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3章

明末汉之魂-第23章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奴的两个牛录额真都是骄狂之辈,他们打心底里鄙视明军,也认为趁着明军远道而来冲过去一阵乱砍乱剁比较爽,因此二话不说带着麾下就冲出遵化城。
  谁知出去的四百精骑只跑回来二十几骑,两个出战的牛录额真都没有能够活着回来。
  范文程指挥失误,这下子他的罪过大了。
  眼看着城外明军铺天盖地而来,老汉奸挥舞着顺刀哆嗦道:“顶住,快给本官顶住,堵门,还等什么?快快堵死城门洞啊!”
  某建奴道:“那老汉狗在扯什么淡?要堵死城门洞为什么不早作准备?”
  汉奸在建奴眼里都不是人,哪怕人模狗样混成后金大官,八旗子弟也不会有一丝尊重。
  又一个建奴骂道:“汉狗就是没安好心,娘的,城门都堵上了我八旗子弟岂不是也堵在城里了?”
  一个巴牙喇喝止道:“你娘的,哪里来的这许多牢骚,快去抗粮袋来堵门。”
  遵化城里的建奴阔气啊!抢来的粮食堆积如山,此时把粮袋当做沙石包来使用了。
  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慌了神的后金军乱哄哄,你要这样他要那样,名义上的主将又是他们打心底里鄙视的汉奸卖国贼,效率可想而之。
  其实遵化城里除了八百披甲人还有四五百旗丁和包衣奴才,但是他们要管理几万准备裹挟去辽东做阿哈的汉人,没法调他们来到城头协防。
  范文程也没胆量驱使被抓来的汉人上城墙守城,因为那样做会适得其反。
  新抓来的汉人还没有奴性,他们也没有认命一直在寻找机会逃离。
  汉人又不傻,发现后金军只有几百,城外有明军过万,城里有汉人几万,他们不临战起义抄家伙袭击旗丁力争逃出虎口才是咄咄怪事。
  刘之纶带着大军追建奴败兵到达城下,仓促间什么攻城器械都没带,发现后金军匆匆忙忙关上了城门,知道城门洞没有被堵死,命令兵丁们不计伤亡冲锋,争取把城门撞开。
  黄汉带着骑兵在城门附近射箭给攻城的人马提供掩护,发现城头的建奴有二三百之多,很明显是因为明军突然开始攻城,而且是攻击一点,后金军来不及做出反应,也集中在这里反击。
  眼看着明军越涌越多,骑兵在这里已经有些施展不开,黄汉带着麾下往西门而去,他派遣一人向刘之纶通报,自己带着人马去攻打应该是没多少后金军防守的西门。
  刘之纶很忙,他要亲自指挥大军支起木头大炮轰击遵化城。
  但是他虚心接受了黄汉的提议,不能用实心弹,只能填铅子发射散弹。
  因为这样开炮,气密性不咋地,会导致炸膛的危险最起码在打过几炮后才会发生。
  要不然如同历史书上记载,一开炮就炸了膛,没有打到后金军把自己人吓个半死的故事又会出现。
  谁知明军夺城心切,匆忙间找不到撞击城门的巨木,几门大炮被明军抬走了,此时处于亢奋状态的明军已经有一百几十人喊着号子用粗大的木头大炮把城门撞得“嘎吱、嘎吱”乱响。
  刘之纶接到报告得知黄汉带着骑兵去攻打西门,摆摆手表示知道了,就继续试图指挥乱糟糟的攻城队伍。
  他认为最起码要把弓箭手和铳手都集中起来射击城头的后金军为攻城部队提供掩护。
  如此混战出现了太多不必要的伤亡,有些明军明明有盾牌也不知道高举着拼接起来共同防御,各自为战的效果太不理想。
  还好遵化城头的守军真的不多也是乱糟糟不成样子,否则如此乱哄哄的攻城很快就会出现巨大伤亡,接下来就会影响明军斗志。
  总而言之没有绝对的坏事,连木头炮都有特长,这东西相对铸铁炮轻便了十倍,安装方便,刘之纶也不怕这种不值钱的炮被摧毁,让炮手抵近了打,防止散弹的射程够不着城头,
  炮手也知道轻重,在离城墙五十步左右架起一门炮率先轰了一家伙,运气不错没有炸膛,喷射出的一百五十余枚半两左右的铅弹有一半打在城墙上,有一半撒在城墙垛口五步范围。
  效果太好了,绝对是当着披靡,七八个后金军几乎被打烂了,这一炮把明军威风打出来了,把建奴守城的信心打没了。
  遵化城里也有守城火炮,可惜八旗子弟都是野蛮人,没人会玩这东西。
  现在发现如此高大上的东西明军轻轻松松运来,摆弄了不到一刻钟就打响了,造成守城八旗子弟死伤一片,后金军怂了,有人开始逃跑。
  就在这时黄汉运动到了西门,这里果然没多少后金军,黄汉命令所有的弓箭手以骑射压制城头敌军。
  在敌楼的二三十建奴被二三百羽箭袭击根本没有露头的机会。
  黄汉命令王展鹏、王志诚带上二十人用皮盾掩护身体以最快速度接近西城门洞,他们的任务是把特意带来的火药包堆七个在城门中间并且绑结实后火速撤退。


第五十三章: 发大财

  送七个火药包进入城门洞并且绑在一起,在没有近现代战争中机枪扫射的情况下,这个战术动作极其简单,明军轻轻松松就完成了。
  没有人被建奴射杀,只有区区几人挂彩了,身上钉了羽箭,由于他们全身被铁甲包裹应该无大碍,因为没有人落马。
  黄汉让所有人退到七十步外张大嘴巴,捂住战马的耳朵,当然用棉花、棉布堵战马耳朵也行。
  见大家都准备好了,黄汉射出已经在燃烧的羽箭准确命中七个已经绑在一起的火药包,“轰”一声巨响如同闷雷……
  二百余斤黑火药的爆炸效果真的不错,两扇城门被瞬间炸飞。
  城门洞质量顶呱呱,居然没有被炸塌,但是也导致上面为数不多的守军灰头土脸。
  爆炸的威力带来的地动山摇不是盖的,遵化城西门敌楼尘土飞扬瓦片直掉,迷了眼睛、砸破头、暂时失聪的后金军比比皆是。
  “杀奴啊!”明军见城门洞开,用不着黄汉下达攻击命令,战士们一个个如同疯狂了,纷纷打马如飞直奔城门洞。
  见麾下明军无组织无纪律,一窝蜂涌上前,黄汉大声喝止:“兄弟们不要急躁,此时才破了一道城门,骑马冲杀还不是时候,要等到瓮城大门也被炸开才可以进城。”
  “还要炸啊!”明军刚才见识到了地动山摇,意识到不听指挥的后果有可能很严重,控制住了亢奋的情绪,耐心等着黄汉用最快的速度再次搞了爆破。
  介于上一次的爆炸威力有些浪费,瓮城的大门很明显抵不上外城大门结实,黄汉只舍得用了三个火药包就炸开了大门。
  就在这个时候,攻击南门的明军也齐心协力用木头大炮撞开才堵了一小半的城门。
  渴望打入遵化城的明军见城门被撞开了顿时欢呼雷动,人人都大呼小叫着杀入城池,这时的明军判若两人,一个个如同愤怒的狮子,哪怕是一个人都敢狂奔上前用刀子招呼建奴巴牙喇。
  建奴们七手八脚忙着在堵城门洞,因此瓮城的大门没法关,明军撞破城门的速度太快,冲杀的气势足够猛,以至于建奴往城内奔逃之时根本来不及关上瓮城大门给他们赢取逃跑时间。
  战意盎然的明军继续发挥跑不死的优良作风,他们挥着刀子、挺着长枪稀里糊涂连破外城大门和瓮城大门,一鼓作气冲到了遵化南门内大街。
  建奴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被裹挟准备带去辽东做奴隶的汉人造反了,遵化城里的幸存者也发动了。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明军打进城池了,兄弟们杀鞑子为亲人报仇啊!”“别让那些旗丁逃了!拦着他们。”“快快,快把狗建奴的马藏起来。”之类的大呼小叫。
  没有及时骑马出城的建奴无处可藏,最终被打得不成人形,前几天还作威作福的汉奸旗丁一个个变成了过街老鼠。
  汉人脑子好使,做了汉奸卖国贼的也不例外。
  许多旗丁发现形势不妙立刻扔掉刀子、脱掉马褂、躲入巷弄、重新穿起汉服说乡音企图蒙混过关。
  联合起来搜捕汉奸的汉民也很聪明,他们大声嚷嚷,让所有人都摘下帽子洗脱汉奸嫌疑,这招效果明显,金钱鼠尾让那些旗丁露出了马脚。
  范文程老奸巨猾,相当珍惜狗命,他发现没有守住城池的可能性果断逃跑,有一百余建奴几十旗丁也从遵化东门溜之大吉。
  曾几何时明军能够打败建奴攻城拔寨?这一刻所有的明军将士都是英雄,他们慷慨激昂人人都从心底里发出“杀奴!”的呐喊。
  万众一心的吼声赢得了几万汉人的呼应发展到满城都回荡着“杀奴!”的怒吼,在满城军民齐心协力围剿下,后金军的残敌很快就被肃清。
  夺城之战尘埃落定,所有的明军都欢乐开怀,这时一队队胳膊上系着红布条的明军开始执法。
  “大家注意了,莫要贪婪,一切缴获归公中,所有人都会得到最少三十两赏银,三天内就能兑现。”面容冷酷的执法队挥舞着戚刀注视着所有人,不断提醒道。
  军官们也极其配合,此时也在不遗余力宣传:“兄弟们,大家都立功了,马上就会拿到赏银,此时不能犯糊涂,被执法队砍了忒不划算!”
  执法队在行动,许多明军推着独轮车跟着,车上装着箩筐,不时有兵丁们把金银财宝往车上的箩筐里扔,收获得到的快乐让每个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遵化城里的所有人都不应该有财产,因为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建奴准备带回辽东做阿哈的存在。
  城里即便有汉民幸存者,也应该是被建奴抢成了赤贫,如果发现了有金银财宝的汉民,这些人就必须说得清钱财的来龙去脉。
  兵丁们得到了任务,开始全城大搜查,发现没有风霜之色或者穿着得体之人统统抓起来盘问,当然适当拷问也可以,目的就是榨取汉奸的财产。
  如果不是汉奸的汉人身上就不应该有银子,搜查到了大笔银两说明这些人在浑水摸鱼,被抓、挨打、挨关那是他们活该!
  连辛辛苦苦把脑袋别在裤腰上拼命的明军都不敢私藏缴获,这些被解救的预备阿哈居然敢伸手岂不是自找不痛快?
  七八千明军互相监督着收缴贵金属,人人主动工作,一个个都是不怕苦、不嫌累的劳动模范,效率高得出奇,很快金银财宝就堆积如山。
  与历史记载相同,遵化城果然是后金军的一个赃物集中地,粮食、牲口、大车、布帛、锦缎等等物资应有尽有,金银财宝真的缴获了不下于百万两白银的价值。
  黄汉认为分赃要及时免得夜长梦多,由于有千把人掉队,攻城时又战死几百人,现在需要给九千明军发放攻破遵化城的赏赐。
  他从来没想过跟这八营烂兵、烂将再次打交道,因为历史上这支队伍只有少量人马战死、大多数都逃了或者投降了建奴,唯有刘之纶这个愣头青死战不走最后被乱箭射死。
  ————
  谢谢bob…china书友继续来支持新作。


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赃

  做出的承诺就要兑现,黄汉要在大明树立光辉形象,也存了为自己刷声望的目的,而且是慷他人之慨何乐而不为?
  他也不管其他八营将领是否高兴,第三天亲自监督执法队给每一个明军发放了纹银四十两,许多拿到银子的明军激动不已,当场乐晕过去好几个。
  这是普赏,人人有份,家丁战士也不例外,军功赏那是要另算的。
  不仅仅拿到了白花花银子,还超预期,这些以前苦哈哈的明军欢呼雷动,“明军万胜、黃将军万胜、刘大人万胜。”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被几千明军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黄汉大声纠正亢奋的兵丁们,他道:“圣天子万胜、大明万胜、刘大人万胜。”
  黄汉一开口,家丁战士立刻异口同声呼喊,紧接着四五百骑兵众口一词,最后变成了近万人齐声呐喊:“圣天子万胜……”
  刘之纶见到麾下明军欢呼雷动的场景微笑着点头,内心里的憋屈荡然无存,此时只觉得快意平生。
  他没有想过再次青云直上,因为他已经是一月之内连升七八级的窜天猴,他只想不变成划过天边的流星,他要坐稳正三品的位置,力争为国分忧。
  毫无疑问这一次的军功已经是大明对阵建奴的最大一次胜利,计斩杀真奴六百七十余,其中有牛录额真两员,拔什库七人,巴牙喇三十六位,还砍了旗丁青壮超过四百。
  如此滔天大功到手,本来光脚不怕穿鞋的刘之纶开始患得患失,他要竭尽所能保住战斗果实。
  黄汉跟刘之纶考虑的问题不是同一个级别,他只在意利益,此时堂而皇之坐地分赃。
  去掉发给所有战士的赏银三十六万余两,还有价值八十万两的贵金属,黄汉当然不肯亏待自己,搞了价值八万两银子的金银财宝到手,刘之纶也没有特立独行,笑纳了该他得的那一份。
  因为给士兵们普赏都是发的雪花银,将领们到手的反而是黄金、白银、珠宝混搭,这其实很不错,最起码方便运输。
  所有人都发财可谓皆大欢喜,遵化城里的明军空前团结,黄汉无疑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人。
  其实虽然是十家均分贵金属和珠宝,最后还是刘之纶得大头,因为城里许许多多的物资别人又带不走,使用权和分配权当然归他这个最高长官。
  许多明军还应该得到军功赏,但这已经不是黄汉需要考虑的事情,那得看朝廷的办事效率,也得看户部是否及时给银子。
  这一次论功行赏当然是黄汉的铁甲家丁斩获最多,其次就是骑兵队,刘之纶办事公道,统计斩获都是以事实为依据。
  按理说实打实的人头赏朝廷不应该拖欠,谁知道呢?反正黄汉本着拿到不欢喜丢了不烦恼的态度,毕竟这一次参与袭击遵化已经捞得心满意足。
  经过几天行军、战斗、执法,黄汉对归于他指挥的四五百骑兵有了一定了解,他看上了一些明军骑兵,开出接受他们做自己家丁的条件诱惑这些人跟着自己走。
  把一支烂部队刺激得嗷嗷叫,居然打败建奴夺下遵化城,让所有人都得到了实惠,刘之纶部所有的明军都对黄汉敬若神明,在黄汉游说下,被看上的骑兵有一小半下定决心跟着黄汉闯天下。
  愿意跟着黄汉的骑兵有几个特征,首先是黄汉看上了他们的战斗技能,然后就是觉得这些人没有过多兵痞特性,最后愿意追随黄汉的都是永平府和辽东人。
  这不奇怪,辽东人在关内当个大头兵无依无靠,能够被武官收做家丁当然求之不得。
  况且这位主将还是个能打敢拼足智多谋的猛将,还是个一诺千金的大丈夫,跟着这样的家主,日后必定前程似锦。
  永平府籍的骑兵当然更加愿意给黄汉当家丁。
  “亲不亲家乡音,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道出汉人的乡党情结,这种关系是比较让人有认同感的存在。
  不愿意跟着黄汉的也大有人在,他们都有各种理由,有的是因为老家在山西想勤王结束后回去,有的是想凭借斩首功升职当军官不愿意伺候人。
  人各有志无需强求,黄汉要的是团结一心的力量,绝不会搞牛不喝水强按头的做派。
  黄汉再次收下了四十几个弓马娴熟的骑兵战士做家丁,导致家丁队人数达到一百零七人。
  遵化城里不仅仅钱粮物资堆积如山,人力资源也是极其丰富,毕竟建奴打下了超过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明国土,洗劫了无数村庄、破了许多城镇。
  野蛮人认识到自己的短板,知道他们只是比汉人强壮且残忍好杀,其他什么都比不上,他们仰慕大明的产品,羡慕汉人工匠的手艺,知道女真人没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