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章 杨宪的合纵连横
一滴冷汗从安其拉的额头上流了下来。
她真切的感受到了来自帝王的威严,这种威严,比之他哥哥亚历山大二世强烈了无数倍,更让人感觉窒息。
说实话,她现在突然有些后悔担任这个外交官的职位了。
“其实咱知道你们的来意!”
朱元璋看下面的外邦女子一时间被吓的说不出话来,不由继续道:“你应该是为了那些被大明俘虏的出身贵族的将军们来的吧?”
“是……!”
“我这次带来了黄金、珠宝、还有我沙俄的各种特产,希望能够赎回那些可怜人!”
“毕竟他们的妻儿还在家里等着他们呢!”安其拉恭敬道。
“就这些?”
“满清割让给你们的那些土地不打算归还了吗?”朱元璋饶有兴致道。
“陛下,那些都是我们和满清在双方自愿之下签订的国际条约,是得到国际社会任可的。”安其拉一脸认真道。
“谁定的国际规矩?”朱标笑问道。
安其拉张了张嘴,有些说不出话。
她突然意识到,那些定下规矩的国家貌似都被眼前这位暴君击败过。
“算了,谁定的已经不重要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那些土地,咱会亲自向亚历山大二世讨要回来的!”
“杨宪!”
说完这句话,朱元璋突然看向下方一直侍立在旁边的杨宪。
“臣在!”杨宪恭敬行礼。
“你带着这位使臣去看看那些沙俄入侵者的下场吧!”
“等看过之后,随便她是走是留,是战争还是和平,咱大明都接着!”
“给她讲清楚咱的规矩,入侵者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沙俄作为战败国,还是要有作为战败国的态度的。”朱元璋道。
安其拉不明白朱元璋这话是什么意思。
但显然朱元璋已经失去了和她继续交谈的兴趣,她也只得跟着杨宪走出了大殿。
很快,她就明白什么叫入侵者的下场了。
人头。
无数沙俄人的人头堆积在一起,磊成了一座高高的高台。
这样的场景,她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
看着脸色惨白的安其拉,旁边的杨宪笑着介绍道:“这叫京观,是对于入侵者的惩罚!”
“你想要用金银赎回他们的性命是做不到了。”
“不过你可以考虑赎回他们的尸体……!”
让杨宪讶异的是,这位王女在受到如此挑衅的情况下,却并没有选择立刻返回沙俄。
她反而在北平住了下来。
对此朱元璋完全不在意,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时间陪一个沙俄使臣勾心斗角。
而继沙俄的安其拉之后,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西班牙、葡萄牙等等很多国家的使臣也陆续到达了北平。
对于这些人,朱元璋并没有再接见,全部交给杨宪和蓝玉全权处理。
大明以后的外交政策他都已经交代过杨宪了,相信杨宪是不会让他失望的。
相比起之前广州的那次会面,这一次前来的各国使臣态度明显谦逊了许多。
无论是对待接待他们的杨宪还是普通的百姓,都显得很彬彬有礼,一副绅士模样。
杨宪自然不会被他们的外表欺骗了,自从被朱元璋打发到这边负责外交事务后,他很认真的研究这些西夷人的发家史已经好几年了。
最后他得出结论,这些人纯粹就是披着文明外皮的野蛮人。
他们崇尚的就是弱肉强食的强盗法则。
他们从发现新大陆开始征服全球,伴随的全部都是血与火,而不是文明。
现在他们之所以表现的如此绅士,只不过是因为被大明狠狠的揍过一顿而已。
而在杨宪暗中观察这些人的同时。
这些国家的使者也在观察着北平的情况。
出乎他们大多数人的预料,北平城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兵荒马乱,甚至比起清廷控制下的北平,现在的北平,特别是那些割掉了辫子的百姓竟然显得更加鲜活起来。
有些外国人之前就来过华夏,他们对华夏百姓眼中的那种麻木记忆犹新。
但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些人眼中的麻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希望之光。
“不可思议!”
“这座城市完全不像是刚刚经历过战争的样子!”
“大明的皇帝到底做了什么?”
“他完全激发了这些人的活力!”来自德国的使臣匹斯麦满脸惊叹道。
要知道现如今的欧洲正处在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各国最缺的就是合格的劳动力。
而华夏有四万万人口。
这样的人口数量比整个欧洲的总人口还要多。
之前欧洲的普片认知是黄种人和黑人一样属于未开化的种族,只能做奴隶,去做简单的劳力。
但现在匹斯麦却改变了想法。
他发现面前这些华夏人和德国人没有多少区别。
如果德国有这么多的人口来进行工业化,那么德国走向统一,甚至称霸欧洲都将不再是梦想。
“呵呵,也没做什么,之前他们只是清廷治下的奴隶,而现在我们陛下来了,给他们分了田地,给了他们希望,他们未来的生活有了奔头,自然就不一样了!”
杨宪突然回过头,本应了匹斯麦一句。
匹斯麦没想到杨宪会和他说话,不由一愣。
杨宪看了一眼远处英国和法国的使臣,小声笑着继续道:“我听说德国在欧洲无论和法国还是英国,甚至是沙俄都有不小的恩怨,他们甚至阻止德国的国家统一战争,是不是这样?”
匹斯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是真的被惊到了。
这个新生的大明帝国和满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那些满清的高官贵族明明落后又没有多少实力,却一个个眼高于顶,把他们看成番邦蛮夷。
对于远在万里之外欧洲的事情更是完全不屑了解。
但面前这个大明官员竟然知道德国和法国、英国的恩怨,这就太让他感觉不可思议了。
“和大明合作如何?”
“大明的实力相信你们已经有所了解了!”
“毕竟之前那场八国联军舰队和我大明舰队的对决中应该也有德国的战舰在!”
“对此大明可以既往不咎,我们两国可以结成贸易伙伴,大明尽全力支持德国发展!”
“而德国只需要在欧洲战场上帮我们牵制住沙俄就行了,如何?”杨宪又道。
第一百四十一章 诸国远东和平宣言
俾斯麦在原本的历史上号称铁血宰相。
他的执政时间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中叶,在他执政期间德国完成了国家统一,储备了足够强大的力量。
可以说没有匹斯麦统一德意志联邦,就不会发生后面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正是因为德国变强,作为欧洲大陆上的后期之秀,不满足既得利益,这才发动战争挑衅英、法等老牌帝国的。
现如今的俾斯麦自然还不是后来的那个铁血宰相,但却也已经初露锋芒。
他在德国内部的呼声已经极高,等这一次出使大明回去,极有可能就要开始他的首相生涯了。
他这次作为德国的使臣前来大明商谈战后事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考察这个新生的远东大帝国。
毕竟大明已经前后两次在海上战败英国舰队了。
如果第一次还只能算是运气的话,那第二次可就是实打实的实力体现了。
这样一个异军突起的大帝国,不要说俾斯麦了,任何一个欧洲人都会感觉到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但他即便再敢想,也绝不认为初生的大明有干涉欧洲内战的实力,更不会想到大明竟然会主动提出和德国合作。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本来在自己认知中的野蛮人突然拿出一瓶红酒说要请自己喝一杯一样违和。
“贵国打算怎么合作?”俾斯麦强压下心中的异样,不动声色的问道。
“英国之前发动侵略战争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强制打开中国的口岸进行通商吗?”
“如果德国愿意,大明所有的口岸都可以为德国人开放!”
“不但如此,我们还允许德国人在大明租用土地,建立工厂,招收工人!”
“当然前提条件是德国必须遵守我大明的规矩!”
“这是自然!”
俾斯麦闻言赶忙答应下来,同时他的呼吸已经开始忍不住有些急促了。
大明人口四万万,而且地盘广大,不但有充足的劳动力,而且还有充足的市场,这是一块足够让所有人都垂涎的蛋糕。
虽然大明比之前的清廷更加强势,规矩更多,但也更加开放,环境更加稳固。
他相信那些议会里的资本家们若是知道了大明提出的条件,一定会嗷嗷叫的扑向这里的。
看俾斯麦的神情杨宪就知道他提出的条件相当触动人心。
在俾斯麦还没有从激动的情绪中恢复过来之时,杨宪便接着提升了自己的要求:“作为条件,德国必须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尽可能的声援大明,我们要合法收回西方诸国在南洋侵占的大批土地,包括吕宋和苏丹,作为此次他们发动战争的代价。”
“当然,这是应该的!”
“作为战败方,割让土地请求战胜国原谅是合乎国际法的!”
“我德意志联邦愿意第一个带头从远东地区彻底撤出军队和武装力量,以弥补大明的损失!”俾斯麦能成为铁血宰相自然明白杨宪这句话的意思,脸色一正,郑重开口。
“如此甚好!”杨宪露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这个西夷人很不错,是个聪明人。
他就喜欢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杨宪几乎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
和诸国的谈判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想要不付诸武力就能拿到更多的利益,这就需要看各自的技巧了。
所幸,对于这一点,华夏人自古以来就颇具天赋。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到唐宋时期的以理服人,施以教化,华夏人把这些外交上的东西早就玩出花来了。
一个月之后,各国使臣陆续离开北平。
而杨宪也把自己这一个月的成果展现在了朱元璋面前。
“陛下,西方各国和我大明缔结了远东和平宣言,承认我大明在南洋诸国宗主国的身份和地位,承认我们在其上有收税和管理的权利。”
“西洋各国愿意无条件撤出在南洋诸国的武力据点,拆除碉堡。”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保证西夷各国在其上的财产安全,保证整个南洋贸易稳定!”
“同时我大明全面开通商道,世界各国皆可来我大明经商,我们保证其人身和财产安全。”
“其中和德国也进行秘密协定,双方达成了未来应对沙俄威胁的共识,也签订了一些隐藏条款!”
“这些隐藏条款不会公之于众,但会让德国从中受益……。”
整个远东和平宣言的内容很长,朱元璋详细的一条一条的看过。
整个协议内容大明在有些地方看似做出了退让、妥协,但该拿到的利益一样没少。
朱元璋最看重的就是其中关于德国的部分。
这是未来的一步大战略,甚至关乎任务能否完成,朱元璋必须保证它能实施顺利。
在朱元璋看来,征伐全球这个任务,最关键的就是英、法、沙俄和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
美国暂且不提,而想要彻底征服英、法、沙俄这三个国家,德国就是重中之重的那个点。
这个国家正好在法国和沙俄中间,若是有他在欧洲大陆做搅屎棍,那大明近可以和德国一起两头夹攻沙俄让他首尾难顾,远可以直接介入欧洲战场,做一做吹哨子的裁判。
整个看完杨宪和俾斯麦立下的秘约,朱元璋不由点头露出一丝微笑。
他毫不吝啬的称赞了一番杨宪的办事能力。
同时心中暗暗做出评价,这个杨宪宰相做不好,但做这种尽是勾心斗角的外交部长还是挺适合的。
或许这就是那些读书人说的人尽其用了。
“沙俄呢?”
“最终的谈判结果如何?”朱元璋又问道。
“对方最终也没有同意归还领土,那位王女旁观了臣和各国使臣的谈判过程,最后以一部分金银赎回了那些沙俄人的尸首就连离开了。”
“不过她再三向我保证,沙俄会遵从此次协议的内容,视大明为友好邻邦的!”
“呵呵!”
“相信他们的保证,还不如相信咱们自己手里的枪炮!”
“咱猜他们接下来肯定会加大对满清的支持,同时继续煽动伊犁地区的回民造反!”
“以此来让咱疲于奔命!”
听到朱元璋此言,杨宪不由笑着恭维道:“但他们肯定想不到,陛下高瞻远瞩,我大明同样也和德国有了秘密协定,很快他们就会感受到来自德国人的压力的。”
“德国人也不可尽信,与沙俄之间的领土争端最终还是要靠咱们自己打回来的!”
“东北地区是满清的老巢,而且疑似存在大量超凡生物,暂时可以先放在一边,但新疆和伊犁地区的叛乱也该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最终有了决定:“杨宪,咱准备让冯胜带兵去收服新疆以及伊犁地区,你跟着他一起走一趟,要尽可能的施以恩威,把那边的各族关系梳理停当,明白吗?”
“臣遵旨!”杨宪恭敬道。
等杨宪告退,朱元璋再次看了一眼手中的远东和平宣言。
虽然这份宣言很扯淡,但其中和平两个字还是很应景的。
经过这一场北伐胜利,未来的大明朝将会迎来一段难得的和平发展机遇。
虽然还有新疆、东北的问题没有解决,徐达依然还在四川与满清的残余势力征战,但华夏大地大部分战争已经彻底结束了,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以期尽快完成工业化改革。
依照华夏现如今的体量,想要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但却必须要去做。
这是一个身处大变革的时代,不前进就会落后。
为了这一方世界的华夏大地,也为了另外一边的大明将来,朱元璋都必须勇往直前。
以朱元璋冷眼旁观这个世界十多年的局势发展来看,他很清楚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下和平只是短暂的,战争才是世界的主旋律。
在不久的将来,等德国有了叫板英、法、俄的实力,等这个世界的科技再进一步得到发展,世界必将再次迎来战火。
这个时间原本可能需要四五十年,但有了大明庞大物力财力的暗中支持,朱元璋觉得德国统一的进程必然会加快。
无论这个过程需要多少年。
等战火再燃的时候,大明需要做好准备,也必须做好准备。
而也就在各国使臣和大明签订这一份远东和平宣言的同时,沐英已经带着猛虎营深入了东北大地的白山黑水之中。
朱元璋交代给他的任务是摸清满清可能存在的超凡生物的真实实力,和拥有的手段,为接下来收服东北做准备。
而且在他动身之前朱元璋还给了他一个神奇的能力。
依靠这种能力,他可以看到千里之内所有的超凡生物的大概方位,如果距离再近一点的话,他甚至能看到对方的具体位置。
说实话这个能力是真的有些逆天,他依靠这个能力在东北已经逮到了三个藏匿不出的御鬼者了。
现在大明已经有了从御鬼者身上剥离鬼神的技术,他自然二话不说把三人身上的鬼神剥离了下来。
让沐英讶异的是,三人对此都很是感恩戴德,甚至喜极而泣。
显然即便超凡降临已经将近一百年了,但这个世界的人对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