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201章

明末汉之魂-第201章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被破格收纳成为女兵后每日习文练武从来不肯懈怠,如今已经成为了女兵伍长,这不是刻意照顾的结果,而是通过她自己的努力挣来的。
  刘小妹热爱“红旗军”这个集体,程度已经达到狂热,每每她充满热情的演讲都能够唤起被摧残妇女们的共鸣。
  为了千金市骨,张凤仪和秦姡直鹛粞×思甘龈九佳盗贰
  “红旗军”收留新女兵二十八人,刘小妹这一伍女兵分别成为了小旗官和伍长,由刚刚得到提拔的小旗官刘小妹暂管三个新兵小旗三十三个女兵。
  刘在旗也留下了以崔金兰、陈香慕为首的十一个由于裹足不可能成为女兵的妇女加入宣传队,她们都是识文断字会计算的女子。
  刘大寿麾下医务兵吸收的识字妇女最多,足有一百人,她们将要被培养成为类似于护士的杂役。
  明朝妇女裹足着不少,但是大多数是大家闺秀,农妇绝大多数是天足。
  十一个小脚妇女宣传队员都是长得端正能够识文断字的存在,给这些年纪不超过二十岁的女子配发了统一制服后成为了小侯庄一景。
  她们由于家教良好知礼仪,用柔声细语采取谈心的方法向妇女们宣传,起到的效果不让须眉。
  与此同时复仇的流民依旧在不遗余力寻找祸害过亲人的流贼,他们来到救护营地一个个辨认伤患。
  七八百已经获得治疗的伤病员有二百多被指认参与屠杀和奸淫,这些人统统被拖了出来,由指认人述说他们犯下的罪行后当着两三万人的面杀头。
  这几日天天杀人,不仅仅是杀了犯下杀戮老百姓、强奸妇女等等大罪的贼兵伤员,每天中午都会有几十甚至于二三百被甄别出来的贼兵当众斩首。
  许多贼兵是当着妻儿父母被砍脑袋,哀求痛哭自然免不了,可是被判杀头的贼兵都是至少欠下三条命或者曾经奸杀妇女的凶徒,不可能被赦免。
  犯下三条人命的血案不包括在战场上杀人,而是打家劫舍之时的故意杀戮。
  细数他们罪行之时,他们的父母都羞得难以自容,黄汉没有采取连坐的刑法,把被判死刑贼兵的家小一样送去辽西走廊屯垦。
  黄汉根本不怕这些人心生怨恨,这不是私人寻仇肆意杀戮,而是代表国家代表政府执法,进行公开判决明正典刑。
  邪不压正,没有法度如何治国安民?只要掌握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就心安理得。
  杀了一千多人,也没有能够把犯下血案的贼兵全部杀光,有两千多没有犯下奸杀罪,手上人命低于三条的贼兵俘虏被判处劳动改造三到十年不等。
  由于有诛杀一千多人在前,犯下血案的两千多贼兵大多数都以为大限将至,最后得到了劳动改造的判决后,当场乐晕过去好几十。
  他们的家小更是跪下磕头如捣蒜,人人高呼谢东平侯再造之恩。
  又过去了七天,乱糟糟的侯家庄外如今恢复了宁静,流民已经在三天前由张扬率领一个的骑兵把总看押着踏上了去天津卫的路途。


第五百零九章:饿殍枕藉

  接近四万流寇队伍里的马贼由于是被打击的重点,基本上没有能够跑掉,连王自用和王嘉允都死于混战就可见一斑。
  “红旗军”缴获了接近两千匹马,其中能够勉强算作战马的有五百匹,居然也有二十几匹阿拉伯战马。
  这些马有可能是大明官员或者大地主拥有,最后的结果不仅仅是好马留给贼首骑,妻妾恐怕也不例外。
  为了能够让三万流民走得快一些,缴获的大车都利用上了,侯家庄里的马车也全部被借用,老弱妇孺用不着蹒跚而行,可以坐上马车。
  黄汉已经准备海运两千钢铁轮毂换下大车的木头车轮增加耐用性和载重量,体系内轮毂升级后使用了轴承。
  钢铁车轮加上内有软木、麻絮等等填充物的牛皮外胎,使得马车的质量上了一个台阶,由于用作外胎的牛皮包括作为填充物的软木浸泡过桐油,能够达到一些防水、防腐要求。
  渡过黄河进入河南内地会更加干旱,应该不会有内河可以船运粮食,马车将要成为主要运输工具。
  在平原地区运输,独轮车的运力和速度远远赶不上二轮马车,跟即将组装的四轮马车相比差距更加大。
  因为四轮马车使得拉车的马匹用不着产生驮力只需形成拉力,不仅仅挽马舒服了许多而且效率倍增。
  但是四轮马车对于路况的要求有比二轮马车高,河南内地大部分地方一马平川,原本的官道就比较好走,现在正在遭遇旱灾路况更加好。
  古代的道路绝大多数是土路,官道应该是经过加工的三合土铺就,明朝广泛使用的三合土这种建筑材料是熟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防水性当然不如水泥。
  因此这时的人们出行最怕阴雨绵绵,一旦连续几个阴天,官道泥泞不堪,不仅仅陷车轮,连拉车的马蹄都会陷入烂泥。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连旱灾都有积极的一面,最起码道路坚硬有利于马车疾驰。
  河南在黄河北岸靠近京畿之地的州府受旱灾的程度还要好些,再加上发源于太行山的诸多河流还没有枯竭,因此只要有人手,就能够进行抗旱,维持一定的收成还能够做得到。
  过了黄河就应该见到史书记载的河南大旱赤地千里饿殍枕藉,不携带大量粮食随军,不仅仅救民于倒悬谈不上,大军不抢劫都有可能被饿死。
  因此黄汉做好深入河南内地的准备,四轮、二轮马车外加独轮车一定要具备一次性运输一万石粮食和五千石马料的能力。
  打流寇没有骑兵基本上是做无用功,因为即便获胜也仅仅是打了充当炮灰的流民,流寇中的积年老匪十有八九会逃之夭夭。
  因此不仅仅要拥有骑兵还要保持双马还必须保证战马营养充足体力充沛,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追得上、打得着流寇马贼,也能够完成奔袭、突袭的战术。
  采取内地明军那一种按部就班的战术,基本上打不着流寇老营人马,完全是跟在流寇屁股后面吃灰,浪费时间、精力和粮食。
  “红旗军”跟内地混日子的官军不同,如左良玉、陈洪范之流就不介意尾随流寇,他们可以杀流民骗军功,还可以抢劫老百姓把罪恶算在流寇头上,还可以跟流寇谈判索要金银财宝打活仗。
  总而言之遭遇流寇的老百姓再遭遇官军绝对是雪上加霜,本来就难以为继的日子更加过不下去。
  黄汉哪能如此?“红旗军”依旧要扮演救世主形象,救人、杀贼都要竭尽所能,而且主要目标就是斩杀流寇马贼夺马,因此大量运输粮草必不可少!
  在侯家庄集中的两三万俘虏中被甄别后证明是从贼不到三个月而且没有血案的家庭会获得屯民身份,用不着服刑,优先给予五十亩土地屯垦。
  手上低于三条命案并且没有参与奸杀行为的流寇被判劳动改造进入煤矿、铁矿、石矿做苦力,表现好的会进入钢铁厂操控人力、畜力千斤锤。
  即将成为屯民的家庭伙食好于被判刑者的家小,因为屯民就是自由民、公民他们必须尽义务,必须以二取一的标准抽丁为“红旗军”服劳役。
  有丁口服劳役就意味着这个家庭每个月都会有六钱银子五斗杂粮基本收入,服劳役的人没有意见,小一千人的情绪稳定精神状态不错,加上雇佣了一些侯家庄的车把式,基本上把赶马车的人凑齐了。
  到了孙刘庄,张扬装备再雇佣一些车把式,免得现在赶车的一部分被判劳动改造的人上船离开后,车把式不够用。
  赶马车也需要一定的架势技术,还得懂牲口,属于技术活儿,一般人总要学个一两个月才能够勉强上路,练习一年半载,才能够驾轻就熟。
  大明的农户家里有大牲口的占比不低,到了崇祯年,日子一年不如一年,导致太多家庭养不起大牲口,但是卖了大牲口后技术不会丟。
  流民中有些老汉乐滋滋赶起马车,把马鞭凌空挥舞得“啪啪”作响。
  这些老汉人年纪大了不算丁口,他们听说为“红旗军”赶车一个月能够得到六钱银子,五斗杂粮的报酬后都来找熟悉的宣传队试总旗官何守歆、宣传队员罗名士、崔金兰等等软磨硬泡,要求得到这个工作。
  最后何守歆请示张扬后挑选了三四百身体健康,架势技术好的车把式留下服务。
  因此有些流民家庭出现了两个男人为“红旗军”服务,他们的家小一个月会得到一两二钱银子、一石杂粮,完全可以一个月吃上几次干的,甚至于可以吃三顿。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何守歆和罗名士等等宣传队员不间断遇到毛遂自荐的流民,甚至于有许多被判劳动改造的贼兵。
  这些人中有铁匠、木匠、泥水匠等等,甚至于还有加工珠宝的手艺人。
  何守歆和罗名士等等在完善个人档案之时把具备的一技之长也写在上面,这样会使得接受安置的镇抚官能够有的放矢。


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层

  上路几天来,还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小三万人被分组管理后秩序井然,连劳改犯都乐滋滋跟随,一个拖家带口逃跑的案例都没有出现。
  张扬通过和几个镇抚官、宣传队员攀谈得知这些人被饿怕了,更加厌恶为了抢一口吃食不得不下手打人、杀人,至今都有昧着良心抢劫、杀人后受了刺激的人每每被恶梦惊醒吓得嚎哭不已。
  接近一无所有的流民现在能够吃上不混杂野菜、树皮的粮食已经觉得是一步登天。
  又听宣传队和镇抚官讲述他们即将面临的劳动和待遇,大多数人对未来有了憧憬,在能够混饱肚子的情况下,根本不排斥押解他们出海。
  张扬率领骑兵回来的时候几百架马车都要满载粮食送到侯家庄这个堡垒囤积,达到一万石屯粮之时才会告一段落。
  这几天,附近出现小股拖家带口的流民都被引入小侯庄安置,还是采取超过两千人派一个百总“红旗军”一趟的送办法分流。
  侯家庄的父老乡亲和白杆兵同生共死得到了东平侯嘉奖,不仅仅上奏天子请求给予老族长封赏,还又一个算一个得到了三斗精米三两银子的奖励。
  战死的侯家庄老百姓也没有被遗忘,他们都得到六斗精米六两银子抚恤,由直系亲属代领。
  东平侯豪爽、大气,处理事情公平、公正、公开使得侯家庄上上下下感激涕零,直接导致太多青壮年男子异口同声要参加“红旗军”,劝都劝不住。
  侯家庄的青壮年已经不足四百人,黄汉怎么能够把这些人都收入麾下,况且侯家族长和族老根本没有迁徙整个宗族去辽西屯垦的意图。
  这不能怪他们不识时务,毕竟他们是方圆二十几里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哪能放着中原大地的寨子、住房不要,抛弃几万亩良田带着两三千族人背井离乡去关外那个兵凶战危之地?
  最后也不是一个没收,张扬挑选了以侯本斋、侯本林为首的九个弓马娴熟的壮汉补充到冷兵器骑兵行列见习,在六个月的实习期里,他们如果不掉链子就可以转正。
  附近被流寇席卷,太多老百姓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不少通过甄别的汉子仇恨满腔发誓要为父母、妻儿报仇雪恨,太多青壮年跪求“红旗军”收下他们从军,大多数人得到了满足,先从随军劳役做起。
  经过宣传队、镇抚官再次深入了解,几百具备骑术的青壮年获得了参加竞选一显身手的机会,最后三百六十人被选上专门负责照料战马参与军事训练,他们是骑兵扩充时的备选。
  张凤仪麾下还有不到七百白杆兵幸存,他们每人得到了黄汉打赏的十两白银,还有三百左右伤患必须留在营地修养,估摸着一两个月内能够有一半人痊愈,剩下的肯定会留下残疾,不可能继续从军。
  剿杀流寇根本不是只争朝夕,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黄汉根本不着急。
  大军驻扎侯家庄后以这里为中心扫荡五十里范围的蝇营狗苟,效果杠杠的,秩序在恢复之中,法制重新建立。
  由于用不着担心被流寇、流民祸害,侯家庄的老百姓和不少附近的村民都下田劳作争取降低损失,还有不少逃出去躲避兵灾的老百姓陆陆续续重返家园。
  工兵营每天都在忙碌,他们的任务是为侯家庄的父老乡亲尽可能多的打灌井,当然,新收留的随军劳役会承担绝大多数重体力活儿。
  侯家庄真的因祸得福,他们的麦田如果不遭遇这一次兵灾也有可能因为旱灾颗粒无收。
  在麦苗快要干死之时,“红旗军”劳役推着独轮车去十几里外没有断流的漳河运水保苗,又以二三十亩地拥有一口的标准不间断打灌井。
  古人早就知道打井抗旱,可是一口灌井需要的劳动力和材料费根本不是食不果腹的农民能够承担。
  况且明末乱世,社会及其不安定,谁会傻兮兮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花钱、花力气打出灌井大有可能便宜了别人。
  黄汉看中了侯家庄乡亲们和白杆兵同生共死的豪情,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好办事,他决定把这里经营成为永不放弃的堡垒。
  不仅仅会把方圆五十里范围的无主田亩收为己用,还会收留一部分不愿意出海去辽东的河南老百姓在这里屯田,烧制水泥、砖瓦。
  以后以侯家庄为中心五十里范围只有侯家庄人有属于侯家几个大地主的私人田地,其他田地除了还有人在坚持耕种的予以承认,其余都是“红旗军”拥有。
  逃出去避难的地主发现地方安定了一定会回来索要被“红旗军”侵占的土地,没门儿。
  留守的宣传队员和镇抚官会率领军队跟地主老财友好协商,对于能够提供田皮、田契等等合法证明的予以承认。
  但是原则上采取不归还一亩田的规定进行谈判,可以跟地主老财签订一亩良田每年不超过一斗麦子的租金由“红旗军”牵头统一租种。
  出现给脸不要脸自认为朝中有后台的地主老财,“红旗军”不介意让他们遭遇流寇洗劫丢了性命。
  浑水好摸鱼,数万流寇已经打到过这里,肯定会有余孽躲入西边的太行山余脉中伺机而动,发生了流寇劫掠的血案官府也只能徒呼奈何!
  经过实地调查和侯家庄的族老们确认,这里最大的地主应该是谁也惹不起的大人物,此人太牛掰,恐怕见了当今皇帝都用不着下跪。
  这位就是潞王,隆庆皇帝的孙子朱常淓,当今皇帝的表叔,黄汉当然不可能为了跟这位爷争田亩而得罪整个皇室宗亲。
  为了能够做到黑白通吃,这段时间旗卫一直在积极布局。
  除了派遣旗卫随着商贾进入内地大城开设鸭血粉丝店、开设大车店、摆摊卖烤红薯等等潜伏下来。
  还派遣了裴大能、赵十三这两个因伤转入旗卫的军官专门跟随剿寇主力进入河南伺机而动。
  裴、赵二人如今是黄四方麾下大头目,他们准备执行打入流寇核心层的大计划。


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

  裴大能、赵十三的团队人数几十,其中有长期跟着李三娘子参与发展旗卫下线以韩满枝、盛玉花为首的精干妇女十几人。
  他们在侯家庄歼灭战过后,立刻从被判斩立决的流寇中甄选了五十几人进行观察,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长相端正瞧上去比较强悍。
  被观察的都是犯下血案超过三条人命家庭相对完整的存在,旗卫没有惊动他们,只是把这些人行刑的时间安排到最后关头。
  连续几天跪在地上眼睁睁瞧着一千余由于犯下奸杀、刻意放火烧死妇孺、滥杀无辜导致三人以上枉死等等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