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村夫 >

第57章

寒门村夫-第57章

小说: 寒门村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家的冤屈终于有机会翻案了!

    面对着皇帝的提问,沈问心挣扎着就想起身答话。

    见她实在起不来,皇帝摆了摆手道:

    “行了,你就趴着回话吧。”

    沈问心这时才放弃挣扎,用手行了个半礼对着皇帝说道:

    “回皇上,民妇是青莲书院守舍人沈不语之女沈问心!民妇要状告翰林七品编修吕乐正以及户部员外郎方鹤,为灭家父沈不语之口,残忍杀害我沈家上下十口人的恶行。”

    说着说着,沈问心的思绪再次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夜晚。

    那个时候的沈问心还很小,当时只有十二岁。因着跟娘吵了嘴赌气藏到了她家的地窖里。

    沈家的地窖是沈问心爷爷建的。

    经历了前朝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沈问心爷爷觉得家里必须要修建一处隐蔽之地。

    为此他呕心沥血建立了这个隐蔽的地窖,这地窖不仅可以用来存放粮食,必要时候还可以用来当做藏身之处。

    更妙的是这地窖的顶部还有好几个观察外部情况的气眼,从外面看看不出任何异常,而里面却可以对外面的情况一览无余。

    平日里地窖是不允许沈家人随意进去的,免得人多嘴杂泄露了。

    沈家的小辈除了身为沈问心的长女被沈不语带进去过之外,其余人皆是不知道有这个地窖的存在。

    因为打弟弟跟娘吵了嘴,又不想低头的沈问心于是就藏进了地窖之中,她料定娘不知道她躲进了地窖之中。

    沈问心看着到处找自己没找到而气急败坏的娘,她有些害怕了。害怕一出去就被打一顿,于是沈问心继续藏在了地窖中。

    不知藏了多久,沈问心慢慢的睡着了。

    沈问心迷迷糊糊之间只听到外面有一阵异动,不过沈问心当时有些害怕再加上天黑看不清就没有出去。

    只不过片刻,沈问心就听到了一阵凄厉的哭声和尖叫声。

    这阵凄厉的哭声和尖叫声更是吓得她一动不敢动,随后沈问心就听到了他爹的声音。

    “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们不是一伙的吗?赶紧住手!”

    沈不语话音刚落间,沈问心只听到一阵冷笑声响起:

    “哼!谁跟你是一伙的?沈不语,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私底下搞的那些小九九,想出卖我们,那还看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命!”

    “把东西交出来的话我还可以给你留个全尸!”

    这冷笑声话音刚落的瞬间,沈问心她爹的声音就再次响起了:

    “吕爷,我怎么敢被背叛你们呢?这一切都是误会!都是误会啊!”

    随后沈问心又听见一阵稍有些稚嫩的声音道:

    “好了,别跟他多说了。言多必失,别坏了主子的大计!”

    “动手!”

    听着这话,沈问心有些害怕的来到了气孔处,想透过那处气孔观察外面的情况。

    结果一一映入她眼帘的就是外面大片的火光和挥刀向着她家人砍去的黑衣人们。

    眨眼间,她的亲人就永远的倒在了家门的这片空地上,鲜红的血液将地上的泥土都浸湿了。

    “吕乐正,方鹤,你们背叛大梁王朝必将不得好死!!!啊!!”

    沈不语只见他爹最后喊出这话时便倒在了气孔的附近。

    似乎是看到了地窖里的沈问心,临死前的沈不语张了张嘴,用口型对着地窖说道:

    “箱子!”

    看见这一幕,沈问心下意识的将嘴捂上了。免得自己尖叫惊动了外面的那群人,她只能眼含泪水对着她爹点了点头。

    至于她爹口中所说的箱子,她是知道的,就在这地窖之中。

    见女儿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沈不语便再也坚持不住了,气绝身亡。

    这二十多年以来,只要沈问心晚上一入睡就能回想起当日里她家上下十口人的惨状。

    沈问心当即将那天晚上的经过以及听到的内容一字不差的告诉了皇上。

    随着沈问心的话音刚落,一个乌黑的箱子立马就通过太监苏有德呈到了皇帝的手中。

    这就是沈不语留下来的东西。

    作为青莲书院的守舍人,沈不语经常会替学子们收到不同的信件。

    这揽收信件下,他就发现了不少信件是借着宋修的身份给方鹤的。有一日他再次收到了别人寄给方鹤的信件。

    就是这一封藏有暗语的信件让他察觉了端倪。

    不过这一切沈不语都没有声张,暗自开始观察起方鹤来。但没想到的是他这番动作却是被方鹤有所察觉。

    方鹤看出了沈不语这人有几分侦查的能力,觉得他是个人才,想将他收入麾下。

    利诱之下指使沈不语做了他们诬陷宋修的帮凶,一步错步步错,就这样沈不语是彻底入了方鹤和吕乐正的伙。

    意外之下,沈不语得知了方鹤和吕乐正乃是替恢月教做事的,他心生了犹豫。

    虽然沈不语不是个好人,但他骨子里还是忠于大梁王朝的不愿意上恢月教的贼船,于是他偷偷的开始搜集证据了。

    但恢月教此刻有着吕家的遮掩,令沈不语有些忌惮,不敢随意将证据交给官府,只得暗中将那些东西给藏了起来。

    方鹤也不是个善茬,没多久他就发现了沈不语的异常,虽然他不知道沈不语到底搜集了什么东西。

    但他唯恐恢月教的大计败露,这么多年的筹谋付之东流。

    所以方鹤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沈不语一家十口人给杀了。

    为了避免沈家的死让外人察觉到蹊跷之处,他又伙同吕家给沈不语安上了一个山贼的身份,最后因和山贼分赃不均而被杀害全家之事。

    此刻大殿中只剩下沈问心一字一句叙述事情经过的声音了,期间左丞相数次动了杀心,但碍于皇帝之前的话语,他不敢轻举妄动。

    只是暗中想着对策。

    沈问心说完之后,皇帝的脸色已经成了青黑色。

    虽然他早已经知道了,但再次听到沈问心这段叙述时他还是忍不住火大。

    为了权力和地位,这些人当真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皇帝气急之下也顾不得仪态了,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将手上的两封信砸到了左丞相的脸上道:

    “吕兴木,你们吕家真是好大的胆子!”



    第137章 殿前对持3

    

见皇帝难看的脸色,朝中的大臣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时不时地将震惊的目光看向殿中跪着的方鹤和吕乐正身上。

    左丞相这会儿功夫也想出了对策,那就是舍小保大!

    想到此处他一边高呼,“皇上冤枉啊!”,一边是冲到了吕乐正的身旁,对着他就是猛地一踹。

    吕乐正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脚直接给掀翻了,跪在地上看着他的叔父有些惶恐之色。

    左丞相一边对着他拳脚相加一边愤怒的骂道:

    “好啊!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拿着我们吕家的资源去勾结恢月教!”

    “你不想活了,我们吕家人还想活呢!”

    “你竟然敢背叛皇上!我今天就要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

    在锦衣卫来拦着之际,左丞相直接跪在了大殿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对着皇帝磕头哭嚎道:

    “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皇上!臣有罪!臣没管教好这小兔崽子!还请您狠狠的责罚我们吕家吧!”

    看着左丞相这一把鼻涕一把泪以退为进的这一招,皇帝气得更狠了。

    毕竟箱子中只有吕乐正的手笔,吕家人全都隐至身后,毫无破绽。

    纵使心中有天大的怒气,此刻皇帝却是发作不出来。憋屈至极!

    谢启当完出头鸟之后,就一直暗自分析着目前的形势,听着左丞相的话谢启就觉得心下有些不妙。

    不过谢启此刻却是毫无办法,毕竟吕家人确实没出面,暗地里和恢月教沟通的一直是吕乐正。

    他现在只能在这场中静观其变。

    而吕乐正却是一下子就明白了叔父的话外之音了。

    舍他一个人,将所有的罪名都推到他的身上,保剩下的吕家人。

    听着这话,吕乐正的心就一下子跌倒了谷底。

    他被家族放弃了。

    有好处他只分得一点皮毛,有危险却是他迎头而上。

    但吕乐正此刻已经别无选择了,他的父母妻儿还在京城的本家住着,要是他不出来当这个替死鬼的话,他的父母和妻儿也跑不了。

    这一刻,吕乐正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他那个叔父一直不愿意他搬出去住了,原来他早就已经想好万全之策了。

    可笑的是,他竟一直觉得叔父是器重于他。才舍不得他搬出去的。

    罢了,既然生于家族接受了家族的供养,那死前就为家族再做最后一件事吧。

    眨眼的功夫,吕乐正的心中已经闪过了万千思绪。

    想到这里吕乐正不由得闭上了眼睛,遮盖住了眼里的泪光。只是瞬间的功夫,吕乐正的眼睛就睁开了,他直接对着皇帝磕头道:

    “皇上,是臣猪油蒙了心,要杀要剐随您的便!”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大片大片的锦衣卫正兵分几路向着不同的地方前进。

    这些锦衣卫训练有素,行进间只有轻微的脚步声,一眨眼就消失在了街道上。

    看着这些威严肃穆的锦衣卫,百姓们一边作受到惊吓般的鸟兽四散开来,给锦衣卫们让路。

    一边看着他们走远后,八卦着锦衣卫们的去向,止不住的小声议论。

    “诶,这京中又是出了什么大事不成,竟然惊动了这么多官老爷!”

    “不知道啊,看着架势是去拿人的吧!”

    “啧啧,不知道又是哪家遭殃了!”

    “管他呢,又不是抓我们,操那么多闲心干嘛!还是想想你晚食吃什么吧!”

    “去去去,就知道吃!”

    “要我说,也有可能是抓奸细的吧,前段时间闹得纷纷扬扬的人贩子案不就是因为奸细作祟吗?要不,我们去瞅瞅热闹吧!”

    “走走走,我们一道去吧。”

    “行了行了,散了吧!热闹也不是那么好看的!免得到时候被当成奸细给抓进去就没地方哭去了。”

    听到这话,一旁议论的百姓们觉得甚是有道理,不少走了几步的好事者,当即面露惊惧之色停下了脚步。

    随即打消了去看热闹的想法,当下干起来自己的事,整条街重新恢复了秩序。

    只是众人没看到的是他们身后正有几人对视一眼后,便不动声色的往后退去,消失在了这条街上。

    不过即便是看到了也不要紧,这些人长相都是偏属于毫无明显特征的大众脸。

    上一秒记住了,下一秒就忘了。

    转眼间,刚刚那不动声色消失的几人便出现在一个隐蔽的死胡同中。

    几人不约而同的确认了此处无人,随后一个声音平平无奇的男人看着一个卖油郎打扮的男子道:

    “大哥,怎地这京城之中突然戒严了?难不成是教主被发现了,我们要不要前去看看!”

    听到属下的话,这作卖油郎打扮的男子并没有吭声,而是皱了皱自己的眉毛有些不赞成的说道;

    “不行,教主说了。发生任何事都不要轻举妄动,免得暴露了他的身份!教主的身份暴露了,我们几十年的布置就完了!”

    卖油郎男子的话让声音平平无奇的男子变得有些着急了起来,忍不住拔高了音量道:

    “大哥!一切以教主的安全为重!”

    听着这男人的话,另一名扛着糖葫芦树的男子也附和道:

    “是啊大哥,我一早上心就开始狂跳,总感觉像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一般!”

    “就让我们前去探探吧,我们一定小心谨慎!”

    卖油郎男子听到这话也有些犹豫了,他也担心教主的安危。想到此处,他点了点头道:

    “行,二狗你和小狗一起去看看!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轻举妄动,先回来与我商议。记住别暴露自己的身份!”

    在无人的小巷中确定了方案之后,巷中的几人直接四散开来往不同的地方去了。

    另一边,锦衣卫们正在城中疾行着,不一会儿就将方鹤的府邸以及左丞相吕兴木的府邸给团团围住了。M。。coM

    此刻的吕府之中是一阵鸡飞狗跳,哭声骂声,愤怒声不绝于耳。

    吕家人因着从龙之功,以及仗着是太后娘娘的娘家人,甚至嚣张跋扈。

    第一次被这么多御林军给围住了,吕夫人心下便慌了神,赶忙对着管家吩咐道:

    “快!赶紧拿着我的牌子从地道出去,去皇宫请太后娘娘!”



    第138章 殿前对持4

    

听见夫人的吩咐管家忙不迭的就从地道里跑向了皇宫。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c
    皇宫中的左丞相并不知道只是参加个金殿传胪的功夫,自己的家就被皇帝派人给偷了。

    此刻他还在窃喜着成功的将身上的黑锅甩给了吕乐正。

    皇帝面对吕乐正的认罪并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宋夫子和老黄头二人道:

    “你二人又有何冤屈?”

    宋夫子听到皇帝这话时,忍不住鼻尖一酸,怪他识人不清!

    是他害了自己的家人!

    之前宋夫子一直以为宋府的那场大火是意外。

    直到前一天谢启才告诉他真相,那把火是方鹤放的!

    方鹤是恢月教培养出来的奸细,而方鹤的目标正是宋夫子的家宋家。

    准备的来说,方鹤的目标是宋夫子娘亲的嫁妆。

    宋夫子的娘是扬州富商金家的小小姐。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还不能参加科举。因一次意外,金家的掌权人结识了宋夫子的爹。

    当时宋夫子的爹也是一名秀才,金家掌权人几番相处下来便看中了宋夫子,欲将女儿嫁予他,试图通过这样改换金家的门庭。

    不过这婚事却遭到了宋家族老的阻拦,他们自诩清贵世家看不起满身铜臭味的金家。

    为了成功的改换门庭,金老爷直接花了大价钱在青州府购置了一座巨大的桑园。

    买下这桑园,金老爷还在桑园里修建了染坊和请了一大批制作绸缎的能人巧匠,作为金小姐的嫁妆。

    一系列程序金老爷都安排好了,金小姐就躺在家里数钱就行了。

    恢月教虽然逃出来的时候卷走了皇宫内库的所有钱财,但却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耗费了不少。

    所以他们的目光就盯上了青州府这座大梁王朝内最大的桑园。

    方鹤就是他们精挑细选出来实行计划的奸细。

    在一个飘着鹅毛大雪的冬天,方鹤穿着单薄的衣衫蹲在了宋府的门口。

    其实在宋夫子捡方鹤的时候,宋老爷就见过方鹤了,只是他从方鹤的眼中感觉到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处于谨慎送老爷并没有捡方鹤回家,而是派人给方鹤送了点吃食和衣物就没有管他了。

    方鹤没有放弃,继续徘徊在方府门口,最终遇到了心软的宋夫子。

    在陷害宋夫子导致宋夫子远走他乡之后,方鹤就开始谋夺起了宋府的桑园。

    只是没想到宋老爷如此有气节宁死不屈,所以方鹤伪造了宋老爷将桑园卖出的假象。

    最后将宋家人残忍的杀害了,一场大火掩盖了所有的恶行。

    想到此处,宋夫子就是一阵悲从中来他对着皇帝磕头道:

    “启禀皇上,草民正是天启二十五年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