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秦-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这一次谋反,就跟陈胜吴广一样,并非谋划了多时,反而是被嬴子婴逼上了绝路,不得不铤而走险。人已经走到了这步,纵然下一步就是万丈悬崖,也必须硬着头皮胯下去。
高山亭到咸阳有一条小路,马不停蹄的话只需要半天就能赶到咸阳。听到大胡子的问话,严禁明白是该给弟兄们交个底了。如今已经走到了这,他们纵然万般不愿,也由不得他们。
思毕,严禁站了起来,拍了拍大胡子的肩膀说道:“你去召集弟兄,告诉他们,我有话说!”
“好咧!”大胡子翻身便起,在还未布置妥当的营地中大吼,没过多久就将马匪召集到了一块。
严禁走到了众人面前,向士卒们从左向右扫视。他的目光中呈现一张张或焦虑、或不安的种种面庞。他清了清喉咙,大声的向众人说道:“弟兄们,我知道你们都很疑惑!疑惑我们这一路为什么只是杀人,而不抢劫!你们心中不明白!不安定!可依旧没有人向我质问!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们不问的原因是因为信任我!在这里,严某深感欣慰!”
说到这,严禁看到众人还是静悄悄的,心中稍安,继续说道:“我们在栎阳,吃不上饱饭,也没有军粮。之所以被逼得跟匪类一般,也是因为这该死的战争!我让大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条路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话说到这,有人按耐不住,大声吼道:“说这么多干什么?头儿!我们早将命教给你了!你要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群情激烈,一起鼓噪大喊起来。严禁仰头哈哈大笑,握拳怒喝道:“是我严禁不够气派!我告诉你们,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造反杀王!你们敢吗?”
“有何不敢?”
“杀就杀!”
“谁是王?秦王?塞王?不管是谁,我们听头的!”
没有想像中的阻碍,下面弟兄的反应让严禁忍不住热泪盈眶,他厉声大喝道:“我在!你们在!你们不在!我不苟活!这一次就让我们干一番大事!”
第二百八十六章 乱局
这天夜里,咸阳城弥漫出一种莫名其妙的躁动和不安。
不知道从哪传出的谣言,没过多久就传遍了整个咸阳城。市集之间,牌坊之中,有人交头接耳,有人人云亦云。有人说韩信领十万兵再袭函谷关,直奔栎阳。有人说赵国兵出九原,欲从直道奔袭咸阳。也有人说,西边匈奴联合羌人再次攻打陇西。无数的谣言在城中飞传,仿佛刚刚复国的秦国立马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百姓人人自危,有年长的老者说,这是秦王不祭奠先祖的原因,使得祖先发怒,再不佑秦国。
嬴子婴领兵进咸阳已经过了十三天,这十三天里他忙于调遣大军稳定周边形式,还要妥善安置这召集而来的二十万民众。一时之间哪顾得上什么祭祖告天?在有心人眼中,嬴子婴的这种行为就是不守礼节!当年公子重耳漂流十九年终于复国,可是宰了三千牛羊马头用以祭天,还邀请了各国诸侯前来观礼,那典礼是何其巨大?可嬴子婴倒好,既然平定了关中,也不向天下诸侯宣告秦国复立,听说连出使各国的使者都未派,这种行为又怎能让关中百姓满意?
谣言漫天飞,城中人自然人心煌煌。又有人传出,有流寇要挖高陵祖墓,这是要掘秦室根基啊!到了下午,百姓们看见大批身穿重铠,头戴鹰盔的铁剑鹰士离开了咸阳城,这又证实了高陵祖墓被掘的谣言。人群之中的慌乱恐惧是相互感染的,弥漫感染中又无形夸大着这种恐惧和慌乱。素来镇静自若的咸阳城,一夜之间竟陷入了惶惶不安之中。
这一切,嬴子婴和秦国重臣都知之不详,慌乱在黑夜继续弥漫着加重着。
天交四鼓时,政事堂书房依旧烛火通明。嬴子婴一直在羊皮大图前踱步沉思,时而停下来在竹简上写几个字,便又开始踱步。老内侍韩谈将那一鼎炖牛肉已经烧了五次,还是依旧放在书案上。韩谈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热,绝不去出声打扰他的年轻君主。相反,看见君主沉重的思虑,他白发苍然的老脸上倒是分外安详。秦王博被项羽弑杀在阿房宫,韩谈带着幼主逃离,在咸阳躲躲藏藏了这么久,终于等来嬴子婴归来。见了旧主,韩谈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不安,以前的日子里,他以为嬴子婴已经战死在函谷关,一心只想扶持幼主,哪知道嬴子婴竟然未死,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心中自觉对不住秦王,可嬴子婴待他一如从前,什么事情都不瞒他,依旧把他当成最亲近的人看待。韩谈愧疚的同时,曾经向嬴子婴进言,不如将秦王博的幼子处置了,可嬴子婴并未答应,他笑道:“孤纵横天下,岂惧一小儿耶?”还让人将秦王博的儿子接进信宫,一如己出般对待。嬴子婴还为他取名为“涉”,涉通赦,其意不言而喻。
城中的谣言和离去的鹰士,嬴子婴都告诉过韩谈,韩谈知道好像是城中的世族作乱,不过是何家作乱,却还未调查清楚。韩谈本还是有些担心的,但看到年轻秦王身上那一股气定神闲的样子,他也由不得心安。久经沧海的韩谈对秦王有一种奇特的感觉,这位年轻人竟然具有和他这样的老人一样的深沉,说话极少,大多时间都在书房翻阅那无穷无尽的竹简,忘记吃饭决然比准时吃饭的次数多。这两年过来,这个忍辱负重终于复国的年轻秦王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在他的身上再也看不到以前的浮躁,他那坚毅的脸上刻满了让人安心的厚重!
心中充满了感叹,韩谈将摆在桌案另外一头的竹简小心的捆好。正当他直起腰来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屋子里多了一个人,一个满脸灰土的黑衣人。
“司马井,可曾探查清楚?”嬴子婴放下了手中之笔,抬头看着来人问道。
司马井向嬴子婴跪拜道:“谣言是从进城的流民口里传出的,根据内史各地的鹰士暗探传信,不光是咸阳,就连雍城、芷阳、蓝田等地也都有谣言传出!”
嬴子婴脸上骤然严峻,又问:“这些流民从何而来?”
司马井拱手说道:“据臣仔细查探,这些流民大多不是关中之民!有些人是汉中来的,更多的确实从韩、魏之地逃来的!”
嬴子婴听到这话,忍不住皱眉问道:“莫非这些谣言并非城中的世族所造?”
“君上明鉴!”
司马井又道:“仅凭城中这些世家又怎能造出这么大的谣言?肯定是关外有人觊觎!”
“韩信?”嬴子婴脑海中闪现出这个念头,又思量道:“这谣言生得如此蹊跷,莫非是关中世族勾搭上了韩信?”
想到这,嬴子婴心中颇有些不安,他霍然站起,略一思忖便断然命令,“韩谈,即刻办理几件事。一,立即命得力护卫到城内探听动静。二,宣韦陀将军立即来见。三,速持兵符调遣三百骑士,半个时辰后在国府门前待命!”
韩谈听令离去,嬴子婴立即走到屏风边,用手指着关中的地图,心中思量着,章燕已经领兵回到了陇西,冯英坐镇北地,杜袭与褚辽去了上郡。内史除了咸阳只有马逸手中有四千人马,不过他得吾之命去收复陈仓故道。如果韩信真欲卷土从来的话,只有抽调临近的兵马。嬴子婴的手在地图上慢慢划动,突然停在了雕阴上。他想到雕阴乃上郡大城,杜袭必然留有驻兵,从内史直道前往雕阴只需要半日,一日之间兵马可至频阳!有这支兵马在,不怕韩信再来!
咸阳城西,司马府中。
司马嵐在房屋内不停的打转,他脸上尽是急切之色。屋内的烛火不停的摇曳,他脚下的身影在地上和墙壁间不停的晃动。等了好半天,他才听到一道响声。
他神情一震,急忙跨出房门,外面的黑影一个纵越,轻轻的落进了院中。
看来来人,司马嵐欣喜的说道:“子岸,你终于回来了!”
来人拱手报道:“见过主公!”
司马嵐连忙将他扶起,执手将他带进屋内,边走边问道:“韩信怎么回信?”
子岸摇头说道:“韩信说不敢自作主张,要请示了汉王才行!”
“这?”司马嵐脸上流露出一股失望之色,又问道:“那你向他说没有,如果我们杀了嬴子婴,汉王肯接纳我们吗?”
子岸答道:“韩信说只要取了嬴子婴首级,他必定向汉王保奏您为关中王!”
司马嵐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哼道:“既然不肯发兵相助,到时候我取了关中,还需要听刘邦听封吗?”他突然又想起一事,向子岸问道:“对了,最近这谣言是怎么一回事?”
子岸答道:“此乃韩信之策,如今项羽跟刘邦正在鏖战,刘邦要韩信发兵援助,韩信在关中散布谣言,托辞不去。现在将兵力都囤积在渑池!”
司马嵐冷笑两声,说道:“韩信还是在觊觎关中,这狗贼只想坐地观望,却不肯出力!等杀了嬴子婴,一定要将函谷关堵住,这人不安好心!”
二人走进书房坐定,子岸在司马嵐耳边轻声说道:“韩信倒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坐镇洛阳的乃汉王妻兄吕泽,此人与周勃是生死兄弟,当初周勃死在了关中,吕泽却恨上了韩信,一直不肯为韩信接济粮草,所以韩信在渑池走不得又离不得,现在唯有仰仗吕泽鼻息。”
司马嵐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心思如今韩信回绝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莫非只能自己造反?司马嵐当日受司马翼一激,心中也起了谋逆之心,不过等他一觉睡醒后,却还是有些害怕。他心思就凭自己这点人马还是太过单薄,不如引外狼入室,到时候投靠刘邦还稳妥一点,所以他才悄悄派心腹子岸去联系韩信。不过看样子,韩信这是指望不上了。
司马嵐又说了两句,便挥退了子岸。他寻思无计,只能前去见司马翼。见了司马翼之后,司马嵐先告罪,然后将自己私会韩信的事情给老父说了,司马翼闻言大怒,指着司马嵐的鼻子骂道:“你这竖子!怎能如此行事?韩信要是进兵,到时候我们司马家能捞到什么好?你真相信刘邦会封你做关中王?”
司马嵐颤颤兢兢,连忙跪地告罪。等再三磕头之后,司马翼才悠悠的说道:“你既然不济事,我也没指望你。本来这事情我打算明日跟你说的,不过你既然来了,我就告诉你罢!”
司马翼便将用严禁引蛇出洞这计谋说了,然后得意洋洋的说道:“我已经打探过了,嬴子婴已经将铁鹰剑士派出了城,如今城里只有一千来人,信宫防守不严。明日你调遣门客扮作盗贼,先在城中纵火,然后派人围攻信宫就是了!”
司马嵐问道:“要通知其他世族吗?”
司马翼冷冷笑道:“其他世家又有几个可信的?这些人都不能指望,说不定还会坏事!现在这咸阳城中藏有我司马家两千门客,还用得着他人吗?到时候一声令下,杀进信宫,只要嬴子婴一死,任凭外面有再多的部队又能如何?”
第二百八十七章 将相和
韩信屯兵于渑池,就食于河南。河南王申阳投降刘邦之后,三川之地却是由吕泽镇守。吕泽乃刘邦的妻兄,身受刘邦器重。韩信没能拿下关中,更导致后将军周勃战死,在军中威望大失。大军士气低落,韩信不得不在渑池整顿,重立了军规,让士卒不可饮酒作恶。将军周胜因父去逝心中悲切,在大帐之中痛饮,却不小心被巡营的乐阳发现。周胜自知犯下了军规,央求乐阳不让告发,乐阳不讲情面,上告于韩信,韩信罚鞭挞二十,还让众军观看以示警戒。周胜不堪受辱,在卢绾帐中哭诉,卢绾见韩信失势,谓道:“汝叔父吕泽就在洛阳,何不前去寻一个公道?”
卢绾说这话的原因,主要是心生妒忌。他本是刘邦的心腹,为人又小气,自从韩信来后,刘邦日夜与他交谈,还当着卢绾的面道:“韩信之才,可比之孙、吴。孤能得此大才,何愁打不过项羽?”刘邦对韩信的信服,使得卢绾心中不悦,他心思:“大王帐下能人何其多也,为何偏偏只看重韩信一人?”
韩信出征关中,卢绾有意想试探刘邦,就对刘邦说道:“大将军征伐三秦,臣愿意同往!”刘邦一思索,果然同意,卢绾心中立即明白,刘邦还是信不过韩信,心中暗暗窃喜。韩信兵败河南,卢绾心中早有不满,思及日前刘邦对他的夸耀,再想想如今的败绩,觉得韩信也不过如此。所以他示意周胜,向吕泽求助。因为周勃与吕泽本是好友,曾经患难与共。此事若被吕泽知道,吕泽定然会发难。到时候韩信这个大将军的位置能否保住,就很难说了。
在卢绾的有意挑拨下,周胜果然投奔了吕泽,韩信与吕泽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时值刘邦与项羽在南阳的战事不利,遂招韩信领兵相助。韩信自觉愧对汉王,虽败退关中却还是不甘心,他在流民之中散布谣言,还想趁机夺回关中,好证明当初他向刘邦进言的两路齐进的策略是对的。
项羽派大将季布偷袭了棘阳,兵指宛城。刘邦大惊,再次派郦食其让韩信前来增援。在郦食其告辞的时候,刘邦曾吩咐道:“韩信既然在关中吃了败仗,却还不肯支援南阳,莫非是心存异心?郦先生,你到河南之后,小心打探,如果韩信真有异心,可让吕泽用计擒拿!”
郦食其领命前往,他知道刘邦已经对韩信起了猜忌之心,但他昔日与韩信交好,不认为韩信会心存异心,所以有意要救他。他到洛阳后并未现身,而是在暗中打探,当他听闻韩信与吕泽不合的时候,心中立马有了定计。于是进洛阳见吕泽,对吕泽说道:“大王听说韩信有不轨之心,传我密旨,让将军擒拿韩信,还望将军速速发兵!”
吕泽闻言大惊,忍不住起身问道:“大王是受何人慵惑?韩信兵退关中,是因为粮草不足,如今他在河南,靠的是我调拨粮草接济!这种情况之下怎么会心存异心呢?”
听到吕泽这么说话,郦食其心中暗道:中我之计矣!
原来郦食其早就听说过吕泽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他又与为人忠义正直的周勃交好,这样的人物是不屑暗中害人的!所以郦食其得知韩信与吕泽不和,却用此言相逼,果然吕泽为韩信分辩。
郦食其心中已有定论,表面上却依旧摆出不为吕泽言语所动的样子,继续说道:“韩信屯兵于渑池,渑池离函谷关不过几十里地,如果他要投降秦王子婴,岂不是又近又方便?到时候又岂会受将军粮食所制?”
吕泽急得跺脚,甩袖子说道:“先生怎能如此说话?韩信在关中与嬴子婴大战,杀了秦国那么多将臣,连嬴子婴本人都差点落到韩信手中。有这样的大仇,韩信又怎么会投降秦国呢?先生不要妄自猜疑冤枉好人啊!”
“额?”郦食其拉长了声音,一脸讶异的问道:“将军也觉得韩信是好人?”
吕泽面上有些不快,怏怏摆手说道:“我虽然与韩信不和,但此人确实无投敌之心,还望先生明鉴,早日返回南阳,先汉王说明情况。”
郦食其假装沉思了一会,突然说道:“既然将军说韩信没有异心,那不如同我一起去面见韩信,当面质问他如何?”
吕泽犹疑道:“这不好吧?”
郦食其笑道:“将军如不前往,韩信又如何脱罪呢?”
于是吕泽下定决心,与郦食其一起前往渑池。到了渑池营寨,二人看到韩信正在高台之上看士卒操练,郦食其突然笑道:“韩信果然没有异心!”
韩信得知二人前来,立即将他们请上了高台。三人在高台上踱步,郦食其便将汉王要他领兵回南阳的事情说了。韩信听罢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