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950-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事情基本都办妥了,下周就可以出发了。”蒋经国小心翼翼地说道,他知道蒋光头一般不喜欢别人在他阅读的时候进行打扰。
“嗯,我知道了,你干的很好。”蒋光头稍微点了点头,但是并没有看向站在门边的蒋经国。
“还有就是,现在外面有些消息在流传,我怕这样下去的话可能会多生事端。”
蒋光头当然不是那么好心要让何应钦这种已经被排挤的黄埔系将领跟着他,浪费原本可以装更多美元黄金的吨位。他这几天召见了十几个不同的国军高层,给他们安排派了几套不一样的逃跑方案。这些方案到时候都会得到执行,但是和计划书上不同的是蒋光头将不会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起走,而是会安排一个替身。这群国军的高层将领就是为了保证蒋光头本人能够逃出生天的诱饵而已,他在会见他们的时候都说必须要严格向其他人保密,否则的话到时候就不带上他们。
另外他也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向包括之前那几个人在内的一群国军高层说要执行一次大规模的逃跑行动,让整个国军高层都有机会出逃。这一举动使得那些被单独召见的国军高官对蒋光头的计划深信不疑,毕竟蒋光头已经准备好一群诱饵了,那他们肯定就是真的能够和蒋光头一起离开的那批人。
不过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果然有不少人从各种途径得知了这个逃跑计划的细枝末节,这使得国党内部的其他人纷纷出现猜忌之心。另外对那些没得到消息的国军军官而言,这一情况对他们造成了强烈的打击,士气一落千丈。
蒋经国担心的是,在这最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如果蒋光头等人要逃跑的消息被下层官兵知道的话,那肯定会引起士气的大崩溃,没准还会发生可怕的兵变。到时候要是有一两个军长打算提刀上洛,和蒋光头等人痛陈利害的话,那他们的计划就算是彻底完蛋了,要是共党趁此机会发动突袭,岛上的人一个也跑不了,说不定还会有人想要拿他们父子俩的人头去和共党换一个免死金牌。
“嗯,我知道,到时候我去安抚一下其他人的情绪,你不要惊慌,最后的这几天时间要好好安排。转运黄金和文物的时候不要引起注意,千万记得要隐蔽行事!”
“好的。”蒋经国答应一声后便退了出去,并且把门带上。
最近一段时间蒋经国一直在负责这个秘密计划的具体实施,要把“国库”里面的黄金和美元都悄悄地运走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他们转移这些东西的动作确实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毕竟台湾岛上没几个人敢为难他这个大公子。
第120章 抢银行
1948年年末的时候,颓势尽显的国党已经开始为自己准备后路,蒋光头命令蒋经国等人将储存在上海的黄金分批秘密运输到台湾,但由于国党内部“出色”的保密能力,这件事引发了数次黄金骚动,导致当时的金融体系进一步崩溃。这些黄金已经占到了当时中国全国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它们的命运到了台湾岛上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不同。
在全国解放的前夕,蒋光头终于带着剩下的国党残部狼狈地逃到台湾,但是面对着军纪败坏的上百万国军,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军饷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于是被运到台湾岛上的这批黄金成为了蒋光头稳定军队以及新台币的基石,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被消耗过半,直到朝鲜战争开始,美国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美元援助才稍有缓解。
但这种缓解的趋势随着美国在朝鲜的全面失败后停止一切对台援助而土崩瓦解,尤其是在大陆的军舰封锁台湾之后,岛上的民众立刻开始怀疑新台币的信用,毕竟市场上的美国粮食已经开始供应不足。出于乱世存金的朴素思想,台湾民众拿着新台币想要到台湾银行去兑换成保值的黄金,但是已经在筹划出逃的蒋光头怎么可能继续向民众散发手里的黄金。
自然而然地,由于银行拒绝向民众兑换黄金,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新台币瞬间就到了信用崩溃的边缘。大批人聚集在银行门口要求兑换黄金,但是已经准备放弃台湾的蒋光头此时也不用考虑其他事情了,他像在上海的时候一样命令国军镇压上街的民众。
新一轮的金融风暴立马在小小的台湾岛上爆发,不少国党的经济官员借此大发横财,但是这一次已经没有任何人愿意控制局势了。
在十二月的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一辆没开车灯的装甲车悄悄来到台湾中央银行的后门前,两名正在站岗的国军士兵见到这辆装甲车之后立刻转身向后。装甲车的车门被打开,两个身穿工作服的男子从车上从容不迫地走了下来,他们打开装甲车尾部的后舱门,然后取出一辆小推车。
在确认周围没人之后,这两个男子将手推车带到后门前,然后其中一个拿出一串钥匙,打开了设在大门旁边的一处小门。在他们两个进门之后,两名站岗国军士兵才转身向前,仿佛完全不知道刚才发生过什么一样。
进门之后,两个人带着小推车熟练地绕开了所有警戒机关,顺利地来到了地下金库的门前,负责看守金库的守卫和大门的门卫一样,对他们两个的到来视若无睹。再然后,为首的那个男子在金库门前操弄了一番,两个人合力打开了厚重的防爆门。
进入金库,两人分别打开自己携带的手电筒,他们的面前立刻闪烁着微弱的金光。成堆的金条和银锭静静躺在金库的架子上,数量之多令人咋舌。这里便是台湾当局的国库,大多数国党的黄金、白银和外汇此时都在这里。
但是这两个人并不为眼前的黄金感到任何的惊叹,而是分别带上手套,开始将面前的金条都搬到手推车上。在用金条装满推车之后,二人原路返回,把包装好的金条塞到他们开来的装甲车的后车厢里面,然后再次回到金库继续这一流程。他们搬运这些黄金的时候一言不发,周围的守卫也都很安静。
又一车黄金被装进车厢之后,其中一个男子就着手电筒的灯光看了一眼左手腕上的手表,开口说道:“大哥,时间差不多到了,明天再来一趟黄金就可以搬完。”
“嗯,好,你先上车。”另一个人点了点头说道。
随后,这名身穿工装的男子又走回金库前面,将几个正在站岗的人叫了过来。他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面掏出了一些“小黄鱼”,给在场的守卫一人一根,开口说道:“你们做得很好,好这是奖励,之后还会有,但是今晚发生的事情绝对不能说出去,明白吗?”
“明白了!”众守卫唯唯诺诺地点头,态度十分恭敬。
装甲车发动引擎,带着两人连夜搬运的黄金离开了这条街道,银行的守卫们回到自己的的位置上,仿佛这两个人从未来过一样。
这场“抢银行”从头到尾都发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没有任何台北市民看得到这一切。而两个如入无人之境的银行抢匪开着他们的装甲车一路向东,消失在了夜色里。
第二天的时候,台湾银行的工作人员照例清点金库时,自然也看到了大量黄金被搬走的事实,但是没人对此作出任何反应,仿佛这些黄金本就不在这里一样。
到了这天上午的时候,这辆装甲车已经被开到台北市的郊外,坐在车里的二人将这辆车带到了一处关卡,一名战战兢兢的司机此时正在这里待命。驾驶座上的那名男子走了下来,让正在等待的司机上车,但是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那个人依旧在车上。
“到了地方,领到了钱就不要多问,明白吗?”男子平静地说道。
“明白,明白!”这名司机用颤抖着的嗓音回答道,他此前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大官。
然后,下车的男子又绕到副驾驶座旁边,对着坐在那里的人说道:“纬国,到了之后按计划行事,这次利索点。”
“我知道了。”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人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不过还是很快回答了。
蒋经国点了点头,这件事情由他们兄弟二人亲自操持,可见蒋光头对此事的重视程度。由于国库里面的黄金一定会被许多人的眼睛盯住,负责转移这些黄金到他们的逃跑计划的出发地的蒋经国决定亲自动手,绝不能让任何外人接触此事。刚才的那个司机和之前的几个一样,不会活着回到台北。
在蒋光头确定他们的出逃计划之后,蒋经国就被命令负责运输他们将要带走的钱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藏在“国库”里面的黄金和美元钞票。这些东西不仅是蒋光头等人在国外能够生存下来的保证,也是为了之前向美国人承诺过的,只要美国人允许他们在菲律宾中转就将大部分黄金送给美国人。
在这之后的好几天时间里,蒋氏兄弟二人亲自在每天晚上开车到银行金库搬运黄金,为的就是保密。台湾银行的行长,也是国库的主要管理者徐柏园被蒋光头许诺在出逃的时候带上他,于是帮忙隐瞒了黄金被搬走的事情。蒋光头想要保证除了自己指定的极少数人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些黄金去了哪里,以便被他欺骗的那些国党高官可以被继续蒙在鼓里。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位于台中市的文物库房,国党在败退台湾的时候,将位于北京的大量珍贵文物和古籍带到了这里。这些文物比起黄金而言可能还更有价值一点,因此蒋光头决定从这些已经精挑细选过一次的文物中再挑选出一批价值最高的带走。
而负责这件事情的就是出逃计划的具体制定者胡宗南,他在蒋光头的命令下来到了台中市,并且命令在当地的文物专家挑选出一批方便携带的,价值高昂的文物。听说此事的考古学家们立刻意识到这是蒋光头打算带上一批文物逃往海外了,但是他们不可能违抗胡宗南的命令,更不许打听这些文物会被带到哪里。
于是,在一个阴冷的上午,台湾大学的教授李济来到了蒋光头的书房里。
“李先生,别来无恙啊。”蒋光头一脸微笑地推门走了进来,但是正站在书房里面的李济却满脸紧张。
“总统,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李济一看到蒋光头推门进来,就焦急得有些语无伦次,蒋光头见他这个样子,脸上的微笑立马就没有了。
“我中华文明的文物,万万不可再流落海外啊,总统,您不能这么做!”
蒋光头在心里暗骂一句这个穷酸文人,然后一脸冷漠地对他说道:“李先生,我这也是为了保全中华的文物,不得已而为之,这件事情你还是不要过多关心的好。”
李济一听到这话,立马涨红了脸,本来他还对蒋光头打算带走文物有所怀疑,但是现在对方的话直接证实了他的猜测。作为中国的最初的一批考古学家,李济不仅在十几年前主持过许多重要古迹的发掘,而且在二战结束后负责从日本追讨中国的文物。
在解放战争时期,李济由于各种原因选择投靠国党,并帮助他们挑选故宫里面的文物带到台湾。但是他这么做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能够继续研究这些东西,现在蒋光头想把这些珍贵的文物带到国外当做财产,李济觉得自己有必要保护这批中国文物不会再次流落海外。
“总统,把文物带到国外的话算什么保护啊,我中华的文物古董,怎么能被带到国土以外,我们不能当这个民族的千古罪人啊!”
“你懂什么!”蒋光头见李济一副声泪俱下的样子,心中气的不行,但是碍于对方是文化领域的大人物,自己也不方便把他清理掉。现在他只觉得胡宗南真是败事有余,这种事情怎么就不能秘密办好,如果搞得人尽皆知的话岂不是大大的不妙。
转念一想之后,蒋光头又把李济扶到一个座位上,自己坐到旁边,开口说道:“李先生,你不懂,我这也是为了保全国粹。你看看对岸的共党,他们一群土包子哪里懂得保护文物?共匪所到之处,文物古迹皆未能保全,现在形势危急,我们要做长远的打算。”
他决定,反正自己过不了几天就可以离开了,在这个关节肯定不能让自己要出逃的消息到处乱传,眼前的这个酸文人随便安抚一下也好。
“但是,但是。。。。。。”李济说不出话来,毕竟他确实看不惯共产党对待文化界的方式,觉得他们的考古刊物一点也没有学术性,充满了学者最不该沾染的政治术语。
“你想想看,美欧诸国对文物的保护不是比共匪要完备得多,我们现在把这批珍品带到国外是为了更妥善的保护。我蒋某人以人格担保,绝对不会变卖文物,到时候国际形势变化,我们光复大陆的时候就把文物如数带回。”蒋光头循循善诱,反正这些文人都是死脑筋,随便安抚一下,不给他的出逃计划添乱就可以了。
李济听了他这一番话后还是觉得不对,自己这么多年到国外去辛辛苦苦地追讨文物,到了最后也没能从列强手里拿回多少东西。现在蒋光头他们把文物带出台湾岛的话,就算将来国民党真的反攻大陆了,他们还能带回几件文物?怕不是到了国外立马拍卖掉换钱,给蒋夫人在美国买房子用做资金了。
“总统,就算共产党打到台湾,我们也可以挖个秘密库房把文物藏起来,等到将来光复台湾再启封这些文物。一旦带到海外,舟车颠簸之下,恐怕难以保全啊!”
见到李济继续纠缠,蒋光头也感到有些不耐烦了,带走珍贵文物当然是为了拍卖换钱,但是这群文人一再阻挠的话也很麻烦。
“这件事情我已经决定了,这样子对这批文物才是最好的,先生莫要纠缠,但时候随我登船就是了。”蒋光头摆摆手说道,他之前已经单独找李济这些学者来,安排他们作为一批诱饵。
但他没想到的是,李济竟然威胁说蒋光头运走文物的话,他就要向外界公布蒋光头等人正在秘密计划出逃的事情。这让蒋光头气急败坏,立刻就叫外面的门卫把他抓了起来,并吩咐门卫把他带到监狱里面单独关押,不准任何人探视交谈。
在李济被捕之后,学者们不再敢反抗,乖乖地为蒋光头等人挑选了一批小件的文物。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还是留了心眼,只把一些考古价值不大的文物选出去,那些有铭文的器物以及珍贵的古籍都被排除在外。
第121章 瓮中捉鳖
“老总,岛上有消息了。”邓政委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走向正站在广西舰船头的彭老总。
“哦,是哪方面的?”彭老总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过身来,他穿着一件用来御寒的大衣,一个人站在飞行甲板上面。
“就我们一直在跟进的那件事,总算是找到了。”邓政委摇了摇手里的电报,并将其递给彭老总。
在金门战役结束之后,原本在朝鲜半岛上驻扎训练的原志愿军部队有一部分恢复了解放军番号,并且随彭老总南下福建省。中央指定原金门战役前委和南下的彭老总等将领重新组建台湾战役总前委,由彭老总担任前委书记,其他成员包括邓政委和叶司令等人。
来到福建之后的彭老总第一时间开始跟进台湾岛上的情报工作,因为前委的任务不仅仅是要解放台湾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抓到蒋光头等人。在此期间,辽宁省的运输船正在全力向厦门、泉州等港口运送登陆作战需要的补给,但由于当地的港口状况以及装卸能力问题,到目前为止也只囤积了预期需要物资的七成。
彭老总在来到福建之前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