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01章

明末汉之魂-第101章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草原太大,经验丰富的鞑子跟明军捉迷藏取得的效果不错,真有一大半部落摆脱了被追杀的命运。
  向北逃亡的鞑子有四五个不小的部落,只有两个部落运气不好被“红旗军”发现,其他部落保不准猫在哪个山脚又搭建起蒙古包开始过小日子。


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

  听明白了赵坤的讲叙,娄允和刘全等等都畅快无比,人人推杯换盏喝得高兴。
  这时营地里歌声不绝于耳,原来在其他蒙古包或者大帐篷里喝酒的抚标营骑兵都在学唱一剪梅,有歌唱天赋的兵丁已经朗朗上口。
  刘全问道:“赵大人,外面兄弟们唱的曲调真好听,敢问是不是黄大人的新作?”
  赵坤也算半个文人,他傲然道:“此曲正是恩师带兵出关之时,见大草原千里冰封白雪皑皑,有感而发脱口而出,没多久咱们就都学会了。
  刘全拍马屁道:“好词、好曲、好意境,黃将军真乃大才!”
  刘之纶毕竟是士大夫出身,他的心腹家丁也有些文化,说话文邹邹。
  娄允忽然嚎了一嗓子:“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接着道:“这些风雪直接导致锦衣卫有一半人望而却步啊!”
  张超笑道:“大人别遗憾了,有咱们这些兄弟死心塌地跟着呢!”
  有了几分酒意的刘合文邹邹道:“总在最冷枝头绽放,也总会有人在最后关头放弃机会,哈哈,这才是此曲意境啊!”
  ……
  一个半时辰过后,酒足肉饱的四百余骑兵终于住进了温暖的蒙古包舒舒服服睡大觉……
  第二天,渴望建功、希望发财的锦衣卫和抚标营都急不可耐,他们居然早早集合吃早饭没等天亮就摸黑上路。
  刘合知道家主望眼欲穿,派遣了一个小旗人马回大安口报捷。
  天气恶孽使得“红旗军”行动不便,更加会使得逃亡的喀喇沁人影响速度,也会使得可能来驰援的后金军放弃行动。
  黄汉有青城可凭,有酒、有肉、有粮食还有人手,他不着急撤退依旧派遣骑兵每天出外搜索蒙古包。
  抢劫真的是最来得快的生财之道,原来喀喇沁鞑子穷得狠,现在大不同,骑兵们每袭击一个聚居区都会得到金银财宝得到大量牛羊马匹无一例外。
  现在铁匠沈存力有了新任务,他组织了五百鞑子男女和五百汉人青壮在杀羊剥皮,每天有两三万只肥羊被屠宰。
  羊群是草原民族生息繁衍的希望,平均一个鞑子恐怕拥有五十只羊都不止。
  汉人生活用不着羊群,留着这些活的东西还得费草料,因此杀光活羊装车运走是必由之路。
  这里的许多羊都是牧民们刻意留下的最健康、最青壮的种养,可惜汉人不懂这个,全部变成了羊肉。
  没有了种羊,幸存的牧民想要从头再来还不知要花费多少寒暑?
  这跟汉人农民恢复生产截然不同,汉人有一袋种子粮一季说不定就能够种出遭受破坏前的粮食产量。
  牧民家里原来有二百只羊,被洗劫一空后即便买来三两只羊做种,要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恐怕三五年都达不到。
  对待北方大草原的汉人宿敌,黄汉没有一丝同情心,鞑子可以入关打草谷,“红旗军”可以杀进大草原割羊肉。
  鞑子不是很能跑吗?没关系,“红旗军”已经不介意轻骑兵落荒而逃,为了减少伤亡放弃了穷追不舍,现在大家都做到了打下一个小部落连一只羊、一碗粮食都不会留下。
  可惜不知道那些失去家园、失去了族人和牛羊的鞑子在这冰天雪地的大草原能够生存多久?
  在十一月十七日,已经驻扎青城八天的黄汉居然见到了乐滋滋赶来的以娄允、刘全和刘合为首的四百余骑。
  “红旗军”骑士不断劫掠蒙古包,因为天天有大小不等的战斗造成伤亡减员在所难免,如今已经不足一千。
  附近没有搜索过的区域还多着呢,黄汉认为在撤退之前恐怕无法完成把青城二百里方圆都拉网一遍的设想。
  见到了抢劫热情高涨的锦衣卫和抚标营骑兵,黄汉觉得多了四百余骑兵,完成拉网成为了可能。
  当天娄允和刘合几个就得到了任务,他们在已经积累了一些寻找鞑子隐藏地经验的两个总旗“红旗军”骑士带领下搜索青城东。
  他们运气不错接二连三破了几个小部落得斩获五十几级,得到的金银财宝以白银计接近五千两。
  锦衣卫伤亡不大,只有一个校尉重伤,三四个轻伤,抚标营伤亡减员十七人,其中三人战死。
  夜晚,在原来喀喇沁台吉布尔噶都搭建的可以容纳百余人的巨大蒙古包里,烤着羊肉、喝着马奶酒的娄允很是陶醉,麾下锦衣卫也是乐得合不拢嘴。
  因为黄汉表态抚标营和锦衣卫只要缴获了金银财宝都可以自行分配,“红旗军”两个总旗兄弟们不参与分配,那些无法随身携带的物资“红旗军”才会笑纳。
  娄允和刘全几个官佐算算账,貌似每一个参加劫掠的明军都能够得到价值一二十两银子的金银财宝呢,他们当然乐不思蜀。
  他们不可能平均分配缴获的钱财,会提留一部分给军官,还会留下一些回去打点上官,因为毕竟有了伤亡,不面面俱到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况且刘全和刘合是刘之纶的心腹家丁将领,他们当然会至少截留三成金银财宝带给家主。
  就在锦衣卫和抚标营骑兵欢庆之时,远在京师的紫禁城里,看完了成全代为陈奏的顺天巡抚奏疏,崇祯皇帝觉得眼角湿润了。
  他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在御书房里无法静心,站起来烦躁地走来走去。
  两个大太监曹化淳和王承恩不知如何开口劝说陛下稍安勿躁,都安安静静侍立在龙书案旁。
  “顺天巡抚奏报,黄游击兵力不足,他居然连半大孩子都带出了关。
  现在刘侍郎带领抚标营坚守大安口以确保‘红旗军’的退路,关键是黄游击那一点点人马还退得回来吗?要是‘红旗军’全军覆没这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王承恩道:“陛下莫急,黄游击不是个鲁莽之人,他乃是智勇双全的一员儒将,根本不会做出白白送死的部署,一定能够得胜归来。”
  崇祯摇摇头道:“未必,黄汉就曾经跟方正化和李若琏说过,汉将李陵全军覆没在战术上失败了,但是在战略上是胜利的,从那以后匈奴再也不敢主动挑衅强汉。”


第二百五十三章:皇帝重视

  一旁侍立的曹化淳觉得晕,这个故事还是他讲给天子听的。
  哪曾想天子会联想到黄汉有可能拼光“红旗军”只是为了让鞑子受到教训从今以后不敢公然挑衅大明。
  他连忙道:“陛下,汉将李陵是以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境内千余里,这和‘红旗军’的行动截然不同。
  黄游击只是准备袭击离大安口三百余里的喀喇沁青城,况且他还有一千余铁甲骑兵,老奴认为‘红旗军’不会全军覆没。”
  “朕当然希望‘红旗军’能够得胜归来,可是等待太让人觉得煎熬,朕这几日都有些坐不住。”
  曹化淳道:“锦衣卫试百户娄允已经带着几十人出了大安口往东北去联络‘红旗军’,刘大人也派遣了四百抚标营骑兵一同前往,想必不久就会有新消息送达京师。”
  “嗯!那个娄百户就是上一次追随李若琏跟‘红旗军’并肩杀敌的锦衣卫之一吗?”
  曹化淳答道:“是的,当时他阵斩一级。”
  “此人能够主动出关很不错,他如果能够建功你们要及时提醒朕给予提拔,如今大明急需敢战之人。
  你们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大安口送达的奏报,一旦有黄游击的消息无论多晚都要立刻回禀。朕每时每刻都在牵肠挂肚啊!”
  皇帝如此重视‘红旗军’的这一次出关,使得两个权势熏天的大太监提高了对黄汉认识。
  以后黄汉做生意搞市场垄断赚取暴利,不但会有锦衣卫帮着办事,东厂即便不大开方便之门也应该不掣肘。
  黄汉此时根本不知道天子一直惦记着“红旗军”,他和四个护卫正策马在青城内小跑,这是他每天的工作之一,他不留在蒙古包坐等请示,而是亲临现场解决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眼看着这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宋鹏飞已经带着少年学兵和抬枪手去接管项成梁负责的接应点。
  今天是崇祯三年十一月十九日,“红旗军”出关已经足半个月,得到的斩获足以让大明扬眉吐气一回,缴获也能够使得黄汉大赚一把,是时候见好就收了。
  晚上,在硕大的蒙古包里和大家一起聚餐的黄汉告诉在场的所有官佐。
  步兵、劳役和组织起来的汉民早就搬空了青城,再有两天时间就会全部到达百里外的接应点,从明天开始城里驻守的步兵和留下杀羊的一千人就分批撤退,两天后“红旗军”会放弃青城南归。
  已经出去劫掠鞑子两天的娄允听明白了笑道:“黄大人的意思卑职明白,咱们要发财需要抓紧剩下的两天时间,没啥说的,卑职服从命令听指挥,两天后跟着大人回去。”
  黄汉笑道:“好好再干两天,估摸着斩获不会少,锦衣卫兄弟们搞几十级鞑子首级应该不成问题,娄大人连升三级不在话下。”
  娄允闻言立刻离座来到黄汉面前一恭到地,锦衣卫们这两天跟两个总旗‘红旗军’和四百抚标营骑兵联合作战,得到了小一百斩获,缴获了贵金属价银八九千两。
  最后分润斩获之时“红旗军”高姿态一级首级都没要。
  按理说他们锦衣卫只有二十三人参战占不到出击人数的半成,应该分不到足一成的斩获,刘全和刘合跟锦衣卫客气,分给了他九级。
  按照这个积累速度,再有两天时间锦衣卫搞十几二十颗鞑子人头已经是极限,现在黄汉公然说出锦衣卫能够搞几十级,这自然是黄汉准备送一些军功给他们。
  娄允又不傻,当然要表示感谢,他道:“卑职谢谢大人成全。”
  黄汉笑道:“都是自家兄弟,谈不上谢字,你们明天要注意安全,伤亡太大得不偿失。”
  娄允大喇喇道:“没关系,跟着来的兄弟们都是自愿追随,他们都明白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出现伤亡不会怨天尤人。况且打鞑子有财发,卑职想让兄弟们悠着点都困难。”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锦衣卫和抚标营都是劳动模范,他们起早带晚不辞劳苦在青城东拉网。
  又有不少喀喇沁人的小部落聚居区被发现并且消灭,娄允和一帮锦衣卫没有两手空空。
  他们再次分到了九级斩获,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确实是奋战而来。
  因为参战四天锦衣卫不仅仅有人负伤,还有一位运气太差被一个蒙古大力士一铁锤砸在胸口挂了。
  现在二十几人的锦衣卫,阵亡一人,重伤三人,只有九人全须全尾,其余人都有轻伤或者轻微伤。
  连娄允都挂了彩,他的胳膊和胸口上都有箭伤,好在山文甲的防护力不错,箭矢入肉不太深没有使他失去战斗力。
  准备放弃青城撤退的黄汉见娄允有了十八级斩获再给他们加了双倍,送上三十六个鞑子青壮的脑袋,其中有两级百夫长一级千夫长。
  娄允和张超等等二十几人除了重伤的三人住伤兵营由医务兵和临时招募的一些胆大心细的妇女照顾外,其余人共用一个喀喇沁人搭建的一个不小的蒙古包住宿。
  黄汉亲自来看望锦衣卫并且送了如此大功劳,娄允和十八个锦衣卫兄弟都跪下了,锦衣卫很牛掰的,除了自己的上级很少给谁下跪,他们连文官士大夫都不鸟。
  而大明文官武将也尽可能不招惹锦衣卫,敬而远之。
  娄允、张超等等十九人是真心实意敬重黄汉,跪下恭恭敬敬磕头,娄允道:“咱们得大人恩惠连升三级不在话下,日后大人用得着卑职和兄弟们,水里火里不邹眉头。”
  黄汉赶紧扶起行大礼的娄允和锦衣卫校尉道:“娄大人如此见外这是不把本官当兄弟啊!若是本官以后真的有事去麻烦诸位锦衣卫弟兄,难不成也得跪求?”
  娄允站起身拍胸脯道:“黄大人,瞧您说的,咱锦衣卫兄弟都是恩怨分明的主,您的事就是锦衣卫兄弟们的事,有什么吩咐派个人写个小纸条,咱们就会办得妥妥的。”
  “这就对了,记住了,‘红旗军’跟天子亲军是兄弟部队,娄大人、张小旗和诸位兄弟是和‘红旗军’并肩作战的袍泽,日后守望相助一起升官发财。”
  众锦衣卫都咧嘴傻乐,他们乱哄哄道:“黄大人说得太好了,太对了,咱们是并肩作战的袍泽……”
  黄汉准备让锦衣卫发挥一些作用,叹口气道:“娄大人,我军目前已经解救了超过两万汉人,夺了有近一千被喀喇沁人俘虏后为奴的其他部落的蒙古青壮年,还缴获了五六千鞑子妇孺和幼童,唉!本官难啊!……”


第二百五十四章:舍命不舍财

  娄允和张超见黄汉吐槽,误会了,两人对视一眼。
  心直口快的张超道:“大人莫要为难,咱们是锦衣卫,本来就有穷凶极恶的坏名声,不怕落下屠杀俘虏和鞑子妇孺的凶名,咱们马上开始动手屠杀如何?”
  娄允拍拍胸脯道:“黄大人,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用得着您如此为难吗?放心,咱们锦衣卫人手不够自会去找几百汉民来帮忙,保管过几天您就不会瞧见一个蒙古人。”
  “啊?”黄汉哭笑不得,原来是锦衣卫误会了,以为自己不想浪费粮食养着鞑子的妇孺,又不想“红旗军”落下个杀降、屠杀妇孺的名声故而为难。
  其实黄汉之所以那样说是为了表达“红旗军”的缴获虽然可观,但是要养活和安置的人口也相当可观。
  他希望锦衣卫回京师后造造势,尽可能帮“红旗军”哭哭穷,免得又有御史、给事中弹劾黄汉私吞缴获。
  黄汉连忙道:“娄大人,诸位兄弟,你们误会了,本官是意思是有两三万张嘴要吃饭、要住房、要安置田,负担太重了。
  因此这一次撤退快不起来,本官宁可冒着被鞑子、建奴赶来围歼的风险,也要把青城里所有的能吃、能用的东西统统装车运走。
  哪怕走两趟、三趟也要颗粒归仓,现在那些老百姓连死马的肉和皮都扒下来装运走了。”
  娄允大惊道:“如此这般恐怕半个月也到不了大安口,大人您要慎重,万一耽误的时间太久有大股鞑子、建奴来袭,咱们岂不是变成了要钱不要命?”
  “本官确实是有些舍命不舍财,唉!回大明后指望朝廷给钱粮安置这些人,还不如现在冒着风险多运走些物资来得容易。
  计算时间是得超过半个月,但是这样的工作已经在十天前就开始进行了,接下来已经容易许多。”
  娄允沉默了,他何尝不知朝廷衮衮诸公的德行,如今出关苦战的“红旗军”大获全胜,他们完全可以抛下一切班师回朝享受荣誉和赏赐,现在却不得不为了些许钱粮在关外滞留赌上被敌人围歼的危险。
  “大人,不知卑职能够帮上什么忙?”
  黄汉道:“本官不留你们了,火速回京师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广而告之,放心吧!三个受伤需要静养的兄弟医务兵会照顾好。”
  娄允点点头道:“好,卑职听您的,明天一大早就走,大人您貌似应该给京师的亲朋好友写几封信啊!”
  “是啊!不辞而别,恩师和泰山恐怕都气得不轻,我这就回去写信。”
  娄允还多嘴道:“大人,还有一个人应该更加牵肠挂肚,您莫忘了写只言片语。”
  黄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