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村夫 >

第55章

寒门村夫-第55章

小说: 寒门村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小子不错啊,有觉悟!有前途!

    竟然保证绝不纳妾,这是一个加分项!

    虽然此刻他的心中有些动容,但面上却是不显。

    不过转瞬间,萧老爷子又是改变了他的想法,变得有些不信谢启这誓言。

    因为他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都没管住下半身,还是纳了不少妾室。

    想到此处,萧老爷子他那眼睛像钩子一般直勾勾地盯着谢启说道:

    “你拿什么保证可以不纳妾?古往今来违背誓言的可不少啊!”

    看着萧老爷子不信任的眼神,谢启有些无力,他也知道誓言最是虚无缥缈。

    但自从死过一次以后,来到这异世之中,谢启也信了这鬼神一说。他直接发出了不少古人都不敢发的毒誓:

    “我谢启对天发誓,如若对柳欣儿半点不好,或者是纳妾的话,那我谢启此生不得好死,天打五雷轰!。。。。。。”

    谢启这誓言还没发完,就突然被门外一阵急切的声音打断了。

    “住口!不许你胡说!”

    听到谢启的一番话,暗中偷看外祖父考核谢启的的柳欣儿再也忍不住了。

    她一下子提着裙摆跑到了谢启的面前。

    “欣儿,你怎么来了!”

    “欣儿,不是说了让你好好的呆在房间里吗?”

    看到柳欣儿的刹那间,萧大人和萧老爷异口同声的说道。

    柳欣儿此刻却是一把站到谢启的面前,那双杏眼里面充斥着愤怒,有些不高兴的质问道:

    “外祖父,舅舅。你们不是说考验谢启吗?怎么我看你们是在为难他?要是把他吓跑了,你们拿什么赔给我??”

    听到柳欣儿这话,刚刚还气焰嚣张的萧老爷子一下子萎了,有些怂怂地说道:

    “外祖父不是给这小子开的一个玩笑嘛,是吧谢启?”

    看着萧老爷子威胁的眼神,谢启并没有接招。

    反而是真诚的走到柳欣儿的面前,望着她那双因愤怒瞪得有些圆溜溜的眼睛说道:

    “欣儿,虽然萧老爷子跟我说的话是开玩笑的。但我对你却是真心的,我对你说的话也是真心的。如若违背誓言的话我此生不得好死。”

    听着谢启发的毒誓的话,萧老爷子此刻才从心底真正认可了他。

    古人都信奉鬼神,这些话都不敢轻易说的。

    这一刻,谢启才是真正通过了他们的考验。

    刚刚萧老爷子所说的三个要求只是为了考验一下谢启。

    谢启的眼里没有丝毫心动的神色时,其实就已经通过了考验。

    就连一直看谢启不顺眼的萧大人,此刻看谢启都顺眼了两分。

    如果不是谢启要娶他的乖乖外甥女的话,萧大人还是觉得谢启是个极好的儿郎的。

    年纪轻轻出身寒门,竟然可以走到如此的地步,当真称得上是顶好的儿郎了。

    要知道京城中不少资源丰厚的世家子都走不到谢启这一步,成日里只会吃喝嫖赌,当个败家子。

    谢启没钱没关系,他们萧家有啊。大不了到时候多给欣儿备点嫁妆就是!

    想到此处萧大人瞬间满意谢启了。

    而萧老爷子则是这样想的:

    反正这人生几十年苦短,既然欣儿喜欢那就随她去了。

    选这个家世低微的小子也好,横竖在他们的手掌心下也翻不出花样。

    料定这小子也不敢对欣儿不好。

    萧老爷子就这么狠狠地安慰了自己一通,成功地让自己白菜被猪拱了的心淡了几分。

    想到此处,萧老爷子的脸色不禁也露出了一抹笑意对着谢启道:

    “恭喜你成功通过了考验,老夫我同意欣儿嫁给你。”

    听着萧老爷子这话,柳欣儿高兴的一把抱住萧老爷子的胳膊,开心的摇晃道:

    “外祖父最好啦!”

    萧老爷子笑眯眯的对着柳欣儿看了一眼后,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他们家欣儿才十五岁。

    虽然京中别的小姐十五已经及笄嫁人了,但他们为了欣儿的身体着想,绝不允许她这么早嫁人。

    想到此处,萧老爷子的面色再次变得有些严肃了起来,他转头对着谢启说道:

    “谢启,虽然你是通过了考验。但是你还不能娶欣儿。我问过大夫了,女生十八左右生育对身体的伤害才最小,你等得起吗?”

    谢启虽然喜欢柳欣儿,但他也不是那有着特殊癖好之人,并不打算这么早娶她。

    他的小姑娘还太小了,是该好好养养。

    萧老爷子的话也同谢启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没有半点犹豫的作辑道

    “萧老爷子您放心,我现在什么也没有,三年后我一定风风光光的将欣儿娶进门。”

    一言为定的声音中,三年之约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132章 皇帝钦点成就六元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不同于京城中的寂静。

    此刻皇城中的御书房却是灯火通明,也不知道到底点了多少盏灯,费了多少灯油。

    要说这么晚了,灯也早该灭了,皇帝也该就寝了,但是并没有。

    此刻皇帝正在御书房里忙碌着,他看着堆成山的一堆糊了名的试卷有些头疼。

    是的,这次恩科殿试竟然是皇帝亲自阅卷的。

    看着这堆成山的试卷,皇帝就恨不得抽自己一顿,是嫌自己政务太轻松吗?竟然出这馊主意!

    不过话都发下去了,架也和大臣们吵完了。

    皇帝也不好打自己的脸了,只能硬着头皮看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看到一张试卷时,不禁有些疑惑地说道:

    “咦,这小子的想法竟然如此清奇。虽然有些奇特难堪大任,但也算是个人才了。”

    话音刚落,皇帝就在这试卷上写上了二甲的字样。

    这就代表着这个试卷的主人有了进士的身份。

    待审阅完这一张试卷后,皇帝又将目光投到了其他的试卷之上。

    或是破口大骂或是笑着摇头,或是大骂废物。

    短短时间里,皇帝脸上的表情都不知道换了多少次。

    只是不一会儿皇帝脸上笑开了花,对着这张试卷赞不绝口。

    看着这张试卷,皇帝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准这名次,随后暂时将他放置在了一旁,继续审阅起剩下的试卷来。
     奇*书*网*w*w*w*。*q*i*s*u*w*a*n*g*。*c*c

    待审阅完所有的试卷后,皇帝就将自己最心仪的十张试卷单独挑选了出来。

    这十张试卷是要进行最后的评判的。

    前十名是需要再被皇帝召见一次,最后再角逐出名次的,以防在殿试上皇帝看走眼。

    相当于也是给了皇帝一个筛选的机会。

    第二天,接到宫中传来的消息,谢启立刻马不停蹄的换好了衣服,跟随着太监进宫,去进行那最激烈的角逐。

    与此同时,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京中的各个角落,十名此次殿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齐齐向皇城赶去。

    太监们的速度很快,谢启阳治等十余名考生一字排开,在大殿上接受着皇帝最后的审判。

    简单的考了一下谢启等人的学问和看了众人的样貌后,皇帝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其他的名次都确定了,只是这前三甲的人选他还没定下来。

    皇帝的眼睛再次从考生们的面上滑过,直到滑了两遍之后他才停了下来。

    最后皇帝的目光停在了阳治的身上,他目光中似乎有些遗憾,但似乎又有些理直气壮。

    似乎是在说,冤大头就是你了!

    没办法,虽然这阳治的文章写得极好,但是谁让他长得是最好看的呢。

    虽然谢启长得也好看,但跟阳治一比还是逊色不少,阳治不当探花都说不过去了。

    做好了心里建设,皇帝咳嗽了一声对着阳治道:

    “阳治,貌若潘安,朕钦点你为探花。”

    听着皇帝的话,阳治有些傻眼了,他以为自己最不济也能得个榜眼,但没想到却是得个吊车尾探花。

    想到此处,阳治就是一口心头老血就想吐出来,按捺下心中的憋屈朝皇帝行了礼。

    皇帝可不会在乎阳治的心情,他的眼神在谢启和另一名考生迟兴儒的身上流连着,不断权衡利弊。

    迟兴儒虽然是世家子,但迟兴儒自身的才能也很过硬,所以才能成功的走到这最后一步。

    不过迟兴儒这个世家子也是偏向自己一脉的世家,想到此处皇帝顿时就有些纠结了。

    有些犹豫的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谢启的身上。

    谢启他自然是知道的,身陷自己计划中的重要一环,不过谢启本身的才能也是很优秀的。

    更为重要的是谢启还是寒门出身,这亦是他最欣赏的!

    一想到谢启已经得了五次第一了,皇帝内心的天平立刻倾斜了,罢了既要让他做这刀子,那这点好处朕就成全他了。

    想到此处,皇帝的目光立刻停了下来,指了指迟兴儒道:

    “迟兴儒,学富五车,朕钦点你为榜眼。”

    迟兴儒听到这话也没什么失落的,对着皇帝行了个大礼最后退至了人群中。

    听着皇帝的话,谢启的神色隐隐变得激动了起来。

    看着谢启,皇帝的脸上突然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对着谢启颚首道:

    “谢启,德才兼备,朕钦点你为状元。”

    话音刚落间,皇帝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六元及第,谢启你很不错。”

    谢启听着皇帝这话,此刻他的心都要提到了嗓子眼外。他激动得脸都红了。

    他成功了,他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成功了!

    鬼知道这十年里他花费了多少的努力才能达到如此的地步,虽然很多时候都有运气成分。

    但谢启他敢拍着胸脯说,大部分都是靠他自己刻苦得来的。

    只愣了片刻的功夫,谢启立刻对着皇帝行了个大礼。

    看着谢启,考生们的内心无一不酸涩,阳治的眼睛更是气得都红了。。CoM

    谢启最后都忘了他那天是怎么从殿里出来的。

    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金殿传胪这天。

    所谓的金殿传胪就是所有本次殿试殿试成功获得二甲名次的进士们穿着进士服,与朝中的大臣们一起站在金銮殿的两侧。

    听着礼部官员们宣读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

    这就是金殿传胪的程序了。

    此次作为皇帝最看重的一次科举,这次进士们的名次是礼部尚书萧大人亲自宣读的。

    看着下方谢启的站位,萧大人不禁对谢启满意了起来。

    不愧是我们欣儿未来的夫婿,就是争气!

    我萧游的眼光就是好!替欣儿挑了个这么好的夫婿。

    上方萧大人的心理活动谢启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还是他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场面。

    有些忍不住偷偷的观察了起来,难怪世人都想追逐上方的风景,原来站得高的心境真的是不一样!

    不过要是让谢启听到萧大人内心的话,只怕是忍不住腹诽:

    得了吧,当初谁不知道您看我的眼神简直是像要把我杀了似的!



    第133章 朕许你一个心愿

    

庄严肃穆的大殿中,响起了一道“皇上驾到”的声音。

    伴随着这声音,文武百官立刻掀袍埋首跪地高喊道: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上方的动静,谢启也将心底的思绪压了下去,跟随着前面的文武百官一起高声跪地呼喊。

    一时间“吾皇万岁”的声音回荡在广场上和金銮殿里,经久不息。

    最上首的皇帝见底下跪倒了一大片的臣子,径直坐到了龙椅之上。

    这会儿算得上是他最轻松的时候了,不论底下的那些臣子是否真心服从于他,但此刻都对他俯首称臣。

    皇帝的思绪一闪而过,随后他对着下方的臣子们抬了抬手道:

    “众卿平身。”

    皇帝的声音自然是传不到殿外的,这时太监总管苏有德就发挥了他的作用,扯着尖细的嗓子传达着皇帝的话语。

    随着皇帝的发话,底下的文武百官纷纷站起身来。

    见大臣们纷纷起身,皇上也不欲啰嗦,直接对着户部尚书萧游点了点头道:

    “萧爱卿开始吧。”

    为了表示对这次恩科的看中,皇帝特意钦点了礼部尚书萧游为本次金殿传胪的宣制官。

    接到了皇帝的示意,萧游对着皇帝行了一礼。

    随后便往前迈了一小步,对着底下的文武百官们大声宣读着:

    “新武二年三月,策士天下贡士,第一甲依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取九十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取二百零七名赐同进士出身。”

    宣读完毕后,萧游直接缓缓退下。礼部左侍郎秦淮再次往前迈了一小步,他是本次的传胪官。

    秦淮捧着一本印着此次新科进士们名次的金册,开始对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开始唱名。

    这唱名是从最后一名进士的名头开始宣读。

    秦淮话音刚落间,就有大殿旁的礼官继续重复宣读,最后广场上的礼官再进行一次重复宣读。

    最后则是由镇守广场的锦衣卫进行重复。

    直至身居文武百官最末尾的新科进士们都能听到自己的名字。

    这也算他们的高光时刻了,毕竟以后谁也不能保证他们还会不会有机会再次站在这金銮殿外的广场上。

    听着自己的名字响彻在整个金銮殿和广场上,不少新科进士都眼含热泪,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们光宗耀祖了!

    十年乃至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不就是为的今朝吗?

    这不仅是在场新科进士们的想法,也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想法。

    每念到一个新科进士的名字,那人就要出列站在广场的中央对着皇帝行叩拜之礼,以示对皇帝的感激之意。

    趁着这机会文武百官们也将目光放在了这些新科进士们的身上,像是打量货物一般进行着评判。

    筛选着对自己有利的人选,留待日后好拉拢。

    朝堂就像是一个江湖的缩影,只不过刀刀杀人不见血,无论是臣子还是皇帝都在尽可能的为自己身边扒拉能人异士。

    而这三年一次的科举就是筛选的最好时机。

    “新武二年恩科殿试第一名,谢启。”

    “新武二年恩科殿试第一名,谢启。”

    “新武二年恩科殿试第一名,谢启。”

    随着礼官和锦衣卫们不断重复的声音,谢启足足听到了三遍属于自己的名字。

    他缓缓出列,站在广场的中央对着金銮殿的位置进行叩拜之礼。

    除了谢启外,迟兴儒和阳治的名字也被传胪官秦淮念了三遍,这是三鼎甲独有的荣耀。

    待传胪官秦淮将所有进士的名字宣读完毕之后,在礼官的指引下所有的新科进士们都站到了广场中央对着金銮殿的皇帝行三叩九拜的大礼。

    还未等众人起身,上方再次传来一阵接一阵的高呼。

    “皇上有旨,宣第一甲谢启,迟兴儒,阳治觐见。”

    听到这话,二甲进士以及三甲同进士此时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达到了顶点。

    这是新皇第一次举办科举,意义非同凡响,要是能在皇上面前混个脸熟,留个好印象的话,那他们的未来就不愁了。

    只可惜技不如人就是技不如人,二甲三甲们只能看着一甲那三人的背影惋惜。

    看着谢启往上走的背影,站在文武百官人群中方鹤却是低下了头,只是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