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复秦 >

第177章

复秦-第177章

小说: 复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则没有回头,依旧看着那黑夜中的荒原,口中说道:“我在想我不知道什么竟然恋上了酒这样东西,以前我从不饮酒,因为我知道一个护卫要随时保持清醒,而现在的我,更像是一个游侠,而不是秦王的护卫。”
  九姑娘在背后笑了笑,她的笑声很美,跟铃儿一般欢快。风吹着她的笑声,将她的声音送到了韩则耳朵里:“那我告诉你,你什么时候爱上酒,就是什么时候爱上了我。”九姑娘说着,便朝韩则扔过去一个酒葫芦,韩则一把接住,然后举起酒葫芦,狠狠的灌了一口,大赞道:“好酒!”
  “给我!”
  韩则将酒葫芦扔还给了九姑娘,九姑娘也仰头痛饮了一般,然后将空了的酒壶扔到了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哈哈大笑。
  她饮酒之后,脸腮微红,在皎白月光的映衬之下,显得极美。韩则微笑着看着她,由衷的说道:“酒美,人更美!”
  九姑娘拍了拍自己的脸颊,一脸微醺的臭美:“老娘天姿国色,当然比这浊酒美多了。”
  韩则坐在她身畔,突然望月而叹:“天地虽大却不如斟两壶,世间多忧,人间多愁,不知道何时能得逍遥。”
  九姑娘眨眼道:“你要是想走,去哪我都陪你。”
  韩则摇了摇头,黯然的说道:“以前我从不会有这种心思,自从遇见你,我的人我的心都在慢慢改变。我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但它却真实的存在我心中。这让我感觉愧对秦王,愧对我父亲。我与秦王一同长大,我们之间有君臣之义,也有兄弟之情。所以这一次回国,我还没见秦王,却跟逃兵似的到了赵国。”
  九姑娘将头靠在他肩上,幽幽的说道:“我能放弃一切的羁绊,你为何又不能?”
  韩则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能,这不是羁绊,而是执念和牵挂。我要陪伴秦王一起打回这天下,我要亲眼看见他能加冕称帝。也许等到天下太平之后,我才会追随逍遥而去。”
  九姑娘点头说道:“你不论做什么决定,我都陪你。不过我身上的羁绊,却也没那么容易消除。”
  “怎么?”韩则转身执手相问。
  九姑娘叹了一口气,一脸愁苦的说道:“我这几天不怎么的,总有一种心惊胆颤的感觉,连做梦都不踏实。我老是梦见阁主的那张脸,他总是对我笑,笑得我都快哭出来了。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一个何等心狠之人,我这么逃走,他肯定不会轻易的放过我,哪怕是天涯海角,他都会派人来杀我。”
  韩则皱了皱眉毛,环住九姑娘的肩膀道:“你们阁主是谁?”
  九姑娘的身躯一抖,茫然道:“我不知道。”
  韩则问:“你怎会不知?”
  九姑娘道:“他总是带着面具,鬼一样的面具上有两个洞,我们只能看见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很独特,像是随时随地都在放着光,但那种光不是明亮的,而是幽暗的,就跟传说中鬼火,黑夜中的猫瞳一般。我每次被那双眼睛看到,都会感觉到一种像是被毒蛇盯着的感觉,那种感觉令人毛骨悚然。”
  说道这里,九姑娘浑身一抖,韩则能明显感觉到九姑娘害怕。韩则从未见过大大咧咧的九姑娘会害怕成这样,他拍着九姑娘的肩膀安慰道:“带面具的,都不过是一些见不得光的小人物。你不要害怕,我们已经离开了蜀国,以后都会住在秦国,你再也不会见到那个面具人了。”
  九姑娘缩在韩则怀里默默的点头,但心中那张如鬼般的面具却挥之不去,它仿佛在笑,九姑娘的心蓦然纠紧。
  蜀国,蒲阳。
  在一间幽暗的地下室里,陈平缓缓的揭开了面上的面具,他将那张形如恶鬼的面具悬挂在了墙壁挂钩之上,然后搬动了地下室的机关,暗藏在左边的石门缓缓打开,陈平走出了石屋。
  净手,换衣,等陈平回到了城中,他又成为了蜀国那位聪明睿智的大司马。见过了派往成都的使者,陈平随意的问了问曹咎如今的病情,然后挥退使者,开始在桌案上写奏书。
  所奏何事?当然是蒲阳之事。蒲阳两个月前受了地震,死了几百人,倒塌了不少房屋,陈平便被曹咎派到这地方,处理受灾后事。这些事情颇为繁琐,身为蜀国的大司马,当然不会亲历身行,他到蒲阳之后,根本就没去灾区瞧一眼,一直就住在了城中。
  蜀王在病重之时,将这一国的重臣外派,当然是有用意。这用意不难猜,难的是知道蜀王已经不信任他,他又该如何应付?要是蜀王曹咎真的死了,他又该何去何从?
  两天前他见了张良的使者,又收下了刘邦贿赂的一大笔钱,然而陈平对刘邦要求之事却是模棱两可。此时的刘邦在他看来,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一个困死在汉中的老头又有何希望可言?所以这些天,陈平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出路。
  曹咎有两个儿子,长子曹松,如今二十三岁,老实木纳。次子曹觉,年方十六,聪明伶俐,最主要是他的母系族人势力非常的强大。曹咎虽然喜欢次子,但自古以来废长立幼都是大忌。而对于陈平来说,不论是谁继位对他都没什么区别。既然曹咎都不相信他,他的两个儿子以后又怎么会相信他?而且在陈平看来,如今乃大争之世,不论是曹松还是曹觉,都不是能与项羽、子婴等人争夺天下的。
  正当陈平在忧虑自己的出路之时,他的屋中却突然出现了一个人。
  一个弯腰端水的仆人,他走路很小心,所以当陈平警觉之后才感觉到此人突然。那人将水递给了陈平之后却不离去,就那么静静的站着,陈平知道不妥,然而却面色镇定的问道:“有事?”
  “有事。”
  “何事?”
  “主公让我交待两句话给你,主公说蜀国不能乱,只要曹咎一死,立即扶持曹松继位。如果曹觉造反,公可杀之!”
  “你没说完。”
  “还有一句,拿人手短,切勿走错了道。”
  “说完了?”
  “完了!”
  “既然说完,你可以死了。”
  陈平说完,那人立即咬破齿间毒囊自杀。等那人倒下之后,陈平的眼中却是说不出的阴郁,他的眸间跳动着无名的火焰,一拳砸在桌案上,从牙缝间挤出了几个字:“范增老贼,你不得好死!早晚有一天,我会杀了你!”
  “主公说,他知道你会这么说!”刚刚才死的又从地上爬了起来。
  陈平眉头一皱,双目冒火道:“你敢欺我?”
  装死之人道:“主公说不装死,就不会知道你心中所想。当然,主要是第三句话要带给你。”
  陈平强按捺住怒火道:“你说!”
  “主公说,你这么聪明,还这么年轻,他不愿意看见你死在他前面。”
  “完了?”
  “完了!”
  陈平立即拔剑,将来人杀死。来人没有躲避,任凭陈平将剑刺进了他的胸口,不过他临死之前带着嘲笑,似乎在嘲笑陈平命不久矣!
  这次那人真正的死了,陈平的心也一点点冷了。他开始颤栗发抖,他一下瘫坐地上,喃喃的说道:“那个老匹夫什么都知道!他什么都清楚!他比我聪明,比我老练,他肯定要杀我!肯定要杀我!”
  陈平完全明白了,这个人本就是送来试探陈平的。如果陈平不说那句话,那个装死之人就不会死,也不会说第三句话。既然陈平说了那句话,装死之人就必死无疑,他的死就是最好的信息。
  过了良久,陈平才慢慢的从地上爬起,等回到桌案边时,他的眼睛已经彻底的变冷,陈平看着空处,喃喃的说道:“范增不死,我不能活。”


第三百三十三章 范增之心
  当陈平整个人坐着不动的时候,你看他的眼神你会发现很阴冷;当他不说话的时候,你看他的眼睛你会觉得冷中含毒,当他站起来的时候,你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因为你已经死了。
  陈平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冷静、心狠、对任何人都没有忠诚可言。
  与之相比,范增整个人看起来就正常得多。从身材上看,范增虽然年老,但骨骼高大,比陈平要高半个头。从秉性来看,范增忠于楚国,对项羽是死心塌地,比陈平要好出不知道多少。从性格上来看,范增性格激烈,脾气随着年龄与日剧增,与陈平那种看起来阴挚的气质相差太多。
  他们唯一的相似之处便是眼睛,当范增抛去了一切的束缚,静静的坐在密室里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眼睛跟陈平差不了多少。或者说,比陈平的眼睛更具有杀伤力——因为他有点青光眼,视力不是很好。范增不注视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就是一个平常的老人,当他认真的注视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眼睛就会冒光,你会觉得毛骨悚然。
  刘邦说过,当今的天下真正的智者只有两人,一个是张良,一个是范增,陈平与蒯彻算半个。范增善谋,天文地理军事政治都精通,与之相比张良还要略逊一筹。不过范增老了,老了脾气也大了,有时候经常倚老卖老,这让年轻气盛的项羽颇为不爽。
  如今范增呆在密室里,静静的阅读一封书信,这封信不是关于陈平的,而是一个女人,关于陈平的那封信就摆在桌案上,然而范增却选择了看手上这封信。信上写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叫虞姬,信上将虞姬平时交往走动都写得清清楚楚,等看完了关于虞姬的信后,范增才观看起蜀国的来信。
  很显然,虞姬的分量在范增心中比陈平高得多。而范增至今为止最为得意的事情,便是劝服虞姬离开项羽,自从虞姬离开之后,项羽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不在观风赏月,不在迷恋床榻,开始关心政事与军事,这让范增觉得颇为欣慰。项羽乃天下英雄,又岂能留恋美色之中?
  范增放下信,走出密室,他来到高楼之上,看着那万里无云的天空,他思索着,是否再召集一群大臣劝项羽称帝?如今这天下,已经成为了大争之世,早一步称帝总有好处。只有项羽称帝,九江英布、蜀国曹咎、临江共傲这些人才会彻底的臣服。范增很清楚当今的局势,这纷乱的天下看似像以前的战国。其实不然,自从始皇帝一统天下当上皇帝之后,属于战国王侯的时代就已经结束,称霸天下已经不是最终的追求,只有结束这乱世成为皇帝才是最终的目地。
  在范增看来,现在时机才真正的成熟。
  项羽统领联军灭秦的时候,那时候周边还有六国存在,项羽之上还有怀王,那时候登基太过仓促,毕竟名声不在。怀王被杀,范增就思索着是否让项羽称帝,然而一个刘邦坏了他的大事。如今刘邦已经被困死在汉中,天下间除了复国不久的秦国,楚国已经占据了大势。特别是项羽助共傲击刘邦,助吴苪击赵佗,如今的楚国在声势上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在范增看来,现在这形式,才是项羽称帝的大好时机。
  范增默默的看着天上,那里有飘散的浮云,有一张张模糊不清的脸庞:项梁、熊心、周楚、吴广、陈胜……他们有的还没有自己年轻,却已经死去多年。自己已经到七旬,头发已经花白,牙齿也掉落了好几颗,如不能在有生之年见到项羽登基,自己又有何面目见死去的项梁公?
  身畔跟随的是自己的孙子范季,他看着负手而立的范增,小声的劝道:“太公,这里风大,还是先下去吧!”
  范增眯着眼,冷哼道:“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不吹吹风,又怎么得知风从何处而来?”
  范季见范增固执,便不再相劝。观风起云涌而生豪气的范增,回家不久便染了风寒。几次朝会不见范增,项羽颇为担心,他摆驾至范府,入见范增,看见这位以前身体爽朗老而弥坚的亚父如今病怏怏的躺在床上。
  项羽坐在范增身边,看着他苍白干枯的脸,转头问旁人:“亚父得的是什么病?”
  一旁的医者赶紧回答:“染上了风寒。”
  项羽斥医者道:“既然是风寒,为何这么多天都不见好转?”
  医者唯唯诺诺的说:“这——”
  床上的范增咳了两声,用双手撑着身躯爬了起来,他看着项羽说道:“风寒好治,心病难除,恐怕我命不久矣!”
  项羽急忙问道:“亚父有何心病?”
  连问数次,范增只推病重,瞑目不答。项羽再三请问。范增喟然叹曰:“臣七十而反秦,出茅庐辅佐项梁公。那时候陈胜已死,张楚已亡,天下义军纷纷惶惶。吾献计给项梁公,寻熊心而立楚,约六王后裔分秦而食之。不料项梁公未成大业而中道崩猝,幸得大王挺身而出,逐鹿杀王离,漳污降章邯,统领天下义军灭亡秦国!其后称霸西楚,号伯王,分天下于诸侯,已成大业。如今义帝已死,天下诸侯互相分食,大王虽称霸于天下,毕竟难以号令,如今子婴复秦,仇敌犹在!子婴之志,必是一统天下!如果大王能早日称帝,灭秦兴楚,吾纵身死,也瞑目矣!如果大王犹豫,到时候失去先机,各国必起异心,心不齐必遭秦国所灭!望大王早做决定!”
  听闻范增之言,项羽方才明白,范增的心病是让自己称帝。称帝之心项羽当然有,不过项羽仍有顾虑,他道:“如今天下尚未一统,吾又如何称帝?嬴政也是一统天下后方才称帝,我此时称帝,天下诸侯又如何能服?”
  范增见项羽言语松动,当即坐起,慨然道:“如果大王有心,臣立即告示诸侯,让他们明年入楚,共祭义帝,到时候当着天下诸侯的面,请王上位,这样如何?”
  项羽见范增气势大变,突然间就容光焕发,项羽惊疑道:“亚父,您——”
  范增摆手说道:“只要你答应称帝,我就立即病除!”
  项羽默然不语,过了一会方叹道:“亚父之心,籍儿已知,既然亚父说行,那便这样吧!”


第三百三十四章 屠休
  月氏族与匈奴、康居、乌孙、大宛习俗相同,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月氏国有大大小小数百支部落,他们放牧着牛羊,分布在清河草原之上。月氏国北接匈奴,西接楼兰、城郭诸国,南接羌族,东临秦赵,一直以来都是西边的大国。
  随着匈奴的崛起,东胡的灭亡,再加上月氏王昆莫死在了陇西,此时的月氏国已经处于了朝夕不保的地步。在月氏国,月氏王都是草原上第一部族中产生的,自从昆莫猝死,以前的王族白乞部落开始分裂,昆莫之弟屠休野心勃勃,他联合了一大部分月氏贵族,想杀死昆莫的儿子乌哈,自己当上月氏王。如今的月氏,除了跟随乌哈和屠休的部族,还有一部分贵部族畏惧匈奴的强大,偷偷的跟匈奴接触,也有些小部落,害怕日后匈奴讨伐,已经逃亡南部羌族之地,开始融入羌族之中。
  月氏王庭,白乞部落。
  洛脸络腮胡的屠休正光着下身跪在一个胡女的屁股后面,粗糙的大手则死死地攥住了胡女纤细的蛮腰,壮硕的屁股则以一个令人咋舌的频率疯狂地前后耸动,这样的耸动足足井续了半刻钟之久,屠休才终于低嘶一声趴到了胡女背上。
  早就守在旁边的两个胡女赶紧端着木盆凑上前来,替屠休净身。
  屠休呼呼地喘着粗气,一边任由那两个胡女施为,一边还忙里偷闲在那个被他蹂躏得快到断气的胡女屁股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只听啪的一声,那胡女白皙滚圆的翘臀上便留下了五道殷红的指印,屠休喉头咕哮一声,似乎又被勾起了兽欲。
  屠休正犹豫着要不要再发泄一次,帐帘忽然被人从外面掀开,遂即一个五短身材、贼眉鼠眼的中年男子已经急步走进了大帐,屠休本来还想大声喝斥,不过当他看清进来的人是他的军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