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的新加坡如今是个狗不拉屎的蛮荒之地,这个方圆不足六十里的岛屿上盘踞着一股海盗,算上家眷,人数都不超过五千,真正意义上的战船基本上没有,武装商船有十几艘。
如此敌人不堪一击,被一鼓而下,相当于为郑家提供了一些补给,和两三千劳动力。
到达地头就站稳脚跟,郑芝龙无比兴奋,黄勇遵照黄汉的指示把这个岛屿命名为“星岛”,岛上正在修建的棱堡叫做“海城”。
水师陆战队员中有一部分少年军官是从外语学院毕业,他们审讯俘获的海盗和捕获商船、战船上的水手,很快就掌握了附近的几个海盗盘踞地。
打海盗不仅仅能够缴获到金银财宝和物资,还能够得到免费劳动力,“红旗军”、郑家私兵当然乐此不疲。
面对拥有先进战船的龙武水师,面对国家力量,区区海盗难当其锋。
一个月时间星岛三百海里内的海盗老巢被横扫一空,黄勇、郑芝龙缴获到了大量金银财宝和物资,解救了不少为奴的汉人。
坐地分赃之时,民用、军用物资大多数送给郑芝龙,顿时解了“星岛”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否则坛坛罐罐都得找地方购买或者回老家搬运。
缴获的几十艘武装商船黄勇也没瞧上几艘,一大半留给了郑家。
郑芝龙投桃报李,坚决不肯分缴获的金银财宝,黄勇当然笑纳,他跟郑芝龙协商后准备返航。
在“海城”没有具备防御功能前,郑芝龙的战船都要留在“星岛”以防不测,完成卸载的八十艘武装商船跟着龙武水师回福建,继续转运移民和物资。
因为还有不少郑氏集团的家眷需要转运,还有不少家当需要运输,从无到有诞生一座拥有五六万军民的城池,需要的生活用品何其多也。
也不知是黄勇和郑芝龙运气太好,还是英格兰人注定要倒霉。
拥有排水量在五百至一千吨的十一艘英格兰战船编队一路上劫掠。
航行到了马六甲海峡东准备往北前往暹罗之时,已经多出三艘战船和七艘武装商船,这十艘船都是盖伦船型,排水量不低于三百吨。
龙武水师的战船上都携带有哨船,知道穿越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很繁忙,几十艘哨船都在海峡东口巡查,已经成功发现了七八艘西夷武装商船和私掠船。
现在这些商船和海盗船理所当然成为了龙武水师的战利品。
再次见到了米字旗,这种很有辨识度的旗帜龙武水师的水手人人熟悉。
结果很不幸,英格兰又失踪了十一艘战船,丢了三千余乘员,郑芝龙多了两千杆英格兰人打制的火绳枪,四百门大小口径不等的长管加农炮,龙武水师多出二十一艘商船。
第八百九十五章:按图索骥
服了,彻底服了!
郑芝龙终于知道“汉江郡王”没有坑他,立足“星岛”用不着远航,只需守株待兔,自有战船、武装商船送上门。
可是激动、兴奋之余,郑芝龙心里不踏实,很明显随着在这片海域失踪的西夷诸国战船、商船增多,早晚会暴露出谁是罪魁祸首。
“星岛”成为众矢之的被西夷军队轮番攻击大有可能。
这个时代的海战有特色,由于战船主体结构是木材,相互对轰后取得胜利,绝大多数敌船不会沉入海底。
为了能够更多缴获敌船,西班牙人往往都会携带大量步兵进行跳邦接舷战。
故而海战中的胜利一方缴获的战船远远大于损失的战船,强者恒强。
郑芝龙自认为虽然购买了七艘龙武水师的战船,又得到了十几艘西夷甲板大战船,但是肯定达不到在马六甲海峡横扫西夷的实力。
如果在海战中失败,损失的战船不可预估,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越打越弱,最终被西夷赶出这片海域。
把“海城”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刻不容缓,加强战船的炮火只争朝夕。
即便如此,郑芝龙还是心里没底,他请求黄勇无论如何要留下几艘战船加强“星岛”周边的巡航。
龙武水师排水量一两千吨的大战船是郑芝龙的依仗,他相信,只要有几艘这种装备火炮七十到一百二十门的巨无霸,再加上一百几十艘郑家的最好战船,最起码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黄勇管带水师已经八九年,经验丰富,看出立足“星岛”的巨大好处,也能够预知反应过来的西夷诸国和附近土著国家不可能任其发展。
以后这里将要面临的敌人多不胜数,必须拥有压倒性武力打得西夷各国服软坐下来谈判,乖乖的缴纳保护费安全通行,才是必由之路。
黄勇决定留下九艘战列舰和两个千总水师陆战队交于黄春生指挥,自己带着十八艘战舰和缴获的三十余艘战船、武装商船返航,郑芝龙的八十艘武装商船同行。
有了龙武水师九艘装备大小火炮总量达到七百门的先进战船,再有郑芝龙的大小战船一百余艘,截断马六甲海峡的同时还能够抢劫来往不绝的他国战船、武装商船善莫大焉!
拥有一百几十艘船舶的船队浩浩荡荡航行在暹罗湾,阿瑜陀耶王国、东吁王国的文官武将都以为外敌来犯,一时间风声鹤唳。
谁知结果大出所料,这浩大的船队来自天朝上国,是为了贸易而来,不是来发动战争。
为了不惹怒大明,两份贸易协定先后签署,棉花、大米、锡、玉石、铜、铅、镍、犀角、胡椒、沉香等等资源和药材被大量收购。
黄勇率领船队返航之时,又是满载而归。
留在“星岛”的黄春生不会虚度时光,两千余水师陆战队,七千余郑氏集团的私兵开始攻打、蚕食原满剌加王国的地盘。
满剌加王国也就是马六甲苏丹王朝,国王曾经得到大明永乐皇帝的册封,乃是大明藩属国。
一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的入侵衰亡了这个国家,至今马六甲城还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
这个小国虚弱不堪,乃是一盘散沙,武装力量不值一提,几百葡萄牙人就打得他们亡了国,只不过葡萄牙人太少,没办法占领全境而已。
这里有不少旅居海外的汉人,黄春生率领一万大军推进之时不搞大屠杀,发现相貌跟汉人接近的都给予优待,组织他们学习“红旗军”官话。
跟西夷诸国海外殖民一次性才出动几百人截然不同,黄汉一动手就是上万,远航中美洲的船队高达十七艘战船,每一艘排水量都超过一千吨。
加上黄义、俞飞直领的两营水师陆战队,正经八百的军人出动了一万四千,十九艘商船、补给船上的水手和携带的移民高达八千。
第一次前往大洋彼岸就是两万两千余人的大手笔,有相对准确的世界地图和不少缴获自西夷的航海图,迷失方向可以排除。
故而不存在失败的可能性,运气好点,不造成船舶损失也大有希望。
远渡重洋的龙武水师船队运气不比麦哲伦差,太平洋给面子,真的很太平,船队按图索骥果然发现了檀香山岛,紧接着探明了整个夏威夷群岛。
卸下一部分物资,留下两个把总水师陆战队员、八百户移民、三艘战列舰后,明白已经接近美洲大陆的所有乘员再次出发前往主要目的地巴拿马地峡。
到达后世巴拿马的位置之时船队已经出海足一百天,航行超过一万海里。
此时南北美洲的主要殖民者乃是由于无敌舰队被英格兰打败而没落的西班牙,马六甲海战中被荷兰舰队击败失去了东方霸主地位而自顾不暇的葡萄牙。
此外还有新贵荷兰、英格兰,另外还有诸如法国、丹麦、意大利等等。
其实这些殖民者都有一个特点,兵力不足,组织几百火枪手进行登陆战就算得上发动一场大战了。
这不奇怪,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五月花号公约》的意义几乎可以与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文献相媲美。
万历四十八年,离现在刚刚过去了十八年而已,那艘在后世名闻遐迩的“五月花”只不过带着一百零二人踏上了北美洲的土地。
巴拿马城位于现在还是天然状态,后世贯通太平洋、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太平洋端的入口东部。
这里是西班牙殖民地,隶属于新西班牙总督区,这时新格林纳达总督区还没有出现。
巴拿马也是西班牙帝国入侵位于现属秘鲁的印加帝国之起始点和基地,亦是当时欧洲人在美洲新大陆的重要贸易中心之一。
听上去貌似比较厉害,其实是个屁,纸老虎而已。
这不是瞎掰掰,因为历史上西班牙人建造的巴拿马古城在十七世纪中叶居然被英国海盗摩尔根攻破,海盗们把城市洗劫一空后,纵火将整个巴拿马城烧为废墟。
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马
三十六艘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船舶横渡太平洋,在浩瀚的大海航行三个月左右都没有遇见他国商船或者战船。
原因很简单,龙武水师船队是探索者,没有已知航线,自然不会有商船出没。
接近巴拿马城的港口之时,黄义、施大瑄、俞飞等等将领遭遇开始兴奋。
因为他们利用三十二倍距的固定式望远镜瞧见了停泊在港口的几艘战船和十几艘商船,这些船舶个头都不小,排水量应该都在五百吨以上。
这不奇怪,西班牙人需要把掠夺的金银财宝运回欧洲,欧洲人都在觊觎西班牙运宝船,路漫漫危险重重,运宝船的吨位、航速和炮火数量怎么能够落后于人?
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成功夺取一艘西班牙宝船就能够购买十几艘装备齐全的大战船,并且能够承担上千水手的一年开销。
在如此大的利益诱惑下,在没有法律约束的前提下,欧洲各国的私掠船都在打西班牙宝船的注意,各国官方不仅仅不阻止,还故意卖先进的战船和火炮给私掠者。
这其实就是黄汉支持刘香、李国助、郑芝龙这几个著名海盗头子的做派,豢养海盗为祸一方。
曾经的殖民大哥西班牙帝国被欧洲小弟盯上了,从美洲运送财富到欧洲的途中遭遇的袭击多不胜数,伤亡、经济损失巨大。
最是鼓舞诸多私掠船的是崇祯元年的一场海战。
受雇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私掠船长皮特·彼得松·海因在马坦萨斯湾取得了一场梦幻般的胜利,在海战期间双方没有一艘战船被击毁。
海因率领三十一艘来自荷兰西印度公司的战船和三千左右水手、炮手以微不足道的伤亡成功俘获了十六艘西班牙运宝船和五艘盖伦船型大战船。
西班牙运宝船上的祖母绿、玛瑙、黄金等等珍宝价值达到了一千一百五十万荷兰盾,而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资本金仅仅为六百五十万荷兰盾。
这笔庞大的资金居然能够承担荷兰七省联盟军八个月的军费开支。
如此本小利大的买卖更加刺激了各国私掠船,给西班牙人带来的损失与日俱增,也最终拖瘦、拖弱、拖垮了这个曾经的老大。
西班牙人在巴拿马港口停泊的战船和运宝船没有想到会有一支庞大的舰队直接进入港口发动袭击。
为了夺船刻意使用弗朗机炮连续不断发射散弹发动攻击,龙武水师战船如同虎入狼群般凶猛,在跟敌船接触的一刹那,就打得催促应战的西班牙人没有了还手能力。
龙武水师的炮火依旧在肆虐,走向没落的西班牙人遭遇绷不住了,一艘盖伦船上一根挑着白旗的竹竿伸出头晃动,接下来两艘、三艘……
为了活命,西班牙人体面的投降了,龙武水师初战告捷缴获战船、武装商船而是余艘,港口内还有大小渔船十几艘理所当然也成为了战利品。
跟西夷殖民者小打小闹截然不同,第一次踏上中美洲的汉人超过一万,五千余端着米尼枪、自生铳、推着野战炮的知识青年军人,迅速包围了还不如大明小县城面积大的巴拿马城。
西夷殖民者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土著印第安人的地位甚至于还不如白人自带的黑奴。
欧洲人此时在美洲大陆理所当然具备优越性,因为这里的土著确实太烂,欧洲人属于无敌的存在。
但是当巴拿马城里的殖民者听到教堂敲出急促的报警钟声,听到港口方向传来隆隆炮声,拿起火绳枪来到城头配合正规军参与防守之时,绝大多数人胆战心惊。
殖民者绝大多数有跟土著军队交战的经验,几乎没有哪个殖民者手上没有血债,也有不少人曾经见过成千上万的野蛮人围攻白人的定居点。
而出现在巴拿马城外的军队,按照人数判断绝对不应该是来自于文明的欧洲,可是,成千上万规模的土著军队决然不可能如此装备精良。
不少西班牙正规军都在仔细看着接近城池的那支不明国籍的军队,心中暗暗咂舌,很明显对方的武器和服装跟己方相比毫不逊色。
历史上的汉人缺席了大航海时代,郑和下西洋之后,军队哪有可能走出国门?更加不会出现在南北美洲。
水师陆战队的旗帜除了一面面红旗就是明黄色的龙旗,在辽海、东海、南海暹罗湾、马六甲海峡辨识度很高,在太平洋东侧还属于名不见经传。
弥盖尔·塞拉诺拥有上尉军衔,是巴拿马城西班牙驻军的最高指挥官,他此时已经汗流浃背,手中的千里镜貌似都有些握不住。
成千上万的敌军包围了巴拿马城,弥盖尔上尉用脚趾头都能够想得出港口战船和海军的下场,只不过实在想象不出为何海军在旦夕之间就完了。
黄勇、黄义、俞飞、林明海、施大瑄等等将领也在用千里镜观察将要夺取的巴拿马城。
他们心里有底,因为出发前黄汉就告诉他们,“红旗军”的装备远远领先西夷殖民者,人数远大于西夷在美洲的驻军。
跟这些由于在当地没有对手养肥了胆子的西夷不需要客气,直接用武力碾压,打得越狠,殖民者就会越乖巧。
三个能够用西班牙语对话的少年脱离大部队来到巴拿马西门外高声喊话,听到了虽然有些生硬但是能够听懂的西班牙语,更加让城头守卫者头皮发麻。
“红旗军”传达的意思很简单,来自大明上国的黄勇将军命令巴拿马城内的所有西夷放弃抵抗举手投降,“红旗军”保障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可以派船礼送投降者出境。
弥盖尔上尉是个职业军人,当然不会选择一枪不放举手投降,他也没有下令开炮、开抢击毙三个起来喊话劝降的大明军人。
城头守卫者高度紧张,都在默默等待,大明军队给的半个小时期限慢慢流失。
城外的明军继续部署,弥盖尔·塞拉诺上尉没瞧见列队前进的一列列明军,只看见五六百身穿大红军服的明军成散兵线进入三百米距离。
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锥之地
巴拿马城西面朝大海,距离港口十余里,部署了十几门长管加农炮,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四五千米,有效射程在两千米左右。
很明显明军熟悉火炮射程,集结的军队都在有效射程之外,只派出散兵进入三百米内。
远航的船队携带的火炮总数达到三千门,射程短再次发射迅捷弗朗机炮有两千门,最大射程达到十几里的红夷大炮有一千门左右。
如果某个城池难以夺取,黄勇完全可以花时间把装备战船的火炮运上岸配合野战炮进行狂轰滥炸。
只不过巴拿马城瞧上去防守薄弱,如果进行破坏性进攻,夺取之后还得花时间和精力来维修,太不划算。
因此黄勇制定的战术是米尼枪手封锁城头炮位,争取让守卫者无法有效放炮,继而得到一座完整的城池。
事实证明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