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319章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319章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二将哈哈大笑,“多谢刘大帅的好意,既然如此,请兄弟们进关吧。”

    “多谢二位大统领。”这两位刘国轩手下的降将长出了一口气。

    关门大开,施琅这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就开进了关城。

    等到了仙霞岭,扮作小卒模样的施琅突然对甘辉和钟斌道:“二将,可识得本大统领否?”

    甘辉和钟斌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一个小小兵卒敢来到他们近前,这样跟他们说话,定睛仔细一看,甘辉和钟斌大惊失色,“啊?你……你是施琅?”
………………………………

第496章 套取仙霞关

    “对喽,正是本大大统领,实话告诉你,你们中计了!”施琅不地得意和自豪地一笑,“我们监国大人林毅妙计天成,你们的大帅刘国轩已经于三天前被俘了,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福宁也丢了。你们刚才看到的令箭和印信作都是假的,刚才那两位大统领皆是刘国轩原来的部将,但现在全都投降了大明,我们奉了林监国之命诈关来了,但是监国大人有好生之德,降者免死,负隅顽抗者死路一条。你们打算怎么办?”

    施琅这么一说,跟他一起进关这些兵将全部有了反应,迅速从身上拿出一条白布,系在右手腕处,以示与南军的区别,如果拼杀起来,不至于伤到自己人。

    这一下在场的甘辉和钟斌以及他们手下的兵将,有些转不过弯来了,全都惊傻在那里。

    “啊?……施琅狗贼……全都给我拿下!”甘辉和钟斌觉得上了个弥天大当,被气得七窍生烟,反应过来后大骂施琅,并让手下兵将把这支明军赶出去,可那哪成呀,施琅他们好不容易混进来了,请神容易送神难!

    施琅一看这二将是想以死相拼了,拉刀跳过来对着甘辉就下了家伙,甘辉摆刀相迎,但是没两下,甘辉被施琅一刀砍倒在地。

    施琅手下的兵将一看施琅动手了,也纷纷各舞动刀枪开杀,眨眼之间,甘辉和钟斌手下的兵将死伤遍地。

    钟斌一看不妙,夺路就逃,施琅带着人马在后就追,明军见人就杀,但是规则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南军被杀了个猝不及防,纷纷逃遁,险关不在了,南军就成了明军的被诛杀对象,结果钟斌也没跑出仙霞岭,被施琅一箭射倒在地,然后滚落山涧之中。

    两员主将一死,群龙无首。这些守关的南军一看大势已去,纷纷弃械投降。

    施琅的人马没出一个时辰便占领了这座险关。仙霞岭被占之后,其余的关城也因南军群龙无首迎刃而解,六岭四关没出半天时间便被明军完全占领。

    守关的2万名南军伤亡了两三千人,剩余者全部投降,成了施琅他们的俘虏。

    然后施琅立及写了道奏折,向林毅报捷,然后进行下一步行动,他们换上明军的旗号,并大开关城把关那边的江阴三公等明军全部放进关城,两军兵合一处,清理完战场之后,有人专门看押俘虏,然后按照林毅的命令,一二十万明军从东北方向向郑芝龙的老巢福京杀来。

    仙霞关这一失守,南军再也无险可守,江阴三公、刘泽清以及施琅等一二十万明军兵合一处,从东北方向,以破竹之势向福建扑来……

    施琅这路兵马走了之后,福宁这边的明军也没闲着,处理战后事宜,救治伤号,尸体掩埋,清理战场,打理战利品,收编俘虏,工作繁杂,好在人多好干活。

    刘国轩被带到了林毅面前立而跪,只求一死。林毅令人劝他投降,刘国轩誓死不降,大骂林毅是奸佞。

    “林大哥,这小子年轻不大,脾气却很大,成了我们的俘虏还这么横,甘脆宰了他算了。”小颖忿然道。既然他誓死不降,

    林毅摇了摇头,“此人不能杀,要想要他的命,也等不到现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收降他是我大明军福。”

    “林大哥简直是嗜才如命,怎么什么人到你这里皆是大才?”小颖瞥了林毅一眼,不屑道。

    “哈,你懂什么?”

    “可是姓刘的誓死不降。”

    “誓死不降?哈哈,话不要说的那么绝嘛,有多少英雄豪杰,像什么郝摇旗,李定国,李岩,高桂英,施琅,等等,哪一个起初不是如此?但最后呢,哪个不是乖乖俯首,甘愿效犬马之劳?”

    小颖无言以对了。

    林毅吩咐手下人,把刘国轩压下去,好生看管,不得虐待。林毅也做了最坏打算,如果刘国轩真的是誓死不降,林毅也不打算杀了他,宁愿关养他一辈子。

    把刘国轩关押起来之后,处理完了战后事宜,收编了几万南军俘虏,林毅这路兵马又增加了好几万,这时,从仙霞关传来捷报,施琅水到渠成,已经顺利套取了仙霞关,与那一带的明军会师之后,兵发福州。

    林毅这边也起兵了,水陆人马二三十万,从沿海方向向郑芝龙的福京包抄头来。

    福建西部,高桂英和李岩带着李定国等人率20万明军扮作南军从西面的沿海也向福京开来。

    因为郑鸿逵和郑成功叔侄他们撤兵了。这20多万明军也是一路兵不血刃。

    此时的福建北部的明军包括沐天波和宋献策的人马,与当地的明军配合,也是一二十万,接到命令以后,以锐不可当之势压向了大南帝国的福京,明军海上陆上实现了铁壁合围,为了配合郑成功行动,林毅现在要收笼了……

    南帝国的京师福京,也就是后世的福建省福州市。

    郑鸿逵和郑成功叔侄带着2万兵马,日夜兼程返回京师。

    郑芝龙称帝了,郑鸿逵也被加封为亲王,他主要是负责两广。而现在两广全部落入明军的手中,郑鸿逵只有回防福建西部。也就是说现在大南帝国的福京以西的广大地盘都是郑鸿逵的人马。

    因此他们这一路兵马兵不血刃就撤回来了,因为郑鸿逵、郑志龙的特殊身份,没有人敢过问。后面的明军尾随而来,悄悄地接收关城,也是一路兵不血刃,双方军队悄悄地实现了平稳过渡。

    到了离福京以西十几里处,郑鸿逵和郑成功把这2万兵马交给心腹大将暂时待命,然后这叔侄二人带着亲兵卫队,直奔京师而来。

    此时的郑芝龙正在龙书案前批阅奏章。自从刘国轩登台拜帅以来,郑芝龙振作起来,推行了几条新政,这位大南帝国的皇帝也是事必躬亲,励精图治,其勤勉程度,完全可以跟当年的崇祯皇帝有一拼了。

    这时郑鸿逵叫开了城门,郑鸿逵带着郑成功和田川真纪子还有数名亲随飞马入城,守城的南军兵将自然不敢言语,但皆以异样的目光看向郑成功,因此现在他们都知道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不和。

    有的认为郑成功脑子进水了,儿子反对父亲大逆不道,臣子悖逆君王更是不忠,放着好好的大南帝国的大子不作,非要做大明的少南安王爷。

    有的则认为郑成功有个性,与他们的陛下郑芝龙截然不同,他们本来就是大明的臣子,忠于大明也没什么不对,能与他老子划清界限,古往今来有几何?

    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只是心里这么想想而已,嘴上哪敢表达?

    因此郑鸿逵这些人过去之后,南军将士看着他们的背影表情丰富,有的指指点点,小声的议论纷纷。

    现在的福京规模也不小,郑芝龙这几年经过扩建,模仿大明的京师,也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特别是皇城和宫城修建得富丽堂皇,戒备森严,不要说普通百姓,五品以下除非是京官,否则非旨意不得入内。

    尤其是宫城,那是郑芝龙的三宫六院的居住地及其办公的地方,现在太监宫女等,这些皇上的行头,也应有尽有。

    宫城有所谓的数万御林军守把,当然这些对于郑鸿逵叔侄形同虚设,他们一路绿灯,无论走到哪里,全是一片跪迎礼送之声,因此他们就到了郑芝龙的八宝金殿之外。

    让郑芝龙和田川直纪子等人在外面侯着,郑鸿逵正盔抖袍,然后迈步就进去了,小太监赶紧来迎接,然后往里禀报。

    听说郑鸿逵从前敌回京,郑芝龙立即放下手中的折子,命太监赶紧宣。

    郑鸿逵来到金殿,行完君臣大礼,郑芝龙命人赐坐,郑鸿逵坐下。

    “鸿逵,你怎么来了?前方战事如何?”

    “回皇兄,臣弟正要禀陈此事,这次不但臣弟来了,还把他带回来了,”郑鸿逵说着,对小监示意,小太监躬着腰唯唯诺诺,然后充外面大喊:“宣殿下觐见——”

    郑芝龙愕然,外面人影一闪,郑成功带着田川真纪子进来了。

    双双郑成功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往上叩头,“儿臣参见父皇。”

    田川真纪子也跟着郑成功跪下了,“参见陛下。”

    郑芝龙一看真是自己的亲儿子,不由得勃然大怒,把龙书案一啪:“好逆子,来呀,把这个逆子推出午门,即刻斩首示众……”

    外面的金殿武士呼啦一下冲进几个,过来把二人按住往外就推。田川真纪子眼眉立了几立,但看到郑成功充她摇了摇头,田川真纪子才没敢发作。

    这时郑鸿逵大喊:“且慢。皇兄,臣弟有几句话,说完了再斩森儿不迟。”

    郑芝龙脸都青了,但没有表态,郑鸿逵把眼一瞪,喝退了这些金殿武士,然后对郑芝龙往一揖道:“皇兄,实不相瞒,鸿逵和森儿已经投降了大明……”

    此言既出,不亚睛天霹雳。
………………………………

第497章  自古忠孝难两全

    郑鸿逵说完这话,不只是郑芝龙,就连在场的所有的人包括太监和郑芝龙身后为他打障扇的宫女在内,全都愕然。

    特别是郑芝龙好像不认得这位兄弟一样,盯着他的脸,足足看了有半分钟,“你待怎讲?”

    “皇兄容禀。我们郑家从父辈起就受大明皇恩,你我兄弟虽有落魄和不逮,但最终成为朝廷重臣,皇恩浩荡,既往不咎,兄为封疆大吏,坐镇福建,小弟锦衣玉食,从锦衣卫都使到一镇总兵,官居二品,也算是位极人臣了,就应该食君禄,报君恩,就算是老主崇祯皇上驾崩,但太子尚在,即便要清君侧,也不应另立国号,落一个乱臣贼子骂名千载……”

    “住口!”郑芝龙须发皆炸,浑身乱抖,脸色早成了紫猪肝。

    亲生儿子郑成功反对他,投降了大明已经令郑芝龙痛如割肉,因为这事还得了一场大病,现在亲兄弟又来反对他,这可真要命。顿时他觉得眼前这两个人哪是父子骨肉和兄弟手足,分明就是前世的冤家今生的对头。

    郑芝龙打断了郑鸿逵,用手指着他的鼻子,眼睛瞪得贼大,一脸上夸张的表情,“你竟然跟那个逆子串通一气,投降大明,投靠了那个奸贼林毅,来背叛我?那是个书呆子,你也是个书呆子不成?现在的大明朝大权旁落,姓林的别有用心携太子号令天下,你们真是贱骨头,甘愿听人摆布;也不愿报效我们的大南帝国?朕何时亏待过你们,一个太子殿下,一个亲王千岁……”

    郑鸿逵不善于言辞,郑芝龙这番话令他脸色发烧,也有种吃里扒外、大逆不道的小人感觉。

    “父皇言之差矣,”郑成功把话接过来了,虽然被捆着,但嘴没被堵上,此时他觉得不能不说话了,他仗着胆子道,“父皇,我们郑家世代受大明皇恩,祖父曾是明吏,父皇官至南安伯总镇福建,封疆大吏,更有三叔叔郑鸿逵武科出身,从朝廷锦衣都使到镇江总兵,还四叔五叔皆为大明要员,纵连父皇当年的部将弟兄也皆受到重用,而父皇这一立国登基一下子我们一下子全都成为不忠不义之臣。再看大明,虽然先帝崇祯不在了,但太子尚在,监国大人尚在。大明国祚方兴未艾,父皇请看,监国大人兵锋所至,哪里不殚壶浆以迎王师?监国大人解民之倒悬,天下归心。尽管我们身犯不赦,大人仍然对我们既往不咎,仍然恩封父皇为南安王,封儿臣为南安少王,此龙恩之浩荡,试问谁能与之比肩,有朝廷哪些圣明,夫复何求?”

    “恕儿臣不孝,但是儿臣如此行事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皇、叔叔和我们郑家的千秋万代,为了大南帝国之万千子民,儿臣这是在替父皇和自己赎罪,父皇千万不要再执迷不悟了。”最后郑成功又跪下了。

    这时郑鸿逵也跪下了,“是啊,森儿之言字字玑珠,皇兄也做了几年的帝国,应该深知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然而也并非人人都能当皇上,现在我们大南帝国四面楚歌,危如累卵,再这样下去必将亡国。承蒙监国大人有好生之德,接受朝廷招安是唯一的正道,皇兄一定要三思啊。”

    “尔等,尔等……”郑芝龙只说了这么半句话,就觉得胸腹翻天倒海一般,不由得把大嘴一张,噗的一口鲜血就喷在龙书案上,人事不醒。

    “父皇,皇兄,皇上……快传御医……”

    郑芝龙,郑鸿逵和在场的大小太监和负责伺候的宫女们一下子乱了套,赶紧过来抢救,顿时乱作一团。

    好半天郑芝龙才又睁开了眼睛,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郑芝龙人好像苍老了好几岁,看到了眼前的焦急的郑鸿逵和郑成功,他把他们扒拉开,有气无力的道:“来呀,把这些乱臣贼子给我绑了,杀……杀!”

    外面的站殿武士又冲进来了,把郑成功、郑鸿逵、田村真纪子三人,全部都捆上了,刀压脖径往外就推。

    郑鸿逵一边往外走一边喊:“皇兄,我们死了无所谓,但是皇兄您一定要为大南帝国的万千父老多想,为我们整个郑氏家族的子孙万代着想……”

    郑芝龙擦了一把嘴角的血,理都不理。

    “父皇,成功不孝,今日被父皇斩杀,死而无憾,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儿臣自请引颈就戮,然而纪子是无辜的,请父皇赦免了她,让她还回她的东洋。”这时郑芝龙也跟着喊。

    “福森哥,你不要赶我走……纪子是不会走的,要死我们死在一起!”田川真纪子凛然道。

    “纪子,这是我们郑家之事,也是大明之事,你是东洋樱花国人,没有必要掺合进来为我们陪葬……”

    “福森哥,你还把纪子当外人吗?……无论你说什么,反正纪子不走!”田川真纪子斩钉截铁,目光坚定如铁。

    “你太傻了。”郑成功看这个女人如此执着,心中满满的都是感动,便不再劝田川真纪子。而是把心一横又看向郑芝龙,“父皇,儿臣还做了一件对不起父皇之事,今日也必须得说出来……成功这名字就是林毅恩赐的,成功也立志这次不成功便成仁,成功和叔叔这次进京是带着两万军队来的,大批的明军已经尾随而至,此时福京以西全都是大明的天下了,成功和叔叔掉脑袋的时候,恐怕这些军队会攻进来,还有,监国大人林毅与成功有约,少则一月,多则三月,成功若无音讯,林大人将会统大明之兵,杀向福京,介时必然玉石俱焚……父皇好自为之吧,多保重……”

    郑成功说完,扭身大踏步往外走。

    “孽子……孽子……你真是朕的好儿子……让他们都来,都来吧……把我这颗脑袋割去交给你的林大人,请功受赏去吧……”

    郑芝龙气得又是一阵的抽搐,嘴里又咳一股鲜血。太监、太医、宫女赶紧给过捶背收拾,其余的跪倒在地,有的劝郑成功和郑鸿逵,让郑芝龙保重龙体。

    郑芝龙把众甩开,“给我斩首……立即行刑……”

    就这样,郑成功,郑鸿逵,田川真纪子等人,被绑到了午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