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宫春阑 >

第141章

锦宫春阑-第141章

小说: 锦宫春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验什么验!吕太医最精通此道,他若是出错,太医院不用设了!”端煜麟突然握住凤舞的肩膀,紧张地问道:“这么说,璎澈是萱嫔的孩子?”

    凤舞抽出丝帕为皇帝拭了拭额头上的汗,假意宽慰道:“皇上只需记着,九皇子终归是您的孩子。”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宣旨

    “不行,朕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孩子的身世。”如果璎澈是萱嫔所生,那随葬的婴儿又是谁?

    “那便要将萱嫔的棺木启封,重新查验死婴的身份了。而且还要将给姚氏姐妹接生的产婆都找出来拷问。”凤舞给皇帝提出一个可行性办法。

    “查!必须查!这事儿就交给皇后负责了,务必给朕差个水落石出!”端煜麟这是下了决心了,一旦事件真相大白,姚碧鸢必死无疑。

    “臣妾遵旨。”凤舞垂首领旨,嘴角翘起微微得意的弧度并未引起皇帝的注意。

    凤舞雷厉风行,不出十日便将事情的始末查了个清楚。她执皇帝所赐令牌,调遣各路人马,将玉兔、钱嬷嬷、陈嬷嬷等重要证人统统召集进宫。严刑拷问之下,倒真逼出不少真话。

    带着相关证人的口供,凤舞再次夜访昭阳殿。

    今夜皇帝的精神状态明显不佳,无精打采的模样倒真有些像久病不愈的患者。凤舞也不多做伏笔,直截了当地汇报结果。

    “臣妾都已查明,从仵作对棺中的婴儿骸骨的详细检验结果来看,死婴并非皇室血脉;是有人故意用他调包了萱嫔的孩子,也就是九皇子。另外,经过慎刑司的刑讯,钱、陈二人也供认不讳,孩子就是姚夫人命其偷换的。原来,姚夫人早就知道歆嫔的孩子没了。为了帮女儿争宠,故想出了这么个‘狸猫换太子’的歪主意。”凤舞罗列出一连串事实。

    “荒唐!难道萱嫔就不是她的亲生女儿了吗?怎可厚此薄彼?”端煜麟义难平。

    “皇上您还真说着了!臣妾查出,姚婷萱还真不是姚夫人亲生。她本是姚令的一名妾室所出,寄养在姚夫人膝下罢了。只不过外人都不知道而已。”凤舞猜,就连姚婷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庶出。

    “什么?真是太荒唐了!那为何选秀之时,姚令却隐瞒不报?拿朕当什么了!”端煜麟气极,一个两个的都敢欺君了,这还得了?

    “可不是么,姚大人未免太糊涂!”凤舞嘴上埋怨着姚家人,心里却鄙夷皇帝比他们更糊涂。如果姚令一开始就挑明姚婷萱的身份,那她哪还有机会选入宫中?说到底是人心不足。

    “岂止糊涂?他这是欺君!还有他那个胆大包天的夫人,偷梁换柱的把戏都干得出来,可见姚令治家无方!咳咳……”端煜麟本就精神不济,怒火攻心之下竟咳嗽起来。

    凤舞一边安抚皇帝情绪,一边设想,此番数罪并罚,姚令及其家室恐在劫难逃。怪就怪姚夫人掉以轻心,以为姚婷萱一死就一了百了。不仅没将钱、陈两名婆子灭口,甚至还容许玉兔活着回府!人蠢到这个份上,任神仙也救不了!

    “皇上可想好了对歆嫔一家人的处置?”凤舞提醒道。

    “哼!罪犯欺君,除了死,皇后以为他们还有别的路可走吗?”端煜麟不悦地横了凤舞一眼。

    凤舞并不把皇帝的阴阳怪气放在心上。他越是存疑,就证明他内心越焦虑。疑心易生暗鬼,被心魔吞噬的意志,离引发底线的崩溃也就为时不远了。

    “皇上,其实还有一件事……臣妾不知当讲不当讲?”凤舞试探着端煜麟的态度。

    “有话直说。”端煜麟显然没有多余的力气跟她绕弯子了。

    “那臣妾可就说了,皇上听了别生气。”凤舞装作为难地言语踟蹰了一番,才肯继续:“臣妾在调查钱、陈二人时偶然得知,二人除了是姚夫人本家的远方亲戚外,钱氏更是与白月萧关系匪浅……”比起陈嬷嬷,钱嬷嬷与姚夫人的亲缘关系还要更远一层,但她却曾与白家人往来甚密。

    晋王生母白绿萼在长公主府做歌姬的时候,钱氏也曾在府中做过一段时日短工。后来钱氏与公主府的副管家相好,遂留下来签了长契。当时略长几岁的钱氏对白绿萼姐弟三人颇为照顾,因此两家关系一直不错。

    直到后来,副管家病死,钱氏便改嫁离开了公主府。但是她与白家姐弟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由于白家两女先后入了宫,不便通信,因此后来她就渐渐只与宫外的白月萧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了。

    不幸的是,钱氏改嫁后的丈夫也是个短命鬼,不到两年钱氏就又守了寡。迫于生计,钱氏求到了姚府。当时陈氏已经在姚府当差大半年了,姚令本不欲再招奴仆。但是钱氏拿着白家姐弟写的荐书,又与姚夫人略沾亲故,姚令不忍拒绝便将其留下了。

    为了感谢白家姐弟,妙绿生产时,钱氏还特意亲自赶来给她接生。当然,这些都是通过妙绿得知的。

    “什么?还与白家有关?”这不是变相地暗示着与晋王府也有关么?

    “回陛下,据臣妾所知,这个钱嬷嬷就是白月萧举荐给姚府的;而且……那个死婴的来路似乎也是通过白月箫牵线搭桥……不过,白月箫是无心的,他并不知道钱嬷嬷的真正目的!”凤舞以一种引人深思的先抑后扬,不断引导端煜麟往更深远的联系上联想。

    端煜麟沉思。白月萧、晋王;姚家、翔王……看似毫无关联的人物,都通过钱嬷嬷这样一个小人物于错中复杂间建立了联系!

    好啊、好啊!又是晋王府!撵走了一个后宫的白悠函,却忘了还有一个在朝为官的白月萧!晋王身边还真是“人才辈出”!端煜麟的眼眸渐渐变得阴郁起来。

    “皇后你先跪安吧。明日一早,朕便将裁决的圣旨送到你宫里。早朝上,你照着宣读便可。”端煜麟此时心中已有决断。

    “臣妾明白了。臣妾告退。”凤舞出了昭阳殿,抬头望天,只见乌云蔽月、星斗不明。

    看来,明日清晨又将迎来一场疾风骤雨。

    翌日早朝,凤舞着金银丝鸾鸟朝凤绣纹朝服;梳朝阳五凤髻、戴九凰桂珠冠;纯金打造的八宝攒珠护甲,在朝阳的映衬下耀眼夺目。

    端坐于珠帘之后的凤舞细心观察着殿下官臣百态,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然之感油然而生。凤舞惊讶地发现,她似乎越来越迷恋这种感觉了。

    “众卿家有本启奏吧。”凤舞对上朝的流程已然轻车熟路了。她稍后片刻,见堂下官员相互眼神交流之后,皆无所行动。想必今日并无可奏之事,凤舞再次向众臣确认:“众卿家真的无事启奏?”

    “回皇后娘娘,臣等无本须奏。”一众大臣齐声回答。

    “那好,本宫这里倒是有一道皇上拟好的圣旨。皇上特地交待本宫要在朝上当众宣读。众卿接旨——”臣子们齐齐下跪接旨:“奉天承诏,皇帝诏曰:经查明,九皇子澈,系为萱嫔之子。其姐因妒,假孕争宠。临产,以死婴易萱之子,是为欺君。赐死;其母姚甄氏,教唆女儿害人争宠,罪大恶极。赐死;其父姚令,教女无方、驭妻无术以致大祸,且隐瞒萱嫔为庶出之实,罪犯欺君。着削去官职,处斩;念及萱嫔诞育九皇子有功,罪不累其兄长,特赦姚氏无辜亲眷;另经查,鸿胪寺卿白月箫亦无意中参与,有帮凶之嫌。念其为官从无劣迹,此番亦是被蒙鼓里,着贬为庶民。钦此!”至于钱氏、陈氏那些个小角色,招供之后便拖去打死了。

    读到对白月箫的处置时,凤舞悄悄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贬官,这已经是白月箫能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了。她倒并非是怜悯白月箫本人,只是心疼妙绿和她的女儿——妙绿不能没有丈夫、孩子也不能没有父亲。“妙绿,这次算本宫对不住你!”凤舞在心中默念。

    宣读完圣旨,有一个人比晋王还快一步表示反对和质疑,他就是淑妃之父李健。大臣们见怪不怪,反正凤、李两家从来就没和睦过,对于后宫干政也唯有他一人敢直言不讳。在早朝上给皇后添堵,都快成了李健的例行公事。

    然而质疑无用,与往常无异,李健又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众人皆叹,皇帝病,淑妃倒,李家也快立不住喽!

    “臣等接旨!”大臣们拜了三拜,无奈旨意。平身后,众人无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隔着珠帘,凤舞又感受到一道凛冽的目光。不用猜也知道必然是端璎瑨。她与晋王,早已是针尖对麦芒,势成水火。凤舞满不在意,挑衅般地以一种慵懒地声线宣布:“退朝。”端璎瑨离开勤政殿,一来到长街上就气急败坏地踢翻了两侧的几个花盆。

    紧随其后的邓清源立刻上前劝阻:“王爷息怒,切勿失态啊!”若是传到皇上、皇后耳朵里,免不了又是一番纠缠。

    “邓大人,您也看到了,她这分明就是在针对本王!你看看现在的朝野都成了什么样子了?都快成了她凤氏的天下了!”后宫干政、牝鸡司晨,自古以来不为所容!

    “王爷轻声些吧,这里人多眼杂。臣也觉得皇后的确有些过分,但圣旨毕竟是圣旨,不可违逆啊!方才李大人不也据理力争了么,还不是被皇后损得体无完肤?算了!”邓清源无奈地摇摇头。

    “父皇病重,皇后仗着掌握帝王私章,肆意妄为!谁知道这圣旨是真是假?更有甚者,这几个月来的圣谕,也说不定是皇后假传的!”皇帝自卧病以来,不见任何皇子亲王,唯独频频宣召皇后。这怎能不叫他担心?

    “王爷说这话,是觉得皇上的身体已经……”后面的话不便明说,但是彼此都能理解其中暗含之意。

    “也不知道皇后究竟给父皇灌了什么迷魂汤,父皇居然就这么放心把朝政交给一介妇人?”宁可亲近外戚,也不相信子女、兄弟,父皇当真是病糊涂了!

    端璎瑨甚至大胆猜测,皇帝或许已经病得神志不清了?再或许可能被皇后一党威胁、控制住了?他想过千百种可能,无奈没有机会证实!

    “不说了,李大人好像朝咱们这边走过来了。”待李健走近,邓清源与他相互见礼,先行告退。

    “晋王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李健主动相邀,这还是第一次。

    头顶的日头渐渐高升,刺目的光芒灼得端璎瑨双目剧痛。如日中天之后,便是日沉西山。即便是皇后,也不能一直得意下去!

    “好啊。”端璎瑨微笑答应。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

    顺景十三年的这个多事之秋伴随着前朝后宫的空前动荡,与人们挥手告别。严寒的逼近,似乎预示着更为艰难的境况。皇后依旧在把持朝政的道路上昂首阔步;晋王则在对抗异己的凄风苦雨中举步维艰。

    入冬之后,皇帝的病痛似有沉疴难愈之兆,太医院俨然成为了整个皇宫里最忙碌的部门。王院使更是连续几天几夜,寸步不离地守在昭阳殿内。

    观此态势,端璎瑨不得不往更糟糕的方向去联想了。然而,这种“糟糕”,对于他亦或是难得一遇的契机。

    第一场雪纷纷扬扬飘落神州大地,但那层蒙蒙的白还不足以覆盖黝黑的土地,同样也掩饰不了某些人蠢蠢欲动的野心。

    晋王手持密诏,冒着风雪连夜入宫。行至昭阳殿门外,隐隐望见庭院当中一白一墨两色人影,原来皇帝不只传召了他,也传召了泰王和思过中的太子。

    “臣弟见过两位兄长。”端璎瑨主动上前打了招呼。

    太子并无回答,只是朝他客气地点了点头。

    泰王回了一礼,道:“等等五弟,他马上就到。”

    敢情连端璎宇也奉诏来觐见!看来皇上真的是要交代一些“极重要”的事情了。端璎瑨隐隐有些紧张,又觉得很兴奋;但是瞟了一眼肃颜而立的太子后,又生出一股难以言说的失落感。

    不多一会儿,锦衣少年的身影由远及近。端璎宇一路跑来,雪花落满了他的肩头,冰晶凝挂于他的眉梢。显王虽年轻,周身却散发出超脱年龄的不凡英气,他正从一个男孩蜕变成独当一面的男子汉。

    “抱歉,各位兄长,臣弟来晚了。”雪天路滑,他来时不小心跌了一跤。因为脚疼走得慢了些,故才迟到了。

    “不妨。咱们快进去吧,别让父皇等急了。”太子发话,无人异议,兄弟四人一同步入皇帝寝宫。

    “儿臣叩见父皇。”四人于皇帝床榻前齐齐跪成一排。

    厚厚的床帐子密不透风,端煜麟隐于其后,皇子们甚至看不清他的脸。

    “咳咳咳……”皇帝未语先咳。一连串的咳嗽声在静谧的寝殿内略显刺耳。

    “父皇您没事吧?您想说什么,慢些说。”太子是真正关心皇帝的安康。

    “药……先拿朕的药来……咳咳!”端煜麟的咳嗽声不绝于耳,几位皇子相互看看,心里不由得震惊。难道皇上的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不服药甚至连与他们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晋王急斥门口的内监道:“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给皇上端药来!”转过头来,他又谄媚地讨好其皇帝来:“父皇莫急,药马上就来。不如让儿臣为您推推背、顺顺气?”

    端璎瑨欲掀开帐子一探究竟,不料手还没碰到床沿就被方达厉声阻止:“王爷不可!陛下的病见不得风,您不能把帐子掀开!”

    “对,朕不能受风。有什么话,就隔着床帐说吧,咳咳咳咳……”话毕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末了,一方沾了血迹的巾帕从床帐底部的缝隙递出。

    四名皇子无一不注意到了那抹刺眼的鲜红!

    “父皇……”太子盯着被方达迅速接过收起的帕子,情不自禁地红了眼圈。他仅是禁足数月,皇上的身体怎么就颓败成这副模样了?

    对于皇帝的咳血,晋王既心有戚戚,又暗暗窃喜。病入沉疴,积重难返……命不久矣!

    太子的清白一天没弄清楚,皇上就不会贸然传位于他,那晋王夺嫡的机会就更大一些。

    太子禁足期间,皇后和晋王暗里分别剪除了不少太子的党羽,与此同时晋王又迅速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新势力;泰王整日“游手好闲”不问政事,成不了大势;显王虽有凤氏暗中支持,但到底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这样比较下来,晋王的优势和胜算还是很大的。

    端璎瑨越想越得意,如果不是场合不允许,他恐怕忍不住要笑出声来。他预感自己离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越来越近了!

    目前晋王最大的障碍无疑还是太子,虽然屡次遭禁足,但是皇上却从未狠心废黜太子。看来,他得想个办法再将太子“压实”些,至少在皇帝意识还清醒的时候,不能让其翻身!

    就在几人心思婉转之际,给皇帝的药准备好了。方达小心翼翼地将床帐挑开一道小口,将药碗送了进去。

    “方公公,父皇如此虚弱,你不亲手侍药吗?”端璎宇提出疑问,主子生病,奴才理应喂药。

    “回显王殿下,老奴倒是想啊!可是陛下他不许老奴进去!也罢,老奴一进一出,难免又漏进去些许凉风。王院使为皇上特制了一根竹吸管,这样一来也能方便皇上服药。”方达解释道。

    不让方达近身,连喝药也到了需要吸管辅助的田地,可见皇帝的病是真严重!端璎瑨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待皇帝喝过药,呼吸才略微平顺一些,咳得也不那么厉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