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第一剑 >

第75章

三国第一剑-第75章

小说: 三国第一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王家武场十二天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高级军官学校六十六军官弟子无不闻名天下,令各方争相招揽。

    留下羊咕、文央镇守怀城,周仓、文聘、樊稠镇守王府,王越带着黄忠、魏延、麴义、尹四妹、窦辅、夏猴及两千精兵星夜赶程,半月后,即回到了辽东。

    “王越,这辽东果如传言所说,被你王家经营得固若金汤;我这一路来,见辽东各地耕林狩猎,安宁平静,真是令人叹服。”夏猴是听说王越要回辽东,自告奋勇跟来的,一路上是问东问西,王越也有一搭没一搭的应付着。

    “嗯,还好。”王越咕哝一声并不理会,只是远眺着前方,加紧的拍马纵驰,希望能尽早的见到老父。

    两千精骑纵马驰过,轰咚咚的蹄声震天,扬起漫天的尘烟,过往之人无不惊呼连连:“这是什么人的兵马?竟有如此威猛的气势!好似从没见过!”

    “这你都不知道?看来你是长年窝在辽东窝久了,连这支兵马都不知道?”旁边一大胡子嗤笑道。

    “哦?你知道?快说说,这是哪家的兵马?竟如此厉害?”

    大胡子清了清喉咙,将众人吸引过来,高声说道:“说来你们肯定也都听过,还跟咱们辽东有莫大的关系呢。”

    旁人急道:“我说老参头,是不是这些年你跟着王家跑商跑滋润了,连说话都拿上架子了?莫忘了当初我们还是一个雪堆着跪着的交情!”

    大胡子老参头嘿嘿点头说道:“咱这交情倒是真铁的。他二叔,前些年你不是把你那不成器的子侄送去怀城军校么?这支兵马,便是怀城军校的,或者说,是王家军。你看那整队的绿装,可有杂色?”

    “噫,这么说,这是咱们王家军?”他二叔惊呼道。

    老参头得意的说道:“当然!试问这天下,还有哪支军队能有我们王家军这等威势?除了我们少主王越,还有谁能带出这么厉害的兵马?”

    他二叔又惊呼道:“这么说,是少主回来了?”

    老参头一愣,呼道:“哎呀!还真有可能!我听说王老爷被封做辽东刺史,只怕是少主回来辅军的!走!走!快回天目城瞧瞧去!”

    “走!回天目城!”众人大呼着,邀朋呼友,一齐向天目城涌去。

    众将士快马急奔,窦辅说道:“师傅,后面一群人跟着,要不要去打发了?”

    王越回头望了望,笑道:“没事,都是我辽东的父老乡亲,兴许都是来看热闹的吧。不用管他,加快速度争取夜幕降临之前赶到天目城。”

    “是,师父。”窦辅高声喝道:“众将加快速度,天亮前务必赶到天目城。”

    “是!”

    众人呼哨着紧拍马背向前急驰,至太阳下山之时,已来到了天目城下。

    “来者何人!停下!”城守吓得拉起吊桥,躲在城垛后面高声喝问道。

    王越笑了笑,高声回应道:“怎么?我才离开十三年,便不认得我了?我是王越。”

    “王越?”城守半信半疑,探出头来望了望,见果是王越,不由激动的呼道:“真是少主!少主回来了!少主回来了!”

    那城守翻下城墙,急步向王府奔去。

    “诶……”王越愣了,呼道:“先给我开城门啊!别走啊!”

    “噗嗤!”尹四妹乐了,说道:“师父,看来你们天目城的人不欢迎你啊。”

    “去,小丫头懂什么。”王越啐了一声,郁闷的望向城头,那城头却竟只有一个城守,那人走了后竟无人再给开城门了,不由骂道:“看来这天目城是安逸惯了,连城守都只配一人!”

    过了半一刻钟,那城守这才跑了回来,放下吊桥,打开城门,一队兵军急匆匆的冲出城来,当前的正是白发苍苍的王父王念先!

    “父亲!”王越高呼着拍马向前冲去,来到父亲面前跃下马来跪伏在地,呼道:“父亲,不孝儿来看您来了。”

    王念先翻身下马来到王越面前扶起王越,抖着发白胡须含泪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儿也算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了。”

    “父亲,这些年家里可安好?”王越把着父亲的手,哽咽的问道。

    “好,好,都好。走,先回家再说。”王念先老泪纵横,拉着王越往城内走去。

    回到王府,黄忠、魏延、麴义三人去安顿兵马,王越带着尹四妹、窦辅、夏猴向里屋走去。来到大厅,见到了同样白发苍苍的母亲何氏。“母亲,儿回来看您了。”

    “好,好,我儿又带媳妇回来了?”何氏高兴的说着,眼睛却瞄向一旁的尹四妹。

    王越尴尬的说道:“母亲,这是儿收的徒弟,尹四妹。”

    “哦,是我儿的徒弟啊……”何氏恍然,拉过一旁的一个小少年,说道:“来,怀之,快来见过你父亲。”

    那小少年狐疑望了望王越,筹措的上前呼道:“父亲大人。”

    王越拉着小少年说道:“这是我儿王怀之?都长这么大了?”

    “可不是么!”王念先说道:“你这一去就是十三年,如今怀之都十五岁了。我正打算送他去京都找你呢,没料到你却先回来了。这趟回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王越掏出任命书说道:“父亲,您忘了,您被封做辽东刺史了,我便是来给您送官印,文书的。”

    “哈哈……我听说了,只是没料到竟是你送来。”王念先哈哈大笑的接过了任命书、官印等物,拉着王越问着天下大势。

    王越叹息道:“这天下是彻底乱了。因我一时疏忽,致黄巾之乱再起,祸及天下;而朝廷又下放军权,怕是大乱将起啊。”

    王念先说道:“这不挺好么?我们王家也能在辽东明正言顺的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军队,即便不能征战天下,至少,也能保守一平安,不是更好?”

    王越摇头说道:“我们辽东长年没有征战,外敌不多;但在中原,却是群雄林立,万家争鸣,却是如何一个乱字了得?怕是黄患停息了,内乱却是注定了啊!真是纠心哪!”

    王念先笑道:“你却想多了;我们过好自己便了,何去顾别人生死?那不平添烦恼么?”

    王越愣道:“还是父亲豁达,儿受教了。”

    自那后,王越领着众人在天目城又建了一座武场,成立了辽东高级军官学校,培训各军各处所必须的紧缺人才。

………………………………

第2章 大漠草原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王越,你带我去漠上草原玩吧?”夏猴嚷道。

    “草原?”王越望了望北方,忽的想起了檀石托兰,想起了阿南沙,阿克沙,想起了师傅童关,不知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喂,王越,”夏猴见王越在发呆,推着手臂说道:“行不行啊?”

    王越怔怔的遥望草原,黯然说道:“那有什么好玩的,便就那样吧,不去也罢。”

    “什么就那样吧,我都没去过!王越,听说那里的人生下来就会骑马,会走路就会打猎,是真的么?”夏猴好奇的问道。

    “胡编乱造!”王越轻骂一声,掏出张角的那卷修身功法细细研读着,再不理会夏猴。

    “喂!喂!”夏猴叫了几声王越没答应,只得跺着脚撇嘴去前厅找尹四妹他们玩去了。

    夏猴刚走,王越抬头眼望着北方,愣愣的发呆出神,末了轻叹一声,重又看着修身功法。

    春去秋来,转眼半年过去了,辽东也开始进入秋寒,有些北地竟开始飘雪了;

    来自中原各地的消息,通过尹四妹与文央的联系,不断的汇集到辽东,送到王越面前。

    王家弟子,王家军,以卓绝的武艺和才能,被多方邀请,拉拢,在十三州各郡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樊稠、华雄,张辽、高顺四人投奔董卓,在凉州东部,益州北部征战羌零,攻打五斗米教张鲁,立下赫赫功绩;

    曹休、张郃、乐进、许褚、典韦、曹豹投奔了曹操,在兖州、青州各地与黄巾军张燕主力周旋,虽没能杀掉张燕,却也斩敌无数,将张燕迫向了并州上党、太原;

    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颜良、文丑投奔了四世三公的袁家大少袁绍,在翼州打得是风声水起,有模有样;

    各方消息里,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又投奔了陶谦征战徐州,虽无大敌,却每战皆胜,颇得陶谦赞赏;吕布在太原,张扬在上党,孙坚、袁术在豫州、扬州等地先后战胜了区果、周朝、郭石等人,尤其是孙坚,英勇善战,制军严明,在军中声望颇高;

    刘焉战于益州、刘表战于荆州,也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各州郡有了自己的军队果然便不一样了,半年时间,原本声势浩大的张燕黄巾军竟被一击而溃,再难形成有建制的起义队伍。

    见到自己的弟子都有了出息,王越内心也很高兴,总算不枉这十来年的教导。

    辽东高级军官学校这半年也收了一百多名学员,虽比不上天罡、地煞,也比不上怀城军校三年的学艺,但好在辽东人长年吃好喝好,身体素质本就比中原人高,经过王越半年的训练,竟远超常人,个个以一敌十,骁勇善战。

    这一日,王越正在学校里教导众人游风步法,忽的尹四妹来报,北边突来两队骑兵,似乎是一队追杀另一队,看骑术,应该是草原上的人。

    王越心中一突,一股心血上涌,似乎有了些什么预感,扔下学员飞身向北掠去。

    到了城北,飞身上树,王越远目望去,果见前方两队骑兵快速的向天目城驰来;后面一队两三百人,打着草原上的呼哨“喔呜喔呜”的拍马直追;前面一队不到二十人,队形分散,时不时有人被射下马来,跌跌撞撞,一路颠簸,看人影,似乎有些相熟!

    王越心中一惊,运足目力,向那几人盯去,赫然正是童关、阿南沙、阿克沙、檀石托兰!

    “怎么是他们?他们怎么来这里的?”王越一惊,飞掠而去,来到附近树林上,掏出五发连弩,突突突的连射五箭,将后军五骑射翻当场!

    “咻咻咻……”五声锐啸声中,五匹快马悲嘶着失了前蹄摔倒在地,后骑骤不及防之下来不及避让竟直接踏了上去!

    “咔嚓!”

    “啊!”

    “噫~噫~”

    惨叫声中,后军慌忙四处避让,一时几百骑乱做一团;童关等大喜,加快马鞭向天目城驰去;等到追军重新追上的时候,城中黄忠、麴义已带着神弓营、神风营出城迎来,几波箭雨之下,将追军驱散,救下了童关等人。

    “多谢诸位仗义相救,童某感激不尽。”童关勒马说道。

    黄忠、麴义并不搭话,只是收拢军士,围在四周似乎在等着什么。直到王越从树林中飞掠而出,这才上前躬身呼道:“师傅。”

    “嗯,”王越应了声来到童关面前,拱手恭敬的呼道:“师傅。”黄忠等人面面相觑,心中大惊:没想到,这老头儿竟是师傅的师傅?

    童关翻身下马来到王越面前,拍了拍肩,捏了捏手臂,笑道:“好小子,出息大了;看来我们来投奔你,是投奔对了。”

    王越嘿嘿笑道:“师傅,瞧您说的,我这十几年日夜期盼,便是希望你能平安无事,今日您能回来,我真的很高兴,快快入城吧。”

    “好,好!”童关点了点头,环望着一副惊容的众将士,哈哈大笑着带着众人进城去了。

    “王越。”阿南沙、阿克沙两人浑身血污,精神疲惫,来到王越面前见礼;阿南沙如释重负,但阿克沙却眼波闪烁,神情不安。

    王越点头说道:“来了就好,一切回城再说。”说完,眼睛落在一旁戎装裹身的檀石托兰。

    十五年不见,檀石托兰已从当年的草原少女变成了今日的成熟少妇,少了些精灵古怪,多了些英姿飒爽,只是眼神中那化不开的忧愁与怨恨,令王越心中刺痛!

    当初是自己对不住她,抛下她独自逃回汉边的,王越至今都记得,自己倒下那一刻,托兰惊恐呼叫时的表情,那是对王越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即便王越背叛了她,却也丝毫不减!

    但悠悠过去了十五个岁月,当年的俏佳人,成了今日的女将军,王越万分感慨,犹豫半天,说道:“托兰……你……过得好么?”

    檀石托兰狠狠的捥了眼王越,咬牙说道:“好得很!我儿子都长大成人了!来,阿仇,见过你叔父。”

    旁边一少年斥马上了一步,拱手说道:“叔父好;我听童先生提起过您,说您是个了不起的天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檀石仇敬佩。”

    不待王越答话,檀石托兰截口叱道:“让你见过就见过,啰啰嗦嗦什么敬佩狗佩!进城!”说着,便不再理会王越策马进城而去。

    王越心中苦涩,自知理亏,不好责怪托兰,转头说道:“阿南沙……这阿仇……算了,以后再说吧,进城先休整休整再跟我说说这几年的事情。”

    “是。”众人鱼贯入城,进到王府,王越给找了间别院疗伤休整,进屋后倒头便睡了过去。

    尹四妹来到王越身边,好奇的问道:“师傅,他真是您的师傅?”

    “当然!”王越没好气的叱道:“我从五岁时便是随我师傅学的武。你们学的游风步法,还是我师傅教的。”

    “那……那师爷他……武功应该更高了吧?”尹四妹、黄忠、麴义等俱都非常好奇。师傅已经这么厉害如斯了,那师傅的师傅,岂不是更加神化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王越也不知道,也不好回答,只得略过不理,去到前厅给父亲汇报去了。

    第二日,王念先请了童关到前厅,问道:“童师傅,十几年不见,可安好啊。”

    童关笑道:“托王老爷的福,还好。”

    王越问道:“师傅,您这次……是因为……”

    童关说道:“唉……那檀石槐也是个人物,十年前统一了大漠,将十几处部落收归旗下;只是这些大漠上的人都不是安分的主,即便我十年来一刻不停的宣扬汉家文化,但这些胡人却是狼性不改;一年前,几乎所有的头领都反叛了他;寡不敌众之下,部落被毁了,族人不是投降就是被杀,檀石槐也死了;我带着百余人南逃,到天目城,只剩这些人了。”

    阿南沙起身激动的说道:“王越,念在托兰的情分上,请您发兵北上,收回大漠。”

    “我与他有什么情分!”檀石托兰叱道:“他愿意去便去,不愿意去便这样吧!反正这天下已没有我的家了,我现在只有我儿阿仇了,便去了哪里,有什么区别么?”

    “托兰……我……”王越望着檀石仇,想说,但却又说不出口。

    檀石托兰嘲笑道:“怎么?我是大漠的人,可不用遵守你们汉人什么三从四德,你死了,我当然要另寻夫婿的!阿仇,便是我与阿克沙婚后所生的。怎么样?不行么?”

    王越望向阿克沙,见阿克沙眼神闪烁,暗叹一声说道:“是我对不住你,你是对的。”

    童关说道:“少爷,我昨日听那些人叫你师傅,且纪律严明,行事狠辣,实乃精兵中的精兵,都是您带出来的?”

    王越说道:“都是我这些年收的弟子,习剑的没几个,带兵却都有一套,这些兵卒都是弟子们的功劳,我却出力不多。”

    “哈哈……”童关笑道:“少爷谦虚了。我这些年在大漠,历经大小战不下百场,所遇军队没有百万也差不多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