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意思是弄出了灵米?”朱标眼睛一亮道。
“可惜,并不是!”
平安眼中也闪过一丝遗憾:“自然环境下升格的水稻,根系会变得发达,寿命会变长,但却很少再结穗。”
“就像这些!”
平安指了指旁边一块试验田里的水稻继续道:“看起来和寻常水稻一模一样,但其实它们都已经活四五年了,如果我所料不错,它们还能继续活下去,恐怕老道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他们结出谷穗来了。”
“那特么还是水稻吗?”朱标有些无语。
“你的意思,如果灵气持续复苏下去,大明帝国不但不会迎来大丰收,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粮荒?”朱标有种颠覆三观的感觉。
“不至于这么严重!”
“因为想要所有水稻全部转化为灵稻,理论上来说需要的灵气环境太苛刻了,几乎不可能达到。”
“不过稻米减产是一定的。”
“殿下,此事是臣偶然发现的规律,关乎国计民生,老道觉得事关重大,这才第一时间汇报上去的!”平安恭敬道。
第八十五章 从心者朱棣
听平安这么说,朱标不由开始回忆最近几年各地汇报上来各地稻米、小麦等主食的产量问题。
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自然很快就回忆了起来。
的确如平安说的那样,所有的主粮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但幅度并不大。
再加上从明末引进的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被普片种植,所以这种减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朱元璋和他都以为这是正常的,毕竟有人是会把原来种植水稻的土地改种玉米等高产作物的。
但现在看来,事情貌似并没那么简单。
“这件事也不是没办法解决!”
朱标沉吟片刻突然道:“同样拿人类做例子,开辟气海就相当于水稻自然升格,但人类可不止开辟气海这一条路啊,人类还能开辟丹田,这就是一代代武道高手总结出来的一条人定胜天的升格之路了!”
丹田和气海虽然都是升格,但却是两条完全不同的修炼之路,我觉得水稻也是一样,自然选择下升格的水稻根系发达,不会结稻穗,但若是我们刻意培养呢?”
“就像人通过修炼能开辟丹田一样,水稻能不能在经过培养之后升格成我们需要的生长周期短、品质高、而且产量巨大的新品种灵稻呢?”
“这……怎么培养?”平安一脸懵逼。
“杂交!”
朱标吐出了两个字:“让各类品种的水稻互相杂交授粉,变成新品种!”
“这个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记载,你可以去看看!”
朱标说话的同时,不由就想到了前世某位面容和善的老爷爷。
“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做如何,说实话此事可比炼丹有前途的多了。”
“如果道长真的能搞出高产、高品质的水稻出来,名垂千古、流芳万年是一定的。”
平安闻言眼睛不由一亮,虽然他是个道士,是方外之人,但现在不都已经入了世俗了嘛,追求一点名利貌似也没什么不好的。
“那,陛下给我们定下的三年之期……。”平安有些犹豫。
朱元璋可是亲口说过,三年内在丹药上搞不出利国利民的成果,整个阁皂山可是都要被杀头的。
“这件事我会向父皇说明的,你只管投入全部精力去做就是,当然此事也是要看到成果的,不然我也不好向父皇交代!”朱标道。
“明白,多谢殿下!”平安一脸喜色的行礼。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的被解决,诺大的大明帝国每日都有无数的事情堆积,等待着他这个监国太子去决断。
移民、科举、盐政、粮食,税收,每一件事都至关紧要,都关系着无数人的生计和命运。
说实话这种掌控权利的滋味的确非常的让人上头,朱标的工作强度甚至不自觉的从九九六变成了零零七……。
一个月后。
慈庆宫。
朱标和他几个弟弟正陪着马皇后吃午饭。
这段时间清末事务繁忙,老朱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他们这几个儿子就时常过来尽一分孝心。
马皇后自从服用过一颗脱胎换骨丹和延寿果之后,同样开辟了气海。
她虽然不喜欢修炼,但气海开辟之后,灵气自发就会被身体吸收,一点一滴改变身体,延长寿命,所以现在的马皇后越发的容光焕发,虽然已经快五十岁,她非但没有衰老的迹象,反而越发年轻起来。
“标儿,你父皇在那边怎么样了?好几天没听到消息了,我有点担心!”马皇后边吃饭边问道。
“母后放心吧,那边的事情我也一直在关注着,没什么大问题!”朱标笑着宽慰。
“那就行!”
马皇后点了点头,瞪了一眼旁边连连对她眨眼的朱樉、朱棡,这才道:“你这几个弟弟想去那边见识见识,不敢和你爹说,你这个当哥哥的下次再过去办事的时候,带着他们一起去,行吗?”
朱标自然也看到了自己这两个蠢弟弟的小动作,他心中暗道这段时间一忙起来倒是真的把这仨忘了。
“母后,你不说我也要带他们过去的,最近我的亲军卫也要调过去了,他们身为亲军卫百户,不过去还真不行!”
“真的?”
“大哥,是不是要上战场了!”朱樉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满脸激动。
加入朱标亲军卫六年,他们每天就是操练、跑步、打架、学习,枯燥而充实。
不止是他,整个亲军卫八百兄弟都在期盼着真正能上战场的那一天
看到马皇后脸上的担忧神情,朱标赶紧道:“哪能啊,只是去那边协防的,打仗的事情哪能轮到我这几百人啊!”
等从慈庆宫出来,朱标不由瞪了朱樉一眼。
“你小子,永远都这么毛躁。”
“大哥,我错了!”朱樉赶忙认错。
“先给你们透个底,这次过去的确有战事。”
“你们不是一直吵吵着想要独领一军吗?这一战就是你们的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自己了!”
“我先说明白,这不但是我的意思,也是父皇的意思。”
三人现如今依然什么爵位也没有封,至今也只是个百户官而已。
这在朱标看来不是压制,而是历练,六年的时间,让三人的性格发生了重大转变,特别是朱樉、朱棡两人,朱标相信,即便现在朱元璋真的把他们分封各地为王,他们也不可能再做出历史上那些荒唐事了。
“大哥,我就愿意在亲军卫呆着,哪也不想去!”后边朱棣赶忙表明态度,坚决不和两个哥哥同流合污。
“这小老弟如此从心的吗?”朱标心里暗笑。
“叛徒!”朱樉、朱棡对朱棣怒目而视。
“俺这是不抢你们的名额,要不然你们两个能抢得过俺?”在一起训练、生活了五六年,他可不怵这两个憨批哥哥。
朱樉、朱棡两人一想,朱棣说的还真有点道理,顿时又都眉开眼笑起来。
“好了,公平竞争,共同进步!”
“四弟,你也不要有所顾忌,该你的就是你的,无论你以后做了将军还是大帅,咱们该是兄弟还是兄弟?”
“还有你们两个也一样,都明白了吗?”
朱标一脸认真的看着这三个几乎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弟弟,郑重开口。
第八十六章 再禁烟
清朝末年虎门海滩。
朱标和朱元璋一起站在虎门海滩前。
他们面前,是刚刚挖好的两个巨大的池子,其上放有踏板,此刻正有人把一箱又一箱的鸦片倾倒进去,用熟石灰销毁。
整个过程和十二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过程一模一样。
甚至就连地点都一样。
当年共捣毁鸦片2376254斤,整个广东,甚至整个华夏都为之震动。
但同时这件事也成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大英帝国借机开启鸦片战争,古老华夏的大门从这个时候开始被列强打开,掠夺。
而十二年后的今天,朱元璋借助广州城程家贩卖鸦片之事为由,在整个广州府甚至整个广东再次掀起禁烟运动。
以此事为契机,大开杀戒了半年多,杀的整个广东人头滚滚,前后有八万人因此丢掉性命。
同时,也从整个广东查抄了三万多箱鸦片,这个数量比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差不多快要多出一倍了。
显然,十二年过去,广东的鸦片贸易比起十二年前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位将军,我不管你身后代表着谁的利益,但你明白这样做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后果吗?”
“我大英帝国的无敌舰队会再次降临广州,会把你撕碎,你不害怕吗?”被朱元璋从海上逮回来的英国鸦片商人格罗弗.德克尔一脸恐惧的看着朱元璋,大声嘶吼。
在朱元璋身后,虎门附近的父老乡亲又惊又怒的看着这个英国人。
他们惊是因为害怕,洋人的火器之厉害,他们这十多年已经领教了无数次了,为此更是付出了无数条性命。
可以说广州城直到今天都没有被洋人攻破,广州的父老百姓出了十二分力气。
十分力气用来应对洋人,还有两分力气用来应对在后面拖后腿的大清朝廷。
而怒的是害怕这位刚刚主政广州城半年时间的大帅被英国人吓到,不敢销毁这些鸦片。
他们半年亲眼目睹了朱元璋的杀伐果断,也亲身感受到了生活确确实实在变好。
从程家开始,朱元璋几乎把整个广州府,甚至广东都狠狠的犁了一遍。
无数冤案被重新翻案,无数横行霸道的无赖、地痞,乡绅、恶霸得到惩戒。
这样一个好官,他们希望对方能永远待在广州,希望他能永远庇护广东的百姓。
他们不希望在他们心里几乎完美无瑕的朱元璋被英国洋人吓倒,也不希望这样的好官被英国人的长枪大炮打败。
“大帅,杀了他!”
“杀了他,咱们帮你打洋人!”
“咱们广东有两千万人,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们!”突然人群中有人高呼。
“对,杀了他,禁鸦片,打洋人。”
“杀了他,禁鸦片,打洋人!”
刚开始还只是一个人在高呼,但渐渐的声音形成了浪潮,响彻四面八方。
朱标听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百姓呼声,再次忍不住感慨起来。
短短半年时间,朱元璋就从士绅的手里抢到了整个广州府百姓的拥戴,而他做的其实也并不多,只是把贩卖鸦片的走私犯杀头,把原本的冤案、错案重新审理了一遍,把那些逍遥法外的罪犯重新绳之以法而已。
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镇压了广州城十三起叛乱,广州府二十六起叛乱,整个广东八十八起叛乱。
全歼了六次周围清军八旗驻兵的进攻。
甚至还有一次从香港过来的英国佬的骚扰。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可以说只是做了当官的应该做的所有事情而已,他就被整个广州府的百姓敬若神明了。
有时候朱标甚至觉得,换他上,他也行……。
“听到了吗?”
“这是百姓的意愿!”
“而我这人最不愿意违背的就是百姓!”朱元璋抽出腰间的佩刀,一步一步的走到这个英国人的面前。
“将军,我有钱,我愿意用钱赎回我的性命!”格罗弗.德克尔一脸惊恐的大叫。
“呵呵,去地府花你的钱吧!”朱元璋没有丝毫的犹豫,刀光闪过,直接就砍掉了这家伙的脑袋,然后把他踢进堆满了熟石灰的禁烟池。
周围无数欢呼声响起,甚至有人开始喊起了洪武大帝万岁。
荼毒广州上百年的鸦片,可以说被所有百姓深恶痛绝,没有一个百姓不愿意看到这些东西被毁灭。
除了那些瘾君子。
至此,朱元璋在百姓之中的声望再上一个台阶,时隔五百年,洪武大帝朱元璋这么一个快要被所有人遗忘的皇帝名号,再一次被广州的百姓们记住,并且传颂。
“你们……实在是太粗鲁了!”不远处同样看着这一场禁烟运动的德国商人莱昂内尔一脸后怕的摇了摇头。
“什么意思?“旁边朱标笑道。
“这样砍头,血都溅出来了,正确的做法是让罪犯上绞刑架,即便死,罪犯也该有一个体面的死法。”
“这是一个绅士应该有的基本素养。”莱昂内尔道。
“虚伪!”
“你去那边和百姓们说去!”朱标指了指远处正兴奋的山呼万岁的百姓。
“呃……那还是算了!”
“我是一个生意人,不愿意干涉别国内政!”
“咱们还是来谈一谈你们要买的步枪、大炮、还有那一套生产枪械的产线吧!”莱昂内尔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道。
“你们给的价格太贵了!”
“看来德国人没有诚意,我看我还是和荷兰人再谈谈为好!”朱标一脸淡然道。
“怎么可能,这可是最新型号的枪炮,保证你们可以挡住接下来英国人的进攻!”莱昂内尔手舞足蹈的嚷嚷着。
“我们给的也是最精美的瓷器,最漂亮的丝绸!”
“最好的茶叶啊!”
“所以,价格必须减一半!”
“如果这次生意做成了,那你们将会获得我大明的友谊,我保证未来你们只会赚的更多。”
莱昂内尔眼神闪烁,内心疯狂计算。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给英国佬造成麻烦,那自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的。
很快他便有了决定,一咬牙开口道:“七成,七成我就答应。”
“好,成交!”
“不过我有附加条件,你要附带十个产线工程师,十个火药专家。”
朱标笑着伸出手。
“没问题!”莱昂内尔激动的和朱标握在一起。
这样的人在欧洲可是不要太多了。
第八十七章 沐王府后人?
郑一嫂出关了。
然后她就发现黑石岛上的上万帮众只剩下了大猫小猫三两只。
连帮内兄弟的家眷都不见了。
“我这是闭关了多少年啊?”郑一嫂有些茫然的眨了眨眼。
“圣姑,您终于出关了。”身后响起熟悉的声音。
郑一嫂回头,发现是帮内一个小头目钱十三。
看着面前这家伙,她分明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如释重负。
这让她内心咯噔一下。
“怎么了,是不是红旗帮出什么事了?”郑一嫂沉声道。
“没有、没有!”
“帮里现在一起都好,就是太忙了,现在接到圣姑,我也终于可以赶回去帮忙了!”钱十三说到帮忙两个字的时候,脸微微有些发红。
其实只是去挣银子而已。
现在红旗帮扩大规模,三当家又招揽了三万人,这些人都是新手,都需要他们教,三当家可是说了,教会一个人赏五两银子,教会一百个就赏五百两。
他特么就是捡钱啊,他自然不愿意在这里浪费时间。
“帮忙,帮里现在在忙什么?”郑一嫂不动声色的问。
她只所以敢放权给只在红旗帮待了一年的朱元璋,就是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这个人同时得罪了清廷和洋人,不可能出卖红旗帮。
而且帮内很多都是跟了她二三十年的老人,朱元璋即便想夺她的权也不可能夺的掉。
“在练兵准备和英国鬼子决战!”钱十三道。
“朱洪武他疯了吗?”郑一嫂满脸难以置信。
英国人岂是那么好打的。
“圣姑,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这半年多发生了很多事,你还是跟我回广州城看看吧!”
郑一嫂:“……。”
“这广州城又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红旗帮还把广州城打下来了?”郑一嫂内心震撼。
很快她就明白,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人