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第91章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91章

小说: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这需要时间。
  毕竟也不是谁都是张居正那种怪物啊!
  张居正和海瑞被留了下来。
  朱元璋看着二人,沉吟了一下继续道:“其实这镇国鼎一共有九座,现在才凝聚了三座而已,还有六座需要进一步收拢天下才气才能继续凝聚。”
  “两位说说,这个才气到底要如何聚拢?”
  “这…。”
  张居正沉吟片刻最终道:“臣以为收拢才气最好的办法是改革现行的科举制度,这样天下士子才能归心。”
  旁边海瑞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去了!”
  朱元璋笑着道:“这样吧,你们两个准备一下,咱派你们前往主世界考察一下那里的科举制度。”
  “咱会让标儿接待你们,你们一起商量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出来,如何?”


第一百七十九章 张居正、海瑞明初一日游
  “太祖,我也想要去明初。”
  ”求太祖成全。”等张居正和海瑞离开。
  嘉靖皇帝噗通一声就跪在了朱元璋面前,脸上满是期待道。
  “你不行!”
  “你现在是普通人,前往主世界的空间通道必须要成为超凡者才能跨入。
  朱元璋说到这里,突然微微眯起眼睛道:“对了,咱还没有问你,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位面之子吗?难道除了皇道护体龙气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位面之子?”嘉靖皇帝闻言一愣。
  “这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啊!”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两眼,最终收回目光道:“无论如何你还是先不要去了,老实跟在咱身边,你只管放心,咱之前答应你的事情依然奏效,现在主世界灵气已经第二次复苏了,延寿的办法变得更多,保你活到二百岁没有问题。”
  “好吧,那我听太祖的!”嘉靖皇帝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他知道朱元璋的性格,太祖对他可没有什么耐心,自己若是再没眼力见的求情,恐怕有自己好受的
  “反正自己只要认准一点,一直抱紧太祖大腿就是了。”嘉靖皇帝心里驽定的想。
  张居正和海瑞再次踏上主世界的土地他们之前其实就已经来过,特别是张居正因为工作的问题,他来过两三次了,
  不过每次都是行色匆匆,都没有多呆。
  而且最后一次来也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了。
  张居正是真没想到,只是两三年时间没来而已,主世界的南京城竟然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他们脚下的道路,平坦宽阔,完全一尘不染,感觉比他们家里都干净。
  “欢迎两位老先生到来!”
  朱标已经先一步等在这边了,看到两人不由一笑:“两位先生上车吧,本王已经定好了家宴,先给你们接风洗尘。”
  因为岁数的原因,朱标现在不但是太子,而且已经在七年前被朱元璋封为吴王。
  要知道朱元璋没有称帝前就是先称吴王的,所以这个王位在大明帝国是很有象征意味的一个称号。
  甚至朱元璋已经流露出了愿意把皇位让给朱标,他自己退位的想法。
  不过被朱标给拒绝了。
  皇帝什么他根本就没兴趣。
  现在当个太子加吴王就挺好的,要不然等自己当了皇帝,老朱万一撒手不管,
  带着母后游山玩水去了,把这偌大的大明朝一股脑的扔给自己,那他岂不是要哭死。
  现在这样挺好的。
  “太子殿下,陛下这次让我们两个来是考察主位面的科举制度的,要不咱们还是先谈一谈这件事吧?”海瑞开口。
  他是真的特别在乎朱元璋交给自己的任务。
  特别是了解到镇国九鼎的效果之后,更是如此。
  他比谁都希望大明强大,所以此刻格外的迫不及待。
  朱标闻言不由看了一眼旁边的张居正,看他也是一副意动的模样,便点了点头道:“那好吧,咱们就直接去学校看看!”
  朱标扭头看向前面的司机道:“直接去距离这里最近的社学吧!”
  汽车在公路上飞驰,张居正目光好奇的看着外面道路两侧的风景,终于他忍不住道:“殿下,这路是用什么铺的啊?”
  “我看也不像是您上次说的水泥路。”
  “这是沥青路!”
  “是科学院新发现的一种材料。”朱标笑道。
  “您上次不是说主世界因为灵气复苏的缘故正在变大吗?“
  “这样以来,道路过几年不是就坏了吗?”
  “但我看您这条路修的如此精致,这岂不是大费周章?”张居正好奇道。
  “的确如此,虽然这种路中加入了一些提升延伸性的特殊超凡矿物,但最多也就只能使用十年。“
  “不过也没关系,坏了再修就是了!”
  听到朱标此言,海瑞眉头不由微微一皱。
  直接开口道:“殿下,如此不是劳民伤财吗?”
  “呵呵,算不上!”
  “因为我们早已经彻底取消劳役了,修路都是招募的工人,都是给宝钞的,如此便没有劳民一说,至于伤财……那更是谈不上,朝廷国库很充裕,手中有大量的结余宝钞,我们这也算是通过以工代赈的方法再让钱财回到百姓的手里。”
  听到朱标此言,张居正和海瑞顿时都不由若有所思起来。
  他们都是聪明人,而且儒道才气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自然很快就能明白朱标此言的意思。
  “主世界就真的那么富有?”
  “之前陛下为了打赢和士绅之间的粮食战争,半年的时间往我们那边调集了上干万石的大米,主世界的粮食真的已经多到吃不完的程度了?”海瑞也好奇的问道。
  “也可以这么说吧!”
  “科学院已经在十年前就已经研究出了化肥,有了这东西粮食的产量自然就开始大量增加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良种,科学院近些年人工培育出了各种农作物的良种,特别是在灵气环境下产量能够提升的良种,已经有很多了。”
  “实不相瞒,我们现在小麦的亩产已经能达到每亩两千斤,大米一亩地也是一千五百斤了。“
  “这还是兼顾口感的良种,如果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我们的小麦能达到亩产五干斤。”
  “嘶…!”张居正和海瑞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样的产量,简直就好像是神话。
  但他们转念一想,现如今的主世界可不就是在灵气复苏吗?
  据说在主世界大明之外的异域连神祇都有了,这样以来貌似五干斤一亩的小麦也不算啥了啊!
  “当然现在再继续提升产量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现在对小麦和大米的研究方向主要放在品质上,想要研究出来几种产量不错的灵稻和灵麦。”
  “如果这个项目成了,不但能让普通人的身体素质大大提升,而且武夫的数量同样会激增。”朱标笑着解释。
  “这是灵气复苏和科学技术革命双重叠加之后的效果啊!”
  “希望在我们的世界完成工业革命之后,也能像主世界一样,最起码能解决百姓吃饱穿暖的问题。”海瑞叹了口气,满怀期待道。
  现如今的嘉靖朝因为士绅们已经被朱元璋彻底打服,所以这两年最重要的事情已经从政治斗争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或者说在主世界的援助下进行工业革命。
  这也是张居正和海瑞能够理解主世界这些新事物的一部分原因。
  “放心吧,一定会的!”朱标听到海瑞的话,不由就想起了前世。
  现在主世界因为灵气复苏的原因已经彻底面目全非了,但嘉靖位面可不同,那里还是地球的模样,而且那里没有灵气复苏,未来是有可能演变成他熟悉的环境的。
  对此朱标内心深处还是有着那么一点小期待的。
  很快距离他们最近的社学就到了。
  出乎张居正和海瑞意料的是,主世界的社学并不是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一间破烂的屋子,一个屡试不中的老秀才甚至老童生带着一群稚童随意的学着四书五经。
  这里的面积很大。
  而且明显能看得出来,这里从里到外都是新建起来的。
  从大门到里面都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刚进院子就能看到一面日月战旗迎风飘扬。
  这样的场景布置,让张居正和海瑞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在朱标的带领下,一行三人很快就出现在一个班级外面。
  透过窗户,正好能看到里面有三十多个八九岁的孩童正在上课。
  一个五十多岁的社学先生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转过头笑着道:“诸位同学,这就是我今天要教你们写的字。”
  “国家!”
  “有谁知道国家的含义?”老先生问道。
  众多孩童疑惑摇头。
  老先生笑道:“国家这个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国一个是家。“
  “国其实就是大一点的家,而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家庭才组成了我们的大明帝国…”
  “诸位同学一定要记住,我们是先有了国,才有了家的,所以长大了一定要做什么啊?“
  “报效国家……!”小孩子们雅嫩的声音齐刷刷的响起。
  张居正和海瑞听到这里,眼中顿时忍不住升起了一丝惊颤。
  儒家文化里讲究家国天下,其核心思想是先有家然后才有国的,但现在这里的教育却是把他反过来了。
  这显然和他们认知中的儒道出现了偏差了。
  而且这还不是他们最震惊的,最让他们震惊的是这些小孩子。
  那虽然稚嫩,但却整齐划一的稚嫩童音才是最让他们震惊的。
  “或许这才叫教化!”从社学里出来,张居正总算是从震惊之中反应过来他沉吟了一下,这才道:“殿下,我看你们教授的文字比大明原本的文字要简单很多,这是改过的吗?”
  “没错!”
  “之前的文字太复杂了,不利用普及,我们想让小孩子从小就能认字学习,所以就尽可能的把文字做了简化。”朱标道。
  “这个提议实在是太正确了。”
  “我觉得这个可以推广到我们那边去!”张居正开口。
  “殿下,还有一点,我看你们把招收的学生按照年龄进行了分班?”
  “而且还标记了一年级、二年级之类的,这是什么意思?”旁边海瑞也问道。
  “既然要普及教育,自然就不能再用以前的老方法了!”
  “这个是初级教育,一共有五个年级,现在主位面所有孩子八岁是要强制入社学,学习五年,再升入县学学习三年。”
  “这八年时间被我们称为义务教育,是国家全权承担学费,免费教授的。”
  “再往上的话,那就需要考试了,只有考上的才能继续学习。”
  “那到最后,岂不是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参加科举?”海瑞敏锐的发现了其中最重要的点。
  要知道按照正常来说,科举可是三年一次的。
  “是啊?“
  “要不然,你以为我们哪会有那么多读书人派往你们那边担任各种工作啊?”
  朱标笑着解释道。
  这个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了。
  是朱标参考他记忆中的教育制度弄出来了,现在已经有两届经由新模式教授出来的学子,分配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了。
  其展现出来的能力,可以说相当的优秀。
  这也说明了这种教育制度是适合现在的大明的。
  看张居正和海瑞都紧皱着眉头,一副深思的模样,朱标便道:“走,社学看完了,我再带着你们看一看县学和府学,以及最高等级的国子监吧……。”
  其实这也只是名字变了而已,对应的就是前世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张居正和海瑞闻言不由对视了一眼,均都点了点头。
  他们现在还真的对主世界的这种教学模式产生了兴趣,而且他们隐隐觉得,这种制度或许真的比他们位面现在实行的科举制度要高明的多。


第一百八十章 国子监里的学子们
  两天后,就在朱标带着两人赶往南京国子监的时候,天空之上突然响起阵阵轰鸣声。
  张居正和海瑞抬头看去,顿时就看到三十多只大鸟正从他们头顶快速飞过。
  不过这大鸟很怪异,翅膀完全不动,而且有轰隆隆的巨响不断传来。
  三
  “那是什么?”张居正再次忍不住好奇询问。
  他发现自从自己进入主位面之后,自己许久未曾出现的新奇感是真的一波接着一波的袭来。
  就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时期一样。
  “飞机!”
  “同样是一种科学造物,一种可以在天上翱翔的飞行器。”
  “他们应该是在执行紧急任务,我估计是边境的异兽又有什么异动了!”朱标道。
  “主世界的异兽很不好解决?”旁边海瑞问道。
  “其实以前还好,但这两年的确开始变得越来越难缠了!”
  “那些东西好像能够被来自异域的神祇控制,两位先生应该也明白,成规模有人指挥的异兽,和完全靠着野兽本能行事的异兽区别有多大。”
  张居正和海瑞闻言眼中都不由闪过一丝凝重。
  显然他们已经察觉到了,主世界也并非稳如泰山。
  虽然至今他们还没有见过异兽,但对朱标描述的情况依然有所共情。
  这就像是有将帅指挥的部队和一群散兵游勇的区别。
  这差别的确大到没边了。
  “殿下,若是有需要老臣等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老臣等虽无法提刀上阵杀敌,但平天下诗词对于部队来说应该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张居正认真开口。
  关于这一点朱标丝毫不怀疑。
  儒道超凡者其实更像是辅助,而且的确适合随军平天下诗词只是一方面,儒家超凡者另外三道儒术天问、守心、慎言对部队士气、凝聚力的提升同样相当显著。
  更别说现在儒道量才只是二级而已,若是以后再提升,或许儒道会展现出更加恐怖的能力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朱标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先给这两位透漏一点老朱的想法。
  “太岳公,海公,如果以后军中设一个按察使职位,由儒道强者担任,对大明军队实行双重管辖,你们以为如何?”朱标问道。
  “这……!”张居正和海瑞闻言都是一愣。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终还是海瑞开口:“殿下,一只军队两个长官,这会不会导致部队的指挥混乱?”
  朱标闻言不由轻笑道:“这的确是个问题!”
  “不过我觉得只要明确好权责就好。”
  “比如一营指挥使主要负责行军打仗,战场调度,而按察使则负责后勤保障,
  振作战场战士士气。”
  “同时施行连带责任,若是该部队出事,那无论是指挥使还是按察使都会承担无限责任。”
  其实军中还有一个职位朱标没说。
  “监军!”
  当然这个职位比较敏感,毕竟之前一直都是由太监担任的,而且做出了很多反智的事情,这些太监可以说极其让文官反感。
  但朱标觉得还是要设置监军,而且依然由太监担任。
  不过这个太监可不是普通太监,而是修炼了《葵花宝典》,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才能担任。
  这些太监未来在军队中的定位有两点。
  第一调和指挥使、按察使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第二作为武道强者,压阵军中。
  毕竟同级别中,若论单打独斗,修炼了《葵花宝典》的武夫太监应该是最强的。
  更何况葵花宝典还有加速修行的功效。
  未来一营双指挥,指挥使、按察使之间难免争权夺利,有这样一个不担任军中具体职位,而且不得插手军中事务,只醉心习武的太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