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52章

明末汉之魂-第252章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汉那厮在金州、宁远东构筑的防御体系很有章法,他登陆之时一定会用心修建工事。
  朕足以断言明军修筑的滩头阵地应该易守难攻,动用八旗骑兵冲击拥有火炮布防的阵地伤亡不可控,我大清军万万不能如此消耗。”
  阿巴泰见八弟没有利令智昏,心里好受些,施礼道:“陛下圣明。”退回原地。
  范文程道:“陛下,明军的长处在水师,我军的长处在骑兵。沿海地区明军利用战船转运机动力大大加强,能够做到快捷且神出鬼没,但是深入内陆作战我军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臣以为防不胜防莫如不防,我大金军完全可以发起主动进攻,只要我们打得够狠、够猛,黄汉那厮就不得不进入我军选择的战场作战。”
  汉奸这句话使得红歹是最感兴趣,他问道:“爱卿有何真知灼见,如何引诱黄汉率领人马来到我军预设的战场开战还请细细分说!”
  “我大清国骑兵冠绝天下,这是我们的优势,不能用精锐骑兵跟明军步兵进行阵地战拼消耗。
  唯有利用骑兵的奔袭能力打得明军顾此失彼,才是物有所值。
  臣认为既然黄汉那厮经营山海关到居庸关的八百里边墙,那么我大清军给他面子,不去碰‘红旗军’防线。
  林丹汗已死,察哈尔臣服,蒙古诸部都以我大清国马首是瞻,大明边墙何其长也,又不是山海关到居庸关的区区八百里。
  我大清军可以绕去宣大、太原、延绥甚至于宁夏镇、固原镇下手,如果意图攻击我大清朝鲜地界的明军不被调动,那么咱们就一直往大明腹地打。
  反正那里的明军连打流寇都勉为其难,再被我大清国虎狼之师狂揍,一溃千里那是必然。
  不知明国皇帝被再次打上门手足无措之时,是否还会坚持用黄汉五年平辽?最后黄汉的结局如同袁崇焕那般也未可知!
  要遏制我军的如虹攻势,大明需要多少强军?恐怕当下的大明除了黄汉手里的人马可堪一战,其他人马绝大多数连流寇都打不过。
  如果黄汉被逼无奈千里迢迢带领人马进入山陕、河南追逐我大清军,被我军如同当年算计赵率教那样干掉极有可能。”


第六百四十一章:点兵排将

  又是绕道打入大明,建奴的文官武将每一次杀入大明都大赚特赚,人人乐得如此,都认为范文程以攻代守的计策妙不可言。
  红歹是也认为值得一试,天聪三年那一次绕道伐明导致狂言五年平辽的袁崇焕被明国皇帝千刀万剐。
  崇德元年这一次不妨时间打得长一些,地盘打得大一些,又高调扬言五年平辽的黄汉会面临什么结局?
  和硕肃亲王豪格去年刚刚去青海转了一圈,轻飘飘打进大明抢掠了半个多月,最有发言权,他如今有了觉悟更加想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因为他想早早地被立为大清国皇太子。
  他出班恭恭敬敬施礼道:“皇阿玛,儿臣也认为大明除了关宁军、白杆兵和‘红旗军’外再无强军。
  在大明内地打得流寇闻风丧胆的曹文诏叔侄的军队就是明国最能打的营伍,前年跟我军在大同一战,被打得龟缩进城池再也不敢战就可见一斑。
  如今绝大多数关宁军为我大清所用,白杆兵乃是步兵军团根本无法打运动战,‘红旗军’绝大多数部署在宁远东、金州北和辽海诸岛,准备犯我领土。
  此时我大清以机动力差强人意的汉军、高丽军为主力依托城池和工事跟入侵的明军寸土必争,以八旗、蒙古骑兵绕道打进大明尽可能搞粮食、搞人口、牲口。
  即便‘红旗军’想仓促撤离锦州或者朝鲜战场也难以如愿,我军不仅仅能够得到大量人口物资,还会使得大明内地的流寇更加不可收拾。
  明国仅仅一个黄汉而已,三四千里外的边关同时狼烟滚滚,他又正在跟恭顺王或者归顺王、怀顺王打得难分难解,儿臣实在不能预知那厮如何应对?”
  难得大阿哥豪格赞同自己的看法,范文程顿时觉得骨头轻了几斤,他道:“和硕肃亲王真大将也,来日黄汉那厮当然会顾此失彼被我大清军寻找到破敌良机。”
  见长子豪格分析得头头是道,红歹是哈哈大笑,他是真心高兴,因为豪格是唯一一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他的次子和三儿子都没能够成年就夭折了,四儿子叶布舒才九岁。
  今年二十七岁,孔武有力爱好厮杀的豪格能够动脑筋分析问题,红歹是认为后继有人,他口头鼓励了儿子,接纳了范文程的意见,也没有否决孔有德的计划,安排道:
  “恭顺王驻守平壤,归顺王驻防锦州、怀顺王驻防汉城,你们必须力争做到森严壁垒,明军来袭之时利用城池和壕堑体系严防死守,即便打不赢“红旗军”也要消耗并且拖住他们。”
  三顺王一起出班跪下磕头道:“臣领旨!”
  接下来红歹是又细致划分了祖大寿、孔有德、耿仲明、吴襄、石廷柱、张存仁等等汉奸将领的防区和兵马调度。
  乌真超哈昂邦章京石廷柱率领本部人马和姜新、张洪谟、杨华征、薛大湖等汉奸的人马一共两万,外加高丽仆从军一万,严防死守复州湾一线,重点防备金州方向的“红旗军”发动突袭。
  石廷柱麾下的汉奸军绝大多数是在大凌河之战俘获的明军,张洪谟、杨华征、薛大湖之流就是当年追随张春出战的参将、游击。
  存了心眼的奴酋用汉奸的同时提防着他们,他集中使用骑兵由八旗诸王和贝勒、贝子统领。
  汉奸王和汉将只可以率领汉军步兵和高丽仆从军坚守锦州、义州、复州、平壤、汉城防线,给这些兵力大量装备火绳枪,目的是让他们依托壕堑体系打阵地战。
  这些年红歹是一直在注重铸炮、造枪,灭了朝鲜之时收留了不少匠户,这些人在高压政策下打制的火绳枪质量还要好于明军使用的那些偷工减料的鸟铳。
  汉军有超过一半人使用火绳枪,高丽军使用火器的比例也达到三成以上,红歹是认为用这些人守土还是能够做得到。
  济尔哈朗率领由八旗各出兵一千组建的八千八旗骑兵和蒙古骑兵八千加上汉奸骑兵两千协防锦州、松山、杏山、大兴堡防线。
  红歹是相信有了足两万骑兵奔袭,万一汉军和朝鲜军在壕堑争夺战中失利,冲出壕堑网的“红旗军”也承受不住千军万马的骑兵冲杀。
  阿济格率领由八旗各出五百骑兵组建的四千八旗精锐加上蒙古骑兵六千驻守平壤,这一万满蒙骑兵的任务也就是防备孔有德的防线被突破。
  红歹是安排防御的目的是准备再次御驾亲征,他计划率领八旗子弟三万联合蒙古诸部出兵五万再次绕道从宣大地区杀入大明,这一次不妨更加深入一些。
  因为流寇祸乱明国五省,打得明军狼奔豕突,情报不断传回辽东深深地鼓舞了红歹是,流寇是个什么东西?
  红歹是极度瞧不起那些纪律败坏,战斗力不值一提的渣滓队伍。
  而明军居然始终无法消灭流寇,反被那些乌合之众打下了几十上百座城池。
  连以前交过手的曹文诏都被流寇干掉了,由此可见明国外强中干到了什么地步?
  流寇那么差的战斗力在明国腹地都能够自由腾挪,大金军杀入正规军骑兵十几万,还会有主动跟随的余丁、旗丁、包衣奴才数万,保不准打下半个明国都不好说。
  红歹是检讨前三次杀入大明的得失,认为他还是高估了明国的实力,每一次都是抢到些许好处就急不可耐回师,纯粹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如今他已经是大清国的皇帝,跟明国的敌对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不灭亡明国就会被明国灭亡,利用骑兵优势尽可能更多打烂明国州城府县才会大大削弱敌人。
  红歹是拿得起放得下,立刻进行出征动员和兵器、物资的准备,他定下时间,春耕结束就亲自率领人马往西而去,留下皇长子豪格监国。
  和硕礼亲王代善年纪大了,不可能跟着大军伐明,红歹是介于二哥连续死了长子、次子和三儿子,对他和善了许多,留他在盛京辅佐豪格。
  红歹是极度不放心多尔衮、多铎俩小子,此次出征把他们全部带上了,而且委任他俩为大军先锋。


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

  吴襄、吴三桂、祖宽、祖大弼等等一共拥有六千骑兵,加上祖大寿的原驻防锦州的骑兵六千,崇祯四年投降的大凌河守军中骑兵有三千,击溃张春部收容的三四千。
  这支原关宁铁骑拥有接近两万骑兵,应该是汉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跟鞑子对阵都能够战而胜之。
  重用汉军提防汉军,红歹是自信心爆棚,他没有把关宁铁骑交给任何人率领,而是集中在自己身边调用,葛布什贤超哈负责督军。
  这一次只留下两千骑参与锦州布防,一万七千骑全部跟着正红旗、镶黄旗作战。
  四月初,忙完了春耕的清军组建了一支规模空前的骑兵队伍,其中八旗子弟有足四万,蒙古诸部高达六万,汉奸关宁铁骑号称两万。
  加上主动跟随大军前往大明抢劫的余丁、旗丁、包衣奴才四万,总人数接近十六万,马匹超过十七万,号称精锐骑兵二十万。
  与此同时,祖大寿、孔有德、耿仲明、张存仁、石廷柱等等汉奸将领驱使刚刚忙过春耕的高丽棒子二十几万加固修筑防御工事,严阵以待“红旗军”不知何时在何处发动的攻势。
  崇德皇帝严令诸位汉奸主将,发现“红旗军”进攻只许坚守阵地,不求主动出击予以杀伤,只求利用地利拖住黄汉的人马。
  奴酋自认为此次布置一攻一守相得益彰,大清帝国在崇德元年一定能够从劫掠大明的国战中获得大量人口、物资、金银、大牲口快速提升国力。
  大军离开盛京半个月后,不死心的红歹是犹自惦记着从蓟镇长城直接突入京畿之地,因为这样做省时省力还会起到难以估计的政治效果。
  他不担心打草惊蛇,认为进行试探后即便蓟镇无机可乘也无伤大雅,明国应该会加强蓟镇的防御,更加有利于大清军再绕一千余里袭击宣大、山西镇边墙。
  红歹是派遣多铎、多尔衮率领两白旗满蒙联军两位尝试攻打喜峰口、独石口一探“红旗军”虚实。
  奴酋老谋深算,利用两百旗尝试攻打蓟镇防区,如果能够突入消耗了多尔衮俩兄弟的人马,打破了黄汉向明国朝廷的承诺,接下来应该是好戏不断。
  狂言五年平辽的黄汉肯定难逃其咎,不被皇帝逮拿下狱,恐怕也会被一撸到底。
  如果“红旗军”驻防的蓟镇防区真的壁垒森严无懈可击也不打紧,足以证明“红旗军”留有重兵经营这八百里边墙。
  黄汉总兵力就那么多,厚此自然薄彼,发现清兵试图攻击,再次加强蓟镇防线的兵力理所当然,这无疑减轻了大清国防御面临的压力。
  红歹是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再绕行一两千里,不妨从河套地区突入,一直打到西安杀奔洛阳、开封打入湖广都做得到。
  明国的流寇都能够杀出陕西、山西打穿湖广一直杀到中都凤阳威胁南直隶南京城,难道战斗力强于流寇十倍以上的满蒙骑兵还不如那些贼子?
  奴酋聚将之时把自己的分析娓娓道来,不仅仅一众汉奸大拍马屁,连多尔衮、阿巴泰等等几个兄弟都暗自佩服。
  大多数八旗将领都是四肢发达的凶徒,听主子说了伐明的诸多利弊,纷纷撸起袖子请战。
  崇祯八年底,黄汉用尚方宝剑杀了天津总兵官巢丕昌,判处十几个天津将佐劳动改造三到十年不等,一时间天津卫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一个总兵官说杀就真的枭首示众,天津的将佐们老实了许多,都在竭力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得到征虏大将军宽恕,真做到既往不咎。
  天津卫拥有重要港口,这里离京师最近,又有目前大明最好的路况。
  有四方快运沿途经营的十二个具备驿站功能的又具备后世高速公路服务区性质的补给站,传递军情、运送粮食、投放军队都方便快捷。
  把天津卫经营成如虎穴城那样的坚固堡垒永不放弃是计划之一。
  有权、有人才、有钱粮,做事自然无往而不利。
  黄汉带着七个监军大太监在天津卫召开大会兴师动众,超过七成的“红旗军”将领参加,因为不需要跟建奴对峙,东江镇、登莱的将领来了超过八成,天津卫的将领全员列席。
  改革是大势所趋,为此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东江镇、登莱、天津卫人马几天内就要完成瘦身,所有达不到正兵标准的都会转为卫所军,所有的正兵立刻跟“红旗军”人马混编。
  “红旗军”人马已经用不着藏着掖着,黄汉很高调宣布重新进行编组,调兵单位扩大到以营为基数。
  一个满员陆军营大体为三个千总,正常情况下分别为一个骑兵千总、一个步兵千总、一个步炮后勤混合千总。
  骑兵兵额不包括营中斥候和拥有战马的军官,一个骑兵千总下辖三个把总,满员的人数是一千零八十。一个把总拥有三个百总,一个百总两个总旗,一个总旗五个小旗连正副总旗官五十六人。
  一个步兵千总下辖三个把总外加一个百总步弓手,满员人数是一千一百九十六,每个把总都有一个百总使用刀盾和长枪等等冷兵器的铁甲战士。
  这样配置乃是因为步弓手难练成,不能舍本求末,原明军中现成的步弓手不可以让他们改练自生铳,而是单独成立一个百总。
  弓箭虽然落后于火器,但是步弓手基本上能够连续快速射出十支具备有效杀伤的箭矢,可以较好的弥补火枪手装填的间隙,况且箭矢是抛射跟铅弹线路略微不同,敌人的防御面会增加不少。
  有时需要完成偷袭,几十支破甲锥射出可以无声无息把几个敌人变成刺猬,避免枪响、铳响惊动方圆几里。
  混合千总的标配是四个百总炮兵,一个把总工兵、一个百总宣传兵、营部卫队火枪手一个把总、直属亲兵、斥候骑兵队一个百总……
  一营总兵力加上一个野战医院人数不超过四千。
  营官由总兵官、都督、都司、参将、游击等等官衔五花八门的将领担任,原则上一位将军只能直领一个营伍。


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响

  这样做也是防范于未然,大明皇帝防止将领谋反,黄汉同样要防止手里兵马多的将领有了异心。
  故而采取不管权位多重,直系人马四千就是极限,大会战之时黄汉通过总赞画部任命一方主将。
  主将领到兵符后可以率领几个营伍组建方面军,其他营伍的将士们才会服从命令听指挥。
  一个营伍的组成部分基本上是一个千总骑兵、一个千总步兵,还有一个千总人数最多,是斥候、传令兵、军犬兵、亲兵、炮兵、工程兵、医务兵、宣传队等等混搭。
  每个“红旗军”营都拥有至少两个千总卫所军作为辅兵和补充兵随军,这些卫所军相当于见习,是得到转正的最佳人选。
  如果在内线作战,可以就地招募青壮年作为随军劳役,有了干杂活儿的人,届时卫所军就可以从繁琐的如喂马、遛马、搬运物资、打水做饭、蒸炊饼等等工作中解脱。
  两个千总以上的卫所军超过一半人使用自生铳,参战之时用不着他们发动进攻,坚守营地绝对能够起到一个正兵的作用。
  由于东江镇、登莱、天津兵额不足,又由于“红旗军”正兵选拔要求严格,因此符合正兵要求的比例不足。
  现在陆军正兵营只能够组建二十五个,兵马足十万,水师陆战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