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我是刘皇叔 >

第61章

三国之我是刘皇叔-第61章

小说: 三国之我是刘皇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向宠躬身一拜,转身而去。

    文聘是刘俨通过蔡夫人的关系,蔡瑁提议之下,经过刘表同意调任樊口,担任别部司马一职。

    调任樊口之后的文聘,在刘俨的拉拢下,如今已经全家都迁居夏口安家,并已经投效刘俨帐下效力。

    整整五年的经营,刘俨现在虽然掌控了,江夏东部七县的军政大权,但手中可用的战兵不过两万,大小船只不过七百余艘。

    接下来他能不能在江夏站稳脚跟,主要还是取决,他与刘备、刘琦的合作,以及江陵那可用十万大军,支撑三年的军需物资,还有江陵水师的那一千艘大小船只。

    至于南下的曹操,除了靠他自己,江东方面也将会是重要的助力,若孙权隔岸观火,他就只能放弃江夏,往荆南方向撤退,前往益州投奔刘璋了。

    这一场应对的会议,从半夜一直开到天亮才结束。

    “诸公,汉室的江山,荆州的安危,拜托诸位了。”刘俨起身,郑重的拱手作揖一拜。

    “我等誓死为主公效力。”徐庶、太史慈、徐盛众人纷纷起身,各自开始忙活了起来。

    因为马上就要率兵前往郡城,会议结束之后,刘俨第一时间回到后院收拾行李。

    当然,主要还是跟黄月英、大乔、步练师做个告别。

    昨夜,刘俨起身之后,黄月英得知姨父刘表病逝,便没了睡意。

    毕竟是亲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黄月英还是有些伤感,在她的印象之中,刘表在家人面前,还是很和善的。

    如今亲人病逝,黄月英却不能去奔丧,要是不难过,就实在没有人情味了。

    “玄之,姨母、舅舅、还有表弟他们,要是有机会的话,就各自放条生路吧。”黄月英在给刘俨收拾行李之时,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娘子放心,红玉她要是愿意,我会安排丁封接她来江夏安居的。”

    刘俨点点头,上前抱着她,安慰了一声,说道:“至于舅舅(蔡瑁)和表弟(刘琮),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非我可以左右。”

    “妾身知道了,你出征在外,也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能有丝毫损伤。”

    有些不舍的黄月英,依偎在刘俨怀中,一再叮嘱道。

    “你在家也要好好的,等我回来。”刘俨俯身,在她唇边亲吻了一口,这才走出了房间。

    来到客厅上时,大乔和步练师,早已经给刘俨准备了早餐。

    二女这会也知道刘俨要出征,虽然心有不舍和担忧,但二女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显然都不想给刘俨太大的压力。

    身穿薄纱短衣,下身穿着青色长裙的大乔,盘起的束发,插着一根漂亮的步摇,一笑一颦,更显得清丽脱俗。

    如今也不过二十八岁的她,正是一个女人黄金年龄,尤其是这几年来,跟着刘俨修炼了《五禽戏》之后,她的身材明显更加凹凸有致,夺人眼球。

    如今的她红光满面,肌肤光滑,充满光泽,看起来更加的明艳照人,这份水润,自然得益于刘俨的耕耘不缀。

    “相公,这是新鲜的豆浆,尝尝甜不甜。”一脸甜笑的步练师,肌肤如雪,面色红润,身穿一件抹胸裙的,束腰带勒得紧紧的,把她完美的胸围,纤细的腰肢,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现在的她,也正式加了刘俨这个大家庭,虽然是妾室身份,但在这个家中,她的身份是三夫人,府邸上下,包括夏口文武官吏,谁也不敢轻视她分毫。

    “很可口,辛苦你们了。”刘俨尝了尝,笑看着大乔和步练师,目露柔情的看着二女,嘱咐道:“我不在夏口期间,你们姐妹好生照顾自己,不许生病,更不许瘦了,谁要犯错,回来家法伺候。”

    “真是霸道,动不动就家法伺候,你看练师妹妹,那小屁股硬是被你打的偏了呢,”大乔眼含笑意白了刘俨一眼,那如水般的眼神,蕴含着无限的媚态。

    “才没有呢,姐姐就知道取笑人家。”步练师噘嘴反驳道,那娇美可爱的模样,当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说起来刘俨自从五禽戏修炼小成之后,又纳娶了步练师为三夫人,每日轮换着在几位夫人房间过夜,享受着几位美人的伺候,可不是过上了齐人之福的神仙日子。

    吃过早餐,与黄月英三女告别之后,刘俨率领五千兵马,以及徐庶、太史慈、徐盛、廖化诸将,奔赴江夏郡城而来。

    大军在汉水半道之上,遇上前来邀请刘俨入郡城的伊籍,见面之下,得知刘琦竟然在这个时候病重,刘俨也不由大为吃惊。

    “传我命令,全速前进,立即赶赴郡城。”担心有失的刘俨,立即催促大军,日夜兼程赶往江夏郡城。

    当刘俨率军抵达郡城,刚安顿好兵马,准备前往太守府拜见生病的刘琦,却见到头戴白帽,身穿孝衣的赵云和孙乾,突然而至。

    “子龙,公佑,为何如此装束?”见到身穿孝衣的二人,刘俨心头咯噔一下,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114章 刘玄德死于襄阳

    

“明公,我主在襄阳城中,遭遇伏击,中箭而死……”

    堂堂八尺大汉的赵云,一脸哀痛的哭倒在刘俨面前,这份伤心绝对是发自肺腑。

    “明公,现在新野危如累卵,还请速速发兵,救我主家小与水火。”一旁的孙乾也是一脸哀伤之色,拱手向刘俨哀求。

    “公佑,快快请起,我这就让人集合兵马,赶往新野。”刘俨连忙扶起孙乾,又对赵云道:“子龙将军,还请节哀,当务之急,当属救出玄德兄的家眷。”

    “明公说的是,请借我两千兵马,云愿意为先锋。”虽然脸上还带着泪,醒悟过来的赵云,目光坚定凛冽,浑身散发出的戾气,让人望而生畏。

    “文向,立即点起三千士卒,随子龙将军出发,沿夏水而上,从枣阳直插新野。”听到刘备意外竟然在这个死了,刘俨在伤心之余,更多的是有些心慌。

    很显然意外还是发生了,刘备这一死,那他就要独抗抗曹的大旗。

    而且刘备这一死,他之前所做的布局,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之前他的布局,本就是利用刘备的名声,牵制曹操的注意力,再与孙权达成结盟,完成三家抗曹的局面。

    可如今刘备死了,刘琦又病重,这局势完全乱了。

    刘俨现在都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到来,把历史给搞乱了,从而影响了刘备的命运。

    徐盛接过刘俨的将令,立即率领兵马,与赵云率领三千士卒,匆匆出城而去。

    缓过神来的刘俨,这会才拉着孙乾问道:“公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和子龙是今早刚刚接到新野送来的消息,才获悉主公在襄阳遇伏,应该是蔡瑁和蒯良联手,安排了刺客用毒箭射杀了我主。”

    “信是糜子仲派人送来的,他希望我们请求明公和大公子刘琦,派出兵马援助新野的兵马和百姓,撤到江夏来避难。”

    孙乾也是前日刚到江夏的,作为刘备的使者,他们的目的,本就是来联系刘琦,联络后路。

    曹操南下,新野小城肯定守不住,只能联络江夏的刘琦和刘俨,做好准备,安排退路。

    所以他也根本不清楚,刘备在襄阳发生的情况。

    真实的事实却是这样发生的,原来当天刘备赶到襄阳奔丧,张飞和刘封率领的数百亲卫士卒,虽然跟着刘备一道进入了城池。

    但在进入刺史府时,显然不可能带着亲卫进去。

    刘备一时不查,见荆州治中从事,名士韩嵩前来迎接,在张飞安顿兵马之余,与刘封二人先行跟着韩嵩进入了灵堂。

    却不知,灵堂之上,蔡瑁和蒯良早已经安排了弓箭手。

    结果这进去,就遭到乱箭射击,刘备和刘封虽然都拥有不凡的武力,尤其是刘封的武力值,更是达到一流的境界。

    但可惜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刘备在刘封的护卫下,拼命冲出灵堂,但终究还是被射中两箭,而且这箭矢还是毒箭。

    很显然蔡瑁和蒯良,就是要致刘备与死地。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畏惧刘备,会阻拦他们扶持刘琮继位,而蒯良又深知,曹操早想除刘备而后快。

    这个时候把刘备宰了,把人头送去曹操处,这定然是奇功一件。

    虽然张飞闻讯破门而入,接应中箭的刘备,与刘封率领亲卫一路杀出了襄阳。

    但因为一路耽搁,中了毒箭的刘备,刚出襄阳城,便再也支撑不住。

    弥留之际,刘备拉着张飞,指了指自己的坐骑的卢马,苦笑道:“昔日水镜先生说,此马妨主,今日我始信之。”

    “今日我将死,此马三弟务必将它送给吾族弟刘玄之。”

    “汝现在护我尸体回新野,带着阿斗和昔日的旧属去江夏,投奔刘玄之,此子少年英武,乃我汉室中兴希望。”

    “如此可保我妻儿,以及诸位旧属性命。”

    “这,这左将军印绶,乃是陛下在洛阳之时,认我为皇叔,亲赐予与我,现在你把他交付给刘玄之。”

    “告诉他,匡护汉室的大任,为兄就托付给他了。”

    强忍身上的痛楚,一边呕血的刘备,把代表自己一身最高荣誉的左将军印绶,交付到了张飞手中。

    “大哥,大哥不是说好,要同年同日死吗?汝若死了,弟岂可独活?”张飞悲痛的大声吼道。

    “大业未成,何必轻言生死乎?”刘备紧握着张飞的手,双目圆睁的怒视着他,道:“告诉云长,你我兄弟三人,虽然义气为重,但自古忠在前,义在后,断不可为了义气,而忘了忠心。”

    “你给我记住了,好好照顾阿斗母子,让他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这才是忠义之举。”

    “大哥教诲,小弟铭记在心。”看着刘备痛苦的表情,张飞虎目圆睁,泪如雨下,哭的像个孩子似得,哀痛不已。

    “封儿,不要怪罪为父,是为父偏心了,自从有了阿斗,对你确实冷落了。”刘备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脸惨笑的看着跪在一旁的刘封。

    “左将军印绶太重,你承受不起,新野也非立业之地。”

    “刘玄之是个做大事的人,只要你忠心追随他,将来未必不能封候拜将,言尽于此,吾儿谨记。”

    拼尽最后一口气的刘备,伸手指了指北方家乡的方向,疑惑的闭上双目。

    回顾一生,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之辈,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如今闻名天下的地步,可谓是历经坎坷。

    从黄巾起义开始,再到群雄讨董,北海救孔融,受领徐州牧,刘备的一生,也会辉煌的。

    可惜的是天命如此,为人力可定,最终他还是死在了算计之下。

    “大哥,大哥……”张飞抱着刘备的尸体,仰天发出一声声哀嚎。

    刘封也是跪地磕头落泪不止,虽然他只是刘备义子,但二人相处数年,却还是有感情的。

    就这样,张飞和刘封带着刘备的尸体,返回到新野。

    见到刘备的尸体,新野上下,顿时就像天塌了一般。

    关羽也是哀嚎不已,说罢就要点齐新野兵马,杀奔襄阳,为刘备报仇。

    张飞拉住关羽喊道:“二哥,大哥说报仇之事,不急在一时,先保护新野百姓,还有夫人和阿斗,前往江夏安顿好。”

    关羽虽然暴怒,但也并没有失去理智,现在新野兵马不过万,襄阳至少也有七八大军,他就算带着新野的人马,杀过去也根本打不赢。

    凤目之中,泪水滚滚的关羽,叹息道:“听大哥的话吧,立即收拢百姓,集合人马,沿着夏水,往枣阳方向撤退吧。”

    就在新野百姓和兵马准备撤离之际,探马来报。

    “樊城方向曹军大将夏侯惇,率领五万大军杀来。”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无不是一阵慌乱,关羽一捋长须,沉声道:“翼德,你率领五千人马,护送大哥尸体,还有百姓立即出发,我率领三千人马留守新野。”

    “二哥……”张飞睁着虎目,想要说些什么。

    却被关羽打断:“夏侯惇不过是土鸡瓦狗,我定叫他有来无回,翼德只管先行便是。”

    无奈之下的张飞,只得率领军民百姓,以及简雍、陈震等官吏,由刘封率一军开路,陈到率一军殿后,急匆匆撤离新野。

    “关平、周仓,关闭城门,下令全军备战。”目送张飞离去的关羽,跨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策马飞奔而起,这一刻的关羽,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当天傍晚,夏侯惇率领的五万先锋大军,包围了新野城。

    早有准备的关羽,据城而守,凭借城墙与三千人马,却是生生把夏侯惇五万人马,给拖在了城下。

    直至半个月之后,曹操率领的二十五万南征大军,抵达新野城下,局势才发生了逆转。

    随着丞相曹操率军南下的消息传到襄阳,刚刚埋葬了刘表,继位的刘琮,在蔡瑁、蒯良、蒯越、张允、韩嵩等一众将领谋士的胁迫下,不得不写下了降表,正式宣布向曹操的决定。

    襄阳刺史府。

    蔡红玉在得知兄长蔡瑁,逼迫刘琮投降一事,虽然愤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夫人,邓義、韩嵩今早已经带着降表,去了新野,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潜伏在襄阳校事府的丁封,在接到成奇的消息后,急匆匆来到蔡红玉的别院。

    “唉,是我对不起景升了。”想到刘表刚刚入土,如今还不到一个月,荆州就被断送,蔡红玉也是暗自感伤。

    现在刘琮投降,兄长还是主谋,蔡红玉知道,自己身为刘表遗孀,留下来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今后最好的结局,也就是跟着刘琮生活。

    但想到下辈子只能孤家寡人的活着,蔡红玉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去江夏。

    “丁封,你现在对外宣布,就说我哀伤成疾,需要去城外老宅养病。”蔡红玉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刘表夫人,还是有些头脑的。

    自从刘表病逝之后,刘表的荆州牧印绶印玺,一直都是在她在保管。

    刘表兼任的镇南将军印绶,交由了蔡瑁调动兵马,成武侯的印玺则在刘琮手中,今早这两方印绶印玺,都已经随着降表,送往新野曹操大营处。

    随即由校事府校尉成奇,率领一队士卒,护送着蔡红玉的车马,出城前往襄阳郊外的刘表旧宅。

    但这不过是显人耳目的举动,另一边的蔡红玉,携带着简单的行李,带着荆州牧的印绶印玺,在丁奉率领的亲卫护送下,却从北城悄悄出城。

    北城之外,丁封早已经安排好了车马,一行人日夜兼程,直奔江夏。

    一直到三天之后,蔡瑁才得知蔡红玉失踪的消息,并发现荆州牧的印绶印玺不见了。

    “蔡和、蔡中你二人,给我立即调动兵马,城内城外搜查,刮地三尺也要把夫人找回来。”意识到事情不对的蔡瑁,皱眉怒吼道。

    就在蔡瑁焦头烂额之际,偏将军张允一脸焦急而来。

    “将军,大事不好了,江陵城起火了,据说是江夏的水师人马,劫掠了江陵的府库,并一把火烧了江陵城。”

    张允这个时候在襄阳,自然是因为奔丧,和参加刘琮继位之事。

    除了张允外,长沙太守刘磐,这个时候也同样滞留在襄阳。

    “怎么回事?江陵的人马难道是摆设?”蔡瑁记得张允回来,只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