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箭就射出去了。
李定国射箭不用瞄准,凭的完全是感觉,这才是高手。
狼牙箭破空而出,一点寒光直奔林毅的面门。林毅当然加着小心,因为知道李定国会射箭,一是他身后背着弓箭,二是刚才林毅已经看到他箭射郝摇旗了,因此林毅早有防备。
纵马正往前追,看见李定国一回头,箭就到了,林毅把手中的大刀往空中一扬,大刀划出一道弧线,当的一声,这支箭被林毅挡飞了。
林毅的战马继续往前飞奔,李定国一看,林毅轻而易举就把这支箭给挡飞了,李定国并不吃惊,知道林毅武艺高强,箭法出众,否则怎么能把他射郝摇旗那一箭射落,他的箭法既高,对付射来之箭肯定也有一套,这不奇怪。
不过李定国有的是办法,看来想把姓林的射于马下还真得费点力气,一箭不行,就给你来三箭齐发,看你还能躲得过去。想到这里,他一把从箭弧里抽出三支狼牙箭,同时添到弦上,在战马飞弛之中,冷不丁一回头,这三箭同时射出。
三点寒光破空而来,三支箭呈“1”字形向林毅同时飞过来了,一点袭向林毅的眉心,一点袭向林毅的梗嗓,一点袭向胸部。这三支箭一般人绝对得中招,能中一箭就一命呜呼了。
但是这种招数对林毅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绝招了,因为他在塞外已经见识过了,也有有效的应对招数,甚至是一见是这样的箭法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就见林毅把手中的青龙偃月大刀一摆,一道弧形刀光像白练一样划破长空,三声金属鸣响,三箭同时被这道弧形刀光所卷走,最后三支箭在林毅的身后散落地面。
李定国一看这三支箭全都落空,这一下李定国可有些吃惊,能一刀挡飞同时飞来的三箭,刀法得有多快?难怪姓林的成名,就这武艺惊世绝伦了。
不过那也没关系,我李定国还有最后一箭,别看你能躲得过前面的四箭,这最后一箭神仙也逃脱。
李定国又抽出一支箭,认扣添弦,这次跟上次不同,他把身子在飞弛的战马上转过来,脸向后面,也就是对着林毅,把弓箭大张旗鼓的举起来了,目的是故意让身后的林毅看清楚,他又要射箭了,而且是一支箭!
另外与刚才也不同,这一箭李定国不急着射出去了,刚才不管是一箭还是三箭,在马上一回头箭就出去了,讲究的是稳准狠,现在他拉弓举着瞄准就隐忍不射。
林毅的眼睛可不揉沙子,马往前追,他的两只眼睛紧盯着李定国的动静,而且精神高度集中,比奥运会上打飞碟的运动员冠军还要全神贯注几分,哪怕是细微的动作也逃不过林毅的眼睛,因此林毅才能连破李定国这几箭。换成旁人,早就被李定国穿了几箭了。
现在李定国这么张扬地射箭,林毅哪能看不到?林毅之所以穷追不舍,就是想看看这个李定国究竟还有什么招数,大戟没了,讲射箭林毅根本就是藐视他,现在一看李定国这样光摆造型不射箭,不由得乐了,你小子摆这造型让谁看,哦,又换成一箭单发了,好吧,既然你射起来没完了,本大统领就陪你玩玩弓箭!
想到这里,林毅把大刀挂好,麻利地把他的弓也取出来了,手里早多了一支箭,瞬间把弓就拉满了,但是林毅也没急着射这一箭,只是拉弓瞄准,两匹马继续在阵前飞奔。
林毅的这个动作,前面不足百步的李定国当然也看得很清楚,但他视若无物,暗自冷笑,姓林的你是在跟我李定国学嘛,那这次就让你好好学学,我给你来个先下手为遭殃,后下手为强,让你学!
别看你刚才把我射出箭射落了,那至多是一种巧合而已,这次一定要一箭把你射于马下。
李定国就等着林毅把手中的箭射出去,但是林毅根本不着急,好像是等着他先射,两个人就这么在马上飞奔,举着弓箭摆造型,两旁边的军将看得有点乱,不明白这二将这要干什么,射一箭有必要瞄准这么半天吗?
另外,射箭都是比手快,哪有比手慢的?他们已经在弓箭的射程范围了?李定国已经射了四箭了,这次怎么不射了?还有林毅也不射,他们究竟要干么?
两旁边的军将都看不懂了,就连这边的小颖和哲哲他们也纳闷不已,此时他们并不为林毅担心,倒不是因为李定国的箭法不高,而对林毅信心百倍,知道这是战神级的人物,对付一个手中大戟一招就被林毅挡飞的小将李定国,根本不在话下,他们现在就是在看,林毅是如何制服这个李定国的。
看这意思两个人要对箭,但是瞄这么半天为什么不下手呢?究竟在等什么呢,不是礼让三先吧!
此时李定国有些不淡定了,他认为林毅瞄准之后就射出这一箭,对林毅这一箭,李定国当然不在乎,凭他的本事,这一箭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但姓林的因何迟迟不射这一箭,难道还没有瞄好不成?真是岂有此理!
你既然不射,那我李定国就先射!
李定国终于没了耐性,他啪的一松手。
林毅一看他松手射箭了,也不失时机地一松手,这支箭就飞出去了。
但是李定国手中这支狼牙箭却没有飞出去,原因是他虚拉了一下弓弦,之所以如此,表面上李定国这支箭在弦上,实际上他的手挡着,箭尾根本没添到弓弦上,因此无论如何拉弓弦,这支箭仍在手里飞不出去。
李定国故意这样是为了分散林毅的注意力,中间间隔了那么一会儿,然后把箭添到弦上又一拉弓弦,这支箭才真实地射出去,这一招带有欺骗性,令对手在防不胜防的情况中箭,这是虚中有实的箭法,林毅就曾经用过,没想到李定国今天用到林毅身上了。
但是林毅看到李定国松弓弦的一瞬间,他这一箭却是实实在实地射出去了,因为林毅之所以要把握这个火候,是要给李定国来一个绝的,就是想要射他射出之箭,他瞄准就是他的箭矢,因此这两支箭就有一个短暂的时间差。另外这一停顿,李定国二次再射这一箭时方向就稍微有些偏差。
因此,这两支箭在空中相遇的时候是靠近李定国这边的,而且两箭几乎是擦肩而过。
在李定国真实地射出手中那一箭之后,林毅的这支箭就先飞到李定国的近前,由于没了李定国那支箭,林毅的这支箭指向的就是李定国面部了。
但是李定国眼明手快,早有准备的他,微微一偏头让过箭矢,把刚松开弓弦的在空中一抖,正抓住这支箭的箭杆,结果把林毅射来的这一支箭稳稳地接在手中。
李定国这个动作绝对雷人,能把对手射过来的箭接在手中,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这不但需要武力,更需要把握好时机,另外得足够快,至少得出手如电,因迟了这支箭就飞过去了,早了箭矢会把手掌穿透。
林毅把手中箭出去的瞬间吃了一惊,因为按照林毅的预料,这两支箭几乎同时射出,然后在空中撞到一起,然后双双落地,然后他再看李定国还有何本事。林毅射别人射出之箭已经不止一次,他当然有这种把握。
但是没想到,事情没完全按照他预料的方向发展,李定国想的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李定国弓弦一响,林毅机警的眼睛并没有捕捉到有箭矢飞来,然而林毅一松手,他的箭已经飞出去了,这时李定国二次拉弓弦才射出那一箭,迟了那么一两秒。
一两秒在众人眼中非常短暂,短暂得什么都干不了,只能眼睁睁地让它流逝。但是对于高手却不同,一两秒甚至能干好多事情,能杀数人,还能让成败在一念之间出现转机,比方说林毅现在就是如此。
这一两秒就足足让林毅反应过来,一眼就看出李定国在使诈,心里话你小子也会来这一套,这不是老子曾经用掉的招数吗?哈哈有点俗了!
李定国本意是打算出其不意射出一箭,但是现在这支箭却让林毅心中有数,甚至不屑一顾了。
此时李定国射出去的那支箭就飞到了林毅的近前,这支箭射的也是的林毅的面部,由于已经识破了对手的心机,做到了心中有数,林毅对这种正面飞来的单支箭矢有多种应对方法,可以一偏头闪躲过去让箭落空,也可以扬手中的空弓将来箭挡飞,这对林毅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轻而易举。
但是林毅没那样做,而是来了一个不落俗套的雷人动作,连躲都没躲,一只手拿着空弓,另一只出手如电挥到了眼前,五指凭着感觉在眼前一抓,硬硬的箭杆便被抓在手中,结果这支刺向他面部的箭矢便定格在眼前,箭锋离他的眉心不到一寸,这个动作简直太危险了。
以前林毅可不敢这么干,自从大刀被刘宗敏恶黑了一把之手,他不得不练刀,而且这一练就是一个冬天,期间不光练刀,每天各种武艺都练,从体力到器械,弓刀石马步箭都有了进展,功夫上了一台阶。
这次练武之后表现在他的力量更大,不然这一刀不可能把李定国的大戟挡飞。也表现在他出手更加迅捷,不然林毅也不敢冒险接眼前一箭,林毅有一定的把握,才敢铤而走险。
结果两个人在飞弛的战马上都接住了对方射来之箭,只是时间上差着那么两三秒钟。
双方在场的众军将全部惊得如冰雕泥塑,打这么长时间仗,当了这么长时间的贼,谁也没有见过如此精彩绝伦的镜头。
这一幕如果拿到后世,人们绝对会认为某杂技团在表演骑术和箭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两个人私下里不定模拟着练了几百万次才会如此,完全无法像想,这是二人瞬间使出的绝技。
静,出奇的静!这是千军万马被惊傻在那里的静,是时间停滞了的静,是世间万物一切都停止了的静!
唯有两匹战马仍然在阵前奔腾……
然而李定国和林毅并没有两旁边这些人痴呆状,当然他们都会为对方的惊绝武艺而惊愕,但是吃惊归吃惊,二人迅速又做出了更雷人的动作。
李定国接住林毅射来之箭,重新认扣添弦,对着林毅就射了出去,这次没有再瞄准,也没有虚拉弓弦,而是迅雷不及掩耳,那意思是姓林的可以呀,再吃我一箭!
嗖的一声,这支箭破空而出。
但几乎是与此同时,林毅把接住之箭也认扣添弦,对着李定国的这支箭也射出去了。
如果会看的话,两边的军将就会看到,此时两个人的动作出奇的一致。
结果这两支箭在空中对撞在一起,然后双双坠落尘埃……
两边的军将看得更傻了,有的眼睛瞪得贼大,有的舌头吐出多长,好像看到了世界上最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但是很快李定国面色愕然,然后自叹弗如,打马如飞败下去了。林毅把大刀一举,“给我杀!”
林毅的人马如梦方醒,潮水一般冲杀过去,李定国的人马被杀得大败而逃……
………………………………
第254章 剑指襄阳 一更
李定国遭遇了生平以来第一次惨重的败仗,手中的大戟一招就没了,背在身后的四棱银装锏成了个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弓箭又连射不中。特别是最后一箭,再次被林毅用箭击落。
如果林毅刚才救郝摇旗那一箭,属于瞎猫逮住个死耗子,那么这一箭绝对不能再用巧合来解释了。
有一句话叫不服高人有罪,李定国现在彻底服气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的武艺跟眼前的林毅相比差的远,在这种情况下,有自知之明的李定国只有败逃。
现在又成了官军追流寇了,在随州城外,荆楚大地,先是郝摇旗追马回回为首的流贼,紧接着以李定国为首的流贼追郝摇旗,现在又是以临沂为首的官军追流贼,一天之内出现三次反复,这才叫拉锯战。
一直杀到天黑,林毅的人马追出20余里才收住兵马。
连败革左五营和李定国的人马,林毅初战告捷,又得了不少战利品。
这一战之后,林毅的箭法在军中传为美谈,私下里都给他送了一个美称——神箭大统领。
小颖则吵着让林毅传授箭法,她和哲哲的三百女营兵将早已把林毅当成了心中崇拜的男神。
两天之后,林毅的人马又以不可挡之势攻占了宜城。
张献忠的人马连吃败仗,老回回的革左五营,其实只剩下三营,和李定国相继败回了襄阳城。
这个时候配合林毅围剿张献忠人马的南京总兵朱大典、保定总兵虎大卫和河南大梁兵备道袁枢等三将奉了杨嗣昌之命将两万多人马,由河南也开到了枣阳一带。
与此同时挂兵部尚书衔的总督是傅宗龙和保定总督杨文岳兵出潼关,挂兵部尚书行的郑崇俭和新任的四川巡抚丁启睿带着左良玉和贺人龙出川追击张献忠的人马已经到了康南一带。
林毅练兵的这几个月朝廷的人事变动又很频繁,原来的四川巡抚邵婕春由于兵败已经被崇祯皇帝双规,改由丁启睿任四川巡抚,让汪乔年接替丁启睿巡抚陕西,不料汪乔年刚刚上任便接到傅宗龙的命令,南下剿贼,旋战死于襄阳。
汪乔年一死,傅宗龙坐不住了,和杨文岳亲自兵出潼关南下,剑指襄阳。
那边大太监卢九德带着黄得功及湖广的兵马,已经开到了长沙。几路官军,对襄阳一带的围剿之势已经非常明显。
刚刚出川几个月,在襄阳刚刚站稳脚跟的张献忠现在可有些坐不住了。
刚刚大好的形势,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四川,面对官军的重重围剿,连吃败仗,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张献忠技高一筹,左良玉和贺人龙中了张献忠的糖衣炮弹,官军内部矛盾重重,将帅离心离德。
张献忠采取运动战的方针,发挥贼的本性,让流贼名副其实的流动起来,一天能跑300里,官军被拖得筋疲力尽,张献忠伺机出击打击虚弱,官军连吃败仗。
特别是出川之后,他们一路如破竹,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好景不长,随州城外,一日之内,革左五营和李定国接连惨败。
张献忠当然知道老回回他们的实力,更知道他的排行老二的干儿子李定国是如何的能干,但是却接连惨败。
张献忠不淡定了,其内部也引起了震动,看来这个林毅的的确是太难对付了,难怪罗汝才和李自成等人相继会栽在他手。
张献忠一点也不敢轻敌了,立即召集高层将领军事会议。
张献忠坐在太师椅上,两边众将列立。四个干儿子都来了,还有大将白文选,另外张献忠现在还有谋士,最出名的就是徐以显和潘独熬,另外革左五营的老回回马守应、左金王贺锦和改世王刘希尧,也都在坐。张献忠现在手下的人才也算是济济一堂。
面对几路官军的围剿,和革左五营和李定国的接连失败,大兵即将压城的劲敌林毅,张献忠和大家研究应对策略。
张献忠手下的谋士潘独熬给张献忠出主意,让他放弃襄阳,南下取宜昌,夺荆州,凭借长江天险,进可以下江南,退可以回到天府之国的四川,决不能和官军在襄阳一带纠缠。
张献忠听了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但是这一方略和老回回马守应意见相左。
马守应认为,放弃襄阳是对的,但是他们不应该下江南,而应该进河南和山西,和官兵周旋,他的理由是,虽然宜昌和荆州是战略重镇,又有长江天堑,但是昏君各路大军云集,他们仍然是四面楚歌,难脱困境。
他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