啊!
此时,站在刘邦身后的儒生郦食其不由得冷笑,低声在刘邦耳边低语道:“项羽真是疯了。
这种时候了,竟然还让各路诸侯出兵,沛公看着吧,项羽这次肯定碰钉子。
现在,沛公千万不要发言。”
“嗯。”刘邦点点头,深以为然。
“那个,上将军,我们赵地这边本就人少,本王真的没有这么多兵马了呀!”
赵王赵歇第一个站出来,抱怨道。
结果,这就像是大坝开了一个口子,再也止不住了,其他诸侯也纷纷站起来哭诉。
“是啊,上将军,我们魏国也没有这么多兵马啊!”
“我们燕国本就地贫民寡,这次战败后,本王连一万兵马都凑不齐,哪还有三万大军啊!”
“上将军,我们韩国这边,本来就没有多少兵马。
而且,这几日上将军的大军,在我韩地到处征粮,百姓哀怨载道,本王……”
韩王成最后一个站起来说道,结果话说到一半。
就见到项羽朝他望过来,眼神像要杀人一半,吓得他直接把后面的话,吞进肚子里去了。
各路诸侯的这些推辞,让项羽十分不爽,异常恼火。
这些人摆明就是不想参与项羽这个,新的进攻大秦的计划。
“那本将军要是非让你们参与呢?”
项羽本来就不是那种,可以虚与委蛇之人,见到各路诸侯的推脱,他直接变脸,面色冷漠,杀气腾腾的说道。
各路诸侯见到项羽发怒,简直又变回了之前那个霸道蛮横的样子,一个个全都怂了,不敢说话。
这些诸侯们,可都知道项羽的厉害和暴躁,谁敢顶撞项羽,那不是找死吗?
此时项羽想要覆灭他们任何一人,都真的不是很难。
自从项羽巨鹿一战覆灭王离时,项羽的强大与威严,就深深的植入这些诸侯的心中,让众人无比敬畏他。
或许,这些诸侯里面,唯一不敬畏项羽的,也就只有刘邦了。
项羽这番话说出来,摆明是想逼迫各路诸侯出兵,而各路诸侯虽然畏惧项羽,但此时一个个全都沉默不言。
即便是他们再害怕项羽,被项羽这样逼迫,他们也不能轻易服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