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克公爵您擅自登上我的铁甲舰,这恐怕不合规矩吧?”璞鼎查看到来人,眉毛不由轻轻挑了一下,开口道。
“呵呵,这不是没见过铁甲舰吗?”
“来见识见识!”
“唉,真是不知道议会那些老古板是怎么想的,为何不让我带着血裔们随军一起出征,我可是对东方那个古老帝国有很浓郁兴趣的!”
“殿下您就安心在这里度假好了,即便不出动超凡者,凭借这艘“勇士号”铁甲舰和帝国刚刚研究列装的阿姆斯特朗重炮,我也有信心把清廷的首都打下来。”璞鼎查满脸自信开口。
他并非盲目自信,“勇士号”铁甲舰乃是大英帝国最新研究出来的钢铁战舰,甚至可以说是全球第一艘钢铁战舰。
战舰上装载的是新型线膛后装火炮,旋转出膛、命中精度更高、填装速度更快,最大口径的火炮炮弹重达110磅,有效射程足有一英里。
而清廷现在还在使用的红夷大炮,有效射程只有这种重炮的六成。
若是这都打不赢,那他这个海军总司令也就不用当了。
一场谈话不欢而散,感受到璞鼎查语气中的傲慢,尼克总觉得胸中憋着一口气无法通畅。
他一直觉得他是这个世界的天选之子。
他是吸血鬼的始祖。
他最先拿出始祖病毒,帮助大英帝国组建超凡者大军的人,为何现在只能整天无所事事的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度假!
这根本就不是度假,这是流放。
那群议会中只会玩弄政治的猪对他的流放。
第九十章 李鸿章:我是谈判专家
清末。
此刻的广州湾相当热闹,战船连绵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无数的水手在其上操练,试炮。
朱元璋站在一艘战舰上,远眺最显眼位置正在打炮的二十八艘明轮战舰。
这是他集合明初沿海船厂,以及广州这边的基地,经过一年时间,整合全部资源联合打造出来的舰队。
其上装载的大炮八成进口自德国,乃是最新款的线膛后装火炮。
剩下两成,则是花费大价钱从大英帝国走私过来的。
不得不说,这些大英帝国的资本家胆大包天之极,和明末的晋商都有的一拼。
只要银子给够,他们什么都敢给你整过来。
现在这支舰队虽然不敢说和英国佬的皇家海军硬碰硬决战,但打一打满清水师还是轻轻松松的
为了这些火炮,朱元璋可谓花了大价钱。
加上三万陆军装备,以及各种车床、生产线,他几乎花光了抄没广东一省士绅得来的全部银子,连带着还赔上了从明初运过来的几船丝绸和瓷器。
说实话,从当年带着徐达等人开始造反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大手笔花钱,这让一直以来都极其省吃俭用的朱元璋心痛的心肝直颤。
不过朱元璋明白,这些钱是必须要花的。
因为想要在短时间内提升军队的战力,这是唯一办法。
虽然还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但他很明白,从两年前杀掉那两船英国鬼子开始,大明和英国人就必有一战。
这两年他收拢红旗帮、攻打广州、不惜一切打造舰队,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整军筹备这一战。
这一战决定了未来三十年,大明的舰队能不能进入深海和众多西夷国家争夺海洋霸权。
所以这一战必须要胜。
“还是要想办法开源呐!”
“咱大明那边的生产力才刚刚恢复,不可能一直用那边的东西往清末这边输送。”朱元璋想着银子的事情,微微有些发愁。
“父皇,如果只是赚银子的话,我倒是有个主意!”
旁边,朱标一笑道:“我在这边听说倭国发现了好多银矿,有白银之国的称呼,那我们那边岂不是也一样,如果把倭国打下来……。”
朱元璋闻言,双眼顿时一亮,这是个好主意啊!
朱标看到朱元璋眼中的神色,就知道老朱已经意动了。
顿时深藏功与名,不再多说。
“小鬼子,别怪小爷心狠呐!”
“实在是德国佬的装备太贵了!”朱标心里默默的想。
现如今开入广州湾的海军正规军已经有三万人,这些人朱元璋没有从广州本地招揽,而是以红旗帮那些海盗为骨架,剩下的人全部从明初军中挑选水性好的士兵带过来的。
这只海军自从成军之后,已经在广州湾训练了整整三个月。
为了表示对这只新生海军的重视,朱元璋直接把常遇春薅了过来,让他担任海军元帅。
这一只舰队,他不但要在这边征战四海,未来他还要全部带回明初去。
而除了正规军外,还有超过十万人规模的杂牌军,这些基本上都是附近渔民的小船,还有近期打掉广州湾一些海盗缴获来的战船。
这十万人的性质属于临时海军,很多都是听说朱元璋这边大力操办海军准备和英国佬决战自发跑来的。
组建这十万人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打英国鬼佬的人多,民意汹汹,不得不为。
正应了之前虎门销烟时百姓那一句话,这一次英国佬只要敢来,广东人民一人一口唾沫也要把这些人淹死。
对此,朱标只能感慨,老朱这人气,最起码在广东一省已经彻底万民归心了!
香港总督府。
来自满清的特使李鸿章踌躇满志的等待着洋大人的觐见。
他是主动要求前来香港的,因为他看到了机会。
曾国藩不愿意前来是因为他已经身居高位,手握权柄,而且还要维护自己的清誉,满朝高官互相推诿是因为此次是要去求洋人,他们自持天朝上国身份抹不开脸面。
但李鸿章愿意啊!
他只是在京一个小小的翰林院庶吉士,毫不起眼的人物。
如果继续在朝廷里耗着,那等他出头估计还要二十年。
本来他给自己定下的规划是和曾国藩一样,回乡说动父亲联络亲朋故旧出钱操办团练,组建淮军的。
但在听到朝廷意欲遣使来香港说动英军攻伐广东时,他立马就嗅到了机会。
一个快速升官发财的机会。
所以他立马上书咸丰帝表示自己愿往,再加上说动自己老师曾国藩替自己上的一封推荐折子,最终有惊无险的把这个职位争夺了下来。
果然,朝廷为了以示对洋人的尊重,直接把他这小小的翰林院庶吉士火速提拔为工部右侍郎。
虽然是虚衔,但虚衔也是官儿啊!
直到此刻,李鸿章心里依然在暗暗得意自己这一步走的妙。
三十多岁的工部右侍郎,古今未有啊!
而如果他能把这一次的差事办好,那他立马就会简在帝心,少奋斗二十年。
为此,这一次的香港之行,他发动亲朋故旧,用足人情关系,已经做了十成的准备。
“李先生,有关此次香港匪徒禁烟、杀害我国公民事件,清廷必须给我一个交代。”
香港总督一脸冷漠大踏步而来,人还没到,已经先声夺人,意图掌握谈判主动权。
“威廉阁下,不要动怒,本官就是为此事而来。”李鸿章站起身,从容行礼,满脸自信的开口。
“恕我直言,你们清政府的无能让我大英帝国失望备至,广州的贼寇盘踞一年多了,你们竟然完全没有发兵讨伐,此事令我难以置信!”威廉沉声道。
“威廉阁下,我大清要剿灭国内太平天国匪乱,实在抽不开身,所以这次想要请求贵国舰队帮忙,剿灭广州的伪明谋逆,只要能彻底剿灭伪明,我大清愿把广州城租借给贵国十年。”
李鸿章一出口就抛出了重磅炸弹,果然一炮就把对面的香港总督镇懵逼了。
第九十一章 大明朝战略大师
“还有这等好事?”此刻的威廉心里简直喜到发狂。
不过他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依然脸色阴沉道:“不够,想要我大英帝国舰队出手,你们必须付出更多。”
“我们要求提前修约,增设条款。”
“阁下请讲……!”李鸿章道。
第一:增设公使常驻北京。
第二:沿海城市全面开始通商口岸。
第三:传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
第四:我国商人、游客得以入内地游历、通商。
第五:我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第六:提供五百万两白银作为此次我国出征军费。
李鸿章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
就在威廉觉得自己这是不是太过贪恋时,李鸿章开口道:“如果我代表我国皇帝全权同意以上条款,大英是否答应立刻出兵?”
“这是自然!”威廉点头。
同时他心里不由开始吐糟:“这会儿,我大英帝国舰队都已经度过马六甲海峡了,不出兵也不行啊!”
“好,我同意了!”李鸿章点头。
其实这些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因为这几年英国已经多次提出修约了,这些条款早就被提出过很多次了。
只不过之前咸丰帝一直不同意。
这次因为广东伪明朱洪武实在把咸丰帝吓到了,这才松口。
这些条款,是李鸿章在来之前就已经从咸丰帝那里拿到的条件之一。
其实他手里还有更多的条件。
但现在看来,显然是不需要了。
“呵呵,这个英国鬼佬,蠢货一个,如此轻易就松口了,倒是省了自己大费周章。”李鸿章心里冷笑。
“嘿嘿,这个黄皮蠢猪,竟然送了我这么一份大礼,看来这次我的爵位要再往上升一升了。”威廉眼中闪过一丝鄙视。
两人“友好”的握了握手,李鸿章又道:“威廉总督,我还有一个请求,此次对伪明用兵,我大清水师要随同一起前往,我国皇帝交代我,一定要亲眼看着广州城被攻破,更要亲自砍下那个朱洪武的脑袋。”
“这个当然可以!”
“我们是友好邦国嘛!”威廉笑的满面春风。
咸丰三年三月十九,太平军在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的率领下攻克南京,一举荡平清廷半壁江山,清廷大震,举国哗然。
同年六月,大英皇家海军舰队,一共一万八千人驶入马六甲海峡,一路北进,进军广州湾。
八月,舰队进入南海,朱元璋得到消息,紧急召集主要将领议事。
“这一仗怎么打,大家都说说吧!”朱元璋坐在主座上,看着下方一众将军沉声开口。
这是他的老传统了,大战之前必定会有这么一场高级将领闭门会议。
既是听取各方意见,也是讲解战略战术。
“我看,咱们还是要以防御为主!”
“英军虽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火力凶猛,咱们若是现在和他们在海上决战,恐怕要吃大亏!”常遇春最先开口。
他虽然号称常无敌,但却也不是真的无敌。
纵然现在已经进阶先天,但在来到这个世界见识过大口径火炮的威力之后,他就明白,从今以后骑步兵直接冲锋陷阵的时代恐怕要一去不复返了,没有人能在火炮的威胁下硬冲敌阵。
即便是一群先天也不行。
更何况这次还是海战,从他接任海军元帅到如今已经半年,他这半年几乎每天都在船上训练、学习,很明白海战和步战的不同,海战更加考验战舰的机动性、火炮火力,在火力、机动皆不占优的情况下,直接海战对决根本就没法打!
“要不把敌人放进来,咱们海军不占优就和他们打步战!”邓愈开口。
他手下从明初调过来的三万精锐步兵已经全部换上了枪炮,这次正是一展身手的时候。
“不可,敌人若是占据我方岸防炮台立马就能获得火炮优势,无论如何虎门的火炮阵地不能丢。”徐达开口。
很快众人就你一嘴我一言的说了起来。
这些人都是大明当世名将,虽然才接触这个世界不到一年时间,但已经快速的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军事将领了。
朱元璋坐在首位,静静的听着下方众人的各种意见,心中对于这一战的具体作战计划正在一点一点的完善。
“好了!”
终于朱元璋轻轻开口,止住了众人的交谈。
正在争论的众人立马熄声,扭头看向朱元璋。
他们知道,接下来将是朱元璋的表演时间。
若论战略战术,整个大明没人能出朱元璋之右,他才是大明朝最大的战略大师。
大明朝几次重要的生死决战都是朱元璋力排众议定下的作战计划。
而事实也证明,通常少数人的意见才是正确的。
朱元璋每次的作战计划都能取得预想不到的结果。
“咱先说一下此战的目标!”
朱元璋环视在场所有人:“这次咱不是要打退英国人,而是要全歼。”
“咱要让英国人二十年内没有再进犯我华夏的能力。”
下方鸦雀无声,没人提出反对,也没有人表示惊讶,所有人都在认真听。
因为此时提意见的时间已经过去,朱元璋既然开口,那就表示已经有了完整的作战计划,敢在这种时候提出质疑的家伙,基本上坟头都已经长草了。
“首先咱需要一只敢于插入敌人军舰中心的攻坚队,要求全部精锐,熟悉海战……。”朱元璋开口。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一场大明高级将领的闭门会议整整开了两个时辰。
等会议结束,众人皆都是神色匆匆的去做事情去了。
作为第一次列席这样重要军事会议,现场唯一的三个百户官,朱樉、朱棡、朱棣都很激动。
“大哥,这一次你真要参战?”朱棡有些担心的道。
“事关大明未来,我当然要上了!”
“而且,对方舰队上有可能存在超凡者,张真人要留在父亲身边时刻守护,我不上万一碰上对方厉害的超凡者阻拦,亲军卫不但要出现重大伤亡,父亲的计划恐怕都要大打折扣。”朱标道。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没说,这一次是他亲军卫第一次实战,这一只他亲手打造的特种部队的第一战,朱标还是想要亲眼见证的。
“大哥放心,咱们亲军卫的兄弟都是好样的,这一次一定把对方打的屁股尿流,好好震一震那些军中老将!”朱樉道。
“走吧,咱们也去准备!”朱标点了点头,心中同样很是期待,因为这同样也是他的第一战。
后方的二楼窗口,看着朱标带着三个弟弟消失在视野之中,朱元璋默默的收回视线。
旁边毛骧犹豫了一下,还是道:“皇爷,其实太子和几位殿下没必要亲身涉险的,咱们又不是没有别的人可用。”
“不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如何练就铁血胆气,况且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作为父亲,我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儿子。”
朱元璋此刻不由再次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历史。
他在那些历史的字里行间读懂了一个道理,血火铸就英雄,温室只养孬种。
他朱元璋的儿子,要人人如龙。
特别是作为太子的朱标更应如此。
第九十二章 先放两炮听听响
“看来,这次稳了!”
“不枉我豪赌了这一场!”
两个月后,李鸿章看着陆续开入香港进行最后休整的大英皇家海军舰队,又惊又喜。
喜的是英国这次开过来的舰队规模之大,远超他的想象。
大小战船将近百艘,而且其中还有一艘铁甲战舰。
其上森然的炮口,让李鸿章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比之几年前第一次鸦片战争,显然英军的装备又升级了。
这意味英军攻下广州城将不再是难题。
而让他心惊的同样也是如此,既然能攻下广州,那这只大英皇家海军同样也就能攻下朝廷沿海的任何一个城市。
甚至从渤海攻打天津,突袭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