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950-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从未向埃及出售或转让过任何先进地面武器。”王炳南大使从容不迫地说道。
纳赛尔和埃及自由军官组织手中的那些先进武器,其实都是苏联的兵工厂正在生产的东西,上面绝对找不到任何中国产的痕迹,因此王炳南大使所说的完全不是假话。就算其中有中国产的武器,也不符合我国的“先进”标准。
埃及大使是法鲁克王朝的官员,他从国内领到的命令只有一个:尽量别惹事。因此,在刚才的几轮论战中,埃及大使都尽量不说任何话,不过现在双方的讨论涉及到了他们,埃及大使也只好站起来说道:“我国的地方部队有权利自己采购一定量的兵器,如果我们的前线部队采买了不明来源的武器,我们会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他的这一说法既对也不对,因为理论上埃及军队自然没有自己从外国购买武器的权利,但是现实里埃及各地的军队基本都有一些小动作。自由军官组织在这段时间里面已经逐渐掌控了埃及军队的很大一部分控制权,他们根本就不会听从法鲁克国王的命令,而且一直在暗中谋划推翻王朝并驱逐英国殖民者。
发生在加沙地带的这场战斗无疑会给自由军官组织一个很好的机会,纳赛尔率领一支孤军以寡敌众成功将以色列侵略者阻挡在西奈半岛以外,这将是提高纳赛尔个人威望,并增强自由军官组织号召力的重大事件。不过到目前为止,纳赛尔还不打算直接公布自己还活着的事实,他打算等一个更好的机会,以英雄的身份回到埃及,率领自己的同伴们去推翻法鲁克国王。
几次对中国的反击尝试没有产生任何效果之后,奥斯汀只能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对王炳南提出的任何问题都不予理睬。而夏里特则神情恍惚地喃喃自语着,似乎对本国的前景不怎么看好了。
针对本次武装冲突事件的联合国会议在开始几个小时后结束,与会的各方不欢而散,不过会议依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中苏等国的努力之下,这场武装冲突被定义为以色列出于自身野心的侵略行为,严重违反了联合国的相关决议。安理会要求以色列军事人员立刻退回到巴勒斯坦战争开战前的停火线,且不得让任何武装人员进入耶路撒冷地区,这一决议将由驻守当地的维和部队监督执行,以色列政府没有拒绝的权力。
除此之外,多勃雷宁在会议将要结束的时候再次提出了之前被搁置的那个议案,要求重新分配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土,并增加了新一条项目,也就是在欧洲地区考察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区的可能性。包括美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国在内的多数欧洲国家表示了坚决的抗议,不过并未让多勃雷宁有任何程度上的动摇。
而在第二天早上,美国驻沙特大使再次受到了费萨尔亲王的召见,他收到了一封令他感到难以置信的文件。沙特阿拉伯政府正式宣布将结束与美国和北约国家的一切军事合作,并无限期停止对欧美的石油供应,断绝大部分的国际往来,以作为美国和欧洲各国支持以色列发动战争的回应。
“亲王殿下,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要做出如此冲动的决定。”美国大使坐在柔软舒适的藤椅上,会客室里面安装了中国产的空调,即使在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感受不到一丝热意,但是他却已经汗流浃背。
费萨尔亲王喝了一口凉爽的饮料,清了清嗓子说道:“这并不突然,我们早在几个月之前就表达了类似的意向,难道你们一直没有注意到吗?”
“可是,难道你们真的就这么相信共产党了?”美国大使几乎说不出话来,他拿着文件的手都在发抖。
“这与中国或苏联无关,我们只是单纯地发现,或许贵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并不想与我们交朋友。我们曾经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但是你们用来回应我们的诚意的东西,却是一大群轰炸机。”费萨尔亲王摇了摇头说道。
“您不能这样,这都是共产党国家的阴谋,他们只是想要占据你们的石油而已,他们。。。。。。”
“想要占据我国石油的,恐怕不是您口中的‘共产党国家’吧,大使先生,我已经说过了,这件事与共产党国家无关。”
话说到这个地步,美国大使觉得自己其实也不用遮遮掩掩了,于是说道:“你们难道就不担心他们煽动你们国内的反对力量,来推翻你们的统治吗?”
“这一行为简直就是你们的自述,大使先生,我可还没有见过中国人煽动哪一国的反对力量来推翻他们的政府呢。”费萨尔亲王笑着说道,其中既包含着对美国大使说法的愤怒,也有对他滑稽借口的嘲讽。
“难道你们不能考虑一下,你们的这种决定会让欧洲的多少人陷入饥饿与贫穷吗?”
“你们可以考虑到以色列去挖石油,当然了,白宫地底下可能也有呢。”
美国大使最终灰溜溜地离开了费萨尔亲王的会客室,将这一毁灭性的新闻带向西方世界。美英法以等国的最后尝试果然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他们现在即将开始面临一场恐怖的石油危机,超级帝国的四大支柱已经被摧毁了,留在帝国主义面前的,似乎只剩下一场华丽的崩塌。
第314章 另辟蹊径
“好的,麦迪森博士,谢谢你有时间来到这里。”艾德礼站起身来,走向站在门口的牛津大学教授麦迪森博士,与对方握了握手。
“我很荣幸,首相先生。”麦迪森博士表现得不卑不亢,很有学术大师的风范,这让艾德礼对这位之前没有私下会面过的教授多了不少好感。
这里是位于唐宁街的首相私人办公室,艾德礼将精通工业建设的麦迪森请到这里,主要是为了商讨英国近期面临的重大困境。两人分别坐在办公桌的两边,麦迪森的手上拿着一个厚厚的公文包,里面是他提前准备好的材料。
前两天,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对北约国家实行全面石油禁运的主要产油国,这使得各国政府用宣传力量和储备资源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舆论再次爆发。与之前几次有所不同的是,欧洲各国政府是真的找不到任何其他的办法了,以色列的悍然入侵已经导致沙特阿拉伯彻底站到了欧美阵营的对立面,想从中东地区大量获取石油不再现实。
欧洲经济走向全面崩溃的倒计时在这一事件后陡然加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不得不面对现实。
艾德礼等麦迪森在他面前落座之后,主动开口说道:“麦迪森博士,今天我请你过来,主要是想讨论一下我们面临的资源紧缺问题。您知道的,我们失去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遭到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禁运,甚至难以从某些国家那里购买足够的特殊矿产。现在我必须知道,我们面临的资源缺口会达到什么程度。”
说完上面那一串后,艾德礼从桌上的文件堆里面准确地抽出一份来,一边翻看一边继续说:“您之前提交的这份分析报告非常有见地,因此我希望您现在能给我仔细谈谈。”
“当然没问题,首相先生,这没什么难的。”麦迪森冷静地说道,同时从自己的公文包里面取出了一张发言稿似的东西和一个鼓鼓的文件袋,“我之前已经在报告中分析了我们面临的石油缺口的问题,预计到下个月我们耗尽石油储备开始,我国仅剩的进口石油渠道就是美国和委瑞内拉,当然了,如果您和法国人达成协议的话,利比亚也是选择之一。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将面临50%以上的原油缺口,这部分原油没有中东和东南亚的供应是绝对无法填补上的。”
麦迪森博士给出的数据让艾德礼倒吸一口凉气,之前他在文件上看到的数字还是30%,但现在突然又多了两成的缺口。这两成缺口被麦迪森给出了合适的证明,之前提交分析报告的另一名专家似乎是耍了一点点小花招,想要安慰一下内阁成员们的绝望心情。
按照新的分析报告中的描述,在英国的石油储备耗尽之后,巨大的供应缺口将使得英国连维持现有的工业规模都做不到,更别提战后经济恢复的事情了。原油短缺造成的能源危机将使得英国一半以上的汽车停摆、大量船只无法使用、三成左右的工厂直接倒闭,受产业链影响的其他企业也会被狠狠地冲击。
工厂倒闭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超大规模的银行坏账,紧接着就是金融危机,虽然到目前为止由石油期货和英镑暴跌产生风暴已经在金融城中肆虐了。
“这还仅仅是石油短缺会导致的后果。”麦迪森将翻了一页文件,继续说道:“我们丢失了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之后,当地产出的天然橡胶也已经断供,这项资源我之前就已经提醒过内阁要多加注意,但是你们只关心石油的问题。”
“橡胶也短缺吗?我们不是有人工合成的橡胶可以使用?”艾德礼并不是一个熟知理工科知识的首相,他之前确实也有注意到属下们提出的橡胶和其他森林资源短缺的事情,不过忙着处理伊朗和以色列,就没有分神留意。
麦迪森抬了抬自己的眼镜,很严肃地说:“是的,天然橡胶在某些场景下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否则日本人在几年前也不敢碰我们的领土才对。”
“有没有找到替代货源的可能性?”
“不太可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我们在这些地区经营上百年时间,投入了无数精力来建设橡胶种植园才有这样的成果,这片地区出产世界上九成左右的天然橡胶。就算要在美洲或者非洲找个地方种植,橡胶树的成长周期也不是我们能够养得起的。”
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地区出产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天然橡胶,各国的种植园中满是被作为奴隶使用的当地土著以及被骗下来的中国人。二十世纪的工业时代中,橡胶具有绝对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欧美获取巨量橡胶来建设本国的同时,无数的当地土著在荷兰与英国殖民者的剥削中悲惨死去。
到了现在,欧美国家的殖民势力已经被中国驱逐出了东南亚地区,法国军队灰溜溜地撤出印支半岛,英国的殖民机构也已经被从海峡殖民地赶走,荷兰人更是屁滚尿流地逃了出来。他们在当地的种植园落入了当地政府的手中,至于产出来的橡胶,自然也是由中国和苏联全额买入,欧美连一滴一天然橡胶都得不到。
如果他们想要在其他还能控制的地区种植橡胶树重新发展产业,那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忍受橡胶树长达五年以上的成长期,那时候英国早就退化回蒸汽机时代了。
艾德礼本来想着人造橡胶能不能更多地替代天然橡胶的作用,但是麦迪森博士给他浇了一盆大大的冷水。且不说人造橡胶在部分应用场景中是无法被人造橡胶取代的,目前这个时代中,制造人造橡胶的主要原料也是石油和天然气,这意味着他们即将连人造橡胶都拿不出多少来。
“所以说,无论我们做出任何努力,只要中国和苏联对我们的资源封锁持续下去,我们的经济都一定会崩溃是吗?”艾德礼泄气地说道,他早就知道这一结果,只是不太想承认。
“从学术角度上讲,您说的完全没错。”麦迪森点了点头,他和英国国内的其他科学家们早就都看出来了,从丢失东南亚开始,英国的经济危机就已经浮现。
反对党在今年年初的那几个月还在不遗余力地攻击艾德礼内阁,尤其是丘吉尔这位前首相,屡次在下议院质询的时候把艾德礼喷得狗血淋头,指责他们对社会主义阵营的软弱导致了英国如今的处境。但是事到如今,反对党已经不再跟艾德礼他们唱反调了,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英国政府完蛋了,无论是谁上台都无法挽救这个局势,还可能要背上一个亡国政府的特大黑锅。
首相职位从原本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艾德礼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面临这样子的困境。
“您认为,我们现在缓解这种局势的希望在哪里呢?能否通过某种经济操作来避免或是拖延金融危机的产生?”艾德礼有气无力地问道。
“首相先生,虽然我并不是一个经济学家,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任何经济操作都无法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资源短缺,这将导致社会生产能力暴跌,不是我们耍一耍货币和金融手段能够躲过去的。”麦迪森摇了摇头说道。
现在的英国还是一个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即使是后世那种以金融产业为经济支柱的英国,也需要一定的高精尖工业作为托底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阵营从能源和基础资源上进行釜底抽薪,任何大型经济体都不可能躲得过去。
当然了,欧洲在过去几十年中面临经济大危机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不过对中苏两国肯定没有效果。以前他们可以通过以邻为壑的手段转嫁危机,甚至是发动战争去夺取资源,但是这一次欧洲面临的危机是欧洲自己的危机,他们就算想开战也没那个能力。
最关键的是,美国人现在不仅没想着怎么帮他们挺过去,反而毫不客气地接收了大量欧洲贵族和资本家带到美洲去的资产,并全力吸引欧洲各国的科技人才移民美洲。之前那次生物武器危机显然也不是空穴来风,美国人是真的在做放弃欧洲的打算。
“您认为我们还有任何机会解决这次危机吗?”艾德礼和麦迪森博士的主要会谈内容其实已经结束了,现在他只是想随便聊聊,以便放松一下身心。
“这。。。。。。”麦迪森博士似乎有些为难的样子。
“您真的有办法?”艾德礼看到对方这幅犹豫的样子,一下子来了精神。
而麦迪森则是为难了一会儿,然后说:“您也知道,我们面临的一切困境都来自于中国和苏联的封锁。”
“当然,他们现在就是想着把我们往死路上逼。”艾德礼咬牙切齿地说道。
“那我们就必须想办法结束他们的封锁,不然的话一切都没有意义。。。。。。”
“您难道想让我和他们开战吗?他们怎么可能放松对我们的封锁,他们只是想让我们崩溃而已!”艾德礼有些失望,他本来以为麦迪森博士能有什么新的高见。
“当然不是战争,”麦迪森犹犹豫豫地说道,“我们总有其他办法能让他们停止资源封锁的。”
这时候,艾德礼抬起头来看向坐在对面的麦迪森,却发现他的眼神躲躲闪闪的。
一个想法如同惊雷一样在艾德礼脑海中闪过,他甚至对自己产生这种想法感到无比惊讶。
“你该不会是想说。。。。。。”艾德礼用极低沉的语气说道。
麦迪森博士则恢复刚才那种坦然的样子,开口道:“首相先生,我只是建议您从更加长远的角度上考虑我们的未来。”
“你就是想说这个。”
让麦迪森博士返回之后,内阁秘书从首相办公室的门外走了进来,他发现首相此时正躺在椅背上沉思着。
一般来说,内阁秘书并不希望首相在见到专家之后露出这么一副表情来,尤其是首相在这种危机局势下找了这么一个人来商讨沉重的话题之后。英国的局势已经摇摇欲坠,现在更是避免首相做出什么出格行为的重点时期。
“首相,请问您有空吗?”内阁秘书走到艾德礼的座位旁边,低声地向他探询。
艾德礼像是被吓了一跳一样,转过头来看向内阁秘书,说道:“什么事情?”
他的这一反应让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