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辽宁1950 >

第94章

辽宁1950-第94章

小说: 辽宁1950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共四架直20直升机搭载着十几吨重的物资飞行在河谷之上,此前只在这一地区训练过两次的邓海涛颇感紧张,毕竟横断山脉向来是国内直升机飞行员最讨厌的训练场。好在几个小时的航程都有惊无险地完成了,现在他们只需要到驻守此地的解放军战士的营地将补给物资卸下就可以了。

    “老张,那些是啥?”刘副营长看着快速向他们飞来的四架黑漆漆的飞行器,顿时就愣住了。

    “我哪知道啊,我又没见过!”张德良的反应倒是比较迅速,他立刻叫哨所的战士们把机枪架好,对准那些来路不明的飞行器。

    直20编队接近哨所之后,邓海涛通过复合观察探头发现哨所里的战士们正用两挺机枪对准他们。于是他立刻按照出发前被告知的那样,用热诱弹发射器发射了一发紫色信号弹。

    张德良看到为首的那架飞行器突然发射了一发紫色信号弹,并且降低了接近的速度,他这才意识到这就是团长和他们提到的“直升飞机”。

    “乖乖,我们什么时候有这种飞机了?”张德良看着那些直升飞机竟然在减速之后直接悬停在半空中,明显是在等待他们的反应。

    “老张,是不是按命令照做?”刘副营长问道。

    “嗯,快点。”张德良点了点头,刘副营长随即用哨所上的信号旗向山下的兵营发信号。

    过了一小会儿后,邓海涛看到了远处一座山坡后面也升起一发紫色信号弹,按照事先约定那里就是他们要降落的地方了。

    昌都的藏民们惊讶地看着四架直升飞机飞过他们的头顶,不少人以为这是某种神迹,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抬头仰望。飞行员们倒是没时间低头看,他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飞行任务上,在陡峭狭窄的山谷中飞行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当四架直升机都稳稳地降落在步兵战士们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后,飞行员们看到穿着整齐军装的解放军战士们围到降落场周围。螺旋桨的强风在光秃秃的砂石地面上卷起一阵沙尘,让周围的战士们猝不及防。

    邓海涛降低了引擎的转速,打开驾驶舱门走了出去,他看到一位军官站在战士们的身前,明显就是这里的营长了。

    “请问是张德良营长吗?”邓海涛走到他的面前大声问道。

    “我是张德良,请问你是?”张营长也扯着嗓子大声答道。

    “我是负责本次运输任务的陆航XX部队飞行员邓海涛,张营长你好!”邓海涛向面前的张营长敬了个礼,他身后的四架直升机此时已经稳稳地停在空地上。

    张德良回了军礼并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个人,对他身上的服装和各种物品感到非常好奇,不过他最好奇的还是邓海涛身后的直升飞机。

    “小同志,请问那些就是电报里说的直升机吗?”张德良先按捺住自己的其他疑问,指着邓海涛身后的那架直20问道。

    “对的,那是我们的直20直升飞机,大部队过来之后会和您解释的。现在先让战士们卸货吧,飞机上的东西有很多,可能要搬挺久的!”邓海涛说话的同时,四架直20机舱里的战士们已经打开舱门并下了飞机,开始对着手上的清单进行第一次清点。

    “好!”张德良一听他们的补给到了,也顾不上多问,立马就安排战士们帮忙把物资卸到空地旁边。

    直20机群运来的这批物资中,不仅仅是紧急补充的军用自热口粮,还有为驻军战士们准备的高原防寒服装和新式武器弹药。18军的大部队已经在雅安换装完毕,不过现在的几条入藏通道没有一条能够通行任何汽车,因此部队只能通过步行回到昌都地区。

    位于成都的双桂寺机场已经在一个月的紧急施工中扩建完毕,中央军委立刻从辽宁省调了几架运输机过来,准备为进藏部队提供补给。邓海涛这一个中队的直20也是调过来的部队之一,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高原环境的直20对为进藏部队提供支持而言非常重要。

    直升机不仅能作为运输补给物资的主要载具,也可以在前线战士们患病受伤的时候执行紧急救援任务。这在过去的日子里是不可想象的,昌都战役的时候18军由于道路险峻交通不便发生了多次意外伤亡,在高原突发恶疾的战士们也很难得到及时救治。

    虽然目前正在各条山路上向西藏进发的18军没能携带任何机械化载具,只能依靠步行,不过他们能够得到运输机和直升机的全力支持,后勤难度比起之前大大降低。原历史上的进藏部队甚至要每个人扛着镐子钢钎,一边在险峻的山崖上开凿道路一边前进,几乎没有一张准确的地图可以使用。现在他们穿着轻便保暖的高原作战服,每个连长的手上都有无人机侦察实时更新的山区地图,部队的意外减员因此大大减少,战士们士气高昂。

    由于补给问题在运输机和直升机部队的加持下得到解决,西藏问题对比原历史上有了更好的局势。中央经过讨论之后决定提前开始筹备西藏自治区政府,对反动的西藏当地政权的处理方式也被确定下来。

    此时还未到达北京的西藏地方政权代表阿旺晋美并不知道中央军委已经决定取消和谈,毕竟在获得了辽宁省提供的历史资料后,毛主席对西藏统治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他们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反动势力相比非常的特别,具体地说就是特别反动、特别落后、特别血腥、特别野蛮、特别顽固。

    原历史上的西藏地方政府在昌都战役前就寻求在英印的庇护下独立,在昌都战役结束之后也没有听从中央政府的建议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是趁着解放军补给困难,对地方的控制不足反复发动叛乱,最后公然进行分裂活动并出逃国外。这伙流亡在外的“藏独”份子常年躲在印度东北地区,在美国中情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名为“印藏边境特种部队”的恐怖组织,对西藏自治区进行常年的渗透破坏,甚至发动恐怖袭击。

    已经对美英两国和印度的勾结有所察觉的中央军委立刻决定尽快解放西藏全境,并推翻反动的噶厦。控制西藏全境之后,西藏地区的土地改革工作将立马开始,原则上对进行反抗的宗教势力和奴隶主贯彻以公审枪毙为主的斗争政策。

    中央预计英美等国绝对不会放弃在西藏地区暗地里搞破坏的机会,即使他们不敢在明面上动手,也可以通过印度间接支持藏独势力。同时,西藏地区也关系到之后中国对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影响,其重要性甚至比台湾省还要高出不少。

    在卸货完毕之后,张德良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感到心花怒放,他已经打开了几个箱子,里面全都是他从未见过的好东西。他知道大部队回四川是去接收新装备的,但没想到现在部队这么富裕了,对这些物资的来历的疑惑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飞行员同志,我们的大部队现在到哪里啦?”张德良向邓海涛问道。

    “张军长他们已经到吉塘了,我估计再过两天就能到了。”

    十八军早在十几天前就从雅安出发,他们的任务是在明年一月初控制中印边境和拉萨。另外79集团军的山地旅也将在不久之后通过空运的方式抵达成都并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中央军委对印度的防备已经开始。

    “太好了,大部队一到我们就能继续向西开进了。”张德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向西藏腹地继续进发了。

    “嗯,你们在高原上驻扎也辛苦了。”邓海涛说道。

    两人接着聊了几句之后便挥手告别,邓海涛回到直升机的机舱里,四架直20重新起飞,爬升了一定高度之后越过高山向东边飞去。

第136章 鼓动

    正当18军的战士们在茶马古道上顶着寒风艰苦跋涉的时候,位于拉萨西南部的亚东地区却是一片风和日丽的景象。位于中国西藏、锡金、不丹之间的亚东县坐落在中国领土一条羽毛状突出的河谷中间,是从南亚地区进入西藏的主要通道之一。

    原本亚东县只是一座没有多少人口的边境县城,但在一个月前这里迎来了一伙不速之客。自从昌都战役的惨败之后,西藏地方政府的核心四大噶伦趁机将野心勃勃的摄政扎达赶下了权位,年仅十六岁的大和尚在他们的操纵下成功亲政。噶伦通过傀儡大和尚把握住权力之后,他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四川、青海、新疆三省同时靠拢过来的解放军。

    对共产党无比害怕的噶伦居美多吉和土登塔巴于是在一片混乱裹挟着身处拉萨的大小官员僧侣一起逃到了亚东,一旦形势不对的话他们可以轻易地从这里逃往一山之隔的印度,接受英国人的庇护。和他们一起来到这里的还有大量的奴隶仆从,总共几千人的队伍挤进了亚东县这个小地方,把整个山谷地区搞得水泄不通。

    逃亡的大贵族和西藏地方政府高官们也把自己的金银珠宝都带到了这里,有些人已经派出自家的亲信将财产带到印度甚至是英国去。

    士气低落的藏兵们在几名代本的率领下看守着亚东县北部的帕里镇,但是这里几乎没有人认为他们能在解放军面前撑住太长的时间。昌都战役中双方战斗力的悬殊对比给噶厦高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选择在昌都战役后立刻逃到这里也有请求英印的保护的意思在内。不过好在解放军赢得昌都战役之后便暂时停止前进,没有继续对噶厦政权施加军事上的压力。

    在终于安顿下来之后,噶厦内部对他们未来的道路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以阿旺晋美和才旺仁增两名噶伦为首的主和派认为应该接受中央政府的和平建议,让西藏继续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另外两名噶伦居美多吉和土登塔巴则是坚定的分裂主义分子,认为应该求助于英美等国,抵抗共产党政权对西藏的“干涉”。

    双方在这一个月时间里不停地进行争吵,但是有着大和尚支持的分裂派略微占据上风,印度和英国的特使也不停地在各户大贵族中进行游说。身处于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他们消息十分闭塞,对于这两个月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种种变化毫不知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解放军虽然已经进入西藏并占领了昌都,但是大雪封山的情况下他们想要抵达拉萨,然后进一步打到亚东至少也得有两三个月,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考虑。

    不过让噶伦们感到疑惑的是,之前共产党政府会经常给他们寄信,表达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意愿,但是最近这个月他们没有收到来自中央政府的任何消息。不仅如此,他们留在藏区边缘的各种眼线还报告说解放军在上个月暂停前进之后又在这个月初重新开始活动,现在他们的先头部队正在前往拉萨的山路上跋涉前行。

    得到消息的西藏高层重新陷入了慌乱之中,因为他们收到的报告中提到,解放军在重新恢复活动之后前进速度比之前快了不止一倍。他们换上了新式的军服,手里有此前从未见过的武器,甚至还有神奇的能在半空中悬停的飞机。按照解放军目前的行军速度,不出十天时间他们就能抵达早已人去楼空的拉萨,而占领亚东县也不会多花太长时间。

    在亚东县“行宫”的一处暖和的房间里,居美多吉和土登塔巴正焦急地等待着原本在昨天就该到访的英国人使者。他们得知解放军加快速度向拉萨前进之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两人虽然力主要让西藏独藏立于共产党政权的统治之外,但是他们手头上的力量根本就挡不住传说中战无不胜的解放军。而英国人非常适时地通过留在他们身边的几个顾问表示将派出一名特使前来这里为他们提供帮助,并且暗示将来会提供进一步的物质援助。

    “前两天才旺仁增那家伙又去觐见大和尚了,该不会把大和尚给说服了吧?”居美多吉坐在铺了好几层毛毯的座椅上,手里拿着一盏彩瓷茶杯,土登塔巴隔桌坐在另一边。

    “大和尚不会听信他们的谗言的,如果真的让那群共产党进到拉萨,我们的产业就全都完蛋了。”土登塔巴摇摇头说道。

    “可是,共产党的军队现在已经在路上了,我们挡不住他们。”

    “。。。。。。”

    两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当中,虽然这几天他们关于独立的意见得到了亚东的大多数人的赞同,但是以藏军目前的战斗力根本不可能支持他们的想法。作为西藏最富有同时又最有权力的贵族,他们二人对共产党的革命政策有着本能的抵触,对他们来说,失去了特权就是失去了生命。

    正当两人苦苦思考对策的时候,房门被人轻轻叩响,一名卑躬屈膝的仆人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并向他们通报说:“英国特使到了。”

    原本愁眉苦脸的二人一听这话立马就兴奋起来,对着仆人异口同声地说:“快请他进来。”

    仆人退出后不久,一名高高瘦瘦的英国人从房门口走了进来,居美多吉和土登塔巴从各自的座位上起身迎接。

    “很高兴能回到这里,我的朋友们。”英国特使黎吉生脸上摆出了一个标准的微笑,走到起身相迎的二人面前。

    “黎吉生先生!”居美多吉惊讶的发现,这位神秘的英国特使竟然就是几个月前刚刚离开拉萨的印度驻拉萨代表黎吉生。

    “原来是您特地来访,快请坐吧!”土登塔巴紧接着说道。

    与几个月之前刚刚卸任的黎吉生在回到英国之后再次收到内阁的指派,和蒙巴顿一起回到了印度。在反华反共事业上倾注了无限热情的黎吉生丝毫不因为自己的退休时光不得不因此推迟而感到遗憾,他一得知自己可以在已经耕耘了几十年的战场上继续“奋战”就激情满满。

    黎吉生早在1932年在印度内务部任职时就对中国的西藏地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于1936年的时候正式成为英印驻拉萨的全权代表,开始对大和尚施加影响力。作为一名剑桥的毕业生,黎吉生出人意料的没有投共,而是成为了一名非常坚定的反共份子,他在西藏任职期间忠实地践行着英国对殖民地的一贯政策,使得原本离心倾向不强的西藏高层逐渐产生了分裂国家的想法。

    在二战期间他曾短暂地离开西藏,但是又在战后回到这里,策划了多次西藏地区的排汉事件,并拼命鼓动噶厦政府投靠英国。而在解放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黎吉生甚至和当时的摄政达扎一起谋害了反对分裂的热振活佛。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通过各种渠道向英美两国提出警告,他们的分裂活动才稍微收敛了一点。

    现如今,英美两国虽然屈服于中国的强大压力表示不会对西藏的割据势力进行任何形式上的援助,但是他们的承诺仅仅限于表面功夫。两国的情报机构当然不愿意放过这个给新中国添堵的大好机会,即使不能以官方形象对藏独势力提供支持,他们也可以通过各种间接渠道达成这一目的。

    黎吉生的实际身份是英国军情五处的特派员,但他的表面身份则是印度的贸易专员。为了不落下把柄,黎吉生的随从人员都是印度人,他们和国内的联系也不能通过无线电报,一旦解放军靠近这里,他们将会消灭所有证据并且逃到印度境内。

    “特使先生能来这里实在是我们的荣幸,大和尚一直希望能够再见到自己的老师。”居美多吉将一杯红茶递给坐在椅子上的黎吉生。

    “是啊,共产党的威胁近在眼前,大和尚最近一直非常着急。”土登塔巴接过话头说道。

    他们二人现在对黎吉生的态度十分的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