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31章

明末汉之魂-第231章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汉道:“你我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建奴人口少,多杀一个就会使得他们弱一分,咱们出关去就是为了抢劫杀人。
  如果建奴敢依旧留在关内抢劫,咱们就敢一直追杀到辽东,届时方公公调锦州人马,本爵调宁远人马再来一次大会战。”
  方正化满眼放光,赞同道:“饶是如此,只不过咱家认为只要建奴得知我们出关的消息一定会如同火烧屁股一样坐不住,他们必然发动追击,一直打到辽东恐怕不现实。”
  黄汉何尝不知奴酋不可能放任一万余明军骑兵在后金军势力范围横冲直撞,他开始完善自己的计划,继续道:
  “方公公,你即刻派遣心腹疾驰居庸关通知李大人,叮嘱他不要声张,火速率领留在居庸关的人马赶去古北口,届时咱们绕一圈由古北口回京师。”
  古北口属于顺天巡抚刘之伦辖区,这些年早就被修复,驻守的两千余人马就是原属于刘之伦八营叫花子军中的一部,参将也是跟黄汉一起奇袭遵化的老相识。
  方正化应承道:“妙、妙不可言,咱们出关了,居庸关用不着李大人坐镇,有高大人足以,建奴此时断然没有心情攻打如此雄关。咱家立刻派人前去联络,有锦衣卫守住咱们的退路可保万无一失。”
  本来驻守将领就是刘之伦的人,跟“红旗军”关系融洽,再有李若琏率领一个把总锦衣卫协防,退路已然无忧。
  红歹是集中了兵力后打劫效率直线下降,在竹帛口方向又发现了一彪“红旗军”数量不详,他有些兴趣索然,已经不想继续玩,萌生了退意。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没有安全感的滋味不好受,很明显黄汉率领一万几千敢打敢拼的骑兵在时时刻刻盯着大金军,但凡出现任何疏漏,明军都有可能扑上来厮杀。
  出现在竹帛口的人马在没有准确情报的情况下无法判断人数,但是黄汉善于隐藏兵力,更加善于发动突然袭击。
  红歹是判断那彪“红旗军”有可能是先头部队人数不多,故而放过了全歼正蓝旗一个牛录人马的大好机会,选择了击退就收手。
  如果再拖延时日,到达内三关的“红旗军”肯定会越来越多,当步兵都可以依托城堡跳跃式推进之时,大金军保不准会被拖在关内打消耗战。
  中秋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山西烽火连天,建奴横行无忌,鞑子杀人放火,黄汉率领一万一千余明军骑兵出关进行报复性屠杀足两天。
  这彪人马运气不错,出关的当天下午就发现了几百建奴和上千旗丁、包衣奴才以及几百鞑子押着三四万在山西裹挟的汉民往北跋涉。
  鞑子、建奴想破脑壳都想不到明军不在关内守土跟主力交战,却出关来截杀运输队。
  十比一的兵力,力量悬殊,黄汉布置的战术是运动合围,鞑子、建奴、汉奸被斩杀殆尽,缴获了战马一千余,解救了全部汉民。
  由于没时间甄别俘虏,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导致前方运输队里的建奴、鞑子闻风而逃又不能放炮一人,因此只要是留着金钱鼠尾的汉奸全部斩杀不留活口。
  明军抓紧时间收集了金银财宝,命令所有的汉人拿上布帛、粮食牵着耕牛离开大路结伙往南往大山深处逃,许多青壮年还得到了建奴、鞑子的武器用以自卫。
  本来诸多明军还认为主将疯了,放弃利用城池可以驻防的便利出关追击后金军简直是异想天开。
  经过此战,看见缴获到黄灿灿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和丝绸等等好东西,明军立刻喜笑颜开,士气顿时又恢复到了刚刚击溃保安州城下的后金军之时。
  当夜,明军利用马背上携带的帆布帐篷就地宿营,混战中被打伤、打死的驴子、骡子和耕牛太多,一万多人根本吃不了。
  第二天,信心满满的明军又撒开大网兜住了一支运输队,由于“红旗军”刻意严密封锁战场袭杀有可能跑出包围圈的鞑子和建奴,真做到了把不足二百真奴、三百鞑子斩杀一空。
  一万一千正规军骑兵打才五百骑兵的运输队简直是一蹴而就,再次解救的两万余汉民又竭尽所能扛着粮食、牵着大牲口上山往南而且。


第五百八十七章:肆意报复

  明军骑兵再接再厉,沿着后金军运输队一路上留下的踪迹追击几乎天天有多少不同的斩获和缴获。
  大量被后金军裹挟的汉民得到解救翻山越岭南逃,这些老百姓真是绝处逢生,如果不是明军来得及时一两成人有可能死在长达两千余里的漫漫长路上。
  沿途还有不少鞑子的部落被发现,他们当然被肆意报复的明军屠杀一空,成为奴隶的汉民全部获得了自由。
  许许多多鞑子的部落都是刻意往这片区域集中,原因很简单,他们部落中的青壮绝大多数跟着建奴入关抢大明去了。
  鞑子家小们为了早一刻遇上抢到许多好东西回家的亲人们,尽可能接近大军即将回归的路线。
  往往鞑子部落里的妇孺、老人听见隆隆的马蹄声想响起都急匆匆跑出蒙古包,他们还以为是亲人们满载而归呢。
  谁知是杀气腾腾的明军骑兵袭来,由于基本上没有青壮年,蒙古部落失去了抵抗力,为了报复而来的明军一个鞑子男女都不肯放过,统统杀光!
  时间紧急,连蒙古包都来不及拆解全部被付之一炬。
  杀戮、破坏、震慑是这一次出关的主题,明军不仅仅杀人还沿途防火,最后草原上烧红了半边天。
  这不是夸大其词,今年本来就干旱,又是八月底百草枯黄之时,迎风防火很快就会燎原,后金军追来之时看到的只有一片焦土。
  鞑子抢大明之时应该笑得狰狞,看到老家成为黑乎乎的焦土不知做何感想?
  一连干了七天没有一天两手空空,由于力量悬殊,明军出关的人马损失不大。
  运输队太容易打,每一次袭击最少能够得到战马一千匹和大量金银财宝,使得明军这几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明军都是让汉民牵走拉大车的驴子、耕牛等等大牲口,留下拉车的挽马驮运缴获的好东西,如今一人最少拥有三匹战马、挽马,“红旗军”已经拥有四匹以上。
  少年火枪手骑兵还在百忙之中甄选了两千余会骑马懂得伺候牲口青壮年征用为随军劳役,有了两千多人协助“红旗军”喂马管理备用马,使得更多骑兵能够放手厮杀。
  蓟镇副将杨大年的责任最重,他没有参与袭杀运输队,而是率领三百骑术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骑兵集中了九百匹阿拉伯战马,跟主力拉开二百余里的距离探报追兵是否接近。
  这彪人马都是士官,勇士、猛士这个级别的兵王有好几十,顾奎和雷鸣纯这两个黄汉身边的猛士亲卫也在其中。
  态度决定一切,留在大部队后面探报追兵动向的三百“红旗军”士官见到顾奎、雷鸣春前来担任联络官,人人都能够感觉到责任重大,都万分小心。
  士官都有最少两支自生短铳、一支千里镜作为标配。
  杨大年这支少而精的队伍里有足三百支千里镜用于观察,从张家口方向出现一只兔子都逃不过如此多双眼睛的注视。
  敌人出现的少量前哨人马和信使根本通不过被监控的道路,因为低于一百人的建奴队伍哪怕是葛布什贤超哈营的人马,被三百“红旗军”集中使用的骑兵士官袭击也根本不可能有活路。
  黄汉从来不肯顾头不顾腚,必须掌握出关追来的后金军已经达到什么位置。
  杨大年发现追兵成千上万会火速派人疾驰报信,主力人马选择跑路之时跟追兵应该还有一百余里的距离。
  况且三百士官不可能容忍敌骑轻轻松松一路疾驰追击我军,他们会利用胯下阿拉伯战马的速度优势和自己的装备优势不间发动断骚扰战迟缓后金军进兵速度。
  断后的是一直跟着黄汉出生入死的杨大年,不仅仅忠于“红旗军”而且作战经验丰富,性格沉稳心思缜密。
  前出探查的是精明强干且勇猛善战的桑羽和王志诚,他们各自率领一个把总服役两年以上的“红旗军”骑兵沿着后金军回家路线一左一右进行探报,所有的运动围歼计划都是来自他们的提议。
  出关第八天的中午,也就是八月二十一日,明军骑兵到达地名叫做三座山的地方。
  算算路程离张家口已经有了一千余里,再往前就有一个三岔路口,大路往东去就是辽西,往南的小路走几百里山道就是大明边墙。
  桑羽麾下的三个士官跑回来寻找到主力乐滋滋向黄汉回禀了一个好消息。
  前方不是出现了运输队,而是一个乱糟糟的大营地,经过观察证实应该是建奴的一个物资转运站,里面汉民太多了恐怕有三五万。
  建奴甲兵应该有超过两个牛录人马,鞑子兵不少有可能达到两三千。
  桑羽已经跟王志诚进行了联络,他们将要率领人马越过后金军的营地扼守住建奴、鞑子往北、往东的逃跑路线,主力大军完全可以疾驰发动突然袭击。
  士气高昂的一万余明军骑兵得知前方不远处有后金军营地,里面的物资堆积如山一个个兴奋得嗷嗷叫。
  奔袭战拉开序幕,黄汉想一马当先冲杀已经做不到,被一个把总的少年火枪手骑兵和严从优、何勇庆、顾吉祥、戈大本等等九个亲卫簇拥在中间。
  方正化大笑着和娄允、张超、周遇吉、黄得功、孙应元等等将领率领麾下直冲后金军营地大砍大剁,直杀得血雾升腾。
  建奴和鞑子根本没想到会在大草原腹地遭遇袭击,他们的营地如同蒙古部落聚居区那样根本不是封闭式,被一万余骑兵一下子冲得七零八落。
  许许多多鞑子和建奴瞧见了一面面红旗高高飘扬,看到了人如龙马如虎的明军骑士有千军万马无一例外选择四散奔逃。
  这里的后金军守将赫赫有名,此人名叫武纳格,是蒙古人中最早做了努尔哈赤奴才的败类,乃是后金头号刽子手之一。
  他在天启六年率领一万余鞑子、建奴联军攻击觉华岛,大明参将姚抚民、都司王锡斧、季士登等等几十位将佐殉国,两万余大明军民、商贾被屠杀。
  野蛮人还烧毁冻结在港口的两千余艘战船、商船、渔船,烧毁了觉华岛屯粮城。


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纳格

  武纳格这个粗鄙屠夫给大明造成的直接损失以白银计超过两千万两,约等于毁了大明龙武水师和关外最大的后勤补给地觉华岛。
  这小子自从同样是没人性的屠夫努尔哈赤死后就混得不如人意,因为上位的红歹是要树立救世主形象,严惩大屠杀制造着,连二贝勒阿敏都被圈禁就可见一斑。
  在大前年征服察哈尔袭击蒙古部落的战斗中,武纳格把已经投降的两千几百察哈尔男丁全部屠杀后被红歹是问罪,连降三级。
  这一次入关后没几天,奴酋发现武纳格的人马依旧不改蓄意屠杀的本性。
  红歹是干脆派遣他率领本部人马协同一个不满员的甲喇出关在三座山三岔路口建立补给地。
  后金军人马在春天发兵攻击察哈尔之时曾经在那里扎营,红歹是看过地形,认为在这个离盛京一千余里的地方建立一个物资囤积点让抓来的汉人中途修整一天能够减少死亡率。
  如今大金国地盘越来越大,无人耕种的良田多不胜数,红歹是深知人口的重要性,想路上少死一些,尽可能多带些汉民回辽东为八旗子弟种田。
  武纳格又不傻,何尝不知自己不受新主子待见,驻守营地之时无所事事,闹情绪的他终日酗酒打骂士卒,天天乘着酒兴行禽兽之事,好几个汉家大家闺秀被活活虐死。
  明军突袭之时武纳格很不幸,他刚刚喝了十三两抢来的好酒“将军凯旋”醉倒了,还在昏睡。
  主将是个暴徒,是个被排挤不得志的将领,他还经常打骂士卒,自然不得人心。
  在大难临头各自飞之时居然没有一个鞑子去叫醒武纳格逃窜,于是乎,明军出现在武纳格的蒙古包之时,武纳格还在鼾声如雷。
  这一次围进来的鞑子、建奴超过三千人马,是前几天发动运动围歼之时后金军陷入包围圈人马的三四倍。
  营地里还有狼奔豕突的旗丁和包衣奴才不低于两千,由于鞑子不肯战立刻夺路而逃,真的溜了几百骑。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彪明军不全部是如臂使指的“红旗军”,原居庸关人马和京营骑兵见到了这个硕大的物资囤积地都按耐不住一睹为快的急迫心情,对于拦截鞑子逃窜已经不太用心。
  逃了几百人无伤大雅,收获太多了已经成为负担,原本黄汉就准备见好就收不再往东追杀后金军的运输队,用不着再提防前方的后金军运输队得到消息逃之夭夭。
  被裹挟的汉人绝大多数是山西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听说过大明最能战的“红旗军”,发现居然是红旗飘飘的骑兵追出边墙千里之外,人人激动得涕泪横流。
  当黄汉出现之时,所有的汉民都虔诚地跪下磕头,口中高呼:“草民、小的、小人谢东平侯再造之恩。”
  有太多锦衣卫和太监在场呢,怎么能够如此宣扬自己?
  黄汉跳下马搀扶顶礼膜拜的老百姓,大声道:“乡亲们快快请起,本爵是奉诏出关解救大明子民,你们应该叩谢皇恩才对。”
  这段时间一直随军锻炼的三弟黄义逐渐成熟,知道黄家的实力已经强得招人嫉恨,唯有时时刻刻把忠君爱国挂在嘴边才是上上策。
  他带头呐喊道:“吾皇爱民如子,吾辈幸甚至哉,大明万胜!圣天子万胜!”
  汉人特别擅长喊口号,顿时“大明万胜!圣天子万胜!”的呐喊声在群山之间回响……
  这时方正化乐滋滋跑来黄汉身边大叫道:“东平侯,大喜呀!你可知我军抓住了什么人?”
  黄汉愣了愣,疑惑道:“难道活捉了建奴的贝勒或者贝子?”
  “咱家认为逮住的人比建奴贝子更加有意义,这小子叫做武纳格是这里的主将。你可知此人就是造成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
  这倒是一个意外之喜,黄汉跟着方正化来到蒙古包之时,锦衣卫已经给武纳格松了松筋骨,下手的都是打人高手,保证能够做到被打之人痛彻心扉还死不了。
  锦衣卫、东厂里有特殊手艺的校尉、番子多不胜数,落在他们手上保准生不如死,想死还无法死只能活受罪。
  武纳格早就醒酒了,被几个有亲人在觉华岛罹难的锦衣卫折磨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他见那帮下手虐待自己的明军恭恭敬敬向黄汉行礼,顿时意识到来人应该是这路明军的主将。
  武纳格哀嚎道:“主子饶命,奴才愿意投降,愿意从今往后效忠主子。”这个混蛋汉语还讲得比较流利,有可能以前在明军队伍里混过。
  黄汉根本不理睬这个人渣,笑着对几个锦衣卫道:“悠着点,千万要让圣天子见到活人,说不定吾皇仁慈,肯收留他给予官职也未可知。”
  人有希望生命力才强,黄汉故意说出这样的话是给武纳格希望,让他能够在锦衣卫的酷刑中撑下来,以便能够在京师菜市口把此贼千刀万剐。
  武纳格听懂了,顿时来了精神,磕头道:“奴才熟知大金国部署,大明肯定用得着奴才,请大人约束手下,不能再打了,否则奴才会被活活打死啊!”
  黄汉道:“要免受皮肉之苦可以,锦衣卫兄弟们问什么你必须老老实实交代。”
  武纳格连忙谄媚道:“奴才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收集到建奴控制区的情报也是军功,锦衣卫当然不遗余力,有了武纳格这个想活命甚至于想得到大明官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