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村夫 >

第20章

寒门村夫-第20章

小说: 寒门村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万县令这话,不少已经走了和正准备走的秀才看向谢启的目光就是艳羡。。。coM

    果然县案首就是不一般啊,一眼就得了县令大人的青睐,他们也想得到县令大人的赏识和单独召见!

    见万县令挽留自己,谢启直接打发了非要跟着他一起回村的吴周易。

    之前谢启就有预感,万县令肯定会单独召见自己,没想到真的被留下来了。

    于是谢启跟吴周易另外约定了时间之后,就跟着万县令的心腹云舒进到了他的书房之中。

    谢启在书房之中坐着等得有些无聊,闲暇之下他打量起了万县令的书房。

    万县令的书房不同于宋夫子的小书房,万县令这个书房大了很多倍,高大的书架密密麻麻的像个迷宫一般。

    谢启的眼神随意从这些书架上瞥过就发现了很多他没看过的古籍和书册,心里默默计算着有多少本书是他没有看过的。

    这会儿时间,万县令还在后衙的门口目送着今天宴请的秀才们,待送走了这些秀才已经是两刻钟后了。

    当万县令走到书房时,就看见谢启坐在椅子上盯着自己书架一眨不眨的眼神,看着这一幕他有些失笑的说道:

    “想看什么自己拿吧,别客气!到时候记得还我就成了!”

    听着万县令这话,本来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的谢启一下子回过了神,他站了起来,看着站在门口对着他灿烂一笑的万县令嗔怪道:

    “万县令你可瞒得我好苦啊!你不是游学的穷秀才吗?什么时候考了举人当上了官?”

    谢启这一番话,成功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阔别两年多的陌生和疏远感不见了。又像是回到了大榕树下那两个相谈甚欢的一大一小。

    万县令听着谢启这话先是哈哈大笑,随后他敲了敲谢启的头吐槽道:

    “好了,在万大哥面前装什么呢?我不信你早前没怀疑我的身份?都是狐狸装什么装!”

    万县令这话让谢启有些尴尬,他还以为自己伪装得挺好的呢!没想到早就被这只老狐狸看了出来。真是失算了!

    都是两只狐狸谢启也就不装了,他恢复了本性重新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有些吊儿郎当的狡辩道:

    “那也只是猜测,我这不是不确定吗?”

    谢启这无赖的样子让万县令再次哑然失笑,这小子还是跟两年前一样啊,只是看着长进了。

    他随后也坐到了书桌面前毫无形象的斜靠着,倚靠在椅背上像个朋友一般问着谢启这两年来他的变化。

    而万县令也大概的跟谢启讲述了一下自己这两年来大致发生的事情,只是隐去他远在京城家中的那一大摊子事和那毒妇对他下的手。

    之前那两年,万县令一直忙着京城里的那摊子烂事,和对付那毒妇派来安插在威远县中的人手,所以也就没有去找谢启一家。免得那毒妇又对着他亲近之人下手。

    在这一番的交流下,两人又重新熟稔了起来,像是两年前那样无话不谈。

    说起来,万县令还是谢启在这异世之中交的第一个朋友。

    说得有些口干舌燥了,谢启准备端茶喝的时候,突然瞥到了之前作诗的彩头。那一堆价值不菲的文房四宝。

    想到有价无市的端砚和徽墨,谢启有些赞叹的调侃道:

    “万大哥你可真是舍得啊!居然拿如此珍贵的文房四宝做彩头,富家子弟富家子弟!”

    听到谢启这番调侃的话,万县令有些无奈的解释道:

    “什么富家子弟,本官现在穷得很,所有的资产都拿来改造威远县了!可能本官现在都还没有你富了。你才是富家子弟!”

    “不过这文房四宝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要不是你的话,我只怕是要栽个大跟头,再无翻身之日了!”

    听到这里,谢启有些疑惑了他完全不记得自己帮过万县令什么忙了,随即问道:

    “万大哥,此话怎讲?”

    见谢启有些疑惑的眼神,万县令想了想也没卖关子,直接问道:

    “你还记得大榕树下质疑你的弄墨吗?你帮我的就是这个忙!”

    听到这话,谢启更加觉得云里雾里了,弄墨他还记得,那个十分嚣张的小厮。

    但他明明记得两年前弄墨不是被万县令打发回了老家吗?

    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变故?



    第48章 县令的提议

    

见谢启有些不解的样子,想到家中那摊子烂事,万县令深深的叹了一口平复了一下心情。随后才对着谢启继续说道:

    “真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那天在榕树下倒挂读书的话,我也不会发现弄墨的异样了,最后顺藤摸瓜发现他背叛了我。”

    “不过还好事情现在已经解决了,所以这文房四宝就是我给你的谢礼。怎么样,喜欢吗?”

    听着万县令这轻描淡写的话,谢启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了,不过既然万县令不说,谢启也不会去问。

    于是两人心照不宣的避开了这个话题。谢启听着万县令这话,眼神微微一闪就岔开调侃道:

    “万大哥,你的心可真不诚,这文房四宝可是被你当做了文会的彩头的,又不是指名道姓说送给我的!你可真狡猾!”

    随后谢启撇了撇嘴继续问道:

    “万大哥,我还有一问。既然你都说了这作诗是自愿的了。你怎知我就一定会参加呢?要是我不参加的话,这彩头不就给了别人了。何谈是送给我的谢礼的呢?”

    万县令摇了摇头指着谢启,有些狡黠的笑道:

    “作为第一名县案首你还想逃过作诗?我告诉你想都别想!如果没有那赵秀才逼你比试的话,我也是会让你作上一首的!这文房四宝不就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吗?”

    听到万县令这话,谢启忍不住白了万县令一眼,这才是真正的老狐狸啊,送个谢礼都这么别扭。

    时间就在俩人的这一番闲谈之间慢慢过去了,突然说着说着,万县令吊儿郎当的神色开始正了正。

    他抬了抬眼眸,有些认真的看着谢启说道:

    “谢小弟,你这县试之后有何计划?今年你要去参加乡试吗?”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今年八月恰好就有一场乡试,如果错过这场乡试的话,再参加就是三年之后的那一场了。

    而今年八月乡试举行的日子谢启在这个世界才满十岁,年龄实属是小了些,所以万县令才会问谢启有什么计划。

    要是谢启去参加乡试,并且考过了乡试的话。参加春闱也才十一岁。

    再或者运气好考上了举人的话,最多只能捞个闲职当当,在京城里打打酱油。

    要想走上仕途,当一个好官的话最好是从基层县令做起,一步一步升迁,才能了解民间疾苦,为民做实事。

    而谢启现在的年龄考上的话是根本不可能将他外放的,相当于谢启的仕途就断了一半。

    谢启只是个没落的寒门世家子弟,背后没有关系就只能在京里当个可有可无的隐形人,一个不小心得罪了人的话可能仕途就到头了。

    谢启的骄傲自然是不甘心当个隐形人的,而且他也是有抱负有理想的。

    他宁愿当一个偏远地区的县令,也不想在京里混着一辈子望到头的闲职。不就是三年吗?他等得起!

    更何况谢启还有个小小的心思,县试都考了第一了,在之后的乡试他也想拿第一,甚至还肖想过当上那传说中三元及第的状元。

    这只是谢启这几年的小目标。

    谢启听到万县令这话时,他脸上的笑意也淡了下来,万县令这个问题他之前也想过了,也有了答案。

    不仅如此,宋夫子也建议谢启今年先不要下场,静心读书,等待三年后的时机。

    谢启自己也觉得今年不是下场的时机,读书多年的秀才比比皆是,甚至不乏古稀之年的老者还在下场。

    而他这个只读了三年书的半吊子,还没这个自信能打败来自各地的读书人们,他永远不会小看古人的智慧。

    要是他这次参加乡试没考上解元的话,三元及第的状元这个梦想就彻底破灭了。

    既然来到这异世走一遭,谢启觉得自己应该全力以赴,万一这个梦想就实现了呢?

    眨眼间谢启就把他的打算想完了,于是他对着万县令正色说道:

    “万大哥,今年的乡试我就不去参加了,我现在的年龄太小了。而且我才读三年书,底蕴也比不过那些读书多年的秀才,所以我打算再潜心苦读三年,待三年之后再去下场。”

    谢启的一番话正中万县令的下怀。万县令虽然很遗憾谢启已经有先生,没能将他收为自己的开门大弟子。

    但他已经把谢启当做了忘年交,现在谢启正到了人生的岔路口,作为谢启的万大哥他自然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他问这一番话也是想看看谢启的打算,并给出他的建议。

    见谢启的打算与他不谋而合,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于是万县令建议道:

    “谢小弟,虽然你已经有先生了,但是做大哥的还是想建议你去专门的书院进行学习。”

    “书院里的夫子们大多都是德高望重之辈,每个夫子擅长的林玉都不一样。而且书院里的藏书更是数不胜数,各种你没见过的孤本手拓和前人的心血笔记那是应有尽有。”

    说到这里,万县令拿起了书桌上那封装裱好的信件,递到了谢启的手里。随后继续说道:

    “如果你要去书院读书的话,大哥建议你去隔壁青州府的青莲书院,那里既是大梁王朝最好的书院,也是我参加科举前呆过的书院。”

    “青莲书院里面的秦夫子是我的先生,这个信封里面装的是我的举荐信,你只要凭着这个信封交给秦夫子就可以入学青莲书院。”

    听着万县令的话,谢启有些面色复杂,没想这个不过几面之缘的大哥,竟然就已经替他把后路想好了。

    这举荐信想必万大哥是废了一番功夫才弄到的吧!

    见谢启面色有些复杂,万县令还以为他是有些不想离家这么远。害怕谢启有负担,这时他微微一笑道:

    “如果你不想离开这么远去书院也没关系的,万大哥只是给你一个建议罢了,并不是非要逼你一定要去。”

    听着万县令这话,谢启就知道他是误会了,赶忙说道:

    “万大哥,你误会了。其实我先生也建议过我去书院系统的学习一番,但苦于好的书院没有门路,你的举荐信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谢谢你万大哥。”

    说到这里谢启向万县令行了一礼说道:

    “不过这事兹事体大,我要先和家里人商量一番。三日后我再来给你答复吧!”

    见天色也不早了,万县令也就没留谢启了,并且还亲自将谢启送到了门口。

    其实谢启在听到万县令这一番话时,他的内心就有了答案,那就是青莲书院他去定了!



    第49章 商议

    

谢启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谢周氏等人都睡下了,他也没惊动家里人,简单的洗漱之后就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待谢启像往常一样打了一套拳坐下来吃早食的时候才跟谢周氏说道:

    “娘,县令大人给了我一封青莲书院的举荐信。我想去青莲书院求学。”

    谢启的这番话说得谢周氏有些懵了,拿着筷子夹菜的手抖了一下,随后她问道:

    “启儿,这青莲书院是在哪?是在云州城吗?”

    谢启一边吃着早食一边说道:

    “青莲书院在云州城隔壁的青州府,骑马的话大概要一天,而坐马车则是需要两天了。”

    谢香茹听到这话只觉得有些晴天霹雳,虽然她不知道哥哥口中的青莲书院有多远,但是听到要坐这么远的马车,谢香茹整个人的情绪都开始低落了下来。

    她舍不得哥哥,舍不得从小陪她一起长大的哥哥去那么远的地方。但她现在已经长大了,知道不能阻止哥哥去外面求学。

    想到即将到来的分离,谢香茹就沉默了,那小手拿着筷子慢慢的放在了桌上,就连她平日里最爱的水晶虾饺都没再吃一口了。

    而听着谢启这话,谢周氏则是有些沉默了。自谢启出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远的地方。

    虽然她有些不舍,但是她知道启儿的路还长着,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既然给不了他什么帮助,但也不能拖他的后腿。

    一瞬间她就打定了主意,看着谢启温柔的说道:

    “启儿,你去吧。娘不能给你什么助力,但是娘会替你守着青云村的这片红景天等你回来的。”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谢周氏还是流下了一滴眼泪,随后她笑着对谢启说道:

    “启儿,香茹赶紧吃,等下早食都凉了。”

    但是她有些颤抖的双手却是出卖了此时她不平静的内心。

    见娘和妹妹如此低沉的样子,谢启连忙安慰道:

    “娘,妹妹。我只是去书院读书又不是不回来了。到时候休沐日我就回来了。而且四月的府试我是要回来参加的。”

    听着谢启这话,谢香茹这才惊喜的看向谢启说道:

    “真的吗?哥哥,休沐日你就会回来看我们吗?骗人可是小狗!”

    见儿子如此安慰自己,谢周氏内心才稍微好受一点,对着谢启说道:

    “启儿,别听你妹妹瞎说。休沐时间长就回来,短的就别回来了懒得来回折腾。还有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

    听着谢周氏的这话,谢启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点了点头答应道:

    “娘我知道了,一有时间我会多回家看看的。你们也要在家里好好的,有什么事情记得找村长爷爷。”

    周老爷子沉思了许久,他本来是想跟谢启一起去书院教导他练武的。

    但是现在谢启的红景天越种越多。家里的下人也越来越多。到时候家里孤儿寡母的,只怕容易财帛动人心,想了想周老爷子还是觉得留下。

    到时候等谢启休沐回来的时候,再对他进行指导就是。

    想明白了这一点,见母子几人说完了之后。随后他就有些怅然的摸了摸胡须对着谢启说道:

    “启儿,外祖父这次就不陪你去书院了。我就在家替你照看青云村和你娘还有妹妹吧。只是有一点你要记住,习武一日不练则倒退三日。”

    谢启对于外祖父的安排自然是没有异议的,青莲书院是寄宿制,即便是外祖父陪自己去的外也只能在外面租宅子。

    更何况他也有些放心不下家里柔弱不能自理的娘和年纪小的妹妹。周老爷子这安排自然是正中他的下怀。

    随后一顿早食就在无精打采之中用完了,不过这低迷之气只持续了一阵子。

    自从在村里作坊当上管事的之后,谢周氏是越来越能独当一面了。想到即将出远门的儿子,她立马就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

    先是让人去镇上定几身好料子的衣裳,免得谢启在书院里被人看不起。随后就开始张罗着要给谢启带什么生活用品去书院。

    谢香茹也知道哥哥这一走,只怕是短时间都见不到了,于是谢香茹直接放弃了和村里的小姐妹玩耍。

    转而变成了谢启的跟屁虫,谢启走到哪里谢香茹就跟到哪里,像个小尾巴一般。

    而谢启确定好了要走之后,就先是派人给县衙里的万大哥传了个话,随后谢启就开始了他临走前的安排。

    他先是去私塾向宋夫子说了这件事,宋夫子之前也建议过谢启最好去书院里面进行系统的学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