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23章

明末汉之魂-第123章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幻想能够穿上那么好看的军服加入明军,主动开口请求刘在旗引荐他从军。
  刘在旗满口答应,并且让他带领几十个刚刚解救的汉人劳动,叮嘱他好好表现,只要肯干活、不私藏财物还主动帮助明军进行管理的壮劳力都会优先被选拔成为卫所军。
  赵五小表现得很积极,他晚上去找了许多熟人打听刘小妹的下落,最后的结局不错,刘在旗的妹妹也是小强级别,在缺衣少食倍受凌辱的恶劣环境下居然还生存着。
  离别小两年的兄妹终于喜相逢,幸福的泪流了不知多少,刘在旗不知道已经感谢上苍多少次,每每看见小妹单薄的身子骨就心如刀绞。
  黄汉大手大脚从来不在吃穿上节省开支,见解救的几万汉人一个个都面黄肌瘦,宣布给大家吃三顿,每一餐都给一个足四两的白面炊饼,稀粥管够。
  刘在旗带着几十个工兵管理着一两千被解救的汉人,敲锣吃饭之时,见到长期见不着精粮的为奴汉人眼中流露出满足感的那一刻,他都会不失时机宣传“红旗军”的优越性。
  “乡亲们,以前我也是跟你们一样瘦得一阵风都能刮倒,现在你们看,我多壮实。”
  赵五小很会配合,不失时机问道:“刘赞画,以前你的身子骨还不如我呢?现在再看看我们两个,简直是天上地下啊!”
  刘在旗很煽情道:“我能够有今天就是遇到了家主黄将军,遇到了他带领的‘红旗军’,自从跟着黃将军,三餐不愁日子过得滋润,人有奔头。”
  赵五小又问道:“刘赞画,黃将军会收留像我这样的人吗?我不识字只会弹棉花缝被子。”
  “黃将军曾经亲口说过,只要是汉人他都愿意收留,都能够安排做工、耕田、开矿,并且能够保证每一位工作的人得到的报酬足以养活两三个人。
  你赵五小有弹棉花的手艺去了抚宁卫只要肯干活会过得更加好,没有手艺的人只要肯下死力气也不会过得太差,每个月八钱、一两甚至于一两五钱银子都能够挣得到。”
  赵五小带头欢呼起来,紧接着一两千人都高呼:“黄将军万胜、‘红旗军’万胜!”
  欢呼声渐渐平息之时,一个妇女插话道:“男人们都有活干,都能够挣钱养家糊口,如我这样没了男人的寡妇日后咋过活呢?”
  刘在旗给予答复道:“黃将军收留的妇女多着呢,有上千人做卖烤红薯、炸薯片这样的小买卖。她们平均都能够赚一两五钱银子一个月呢。
  ‘红旗军’还有女兵营,那些女兵的月饷也是一两五钱银子外加五斗麦子本色一个月。”


第三百零九章:宣传很重要

  许多恨不能竖起耳朵听讲的妇女立刻开始议论,太多人对未来有了憧憬。
  还是那个妇女疑惑道:“做买卖、当兵我恐怕不行呢!因为我不会算账,力气也不够大。”
  刘在旗问道:“纺纱、织布、缝制衣服、洗衣做饭、纳鞋底难道你也不会?”
  许多妇女抢答道:“这些只要是汉家女子都会!”
  “这不就成了!抚宁卫有被服厂,马上还会建造纱厂、织布厂,需要太多妇女来工作,你们不愁找不着生计。”
  疑问被解答的那个妇女由衷道:“黃将军真是活菩萨啊!以后过上了吃饱肚子的日子,我要给他立长生牌位,天天敬香祷告。”
  刘在旗笑道:“哈哈,在抚宁卫,不知道多少人家都供了黃将军的长生牌位,不瞒大家,我刘在旗的家里就有。”
  这时刘小妹拉了拉哥哥的衣角怯生生道:“哥哥,我要从军做女兵,我再也不愿意被那些畜牲欺负了,我要拿起刀枪杀建奴。”
  刘在旗怜爱地抚摸着小妹的脑袋,眼中不由得又噙满泪水,他答应道:“哥哥同意你去当女兵,可是你太瘦小了,恐怕选不上,你要好好吃东西,争取养好了身子骨通过女兵选拔。”
  刘小妹笑了,露出满口黄牙,她慢慢的咬着大白面炊饼,一脸幸福……
  武力夺取复州前的宣传战效果不错,刘在旗的出色表现黄汉都看在了眼里。
  黄汉意识到了宣传的重要性,不仅仅是针对后金进行策反,还要加强“红旗军”集体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时候成立专业的宣传队了。
  黄汉特意暗地里观察了几次刘在旗的即兴演讲,发现此人有文化口才好,又有为奴多年刻骨铭心的记忆,宣传时深入浅出颇能让听众产生代入感。
  正在带领汉人搞拆迁的刘在旗忽然见到了家主身边的小亲兵沈明,得知家主要召见他激动得手足无措。
  他这段时间努力工作,主动揽事情,还把归他管理的汉人分组进行合理搭配,估摸着应该是家主见他表现好要嘉奖。
  复州城里的原同知衙门是黄汉的临时行辕,刘在旗来到二堂大厅外就见到了刚刚领命出来的宋鹏飞。
  他连忙敬礼恭恭敬敬问候道:“宋将军好!”
  宋鹏飞笑了笑道:“你这一次表现不错,不仅仅本官看在眼里,恩师也用千里镜看得清清楚楚,进去后不要畏畏缩缩,要有担当,否则恩师怎么肯委以重任?”
  刘在旗顿时觉得脑子不好使了,他拱手一恭到地道:“卑职谢谢大人美言,卑职日后一定会为了‘红旗军’利益肝脑涂地。”
  “这话不错,只要你永远把‘红旗军’利益放在第一位,本官保证你的路会越走越宽。别说话了,赶紧进去吧!万一有了军务恩师又没了时间见你。”
  见到敬礼后站得笔直的刘在旗,黄汉忽然问道:“刘在旗,如果有兵丁受不了训练的苦开始偷懒交给你来处理,你准备如何做?”
  “卑职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会不厌其烦找他谈心,讲建奴是如何凶残,讲练好杀敌本领是如何重要。”
  “如果这个兵丁还是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又待如何?”
  “这种人应该属于养不熟的白眼狼,完全可以一刀杀了!”
  “哦?想不到你还充满暴力,这个兵丁仅仅是懒惰,罪不至死吧?”
  “您对待麾下如此恩厚,卑职认为‘红旗军’中就不应该存在这种人,出现个别人如此完全可以用重典。”
  “本官以为打二十军棍驱逐出‘红旗军’集体,他们的家小连坐,全部赶走。你以为这样做如何?”
  “大人仁慈,卑职认为可行!”
  “本官决定成立宣传队,你就是第一任队长,给你从六品拭百户品级,你在拿卫所军待遇的三千随军劳役中挑选五十六人凑齐一个总旗人数。
  这些人要有帮助兵丁和老百姓写写算算的能力,可以忽视战斗力,因此识字者优先,能说会道者优先。以后这些人中谁升任总旗官、镇抚官、小旗官、伍长都由你来提议。”
  得知自己得到了从六品的官职,刘在旗扑通一声跪下了,他顿时绷不住,哇一声大哭起来,此时泣不成声只是一个劲儿磕头,额头都撞出了血也不自知。
  黄汉等他情绪平复后淡淡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好好做事,将来封妻荫子也未可知。”
  “大人,卑职不多说什么,卑职会用行动来报答大人再造之恩。”
  “宣传队伍长以上级官佐可以配发自生铳,你也不例外,记住了自保能力必须有。”
  “大人,卑职领到自生铳后一定勤学苦练,争取三个月内能够弹无虚发。”
  “本官相信你做得到,去吧!”
  刘在旗擦了擦脸上的泪,敬礼转身大踏步出了行辕,此时他的心中激情似火,恨不能立刻拉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宣传队。
  三四万人齐动手,复州城里的拆迁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步兵也没有闲着。
  他们在宋鹏飞、赵坤等等组织下,以把总为单位细致搜索复州城三十里方圆的地盘,所过之处片瓦不存。
  黄汉的做派貌似比奴酋还要恶毒,确实如此,因为红歹是苛求汉奸卖国贼为建奴效力,希望得到大量汉人做奴才,因此早就不玩杀光、抢光、烧光。
  汉人有一亿几千万,建奴才几十万,大明有必要留着这些野蛮人吗?这些杂碎大多数不会种地不能生产,只是过于野蛮好杀而已,因此黄汉规定,要首级不要俘虏。
  拿下复州后,许多投诚的汉军主动报告建奴去向,黄汉得知后金军留守主将纳海没有被打死,他带着几百人逃去了金州。
  由此可见本来驻守人马就是复州双倍的金州接下来一两天内人马会增加许多,这一定会加大夺城的难度。
  黄汉不由得想起了自告奋勇愿做先锋官的尚可喜,他立刻派遣郑孝文走水路去旅顺口联络东江镇人马联合攻击金州,两军会师日期定在中秋节这个汉人重要的节日。


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协同

  炮兵营地,一炮未发的五百少年炮兵人人垂头丧气。
  这里连教官、老炮手接近六百人,操作十二门野战六磅炮用不着这么多人。
  之所以炮兵倾巢出动,是因为有了难得的实战教学机会。
  少年炮兵们把大炮拆解卸载装船,再从船上卸载组装装车,紧接着转运到复州镇海门外位建立炮兵阵地。
  他们把这些程序都完成得可圈可点,就在准备装填发炮之时发现不能这样做,因为一炮下去能否打着建奴不可知,打到袍泽十之八九。
  所有的辛苦都是白费力气,这当然导致少年们极度沮丧,就连四个佛郎机教官都觉得极度遗憾。
  第三天下午,炮兵终于接到了新命令,明天一大早全体往西南前进,在复州西南五十里外有一座周长一里余的小城池有一百几十后金军在坚守。
  这座小城名字叫做羊官堡,是个石头城比较坚固,因此建奴常年有驻军一百余,现在估摸着已经全民动员了,参与守城的人数接近四百。
  千户官王志诚带着两个百总骑兵定点清除建奴的村镇之时发现了羊官堡城这个纯军事堡垒,他没有发动攻击,仔细侦查后汇报主将。
  黄汉得知羊官堡里的汉人阿哈不是很多,为了给炮兵实践机会,也为了锻炼少年兵的攻坚能力,这一次的计划是步炮协同进行攻防战,由少年兵主攻。
  负责拿下羊官堡的主将是宋鹏飞,他已经亲自去观察了地形,羊官堡按照现在的计量单位计算才不到零点一平方公里,城墙的周长只不过八百余米,只有南北两个城门。
  这座小城没有红夷大炮,也没有佛郎机炮,应该有十几支抬枪,只是不知道建奴会不会使。
  宋鹏飞决定围歼建奴,第二天晌午,两个把总少年铳手和两个百总长枪手、刀盾手步兵加上王志诚率领的两个百总骑兵就两路并进分别接近南、北二门三百步距离结阵以待。
  宋鹏飞明明知道使用米尼枪掩护刀盾手攀登云梯夺城完全做得到,但是他为了锻炼炮兵、为了减少冷兵器步兵的伤亡,还是选择了尝试步炮协同战术破城。
  终于得到实战机会的炮兵抵近羊官堡城,在大概四百步距离建立炮兵阵地,一刻钟后炮击开始。
  实心弹的威力本来不怎么样,可是羊官堡是一座石头城,炮弹打在垛口、落在马道上都会砸得乱石迸溅,守城的四百左右建奴哪里经历过这样的打击,顿时惨叫声连连。
  侥幸没挨石块打着的建奴发现城头没有藏身之地,因为即便躲在垛口后都会被落在附近的炮弹砸飞起的石块打死。
  城头连站都站不住,这城还怎么守?
  十二门六磅炮打过六轮后,少年步兵列阵前进,接近到一百步之时,发现明军炮击停止,城头开始有建奴探头探脑。
  宋鹏飞下达命令,“第一列端枪,瞄准,全体继续前进。”阵列再次前进二十步左右之时,宋鹏飞大声道:“第一列开火!”
  片刻后,在“第二列开火、第三列开火!”的口令声中羊官堡城头已经见不着活人。
  步兵火枪手一边前进一边进行三段击齐射足打了三轮,这时就是检阅步兵在不影响走动的情况下从容完成装填进行不间断打放。
  这个城池也只有两个城门,都被准备坚守的建奴堵死了,建奴没想到明军的炮火是如此猛烈,北门附近承受了六轮炮击后建奴已经死伤一片。
  现在又被足一个把总三百多支鸟铳、燧发枪肆掠了三轮,北城墙上再也没有人敢露头。
  一些趴在垛口后马道上的后金军当然不肯和城池共存亡,他们不是准备进行抵抗,而是沿着马道爬行,往城墙下爬,他们准备取马逃窜。
  随军劳役扛着云梯奔跑着上来了,其实北城墙已经千疮百孔,许多地方用不着云梯已经能够攀登,不一会儿明军攻入羊官堡城。
  宋鹏飞带着几十个米尼枪射手围绕着城头警戒,米尼枪的射程足以覆盖整个城池,他们发现南门处有几十个建奴在七手八脚搬堵城门洞的石块、沙包。
  建奴哪里会想到他们在南门城门洞搬东西,出现在北门城头的明军可以直接击毙他们,劈哩叭啦的枪声中准备打开南门逃窜的建奴纷纷毙命,有些运气好没被打中的赶紧躲入巷弄。
  这时房连栋带着刀盾手进入城池,他向宋鹏飞示意后结阵前进,宋鹏飞立刻派遣三十个米尼枪射手上房为冷兵器步兵保驾护航。
  没多久整个城池里的建奴被斩杀一空,解救了汉人不足二百,其中有几十人伤的不轻,医务兵已经在进行紧急处理。
  ————
  紫禁城里的皇帝这段时间特别压抑,他的睡眠质量很差,每每被噩梦惊醒。
  已经过了二更,无比勤政的崇祯依旧孜孜不倦地在摇曳的烛光下批阅奏折,他觉得心力交瘁,总有不好的预感。
  皇帝不由得放下笔望着窗外的夜空出神。
  明军出动四五万人马去解大凌河城之围能够成功吗?为何竭力主张修建此城的孙督师在建奴真的发兵来攻打之时束手无策?
  “红旗军”仅有的几千人马去突袭南四卫会不会弄巧成拙?
  思来想去,崇祯心里已经在埋怨孙承宗,朝廷财政艰难,孙督师不仅没有能够做到皇帝希望的裁减一些辽饷,还多要了重修大凌河城的花费。
  朝廷节衣缩食咬着牙修建的大凌河城,如今又得由朝廷出粮饷七拼八凑出人马去救援。
  此时崇祯已经悔不当初,为何没有及时召见黄汉来平台问计?为何要把黄汉的奏疏留中?为何就不顾黄汉、郑国昌、刘之纶等等反对,同意重修大凌河城?
  想到最后,一向不喜欢检讨自己喜欢找替罪羊的崇祯得出了结论,孙督师恐怕老了,昏招频出,留着他看来已经没有什么用处,是时候让他回家颐养天年了。
  崇祯确实喜欢推卸责任,殉国之时留下的遗言里还有“然皆诸臣误朕。”这句话,却不认为他这个皇帝水平差。


第三百一十一章:忧思郁难排

  夜凉如水,已经过了二更天,勤政的皇帝还在苦思冥想。
  辽东建奴虎视眈眈,如今谁敢经略?谁愿意经略?谁能够经略?
  刘之纶?恐怕不行,他资历太浅。一下子提拔他成为兵部侍郎已经众说纷纭。
  郑国昌?此人的资历足够,可惜少了带兵的实践,大臣们有可能会激烈反对。
  徐光启?威望学识足以,可是他从来没带过兵啊!
  熊文灿?这个人恐怕只是擅长招抚,来到辽东没什么大用。
  崇祯思前想后觉得头大如斗,实在物色不到一个可堪大任的辽东经略人选。
  也真是难为这位少年天子了,朝堂之上的高官厚禄之人大都是四五十甚至于六七十的官场老油条,他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要去琢磨这些人谈何容易?
  一直在殷勤伺候的王承恩给皇帝披上一件披风轻声道:“陛下,眼看着秋凉了,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