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第88章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88章

小说: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的改革方案由你们和李善长他们商议妥当之后施行。”
  “如果真如高拱所说有官员认不清形式不想干的,让他们走就是,到时候咱会从明初调派官员过来补上空缺的。”
  “咱还是那句话,好好给咱做事,有你们的好处。”
  “不要在意家族里头暂时失去的蝇头小利,很快你们就会发现外面还有更广阔的世界。”
  “严嵩、徐阶,我说的你们两个明白吗?”朱元璋突然道。
  “明……明白!”对于朱元璋突然提起自己两人的名字,严嵩和徐阶心里不由都有些慌。
  “你们的确应该明白!”
  “说实话,咱对你们两个动了很多次杀机了,但也算你们两个老实,咱交代你们的事情办的都不错,所以砍头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接下来的重点是改革,好好做事,做好了你们不但是大明忠臣,或许还能名流千古,做不好……咱会亲自取了你们寄存在自己脖子上的脑袋。”
  “你们应该明白,咱从来不说空话。”
  “陛下,老臣定然好好做事,不辜负陛下所托。”两人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他们哪还能不知道这是朱元璋在提点他们两个的。
  也幸亏这两年他们没有在暗中搞什么事情。
  “行了,下去做事去吧!”
  朱元璋挥挥手,示意文臣可以退走了。
  等这些文臣大儒离开,俞大猷、戚继光、王崇古等少数几个有资格进来商议事情的武将顿时更加不自在起来。
  他们从进殿开始就一直站在角落里。
  刚才陛下和文官们讨论的事情,他们听不懂,他们的全部心神一直都放在朱元璋身边那几个大将身上。
  同为将帅,他们对于同类的气息很敏锐。
  这几个人能站在朱元璋身边,戚继光等人都明白这些人应该是明初的开国名将们。
  这些人给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特别是现在,随着文臣们离开,那些开国名将们目光开始有意无意的落在他们身上的时候,他们所承受的压力甚至比当年和倭寇阵前厮杀还要大。
  “好了,国内那点狗屁倒灶的事情说完了,下面该是说点正经事了!”
  朱元璋也不理会戚继光几个在一众开国名将淫威下瑟瑟发抖的小将军,而是一挥手,身后毛骧带着几个锦衣卫上前,很快就把一张大桌子抬进了大殿中央。
  其上很快就铺展开一副精心绘制的世界地图。
  一瞬间,戚继光等人就觉得刚才还是才气满满的大殿就变得煞气逼人起来。
  “这幅世界地图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毕竟咱们才刚刚在清末征服过一次世界。”
  “这个世界比起清末位面更落后,除了大明境内,超凡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把这个位面的世界各国再征服一遍应该也没什么难度。”
  听到朱元璋此言,众人都不由笑了起来。
  “这话说得不错,别的咱不敢说,父皇您给我三千人,我保证把倭国制的服服帖帖!”朱棣笑着道。
  经过二三十年的成长历练,当年那个在朱标面前敏感、自卑,委屈到哭鼻子的小家伙现在已经彻底成长为不弱于徐达、常遇春的一代名将了。
  “哈哈,四弟你打个倭国还要三千人,父皇给我两千人,我把美国给你打下来。”朱樉意气风发道。
  “嗤……!”
  “二哥你有没有点文化,现在哪有什么美国,北美洲还被印第安人占着呢!”老三朱棡嘲笑道。
  “好了!”
  朱元璋沉着脸喝了一声。
  “这里哪有你们三个逆子说话的份,都给老子闭嘴,老实滚到后面去。”
  三个刚刚想要放飞自我的家伙顿时禁声,灰溜溜的跑都后面去了,一个比一个老实。
  朱元璋示意众人围拢到大桌子前,这才继续道:“所谓打天下易,治天下难,那些异族想要打败很容易,但想要彻底征服、同化他们可就难了。”
  “但这次,这个位面是有希望成为咱大明的子位面的,你们应该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咱不允许这里在未来出现任何不稳定因素。”
  “而正好这个世界的超凡力量是儒道才气,一种只属于我大明,拥有无与伦比同化能力的超凡力量。”
  “这就给了咱无限的可能性……。”


第一百七十五章 瓜分全世界
  “二弟,现在异兽爆发,标儿给你们弄的鸟粪生意做不成了?你们家现在怎么样?收支能保持平衡吗?”这一场军事会议开到一半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开口问道。
  徐达闻言一愣,朱元璋可是很久都没有叫过他二弟了。。。
  不过很快他便坦然道:“有什么平衡不平衡的,陛下给咱开的俸禄够高了,而且还有各种福利以及天材地宝,咱家还有三千多亩田,如今什么都是机械化,需要用的人力少了很多,只靠着这些田咱也能过活。”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相信徐达说的是实话。
  但他也知道,徐达这实话也没有说全。
  徐家家大业大,家里的开销不小。
  更何况现在武道昌盛,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后辈都是要走武道的,这又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现在有都察院这样的强力机构一直盯着,没有贪污受贿,强取豪夺、兼并田地的机会,所以若说富有的确是富有,但却也没有明初那些倒买倒卖,乘着工业化这场东风站在风口的那些商人,工厂主们有钱。
  “老常,你们家呢?”朱元璋又问道。
  “嗨,都一样!”
  “咱倒是觉得比起以前那可是滋润多了。”常遇春笑道。
  他说的是也是实话,大明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让整个社会的财富都在积累。
  上到王侯公卿下到庶民百姓都在从中受益,生活都在变好。
  “但心里也有一些不痛快对吧?”朱元璋笑道。
  众人闻言沉默了一下,最终还是常遇春道:“既然陛下问了,咱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兄弟们主要是觉得有些心里不平衡,咱们虽然衣食无忧,钱财不缺,但也就只能这样了,反而社会上的诱惑越来越大。”
  “别的军区我不知道,反正我所在的南部军区,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九品武官主动离职的现象了,我调查之后发现,他们是被一些工厂主挖走了。”
  “咱们军中的福利待遇虽好,但那些人开的福利待遇更好。”
  “有些眼皮子浅的就特么的跑了。”
  “这种事现在还不多,但往后恐怕会越来越多。”
  “这些事我也有所耳闻,那些离开之人基本上都是晋升无望,想要为家里谋求一份大富贵的。”
  “现在大明越发发达,军队各种限制也解除了,这种事很正常。”
  “但咱会让他们明白,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
  朱元璋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指了指面前的世界地图道:“看到这个世界地图了吗?等这次彻底征服了这个世界之后,咱会进行一次勋爵封赏。”
  “给那些为我大明征战四方的将士一份安身立命的土地,让他们以后为咱征战再没有后顾之忧。”
  “说的再明白点,这个世界除却大明之外的土地,咱是给军中那些替咱征战了几十年的武将们准备的,从王爵到军中最小的士官勋爵,咱都会分地,而且分过之后即便他死了,地也是他儿子孙子的,只要他自己不卖,地就永远是他们家的,受大明律法保护。”
  听到此言,徐达等人均都目光一亮,呼吸同一时间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毫无疑问,是土地。
  工厂会因为经营不善倒闭,财富会流逝,只有土地才能源源不断的产出作物。
  这才是家业。
  特别是对于华夏人来说,对于土地的执着更是深入骨子里的。
  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整个大明新军各阶军官一定会激动到发疯的。
  “二弟,你是三等王爵,之后又立下了几次大功,这些咱都是记在心里的,爵位咱就不给你提了,但土地给你多封一点,这个世界地图就在这里,你自己选吧,先给你十万顷土地。”
  徐达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停止跳动了。
  十万顷土地什么概念,这已经相当于一个县的大小了。
  自己将会拥有一个县全部土地,这若是放在以前徐达不敢想。
  而且现在种地已经实现了初步工业化,需要的人力大大减小,若朱元璋真封赏给他十万顷土地,那就等于封赏给了他一座永远会自己往外冒金子的金山。
  从今以后,他再也不用为家里的生计发愁了。
  “老常你们也一样,还有戚继光,你们以后同样也会纳入大明的勋爵体系之中,当然这一次分地你们赶不上了,下一次吧!”
  “以后勋爵封田的事情会形成定制,每十年进行一次,保证所有为国用命的将士都能拿到他应得的土地,都可以保证后顾无忧……。”
  “当然,只是赐田而已,你们具体种什么咱不管,但该缴税还是要缴税的,明白吗?”朱元璋笑道。
  “明白!”这一次众人回应的声音格外响亮。
  这一场闭门军事会议开了整整两个时辰。
  除了参与其中的将军之外,没有人知道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但守在大门外的吕芳和黄锦却是都能清楚的感觉到,当这些将军们走出大殿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带着激动与迫不及待的。
  显然朱元璋又允诺了大家什么振奋人心的承诺。
  而很快,当这些将军们把会议内容一层一层的传导下去的时候,无论是明初还是朱元璋在这个位面刚刚整肃过的京师三大营官兵同样开始激动起来。
  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为了大明以及自己的美好未来大干一番。
  而也就在军队被朱元璋调动起积极性的同时。
  朱标提出的三条改革之法也很快就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推广了下去。
  不同于原本历史上的张居正改革。
  那时候的张居正属于单打独斗,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斗士,和整个大明的体制、士绅、官僚,甚至是皇权战斗。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大明朝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居正是一个英雄,他的改革也是悲壮且带着血泪的。
  但现在改革不再是张居正一个人的事。
  严嵩、徐阶被推到了最前面,而真正做事的张居正和高拱反而隐身到了幕后,这样以来他们遭受到的反噬瞬间就小了很多。
  至于严嵩和徐阶,他们就是朱元璋为天下士绅竖立起来的靶子。
  其作用就是吸引火力,避免张居正和高拱的改革被这些人打扰。
  而这样做的成效也是显著的,无论是考成法还是一条鞭法都在有序的推进。
  连带着大明新式宝钞也开始在这个位面逐渐推广开来。
  不过触动官绅利益最大的一体纳粮政策还是受到了阻碍,正如之前高拱所担心的那样,这个政策一经推行就受到了所有地方官员的集体抵制。
  在发现朝廷铁了心要推行此策的时候,直接就有三成的官员挂印而去,以此表达自己拒绝配合执行这个政策的决心。
  而且随着这个政策越发深入推广,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弃官而去。
  徐远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他本来是七品官,家是南直隶地主,家里有上万亩良田。
  他做官儿一个月俸禄才几两银子而已,但家里上万亩良田一年的税收却比他当官一百年的俸禄还要多。
  他怎么可能支持这样的政策。
  在听到所谓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的第一时间,他直接就把官印一挂,自动离职回家了。
  而且他还积极的呼朋唤友,告知同乡、同党、同僚,大家一致约定用辞官向朝廷做出抗议。
  在徐远看来,只要辞官的官员够多,朝廷自然会收回成命的。
  毕竟大明还是需要他们来进行治理的。
  再说了,他们作为士大夫乃是与圣上共治天下的,他们也算是大明的半个主人了,这个天下岂有向主人收税的道理啊?
  这很没有道理。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朱元璋自然清楚的很。
  对于他们的诉求,朱元璋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先从明初调遣官员过来接替这些辞职官员的位置,然后直接派遣锦衣卫把这些官员统统抓了起来。
  三法司对他们的判定是渎职,其结局是流放一万里。
  当接到这个审判结果的时候,所有弃官归乡的官员都惊呆了。
  大明最远的流放距离也只是三千里,就这已经是流放到天涯海角去了,这流放一万里是什么鬼啊?
  而且朝廷也是真敢啊!
  现在辞官的官员已经达到了六成,难道朝廷真要把大明六成的官吏直接流放戍边不成?
  到时候谁来替陛下管理大明朝啊?
  这个问题朱元璋显然不需要他们来解答,而且他们很快就没有功夫想这些了,因为他们很快就会明白流放一万里的真正含义。
  徐远最终被整编分配到了一只大明新军之中。
  然后随着这些新军乘坐战舰离开大明,驶入海洋。
  两个月后,他出现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大地之上。
  “这是哪?”徐远下船之后,茫然的看向四周。
  然而正在这时,远处一群黄皮肤穿着兽皮拿着木棍的印第安土著满脸好奇的朝着他们围拢了过来。
  “徐先生,下面就看你的了。”
  “你的任务,把大明的文明之光播撒到整个美洲,让美洲人变成我大明子民……。”一个将军笑着拍了拍徐远的肩膀开口。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的粮食危机
  儒道四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应的四道儒家儒术分别是天问、守心、慎言、独法。。。
  其中独法就是平天下诗词,这个是对儒道超凡者实力提升最大的一种儒术,只要掌握,便可通过书写一些耳熟能详的文章,赋予这些文章多种多样的超凡能力。
  比如胡宗宪最拿手的《正气歌》,一经施展可以让超过三万的普通人变成超级战士,不惧怕伤痛和疲劳。
  李白的《将进酒》使用之后可以让儒术范围内的所有人进入醉酒状态。
  而相比起独法的强大,剩下三种儒术对于超凡者本身的实力提升就没那么大了。
  甚至可以说,这三种儒术对战力的提升几乎为零。
  但儒道才气这个超凡体系的强大之处本来就不在打打杀杀上,他强在对于思想的改造。
  朱元璋确信,这三道儒术若是用对地方,作用会超乎想象的大,甚至大过独法。
  比如儒术天问的作用是震慑人心,让人无法隐藏心中想法。
  这在针对那些还未开化的异族的时候格外好用,因为利用这道儒术可以快速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借此做好应对之策。
  而儒术守心刚好相反,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不被各种外来事务干扰,同时能够抵挡天问的儒术效果。
  这道术法看似没什么作用,但守心还有一个小效果是可以让自己变得自信、变得极具感染力、亲和力。
  这就让学会这道术法的儒生可以快速取得那些异族的信任,而不是敌视。
  最后一道儒术慎言可以声传百里,可以禁绝儒术范围内所有声音的传播。
  这就很好解释了,这对应的是宣传,可以让更多的异族沐浴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
  徐远作为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儒道修为只到齐家境。
  所以他掌握的只有天问和守心两种儒术。
  但只这两道术法也足够用了。
  在登录这片土地半个月后,在那位小将军带着几百个人一举击溃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