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我是刘皇叔 >

第82章

三国之我是刘皇叔-第82章

小说: 三国之我是刘皇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招募百姓开矿,只要管饭,再给点微薄的工钱,就有大批的劳动力。

    因为很多时候,百姓都是要服徭役,徭役是义务工,不但要免费劳作,还经常吃不饱肚子,风餐露宿不说,还要受到官差打骂。

    这就是前秦所谓的苛政猛于虎的由来,百姓除了缴纳粮食赋税,还要当兵,还要服徭役,而无论是当兵还是服徭役,在那个时代,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如此大环境下,这才有了秦末的农民起义。

    这点历史教训,刘俨是知道的,也有深刻领会。

    首先,刘俨废除了传承千年之久的无偿徭役制度。

    今后朝堂征募徭役,百姓虽然必须服役,但朝廷官府必须管饱徭役肚子,其次要发放成年人,一日口粮做为工资。

    也就是说每个徭役,每日工资不得低于五个五铢钱,这么做虽然会加重朝廷开支。

    但却实现了藏富于民的道理,因为只要百姓手上有钱了,自然就能带动经济,朝廷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也能够征收到赋税。

    如此循环之下,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朝廷也会越来越富有。

    为此在采矿问题上,刘俨制订了严格规定,百姓按正常劳作时间,每日管饭两顿,必须吃饱肚子。

    汉代百姓都是一天两顿,只有达官贵人才会吃三顿饭。

    每月可以领取三百铢五铢钱作为工钱,另外监工由工匠们自己推举,德高望重,处事公平公正之人担任。

    刘俨这一番规章制度,不可谓是开天辟地的创举。

    当他刚刚提出来时,当时便遭到出身世家大族的豪绅,官吏反对。

    然而刘俨却不为所动,直接让校事府的丁封、成奇率领校事府的酷吏,镇压斩杀了一千多人。

    用刘俨在南郡征南将军府大厅上,当众说的话来说,就是今日我为了你们他好,我好,来日我就会被千千万万的百姓抛弃。

    刘俨在荆州掀起的废除徭役风暴,不但大大提高了民众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样也凝聚了民心,也大大提高了刘俨的个人威望。

    这也是尹默有信心的原因,现在他手握工匠,又有民夫协助,还有石灰泥这种跨时代的科技产品。

    筑造城池对于他来说,那就跟玩似的。

    尹默开始筑城的当天,城头上的守将吴懿,一脸轻视的笑道:“我永安城高三丈,刘俨要想筑城,没有一年之久,岂能有成效?”

    参军从事董和,字幼宰,本是南郡人氏,其家族为了避乱,迁居益州。

    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将才,但却是一个谨慎之人。

    “刘俨这个人,不是一个浮躁之人,他这么做,必然有所凭仗,将军不可不慎。”董和的话,倒是让吴懿重视了起来。

    “那就派人出去试探一下?”吴懿寻思之下,随即喊来副将雷铜,吴兰说:“荆州敌军,这要是筑城,分明是要我跟我长期对峙,不知二位将军,可愿意率领一支人马,出城袭扰一番?”

    “末将愿往。”吴兰、雷铜都是蜀中悍将,自持勇力的二人,早就想出城搦战,探探荆州军的实力,自是一直不得将令,而未敢轻动。

    城外刘俨营地,正在大帐与孙尚香、步练师聊天说话的刘俨,突然接到廖化来报。

    “主公,永安城内杀出一支两千人马,正在叫阵。”

    “还真是胆大包天啊。”刘俨朗声一笑,披挂着装,喊道:“传令黄忠、魏延前往迎敌,赵云率领龙骧骑掠阵,给我把这支敌军,务必全歼了。”

    “夫君,我也去瞧瞧可以吗?”孙尚香有些期待问道,虽然这个时代,尚未有女将出战,但孙尚香这个刁蛮丫头,却是不按常人出牌。

    “也好,让你见识一下,战场的残酷,省的你一天到晚,认为战场很好玩似的。”刘俨点点头,又对步练师说道:“练师你就乖乖留下,我怕你见了血,晚上做噩梦。”

    “妾身听夫君的。”步练师性格温和乖巧,对于刘俨向来言听计从。

    “嘿嘿,真是我的好娘子,今晚回来好好犒赏你。”刘俨得意的笑了起来。

    “哼。”孙尚香却有些不屑冷哼一声,傲娇的迈出了大帐。

    刘俨统兵走出营寨,与庞统、蒋琬伊籍亲卫诸将,来到营寨外时,黄忠、魏延各率一千兵马,已经抵达战场。

    双方在一箭之地立下阵脚,须发皆白,手持长刀,身穿两档铠,胯下黑棕马的黄忠,持刀立于军阵前,扬声喊道:“吾乃黄忠,谁人敢于一战?”

    “哈哈……”敌军阵前的吴兰、雷铜眼看黄忠这老态龙钟模样,无不是仰天大笑了起来。

    “荆州莫非无人了?竟然差遣如此老翁上战场?”吴兰叫嚣着策马持枪而出,讥讽道:“老头赶紧下去,找个年轻体壮的上来,省得天下人笑我吴兰胜之不武。”

    “小子,休要张狂,廉颇七十尚能统军杀敌,吾黄忠虽老,杀汝不过,探囊取物般简单。”黄忠冷笑一声,去马飞奔而出。

    吴兰也是不知深浅,纵马便迎了出来。

    “锵!”双马相交,黄忠手中长刀斩落,与吴兰长枪碰撞之下,发生一声剧烈镔铁撞击之声。

    虎口发麻的吴兰手中长枪脱手而出,被黄忠一刀巨大力量反震的吴兰,惨叫一声,身躯倒飞而出。

    眼看吴兰一招败北,素来与吴兰交好的雷铜,持矛杀了出来。

    “敌将休要张狂,雷铜在此。”

    “虾兵蟹将,这是来找死吗?”黄忠冷眼一笑,横刀立马与马背之上,抬手举起北上的神臂弓,一支长箭扣上。

    “嗖!”

    长箭射出,犹如流星赶月,百步外冲来的雷铜,大吃一惊,翻身滚落马背之下,却见座下战马,竟然被黄忠一箭射穿咽喉血管。

    一匹健壮的雄马,发出一声悲鸣轰然倒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

    “随我出击,杀啊!”

    魏延面色平静的纵马持刀而出,身后士气如虹的豹韬营士卒,矫健的高举着战刀,冲杀而出。

    策应的赵云,见一个照面,敌将便败北,敌军一拥而散,高举手中龙胆亮银枪,策马吼道:“龙骧骑,随我出击!”

    “杀,杀啊!”战场之上,数千人马追杀而出,吴兰、雷铜跌落马背,挣扎着逃回本阵途中,却被黄忠,策马轻松追上。

    “老将军饶命。”吴兰心胆俱裂,见黄忠长刀落下,慌忙跪地喊道。

    “绑了,押解回营。”黄忠想到攻蜀大战才开始,正是收买人心,遂一刀把吴兰拍晕,纵马追杀奔逃的雷铜而去。

    失去战马的雷铜,还没跑回军阵,就被黄忠追上。

    不等他拔剑反抗,黄忠一刀挥出,直接把他给拍飞了出去,要不是黄忠手下留情,这厮必然人头落地,性命不保。

    城下一场混战,吴兰、雷铜三千人马,尽数被俘。

    城头上的吴懿、董和看着这一幕,无不是惊骇失色。

    战场外围的刘俨,眼看战斗结束,遂对向宠吩咐:“俘虏全部押入大营,敌将押来见我。”

    “黄老将军,真虎将也。”庞统和蒋琬驱马而回,也是大为惊叹。

    孙尚香见战斗一个照面就结束,顿感无趣。

    经此一战,吴懿再也不敢出城半步,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城外,尹默率领的工匠队伍,一步步把城墙修到了眼皮底下。



    第145章 刘璋帐下的官吏

    

随着吴兰被俘的投降,雷铜也随之表态,向刘俨表达了归顺之意。

    不过刘俨并没有让二人,立即去劝降吴懿,而是继续修筑永安瓮城,目的就是一步步压迫吴懿,让他主动投降。

    刘俨的计策显然是成功的,经过两个月的修筑的瓮城,也终于与永安城相接在了一起。

    吴懿这段时日来,已经派出几十披信使出城,结果自是全部被刘俨的人给拦了下来。

    眼看上天无门,入地无路,吴懿只得拔剑道:“幼宰,今日我只有一死,以全忠义之名。”

    “待我死后,你打开城门,向刘俨投降,以报全城中军民百姓吧。”

    “子远将军万万不可,如今大势已去,就算是死,又何济于事呢?”董和拦住吴懿道:“如今将军镇守永安城三个月,城破而归降,实乃形式如此,非人力可挽回。”

    “适逢乱世,明主皆忙于争夺地盘,刘益州偏安一隅,终究只能落于下乘,我观刘俨雄才伟略,帐下兵强马壮,必有一番做为。”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立从龙之功,以将军在蜀中威望,可调转枪头,直奔梓潼,夺下涪水关,则成都在望,刘益州与刘俨乃同宗兄弟。”

    “只要他愿意投降,必然不会有性命之忧,如此将军也可以成就一番功业,岂不快哉?”

    “这,滋事体大,不可,不可啊。”吴懿虽然心动,却还是有些害怕的说道。

    但经不起董和的再三劝说,考虑了三天的吴懿,最终答应了下来。

    “幼宰,不知你可愿意出城?与那刘俨见上一面?若他真愿意接纳我等,我就就开门投降。”吴懿找来董和,说出了心中所想。

    “子远将军放心,我这就出城。”董和没有丝毫迟疑,当天便除了永安城,来到刘俨大营求见。

    得知董和来意,刘俨也是大喜过望。

    不但对董和大礼相待,还召集文武官吏,摆下宴席款待,并亲自执其手,让他坐在自己下首,说道:“前有张永年,献西蜀地形图,今有董幼宰,充当使者。”

    董和至此方才知道,张松原来早已经投靠刘俨,当下他说:“吴懿乃蜀中大将,其弟镇守梓潼,只要一声令下,梓潼、涪水关各城,尽皆归将军所有矣。”

    “唯有巴郡守将严颜,雒城守将张任,怕是会成为将军的绊脚石。”

    “幼宰先生无忧,巴郡守将我自有办法对付,至于雒城守将张任,倒是一个难题,不过此事不妨,先等大军进驻涪水关再做决议。”

    刘俨这段时日,也不是什么都没做,现在他手中已经积累大量火药包,这类火药包绝对是攻城利器。

    送走董和之后,刘俨立即对向宠吩咐:“传令翼德将军,率领巫县兵马,向巴郡进攻。”

    城中的吴懿在得到刘俨的承诺,并表示只要他归顺,不但会封他为蜀郡太守,还让他继续担任中郎将,统率所部人马。

    没了后顾之忧的吴懿,第二天便率领城中军民,打开城门迎接刘俨进入了永安城。

    “吴将军能够深明大义,我很欣慰啊,现在可按照计划,趁势率军进驻梓潼,拿下涪水关,直逼成都如何?”

    “愿为主公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吴懿拱手道:“梓潼守将是我弟弟吴班,只要我大军回到梓潼,必可兵不血刃拿下梓潼。”

    时值寒冬十二月初旬,吴懿、统率永安驻军,依旧以吴兰、雷铜为副将,董和参谋军事,率先出发,不日便抵达梓潼城下。

    吴班不防有诈,见兄长率军而回,随即打开城门迎接大军入城。

    “大哥,此去成都,还有涪水关、绵竹关、雒城一关比一关险要,如何夺取?”吴班得知兄长吴懿,投降了荆州的刘俨,虽然震惊,但很快便释然。

    如今益州偏安一隅,刘璋不思进取,但凡有志之士,无不想建功立业。

    “涪水关守将高沛、杨怀,不是向来与你交好吗?如今寒食节将近,何不请二人来喝酒,就此拿下二人?”

    董和在旁献策道。

    吴懿闻言也欣然:“此计甚好,此二人必然上当。”

    果然高沛、杨怀接到吴班书信,相约喝酒,二人不疑有他,匆匆而来。

    结果刚进入梓潼太守府,就被吴懿、雷铜、吴兰杀出。

    “既然诸公皆已经归降,吾等自当归顺征南将军麾下。”高沛、杨怀眼看大势已去,只得答应下来。

    当刘俨率领大军抵达梓潼之时,吴懿已经进驻涪水关。

    于此同时,张飞率领陈到、刘封、冯习所部人马,劝降严颜,沿途城池在严颜的招呼下,望风而降。

    为此张飞所部,反而先一步抵达雒城。

    雒城守将张任,一边飞马派人汇报刘璋,一边积极整顿军队,准备坚守到底。

    成都益州刺史府。

    接到张任的消息,得知大半个益州,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沦陷,刘璋也是慌了手脚。

    连忙召集一众谋士,法正、张松、孟达、黄权等人商议,还有他长子刘循、妹夫费观等人商议。

    张松和法正已经沟通过,二人也决定投降刘俨,但现在刘璋态度不明,帐下文武官吏也没有表态,二人自是假装沉思,一副不为所动的架势。

    “诸公倒是说话啊,这如何是好啊?”刘璋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看向众人问道。

    “父亲,雒城有一万人马,绵竹关有一万人马,成都也有两万大军,城中粮草可用三年,只要我们坚守不住,敌军粮草不济,必然撤退。”

    刘循慨然而出,沉声进言道。

    “大公子所言有理。”张松和法正等人纷纷附和,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个时候一仗不打,要是劝说投降,必然引起刘璋怀疑。

    也会引起忠于刘璋的文武官吏不满,如今只有不出谋划策,积极响应,最好是掌握兵权,才能逼迫刘璋投降。

    “那,那就先这样吧,吾儿率军驻守绵竹关,加封张任为雒城中郎将,务必坚守城池,不可浪战。”

    刘璋见大家都同意,只得点头下令。

    出了刺史府,法正刚要离开,孟达突然靠了上来。

    “孝直兄,近来与张永年密会,怕是所图不小吧?我可是听说张永年是从荆州回来的,而且一直在游说主公与刘俨结盟。不知此事可有假?”

    “子度,莫要声张,咱们一起走走?”法正微微变色,拉住孟达上了马车,因为他知道孟达也是个有功名之心的人。

    他若是要告发自己,那就不会跟自己在这里废话了。

    上了马车的孟达,得知张松、法正确实暗地里投靠了刘俨,孟达遂沉吟道:“刺史府的亲卫校尉马忠,张翼,倒是与我有些交情,或许可以成为拉拢的对象。”

    “明晚我找个机会,请二人喝酒,试探一下二人心意,若二人举起大旗,我等就可以控制刘益州,逼迫他下表归降。”

    “此事非同小可,切莫声张走漏消息,否则你我必死无葬身之地。”法正知道孟达这个人,好冒险,是个剑走偏锋的人,故皱眉告诫道。

    “孝直放心,就算事情败露,我也绝对不会供出你们的。”

    孟达却是信心倍增,这事要是做成了,对于他来说,就是奇功一件。

    他自诩文武双全,然而在刘璋帐下,却一直不受重用,始终只是一个闲人谋士,这种生活,他就过够了。

    若能够逼迫刘璋投降,他相信刘俨必然会重用的他,到时候出人头地,扬名立万的机会也就来了。

    不过孟达并没有直接找张翼,马忠,而是先找了刘焉的女婿费观。

    费观是江夏人氏,与刘璋是老乡,费观是跟随族兄来到刘璋帐下担任幕僚的,刘璋见他俊朗有才,遂把小妹许配给了费观。

    费观字宾伯,年方二十出头,虽然他是刘璋的妹夫,但他在益州的官职,也并不高,仅仅只是一个参军从事。

    也就是一个参谋人员,既无指挥军队的实权,也没参与政务的权利,这样的冷板凳,费观虽然嘴上不上,内心还是十分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