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复秦 >

第20章

复秦-第20章

小说: 复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论逃命,秦军那是拍马也赶不上我们!”周緤吊在马尾,一脸不服气的说道。
  刘邦听后大怒,向周緤斥责道:“怎么说话的呢!”
  “驾!”
  “秦军追来了!是骑兵!”
  “他娘的!灌婴那小子死哪去了!竟然轮到秦狗的骑兵嚣张。周緤,你去断后!”
  “吁!”
  周緤调转马头,带着几百人停着不走。看着前面那浓浓的烟尘,周緤仰头高声吼道:“断后你们怕吗?”
  几百士卒都是随刘邦转战多年的老卒,此时都一个个红着脸大声吼着:“不怕!”
  “骑兵你们怕吗?”
  “不怕!”
  “不怕就跟老子冲!”
  老将李信一马当先,舞戈厉喝而来。千骑冲锋而来,甚至不需要拉弓,一轮冲刺就将无数步卒撞死。
  周緤一声厉喝,驾着马用重剑砍翻两名骑兵。李信一戈刺向周緤,周緤将头往下一低,长戈将头盔刺落。李信再用戈上小枝往周緤背上一勾,却将背上的套甲的绳子割断,老将军呵呵一笑,长戈顺势一提,就将整个背甲都挑起了。
  周緤又羞又怒,他急着逃命,早晨连铠甲都未曾披好,这才导致这老匹夫将衣甲绳子割断。他又欲持剑再战,却听李信大声说道:“贼子小儿,看老夫如何擒你!”
  周緤已经在彭越那得知这老匹夫的厉害,此时再见他口出豪言,心中已经胆怯了三分,开先断后的勇气早不知道去了哪,调转马头就往后逃!
  李信停马哈哈一笑,取弓一箭射去,正中马后腿。周緤翻身倒地,还极为倒霉的被马压住了半边身子。李信一声大喝:“拿下!”周围骑兵有几个就翻身下地,将趴在地上的周緤踩住,在用绳子一捆,捆成了粽子放置在一匹备用的马上。
  千骑杀光了这支断后的士卒,又骑马朝刘邦追去。
  又追了一会,秦骑追至了一道山沟,却又无奈的止步了。
  原来前面被伐倒了几根大树,将整个路口都挡住了。
  李信看罢也摇头说道:“果真跑得快,能这么快将这些大树砍倒,也算他们能干!好了,调转马头,我们回去!”
  ……
  此时营寨里大战已经平息,无数的俘虏,被赶鸭子似的赶到了露天的大营里。
  此战非常顺利,没有废多大力气就夺下了刘邦的营寨,自己却没什么伤亡。
  此时正有人统计战果,前将军周援皱着眉头朝还在四处观望赢子婴说道:“秦王,此次俘虏有好几千人,是不是还是按照以往的惯例处理?”
  赢子婴心中疑惑,问道:“以往什么惯例?”
  周援眯眼盯了一下那些俘虏,语气冷冽的说道:“坑杀!”
  赢子婴心中一抖,有些迟疑的说道:“这有些不好吧?”
  听了赢子婴这话,周援还以为赢子婴不忍心。他急忙劝解道:“秦王不必迟疑。这等贼寇,如果轻易放掉,必成大患呐!”
  “那将他们罚做苦役不行吗?”
  “如今天下大乱,他们还能做什么苦役?如果留着,万一他们聚众闹反,还不好控制。凭白的还多了这么多张嘴,浪费多少粮食?”
  “那能否收归己用?”
  “唉!秦王如果认为能让他们心服投降,那便更是大错了,这些人本就是不是关中人,将他们留着只会生出无数祸患!”
  赢子婴听后叹了口气,闭着眼挥手道:“既然无一益处,那便坑杀吧!”
  “喏!”


第三十五章 张良之谋
  午时袭营,刘邦大溃,死伤四五千,又有几千人被坑杀,败逃进深山老林的更是不计其数。刘邦带着不到五千的残军逃到了霸河,立营扎寨之后,刘邦嚎啕大哭。
  自西进以来从未遭此大败,打进峣关之时自己还有五万部队,而今直接缩减了一个零。
  如今只剩下这五千人,让他拿什么去打下整个关中?让他拿什么和子婴小儿对抗?此次大败,什么关中王,什么与项羽争雄都是一场空呐!
  他一路退逃近霸河,拆了一路的浮桥,用了乱石、树木将道路堵塞,想必秦军一时半会也疏通不了。
  刘邦只坐在帐里,长吁短叹。没过一会,脸上无喜无悲的张良也走进了大帐。刘邦斜眼瞥了张良一眼,仰着头朝天打了呵欠,说道:“子房啊!我这没酒了。要不,我们改喝水,畅饮霸河水,再议天下事?”
  张良没好气的盯了刘邦一眼,将手里的那策竹简扔到刘邦面前,说道:“看完这里面的东西过后,别说饮水,就是将整个霸河喝下去。我都陪你!”
  刘邦见张良这幅模样,嘿嘿干笑两声。他取过了竹简看了半响,突然一下从床上滚下,整个人也晕厥在地。张良连忙将刘邦从地上扶起,拍着他的背拍了好半天,刘邦才悠悠转醒。
  他扯着喉咙干嚎两声,想挤出点眼泪来,却偏偏此时不掉泪。他一把推开张良,将手中竹简撕烂扔掉,双拳在桌案上重捶,悲伤的喊道:“樊哙啊!你怎么就死了呢?还有靳强,都是我的兄弟啊!!!子婴小儿,我与你不共戴天啊!!!连傅宽、灌婴如今也生死未知,老天呐!莫非你看在我刘邦活了这么大的岁数,准备来取我性命了吗?”
  张良静静的站在旁边,看着刘邦红着眼睛,低头痛哭惨叫,他心里也不好受。当初他从细作手里得到这消息的时候,也还不是惊了半响,如今他真还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刘邦了。
  “沛公啊沛公!你经历了如此多的挫折!希望你能再次振作起来,勿辜负了我对你一片的期望之情呐!”
  刘邦在桌案上埋头痛哭了半天,哭得眼睛都红肿了。他抬头看见张良还一动不动的站在那,忍不住朝他无力的挥手道:“子房哪?你先下去吧!我想静一静。”
  张良却未曾离去,他长叹一声道:“沛公请节哀,虽说此话在此时说来非常不中听,但我还是要说。我说了若惹了沛公不喜,你就派人将我杀了我也不怨你。”
  刘邦听这话又一惊,整个人懵懵的看着张良。
  “如今我军遭次大败,士气不震,军中又多有怨言。如彭越魏申之辈,更是心怀异心。如果沛公此时还不振作的话,那就不仅仅是樊哙了,就连你的人头保不保得住都难说。沛公你好好想想,如果秦军将道路疏通之后,我们拿什么抵挡秦军?现在我们靠水扎寨,如果再败,就只有跳霸水了!那就是全军覆没!你想过没有!!!我张良死不足惜,只是可惜未曾消灭暴秦,心有不甘呐!”
  张良说完之后,也是以袖拭泪,心里好不难受。
  “霸河!霸水!呵呵……没想到我刘邦也有今日。”刘邦目光迷离的看着桌案,整个人一动不动。
  张良的一席话,还是将刘邦惊醒过来。说到底,他刘邦是个最爱惜生命的人,兄弟死了,自己还没死,那就得吃饭。他背着手在大帐里转了两圈,却没想出一个办法。他看着身边的张良,心中一动,忍不住屈膝跪在张良面前,磕头一拜道:“刘邦无能,还望先生救救刘邦性命!”
  张良赶紧将刘邦扶起,将他按坐在床上,心中急道:“你拜我有什么用?我现在去哪给你想办法!”
  刘邦却摇头说道:“我不管,子房,刘邦性命就交付给你了,你好歹要给我想个什么方来。不然的话,秦军打来了,我就揪着你一起跳河。当初在峣关我就说过,要死,咱们就一块死。你不想办法,我俩就一起共赴黄泉!”
  张良指着刘邦的鼻子手指颤动着“你你你”半天,最后气呼呼的按头说道:“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你快点想!不然秦兵就打来了!”
  “我不正在想吗?”
  “思维急转,你得迅速!”
  张良拍案怒之:“你来试试?咦!有了!”
  刘邦欣喜道:“真的有了?计将安出?”
  “如今我们还有许多溃兵散落在外,这些溃兵都是你从关外带来的。子婴小儿又坑杀降俘,定然没一个敢投降的。我们就在各处山头土丘上面插旗帜,那些溃兵看见旗帜就会前来。这样一来,我们兵力就能得到恢复。第二计,得恢复我军士气。如今打了败仗,军心不稳,得想办法将士气恢复!昔日我曾和彭越聊天,他曾跟我说过,昔日他在昌邑数败。可每次都能卷土在来,用的就是屠村泄恨之法!这法子虽然不人道,但挺管用。第三策,为决战策,如果我们与秦军决战,那战场就选在霸水之边,打仗的时候将营寨烧了,激起士卒们拼死一搏的信念。这一策,是向项羽学的。”
  刘邦听后张良三策之后,心里对第二策还是有些疑惑:“当初你不是说劝我在关中收集民心吗?如这屠村之法使了,关中人还不是恨我入骨,我就是将子婴小儿打败了,这关中也很难平定啊!”
  张良摇头叹道:“此一时彼一时,所谓民心在乱世也不过就是一笑话罢了!今日屠村,明日你在对他们好点,这些民众只要你能给他一口饭吃,一身衣穿,什么仇都没了!成王败寇,这才是乱世之理!”
  刘邦一拍桌案:“那就依你的三计而行!”
  张良微笑着叹了口气,对着刘邦拱手说道:“三计下来,还能否打败秦军还是未知数。我还有一策……望沛公今后好自为之。”
  刘邦欣喜道:“竟然还有?子房啊!你别藏着捏着了,赶快道来!”
  张良再叹气道:“此计为脱身之计,我倒是希望你用不上此计。此战若再败,你便沿着霸水一路下逃,三里外有一片竹林,你可取竹做成竹筏,顺着霸水向下,便能到峣关,这也是我这两日向此地民众再三打听后得知的消息。去了峣关之后,你马不停蹄与周勃等人退往武关。凭着小小的峣关,是阻挡不了秦军的攻势的。到时候你借武关之险拦住秦军,秦军遭堵之后,必然不敢强攻,据我猜测,那些日子,项羽带着联军也要到了,这关中你就别想了,让给项羽吧!项羽到了,你别管成败,先给项羽写信哭诉,向联军各诸侯哭诉,如此一来,你纵然做不了关中王,但还是能当个汉王!你昔日让郦生取汉中端的是好计谋啊!话已至此,望君三思,张良告退了。”


第三十六章 各家事短
  秦军大营。
  赢子婴朝左将军白廷问道:“道路清理还要多久?刘邦的虚实都探听清楚了吗?”
  白廷答道:“只需明日即可将浮桥搭好,路上障碍也清理得差不多了。刘邦现在就依靠在霸水扎寨,不知道做何所想。”
  “背水扎寨?不管刘邦意欲如何!明日强攻刘邦大营,不得有误。三军上下,赐酒食犒劳!你将上将军给我找来。就说我有事要问他。”
  “喏!”
  白廷出帐而去,不过片刻,老将军李信走进了秦王大帐。
  二人对席而坐,赢子婴朝李信问道:“刘邦兵少,如今已经并非我军敌手。我欲分兵两路,将峣关拿下,好断其后路。不知道上将军以为如何?”
  李信想了一会,皱眉说道:“如今我军连番大战,伤亡也不少。三军将士如今不过二万。若分兵去打峣关,那必须得派一得力大将才行。”
  赢子婴想了想,朝李信问道:“不知左将军白廷如何?”
  “白廷虽然颇懂军略,但少谋好断,不可去也!”李信摇头说道。
  赢子婴听后又道:“前将军周援老持稳重,可否担当此任?”
  李信再叹道:“周援太过稳重,缺乏机智。就如前些日子,他领兵追击刘邦,却因约束不了部下而一事无成。此诚然免于遭敌反戈,但也说明他缺乏临阵机智。因白廷之败而驻足不前,更是缺乏魄力。”
  赢子婴本想反驳两句的,但想想老将军的脾气他还是算了。李信是以单纯为将的角度是思考问题,这样算起来周援确实太过死板了。听李信把赢子婴心中所想的两个人选都否定了,赢子婴也有些急了,他朝李信问道:“那依上将军的意思,派谁去合适呢?”
  “我有两人可推荐给秦王。一人王冲,第二人为公孙止。”
  赢子婴听了这到这两人却忍不住将眉毛高高皱起,他迟疑的说道:“王冲虽颇有勇力,但独帅一军还是过于勉强了吧?公孙止此人虽然有点能力,但观其言行,颇有点夸夸其谈的样子。况且二人资历也不如前将军和左将军,这样安排合适吗?”
  “秦王毋忧,王冲这人我早知之。其人虽不懂谋略,但从不专断独行,而且在军中颇得军心。公孙止之智也不仅仅是流露在表面那样,这人贪生怕死,多舌好官,但观察细致入微,也是个可用之才。这二人相配,刚好是相得益彰。大战在即,只凭能力用人,秦王何必操心于资历问题?”
  “既然上将军这么推崇这二人,那就派他们去吧!”
  “嗯,其实李必将军才是担当此任的最好人选。可惜那晚夜袭,我竟然未将他救出。如此忠肝义胆之士,竟然遭陷贼手!唉!”
  “李必之事我也听说了,确实可惜了。如今刘邦大将周緤亦在我们手中,如果战后刘邦还不死,就与他交换俘虏吧!”
  “秦王不可!周緤首级可用于明日祭旗,好激励我军军心。只要明日战胜,又何愁刘邦不放人?”
  “那让李将军在刘邦大营里委屈两日,周緤人头做明日祭旗所用!”
  ……
  峣关。
  大将周勃乃安武侯亲封的虎贲令,一路西进也颇有战绩。是刘邦手下一个知兵事又勇猛善战的人才,刘邦在攻打蓝田的时候将峣关交予周勃防守。
  周勃领着三千步卒留守尧关,身后曹参在商县、丹凤收集粮草。这几日他派人运送粮草都被秦军所截获,尔后又得知沛公两败于秦军,他心中很是焦急。
  他有心前去救援,但又害怕丢失峣关导致后路被截。这西行一路上,眼看着的大好形势,感觉此时又非常危急起来。
  三天前灌婴、傅宽领着十几个骑兵逃进了关内。他将灌婴狠狠的数落了一顿,不过灌婴肩上中箭,箭伤复发,他也不好再指责灌婴了。曹参这次亲自押送了五十车粮草进了峣关,如今几人都在关内。
  现逃往峣关的败军越来越多,周勃早已遮掩不住刘邦大败的消息。此时关内人心惶惶,军心很不稳定。几位将军的情况也不好,灌婴病重、傅宽自到关之后就经常饮酒,曹参屡次鞭打秦将李必,只有周勃看起来正常一点。
  周勃心中着急,同三人商议道:“沛公虽遭一时之败,但尚有余力,在打起来胜负也很难说。只是峣关如今兵少,军心又不稳定,秦军如来攻击,又该如何是好?诸位都是跟从沛公很久的老人了,心中必有韬略教我。”
  灌婴躺在病床上说道:“给我三千骑兵,我立马前去救援沛公!”
  傅宽将嘴一撇,朝地上吐了口口水,说:“我呸!还三千骑兵?你就做梦吧!这样,周大哥,你把关里的士兵分我一半,我去偷袭蓝田。将蓝田打下后,立马打芷阳!打下芷阳再奔袭咸阳,说不定关中就是我们的了!”
  周勃一看这两人,知道是问不出什么了。他将目光看往曹参,曹参此时正在用匕首削着一块猪蹄,他将肉片用匕首挑起,眯着眼将肉往火盆里烤,有些冷漠的说道:“这两个笨蛋,遭点挫折就一蹶不振。你们担心啥?担心沛公的安危?担心关中打不下来,你们的将位?我呸!你们有啥好担心的?沛公的能耐你们是知道的!这一路过来,打过的胜仗败仗无数。但他都能卷土重来,郦食其已经把汉中拿下了,纵然关中打不下来,凭着汉中我们也不是什么无根的浮萍了。到时候项羽打进来了,还不是照样要给沛公封王,你们担心什么啊!莫非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