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48章

明末汉之魂-第48章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月里黄汉集中使用了刘之纶部的骑兵,他带着一部分人马走后,剩下的四百余骑兵刘之纶就直接领导了,现在相当于他的标营人马。
  新官上任的标营主将吴应龙是刘之纶一手提携,他对恩主刘之纶很恭敬,由于夺下的遵化城里有马有人,刘之纶标兵营的骑兵还扩充了不少人马。
  统计出兵数量之时,黄汉强调这一次是疾驰奔袭,必须是骑兵参战。
  骑术不过关、骑战差强人意的新兵千万不能跟着滥竽充数,万一他们速度上不来还会堵塞狭窄的道路继而影响整个出击队伍的效率罪过就大了。
  诸将知道这不是装样子,而是真的去跟建奴拼命,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家的生死,没有人不慎重,都表态带出去的人马肯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经过大家协商,初步达成各家出兵人数,马世龙亲自带领铁甲家丁和骑兵一共一千二百参战,吴自勉带领一千人马,刘之纶派遣吴应龙带领五百骑追随黄汉。
  八营将领有的出兵几十有的出兵一百余,一共凑齐七百人马,他们能够有如此多的家丁还是托黄汉带领大家夺取遵化的福。
  这些将领在遵化也缴获了不少战马,手里又有许多银子,城里又有几万老百姓,他们挑选有武力值擅长骑马的汉子收做家丁或者骑兵当然水到渠成,因此这些将领的家丁多了不少。
  预订的出击骑兵数量是四千整,也是为了分配缴获时好计算些的缘故,八营将领的家丁和刘之纶的骑兵一共有了一千二百骑,加上马世龙和吴自勉的骑兵,黄汉只剩下六百骑的额度。
  黄汉不在意这些,自己带多少人自己看着办,大不了超员部分自己给赏银,犯不着跟诸多将领斤斤计较。


第一百一十六章:剑指何处

  第二天一大早黄汉就集合四千余明军骑兵出击,没有人知道去哪里,也没有人知道需要花多长时间。
  大家都是以一级战斗准备进行布置,四千人的精神面貌都没有问题。
  可是意外发生了,四千多骑直冲三屯营城方向,一路上杀气腾腾颇为壮观,惊得建奴哨马到处乱窜,几个躲闪不及的建奴被红色骑兵群淹没。
  大军居然接近到三屯营城二十里才由七百多“红旗军”断后进行折返跑,在下午之时大军回到了遵化城,带回来七级真奴斩获。
  马世龙、吴自勉和八营将领也不知道今天还是黄汉安排的演习,以为是真的带上大家去干仗,谁知溜达了一百二十余里后又回来了。
  这个黄大人不厚道啊!这不是逗大家耍子么!就在大家准备骂娘之时刘之纶再次擂鼓聚将。
  原来黄汉已经把自己的意图在刘之纶面前和盘托出,他阐述了明军为什么经常遭遇失败的缘由。其中有很大原因就是还没有出击,战术意图就尽人皆知,最后明军变成了自投罗网。
  而黄汉指挥的出击行动不到跟敌人面对面干上了,基本上没有人知道他下一步剑指何处。
  见到了怒气冲冲的几大十将佐,刘之纶很严肃的告诉大家道:
  “诸位将军,骑兵集中行动是既定战术,要不折不扣执行战术构想必须做到令行禁止,主将也必须掌握刚刚组建的四千骑兵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今天的行动可圈可点,几乎没有人掉队,诸将辛苦了。”
  马世龙倒是理解,认为必要的演练能够加强突袭的成功率,他带头抱拳施礼道:“刘大人如此安排本官理解,本官也会告诫麾下,莫要把演习当做演戏,一定要认真对待。”
  刘之纶又道:“诸位大人不知道出击目标在何处是不是有些焦躁?你们难道没觉得那是黄将军有意为之,目的就是加强奔袭行动的保密性。
  如果搞得满城风雨,万一被建奴、鞑子做了防范张网以待,咱们的四千人马岂不是要步平辽将军赵都督的后尘?”
  崇祯年为何各路总兵在面对建奴之时畏敌如虎,有极大的因素是因为敢主动迎战的名将赵率教和满贵等等都折戟沉沙。
  如果不是黄汉异军突起,敢战的刘之纶也会死在正月里。
  区区几个月的时间,建奴在关内横行无忌,貌似只剩下了黄汉敢战而且能够在取胜后夺了许多好处全身而退。
  人的名树的影,黄汉有全胜的奇袭记录,有圣天子给予打马长安街的恩宠,诸将心里的顾虑本来就不是太多,现在听了刘之纶的解释,大家也就没了怨气。
  吴自勉抱拳道:“黄大人用心良苦,本官自然理解,刘大人放心,本官一定会把其中道理跟麾下儿郎讲明白了,谁敢说怪话,本官军棍伺候。”
  因为诸营主将都是奇袭战的参与者,行动总指挥黄汉如此小心对待乃是为了所有袍泽的安危,当然也提高了各营主将的安全系数。
  八营将佐也平息了怒气开始反思,意识到了协同和保密确实很重要,他们也纷纷表示会跟麾下交流,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建大功。
  晚上,五百余各营出人组建的执法队亮相了,他们早就被黄汉集中起来训过了话,都知道演习和保密是为了对每一位袍泽负责任,是为了减少我军伤亡更加有效的打击敌军。
  执法队也是宣传队,他们把黄汉的训话照搬给所有的骑兵,而且明确提出演习之时表现不好、说怪话和消极的兵丁都会被剔除出突袭队伍,让他们得不到一天就能够挣回二十两银子的大好机会。
  执法队前面说了许多话大部分兵油子没往心里去,最后得知不好好以临战的态度进行演习会失去参加突袭的机会,这才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执法队还明确执法内容,四千将士都知道此次出击人人都不可以擅自夺取缴获,收集缴获必须在执法队监督之下,或者就是执法队的工作之一。
  执法队发现哪一个骑兵胆敢下马拿金银格杀勿论。不教而诛不可取,执法队每时每刻都在宣布这一次的出击纪律,必须让每一个骑兵战士心知肚明。
  由于执法人员里有身边的袍泽,骑兵们少了抵触情绪多了认可,不患寡而患不均,知道“红旗军”主将黄汉如此安排是为了彰显公平原则,绝大多数骑兵都不敢公然违纪。
  第二天演习继续,果然没有人敢说怪话,不是他们觉悟高了,而是怕被开除,四千人马绕着遵化外围四十里转了大半圈才回来,运动里程达到一百八十。
  这一次建奴哨马警惕性高了,听见轰隆隆的马蹄声就早早的逃窜,因此四千余人马转了一天两手空空。
  明军搞如此大的动静,把驻守三屯营城的瓦克达紧张坏了,明军一往东进发,他就亲自带领一个甲喇人马整装待发,瓦克达准备在明军接近城池之时来一次骑兵对决。
  很明显,瓦克达的骑兵没有兵力优势,他不敢把人马带去已经被明军实际控制的地区迎战。
  因为那里已经充满未知,瓦克达参加了去年十一月四日的围歼战,他害怕万一明军如同主子算计明国大将赵率教那般来对付自己就完蛋了。
  他只想在三屯营城二十里之内摆开战场,利用女真弓马的强大野战能力争取来一个以少胜多。
  黄汉自认为哪怕手里指挥着四千余骑兵也不足以跟建奴一个甲喇一千五百人马硬撼,因为这毕竟是一群乌合之众,打顺风仗还勉强凑合。
  遭遇恶战之时分崩离析会在旦夕之间,连“红旗军”都不能保证人人甘心效死,明军骑兵万一被建奴打掉了三板斧的进攻气势,兵败如山倒马上就会形成。
  这不是耸人听闻,明军的总人数恐怕是后金军的几十倍都不止,而战斗力却差强人意,太多次被处于兵力劣势的建奴吊打,最后人人谈奴色变。


第一百一十七章:破城

  经过多次并肩战斗,“红旗军”中已经有四百余战士值得信赖。
  即便遇到友军都在夺路而逃的情况,如憨子、袁思明、杨汉威、杨大年、黄四方、刘奋勇、桑羽、裴大能等等好汉肯定会陪着黄汉搏命沙场。
  最后的结局肯定无比凄惨,忠勇且大无畏的战士折戟沉沙,见势不妙掉头就跑的墙头草活了下来。
  这就是明军越打越弱的根本所在,精英分子死在一场场败仗里,油滑的小人溜之大吉,这样的军队质量自然每况愈下。
  瓦克达摩拳擦掌等着明军出现在自己假设的战场,谁知明军还是仅仅争夺周边的控制区而已,只不过把分界线又往东推了十几里地,根本没有进入三屯营城二十里范围之内。
  瓦克达实在没兴趣过多消耗披甲人去跟明军争夺控制区,他干脆收回外围哨马,仅仅保持三屯营城西三十里探报不绝即可。
  此时他只想着不能丢了三屯营城,只想着能够安全把劫掠物资运回去。
  他有限的兵力要用来保证三屯营城到龙井关的道路畅通,前车之鉴万万不能被那个神出鬼没的“红旗军”再此偷袭一把,否则他难逃其咎。
  介于明军活动频繁,瓦克达担心“红旗军”故技重施。
  虽然兵力不足,他还是咬牙派出足一个上等牛录会同两个鞑子百人队驻守双鱼村,人马本来就不是很宽裕的瓦克达,更加没有了主动去打击那一支无比活跃的明军骑兵的意图。
  三月十八日凌晨,已经习惯了早早起来去武装大游行的四千余明军还是出遵化东门一直往东慢跑。
  训练了几天,各营人马的协调性果然好了太多,明军骑兵已经认命了,很乖巧,本着主将指哪儿他们打哪儿的态度,根本不去讨论何时动真格。
  跑了五十里之时人人都以为应该转向往北之时,黄汉发布命令,全军由慢跑提升速度为小跑,继续向前。
  又跑了二十里,黄汉再次传达命令,全军加速奔袭行动开始,目标就是三十里外的罗家寨。
  实者虚之虚则实之,这时除非是傻子所有人都明白这次不是演习而是真去干,他们都感觉到了主将用兵的妙处,更加充满信心,于是乎,四千余骑气势汹汹杀往东边。
  路上不可能遇不到后金军,但是明军人多势众,后金军的小股劫掠队伍没有吃了豹子胆妄图攻击如此庞大的明军骑兵群,他们都早早的逃窜。
  明军的人马做不到一人双乘,黄汉带出的七百余“红旗军”骑士都是双马,此时根本不惜马力跑在最前面。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见“红旗军”勇往直前,绝大多数明军都不甘落后,他们人人拿出最佳状态紧追慢赶。
  吴自勉终于叹服了,他追上马世龙大喊道:“马经略,后生可畏啊!咱们落伍了,看看人家‘红旗军’,人如龙马如虎莫不过此也!”
  “饶是如此,如此可见此战我军必胜。我大明有此良将幸甚至哉!”
  执法队中的‘红旗军’战士还在不遗余力宣传,他们呐喊道:“兄弟们加紧往前奔啊!到达时间快一息伤亡会少一分,奇袭战最要命的就是迅雷不及掩耳!”
  “兄弟们,快快跑,打罗家寨的建奴、鞑子一个措手不及!冲、冲、冲!”
  兴致勃勃的吴自勉扯开公鸭嗓子大吼道:“延绥汉子们,秦地儿郎们,咱们何时落于人后啊?随本官追上‘红旗军’,抢先杀鞑子呀!”
  顿时军中呐喊声四起,无一例外都是相互加油的话语,大家知道即将出现的是破袭战,攻入城池就不需要马速了,人人不惜马力,骑兵速度完全处在奔驰状态。
  后金军不敢攻击人多势众的明军骑兵,“红旗军”赶路要紧也不去追杀落荒而逃的后金军。
  在下午大概两点多钟的时候,“红旗军”杀到罗家寨西城下。
  见到明军奔袭,一路上有几股外出打劫的后金军往罗家寨奔逃,简直就是跟“红旗军”前脚后脚。
  黄汉带着麾下杀到城下之时,罗家寨刚刚关上了城门,城头出现了不少后金军,他们乱哄哄的在准备守城物资。
  这次真的达到了突袭效果,因为得知数千明军奔袭,几波建奴哨探都策马往罗家寨方向狂奔意图通知守将早做准备。
  可惜然并卵,“红旗军”骑士也是一人双马一路换乘飞驰,他们的前进速度跟建奴哨马相差无几。
  因此到达罗家寨之时,猝不及防的守军慌了手脚,建奴主将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出现在城头。
  “红旗军”有备而来,如何破城早有预案,各总旗各就各位,霎时间箭雨纷纷,其中还夹杂着清脆的鸟铳声。
  “红旗军”展开攻击之时不断有骑兵赶到加入战场以骑射压制城头后金军,忽然间,攻击城池的明军如同潮水般退了。
  就在城头后金军一脸疑惑一头雾水茫然不解之时,一声惊天动地的炸响地动山摇。
  罗家寨西门扬起巨大烟尘,城门洞被炸塌了,城墙上的后金军死伤不少,侥幸没死的也是灰头土脸。
  堪堪赶到的马世龙、吴自勉惊讶得合不拢嘴,尼玛,这破城的速度也太快了,怪不得“红旗军”那么牛掰。
  他们顿时意识到大功劳唾手可得,兴奋得大喊大叫道:“儿郎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跟着本官冲啊!”
  这一声大爆炸恐怕方圆十里都能够听见,落在后面的明军都意识到前面打起来了,人人策马加鞭。
  已经到达罗家寨的明军见城门楼子塌了发出呐喊:“杀奴奔前程啊!”一个个横冲直撞往城里杀去。
  紧随其后明军都大叫大嚷道:“兄弟们快快快,城破了!去晚了恐怕捞不着斩首功!”
  还在后面的明军听到了这个消息更加不要命的狂奔,生怕失去了唾手可得的搏军功最佳时机。
  八营将领也全速奔驰了半个多时辰,见所有的骑兵用不着督战人人奋勇个个当先,他们意识到此战大胜已是必然,人人拿出了身先士卒的表率。


第一百一十八章:横冲直撞

  驻守罗家寨的后金军有一个建奴上等牛录,有两个鞑子百人队,披甲人总计四百六十人而已。
  但是实际兵力不止这些,因为有往来的鞑子和建奴会来这个据点休息、补给,或者是把劫掠收获暂时存放。
  因此罗家寨后金军披甲人的数量是一直在变化中,理论上是夜晚人数最多。三月十八日下午,在“红旗军”破城之时,罗家寨的人马恰好是最低值。
  那是因为后金军都是强盗,大白天他们不可能在罗家寨虚度时光,他们认为在大明京畿劫掠之时真的属于一寸光阴一寸金,因此有一半驻守的后金军带着二三百旗丁和包衣出门打劫去了。
  “红旗军”突袭,速度足够快,即便路上遇到的后金军拼命往罗家寨跑也只有一百余建奴和鞑子得以进城。
  罗家寨留守的主将名字叫做鄂齐礼,他闻报大股明军奔袭而至,即刻传达命令紧闭城门,自己匆忙带着人马准备上城墙防御。
  谁知就在他们快要到达之时一声惊天动地的炸响过后,罗家寨的西门不见了,明军骑兵踏着夯土和瓦砾直接冲进了城池。
  明军都不傻,执法队明确了战场纪律,任何人不得抢夺金银财宝,人人都要奋勇杀敌,出来的目的就是干建奴,当然要竭尽所能,但是割下敌人的首级收入囊中却是一个也不能少。
  所有的明军都知道建奴、鞑子的脑袋瓜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执法队又没有明令禁止不得收割斩首功,诸多行动迅速的明军乐开了花。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发现建奴和鞑子是如此好打,他们驱马横冲直撞,有几个猛兵已经在马脖子下挂了两三级不断滴血的后金军头颅。
  渴望得到斩首功被正式吸纳为“红旗军”战士的白四驱马挥舞马槊冲杀在第一线,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得到了两级真奴斩获乐得怪笑不已。
  建奴、鞑子擅长弓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