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复秦 >

第7章

复秦-第7章

小说: 复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蛳掠辏嗽虼蚶祝攵缡贝滴鞣纾铱此倩岽蛘逃指宜邓筒话埽 
  “你……你……岂能据天意而言一人成败?”
  “败了就是败了,胜了就是胜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老将军被赢子婴这一系列“歪言”给气得不轻,又听到赢子婴乱七糟八的说法,什么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话是咋说的?简直岂有此理!
  “赵国廉颇八十尚不言老,将军不过六十怎能说自己老呢?莫非将军连廉颇亦不如耶?”
  “廉颇匹夫,脸皮厚。我……我……”老将军也嘴笨了,一时间找不到什么话了反击,一时间也只能坐在那吹鼻子瞪眼睛。
  赢子婴看到这老将吃瘪,心中很是痛快。如今手脚也放得开,再不负将才的拘谨之色。亦当面执问道:“如今国难当头,正是需要将军这种能人挺身而出之时,怎能因个人义气得失而置关中百姓、一国安危而不顾!将军此时好比赵之廉颇,廉颇尚且出力,将军又怎能退却?当真不如耶?”
  这一席话却将李信说得又羞又惭,唤人抱走孙子,离案跪倒在子婴面前,含泪别头告曰:“信久候君王多时矣,安肯不为秦出力?只是心中焦急,言语冒犯,望秦王恕罪!”
  赢子婴看着这花白老将,一身悲楚的跪在自己面前,心中又何尝不唏嘘感动?他连忙扶起李信,挽臂将老将军搀扶到座位上,自己整理衣冠,肃穆向老将军作揖道:“适才子婴也有过错,安能怪老将军?也只望老将军看在子婴年纪尚轻的份上,多多体谅!如今大秦确实是风雨飘零,子婴单身力薄怕也难成大事。今得将军相助,想我大秦有救了!”
  “秦王不必如此,我深居在咸阳,有些事情虽然有所耳闻,但毕竟不太清楚。你好好与我讲讲,让我看看这天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


第十二章 三军拜将
  李信将子婴请到上首案上,二人相继坐下。面对李信的问题,赢子婴也只好如实道来:“自始皇帝去后,二世皇帝重用奸贼赵高,政令多为慌乱,导致外面六国遗族复出。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弃疾和将军冯劫,都被此人所害。外面贼兵势大,镇守长城的王离领着二十万部队被假楚上将军项羽打败,王离也身死。秦上将军章邯作战不利,恐被赵高问罪,今也投降了。假楚怀王还派刘邦西侵关中,昨夜我整理赵高扣留下的军情,武关也失陷了,刘邦兵锋直指关中。”
  “王离便是王贲之子?那项羽可是那项燕的后人?”
  “王离就是王贲之子,项羽乃项燕的后代!”
  “没想到,天下竟然变成如此模样!可恨那赵高,私叩军情,隐而不报。如武关失陷这种大事,我在咸阳竟然无所耳闻。武关关高城厚,地势险要,想必那刘邦必然领着十几万大军强攻才能攻下。这么多的军队恐怕仅凭关中的部队可真不好阻挡!”
  “实非刘邦人多,因武关内兵力不足,内部空虚,刘邦并未费多大力气就攻占了。”
  “什么?武关如此重要之地,竟然无重将把守?这……这!!!”李信忍不住摇头无语,想武关何等紧要之地?竟然这么轻易的就被贼寇拿下。唉……
  想罢,又忍不住大骂赵高!大骂李斯无用!他心中非常不痛快,这何止是危急?这简直就是要亡国之兆啊?
  赢子婴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老将军了,只得静坐着等待老将军自己平息下来。
  过了良久,老将军才按耐住胸口的怒火。赢子婴便道:“既然老将军答应复出,那孤便与将军一起进宫,好召集群臣,一为商量御敌之策,二好就此下诏封将军为秦国上将军,统领军事!”
  “喏!敢不从命!”
  二人商谈完毕,当即立马进宫,尔后召集群臣,共商国事。
  咸阳宫中,赢子婴正襟危坐在玉案上,下面诸多大臣都听着小宦官摇头晃脑的在旁边大声宣读着贼子赵高的二十三大罪状!什么“迷惑皇帝,陷害忠良”、“乱杀无辜,勾结贼寇”……等等。
  只要是有据可考的,不管什么罪名全部都安上。后面由廷尉王觀亲自定罪:满门抄斩,诛杀九族!
  赢子婴觉得九族牵连的人实在是太多,就下令诛杀三族就行了。如今秦王亲自斩杀了赵高,使得威望大增,众臣也不敢异议,都点头同意。后面的赵成、阎乐、和跟赵高勾结甚密的几个大臣都被依次定罪。据赢子婴估计,这一次受到牵连而遭处斩怕有数百人之多!
  接下来又将有功劳的一一封赏,被赵高处死的宗正午泽也得以平反。也在这大殿之中,赢子婴正式封老将李信为秦国上将军,明日当着三军将士授予将印。
  等到诸般赏罚都定下来后,又有御史大夫禀告对昨夜作乱投降的卫军进行惩罚。
  说到这件事情,赢子婴也觉得伤脑筋。这群乱军在昨晚暴乱之时,不知道犯下多少罪责,却因为兵力不够的原因,赢子婴采取了妥协的办法将这些人招抚。
  说实话,这群作乱的军队实在让赢子婴放不下心来,如果当初有实力肃清叛乱的话,估计大多数都要被赢子婴统统杀掉!在他看来,兵是用以安民的,而不是用以扰民的!而且还敢公然对镇压部队进行抵抗,这跟造反又有何区别?
  就这样一支军队叫赢子婴如何敢用?如果不对其惩罚的话,这部队很有可能再次叛乱都不一定!但秦王登基后下的第一道正式的命令就是免其罪责,如果出尔反尔让赢子婴威信何在?
  这事情,确实让人苦恼。
  就在赢子婴苦思对策的时候,才上任的上将军李信就为他出了个主义。他大声的朝赢子婴说道:“秦王又何须为此事烦恼,臣有一策,可解秦王之忧!”
  他道:“既然秦王免去他们死罪,但也必须以功劳相抵!让他们都成为待罪之身,没收他们兵甲武器,全部关进大牢里惩戒三日!三日后在将武器发下,一个个都必须登记入策。将他们唤着‘罪军’,给他们发最差的军饷,用最差的武器,打最硬的仗。等以后立功后才能免去罪责,从罪军中出来。”
  赢子婴听罢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就依将军所言,但这些士兵毕竟叛乱过,如今又如此苛刻他们,万一激起他们的反心又该如何?”
  李信冷哼一声道:“造反者死,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大不了多杀几颗人头罢!”
  赢子婴这才放心,心中还是感叹,自己还是太嫩了,瞻前顾后的太多。
  接下来,又有大臣将城中的一些损失,造成的一些影响都一一道来。赢子婴听后,也不免不了长叹一声,乱军作乱也不过大半晚的时间,却让城里遭到极为庞大的损失。城里被乱军杀死的无辜民众就有数百人,洗劫了的商家更是不计其数。更有数个大臣府内遭受洗劫,府内亲人家仆都遭了贼手,一个个以袖试泪跪在大殿之中。
  对此,赢子婴也无可奈何,只得好言抚慰,又下令给予补偿。办完这些,却还要面临着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该如何安定城中的民心!
  城里遭受了如此大难,这让城里的民众都人心惶惶。此时更有刘邦叩关的消息传来,如果不将城里民心安定下来,怕会引出乱子。
  对此,下面的大臣意思都差不多,让赵高这个罪人拿去顶缸,平息众怒。赢子婴也表示答应,赵高的罪责都要告知城内民众,赵高的人头更是要悬挂在城门之上!赢子婴觉得这样还不能平息城中民心,又宣布了几条政令:一是从库房中调钱给损失的民众给予补偿;二是大赦天下,将监狱的囚犯都释放;三是免除咸阳城里一年所有的徭役税收;四是正式宣布了当兵的不得扰民的规矩,并把扰民之罪定位死罪。
  这四条政令都是朝会之前,赢子婴绞尽脑汁结合后世经验想出的办法。赵高之死只能平息民众的愤怒,但不能平息民众的愤怒。必须给予实质的补偿,民众之怨才会消除。大赦监狱里的囚徒一可以给赢子婴这个秦王带给“仁义”的名声,二是实在因为二世时监狱里的囚徒关押得太多了,就每天白白消耗的粮食就不知道有多少。
  免除城里一年的徭役,是经过赢子婴深思熟虑的下定的决心。一年并不多,一城更算不了什么。主要的目的,还是赢子婴借以此事对咸阳城里的这些氏族大家进行试探,只要这次他们妥协,后面如果有机会改革的话就方便一些。秦时的徭役和耕战实在是有太大的弊端,耕战如今在乱世还能派上用场,但沉重的徭役就完全没有丝毫好处。
  第四策不过是前面三策的用以补遗的,也许能起点作用,但赢子婴估计都不会很大。如今这是乱世,别说扰民,有时候部队没粮食了还不是进村里去抢?更有些将军打了败仗,还故意屠村来平息士兵的怨气。
  这一系列政令下完,下面的大臣都点头称是。秦王未触及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不能一上来就与秦王做对。这些政令,一来没有触及关中大族的神经,二来也颇服民心,对如今危急的局面有很有效的控制力度。看到这些人都还是听话,赢子婴也没做出什么更大的改变,欲速而不达的道理,赢子婴也是懂的。
  赢子婴这一系列政令也让下方诸臣认识到这个新秦王不是什么庸碌无能之辈,性格颇为独断,这么多的政令竟然不是同诸臣商议的结果,而是直接就下诏!有这么一个有魄力和独断的君主,众臣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事,总之,对秦王却是更加的敬畏了。
  等将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商议完毕,赢子婴又做出了明日检阅三军,要在三军面前正式为李信授印的决定!说完过后,赢子婴就宣布退朝了。
  哪知道,赢子婴大手才一挥,殿外就跑了一会小宦官,高声向赢子婴说道:“有尧关来的信使!”
  赢子婴让那信使进殿,一个风尘仆仆的士兵就扑跪在殿上,大声说道:“贼寇刘邦攻打尧关甚及,关上将军让秦王救援!”
  赢子婴问道:“贼寇攻关多久了?”
  士兵道:“已经五六日了!”
  五六日?赢子婴也对刘邦进军的速度感到惊讶。他才从赵高那里得到武关沦陷的消息,没想到这会刘邦已经攻打峣关已经五六日了!
  上将军李信出列,又小心的问了那士兵尧关的战况。抱拳对赢子婴说道:“秦王,尧关甚危,却不能在等了。还须立即派兵支援!”
  赢子婴也顾不得明日检阅的事情,当即唤李必、骆甲出列,让他们带领三千骑兵立即去支援尧关。其实赢子婴也明白,让三千骑兵去支援守关,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主要是以此表态,咸阳这边不会坐视不管,好安关上将士的心。李必、骆甲二人更是可以监视关中守将,免得他们投降了刘邦。
  朝会散后,李必、骆甲相视一笑,没想到,秦王还是把他们派去峣关了。


第十三章 欲战刘邦
  朝会之后,赢子婴一边伤神想着刘邦入侵关中的消息。一边前往内殿,今日搜索赵高府衙的时候,在地牢深处将偏体鳞伤的韩谈找到了。
  赢子婴关心韩谈伤势,便大步朝内殿走去。转过长廊走阁,赢子婴在殿外见到了才欲离去的御医。
  御医向赢子婴跪拜行礼,赢子婴将他扶起,问道:“不知道韩谈伤势如何?”
  御医答道:“不过受了些皮外伤,未曾伤害到筋骨内腑,只需要好生调养几天也就没什么事了。”
  “嗯。”赢子婴闻言大喜,叫下人赏了御医,就准备抽身进去。不料御医却唤住赢子婴道:“秦王稍慢!”
  赢子婴心有不悦,皱眉道:“还有何事?”
  御医拱手说道:“秦王久病才愈,这几日又操心劳事,我观秦王面色带青,唇无血色。如果不曾好生休息调养,恐怕旧疾又犯!”
  赢子婴朝御医挥了挥手,不耐烦的说道:“如今乱事未平,我又岂能歇息?你所言我已知之,只是多吃点补药调养即可!如没什么大事,你便下去吧!”
  说罢,也不管御医还在叫唤,急匆匆的就走进殿中。御医在下面长叹一声,自语道:“顽疾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消除?秦王不过病情稍有起色,这几日又一直动脑,思虑太多固然暂时忘却病苦,等待人一当松懈下来,必然病体加重!”
  说罢,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走出了宫闱。
  韩谈躺在床上,身上缠满了绷带,连面上都只露出鼻子眼睛在外面。韩则吊着臂膀跪在床边小心服侍。
  赢子婴一走进房间,看见韩谈这个样子。也忍不住眼角湿润,叹道:“韩谈遭此大罪,皆我之过矣!”
  韩谈欲挣扎起来,赢子婴连忙上去将他按住,道:“你我主仆二人共渡多年,何必如此多礼?”
  韩谈摇着头,艰难的说道:“如今公子已经贵为秦王,又怎能与以前共论?”
  “我纵然为秦王,也毋须如此。你我主仆多年,以后都别行这么多的烦琐礼节。”赢子婴说完,又小声的询问了一下韩谈伤势,顺便让韩则也下去休息。
  韩则摇头道“我从小习武,体格健壮,不过些许小伤,已无大碍了!”
  赢子婴闻言也不多说什么,自己坐在床边,握着韩谈之手,小声劝慰韩谈。韩谈摇头说道:“公子既来,谈当将面见赵高之事如实禀来。”
  于是,韩谈就将那日面见赵高的言语情况都仔细向赢子婴说了。赢子婴听完后也忍不住感叹:“没想到赵高如此警觉,若非你有急智,诓骗他我欲偷降刘邦,那赵高也不会这么急着进宫。难怪当日他一进殿就直言冲撞,喝问传国玉玺的事情。”
  赢子婴既然知道了原由,也不愿继续呆在这打扰他休息。吩咐宫娥好生照料韩谈后,便自行离去。
  第二日,中午。
  今天算是这几天来难得的好天气,一直堆积在咸阳城上空的乌云竟然散了大半。早晨虽有薄雾,但到了中午天空还露出小半没被遮住的太阳。太阳光将周围的乌云都镶上了一层金边,温暖的阳光让这几日都感觉压抑沉闷的民众心里松弛下来。
  到了晌午,城外就有一队队军士从咸阳城的大道穿过,沉重的脚步声足足在城里响了大半个时辰这才消停。有见多识广的城民认出,这些都是拱卫在其他宫殿的守军。
  时辰又过了一个小时,在咸阳城的一处露天校场中,密密麻麻的站着无数的士兵。
  悠扬的牛角声响起,在校场中央的大道上,秦王子婴带领着身后群臣慢慢的走进了校场!顿时校场中响起震天的呼声:
  参见秦王!
  秦王万岁!
  在身旁小宦官的服侍下,赢子婴走上了校场中央的高台之上。下方的呼声越加震耳,给赢子婴带来一种热血沸腾的感受。
  “这就是属于我的军队!这就是用以保卫关中的筹码!”赢子婴看着下方无数的人头,心中默默的想到。
  赢子婴向着下方举起了右手,身边的令旗官随即摇动着手中的旗帜,一道道旗语向着校场各路传达。慢慢的,校场中开始平静下来。
  赢子婴深吸了一口气,他看着下面一张张模糊不清的面孔,看着下面戈林密集的场景。他忍不住大声的说道:“我就是秦王!今日召集尔等,就是为了让尔等知道!何人是我大秦的上将军!”
  他虽然用尽全是力气向下面喊道,但是面对这么多的人,声音也传不到每人的耳朵里面。不过旁边有专门用来传话的士兵,都是经过挑选的大嗓门,他们将赢子婴的话一丝不漏的向下方传达。
  赢子婴亲自下台将老将军李信扶上高台,向着下面继续说道:“这位便是我大秦的上将军李信!诸将前来拜见!”
  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